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线天位于石门后约200米处,窄谷两边是悬崖绝壁,似刀削斧劈,高不可攀,谷成一隙,天成一线,入谷寒气袭人,顿生 深邃之感。 ②许多政府部门设立了投诉电话,以便与群众进行 。③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 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A:幽静 勾通 蜷曲 B:幽静 勾通 蜷缩 C:幽僻 沟通 蜷曲 D:幽僻 沟通 蜷缩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桀骜不训 殒身不恤 肆业 签署 B: 骇人听闻 肆无忌惮 屠戮 诬蔑 C: 按步就班 浅尝则止 砥砺 敷衍 D: 涣然一新 以身作责 苍茫 商榷

有人说,高中是黑色的,尝到的是枯燥,得到的是失望;有人说,高中充满了竞争,友情似乎在你追我赶中变薄;有人说,高中充满了友情,情趣似乎在你帮我助中变得浓厚。也许,高中的心情是复杂的,高中的生活是多彩的,高中的感受是独特的,高中的思考是深入的。人在高中,身临其境,你一定有许多要倾吐的心声。

请以“人在高中”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讲述高中的故事或抒写有关高中的心情,或展望高中的前景。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按照逻辑关系,正确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请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秦汉“干路”的咽喉

②东镇京津之门户

③洋河如练,蜿蜒绕其南;鸡鸣山孤峰,突兀横其北

④唐宋“驰道”之要冲

⑤西扼陆路的颈项

鸡鸣驿,位于首都西北,沙城往西,尚有二十公里 ,

,一代天骄西征,辟为“站赤”,世祖忽必烈北巡,设置“驿骑”往来如穿梭,重兵守卫似禁宫 。

③①④②⑤(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6-17题。

蝶恋花・送 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16、下列对作品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欲系青春”句“青春”即指春光,表达了诗人惜春不忍春去的留恋难舍之情。

B.“犹自风前飘柳絮”句写诗人自愿化作柳絮,随风飞扬,看春天究竟归于何处。

C.“绿满山川闻杜宇”句“杜宇”即杜鹃,相传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哀鸣啼血。

D.“莫也愁人苦”句“莫”为莫非之意;“愁人苦”写杜鹃啼血引发了离人愁苦。

17、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尾联“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16.[D](“杜鹃啼血引发了离人愁苦”错)(本题3分)

17.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或衬托、反衬,或以悲景衬哀情)(1分),把酒送别春天,而春天沉默无语,不解我心;黄昏潇潇春雨,更增添了几分凄苦。(2分)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春去难留的伤感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

现代文阅读(17分)

琴 王 游睿

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

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

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

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

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

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

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原载《小小说月刊》2004年第13期)

12、洪水来临时,村民们有各种不同的反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13、描写琴王时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现了琴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5分)

14、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请解释作品中划线的两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1)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2分)

(2)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2分)

15、本文的主题是什么?(4分)

12、表现洪水的可怕(1分);烘托紧张气氛(1分);为后文听到琴声后村民们行为的改变作铺垫。(2分)

13、侧面描写。(1分)执著地追求艺术,演奏技艺高超,对作品有独到的领悟能力;(2分)在危急时刻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2分)

14、(1)答:当人们的灵魂得以净化,境界得到提升以后,死亡也就变得不可怕了,生的希望也就在眼前。(2分)

(2)答:他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乡亲们心中,是乡亲们心中永远的琴王。(2分)

15、歌颂了琴王在灾难面前镇静沉着(2分)、勇于牺牲(2分)的精神。

7、C (阅:此处应解为“经历”。)

8、B (之:前一个是结构助词,起提宾作用;后一个是助词“的”。)

9、C (结合前后文,应该是“王生”心奇之。)

10 、C

11、D(结合文本,道士临别时嘱咐王生“归宜洁持,否则不验。”王生回家后炫耀所学法术,念头不洁,所以法术不灵。)

对下面这首外国十四行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老 橡 树(乔尔丹诺・布鲁诺)老橡树啊,你把树枝伸向天际,而且在土地里扎根,不论土地如何震颤,严酷的风神从天上发出的力量多大多沉,也不论冬天是多么猖狂,你仍然巍峨屹立,昂首挺身;任何意外打击,你都无动无衷,你是我的榜样,为我所信奉。你永远环抱同一块土地,使它丰腴而有灵性,通过土地的脏腑,你把根儿欢欣地往宽宏的胸脯延伸,我有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灵性,永远向一个固定的目标迈进。 [注]乔尔丹诺・布鲁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他为维护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为坚持自己的哲学观点,于1600年2月被zōng jiāo 裁判处以火刑,在罗马鲜花广场殉难。

A:开头两句,诗人怀着崇仰的感情为“老橡树”写意,它高大参天又脚踏实地。“老橡树”是为真理而战的思想家、科学家的化身。 B:诗中所写的“风神”“冬天”都有象征性,让人想到扼杀科学和真理的邪恶势力严酷而猖狂,但布鲁诺没有因此而退缩和屈服。 C:诗的最后两句以老橡树豪迈的自白结尾:“我有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灵性,永远向一个固定的目标迈进。”这也是布鲁诺殒身不恤的誓言。 D:诗的结尾几句深化了主题,布鲁诺从老橡树的形象中汲取力量,他深信自己的事业扎根在科学和真理的沃土中,定会结出硕果。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寻找野生老虎,科学考察队员的足迹踏遍了巴山的每个角落。 B:在病痛的折磨下,我们很难看到这个原本十分漂亮的小女孩笑过。 C: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位于北京顺义区,经五环路、六环路、机场高速路、京承高速路均可到达,并有多条公交线路。 D: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11月9日到13日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审议通过中国为世贸组织成员,并决定是否发起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内,最恰当的一组是⑴穆敏老爹是一个_____的穆斯林,而一个严肃的穆斯林,是既禁烟又禁酒的。⑵文史素养的养成,靠的是多年熏陶和_____。⑶眼见他这种老态的拿侬与克罗旭他们,认为是他年纪太大的缘故,甚至担心他有些器官已经 _____。

A:忠诚 积淀 衰蜕 B:虔诚 积累 衰退 C:虔诚 积淀 衰退 D:忠诚 积累 衰蜕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