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题。(5分)
秋兴八首(其一)①
杜 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②
①《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滞留夔州时的作品。其时,安史之乱结束已三年,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盛世难再。
②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古代,布匹或新做的衣服必须在砧石上捶捣,才能柔软熨贴。妇女们一般在秋夜捣衣,为家人准备过冬的衣物。
11.请在下列两道小题中任选一道题作答。(5分)
(1)首联和颔联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带给人怎样的感受,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诗中哪三个字点明了诗人的感怀?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表达这份感怀的。
(1)(共5分)首联描绘了枫林衰飒,巫山巫峡云气阴沉萧森的景象;颔联则以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长江巨浪滔天、风云漫卷、阴晦如磐的景象。(3分)景象萧瑟、天地之间阴森而动荡,使人感到渺小无助、__不安。(2分)
(2)(共5分)“故园心”三字点明了诗人置身峡江孤舟飘零的感怀。(答出“故园心”即可,1分)肃杀的秋风催促妇女们赶紧准备刀尺缝制冬衣,诗人仿佛听到白帝城千家万户此起彼伏、急促宏大的捣衣声。(解释内容,2分)这捣衣声穿透暮色和高墙,寄托着羁旅漂泊的诗人对故园的无限思念。(分析情感,2分)
阅读下面材料,在引号中补写一句承接上下文意的话,不超过20个字。(4分)
汶川大地震后,成都军区空军某部十多名官兵在帮村民清理废墟时,从垮塌的猪圈中扒出一头活着的猪,它已经在废墟中被埋了整整36天,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灾区群众和广大网友在对空军官兵表达敬意的同时,都为这头在地震中坚强活下来的猪而感动,强烈呼吁留住它的性命。
示例:空军官兵从废墟中挖出被埋36天的活猪
(“空军官兵”“挖出活猪”“被埋36天”,3分;语句通顺,1分)
任选2道小题,翻译下列文言句子。(共6分,每小题3分)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猪狗吃人吃的东西,不知道去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去开仓(或赈济)。
(“而”译成“去”或“却”均可)
(2)靛青,从蓝草(蓼蓝)中提取,却比蓝草(蓼蓝)颜色深。
(3)(秦王子婴)自己死在他人(或项羽)之手,被天下人耻笑,原因是什么?不施行仁义因而攻和守的形势就不同了。
任选5道小题,在横线上默写原句。(共10分,每小题2分)
(1)剑阁峥嵘而崔嵬, , 。
(2)大弦嘈嘈如急雨, 。 ,大珠小珠落玉盘。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4)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谨庠序之教, , 。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7)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1)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2)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4)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5)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7)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请在横线上填人恰当的选项序号,使下列语段表述完整。(6分,每空1分)
(1)“古体诗”又称“古诗”。五言、七言古诗在唐代得到了充分发展。七言古诗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以七言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等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如 ;另一种每句七字,句式整齐,如 。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绝句中也有近体诗。律诗一般每首四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如 。
【甲】白居易的《琵琶行》 【乙】杜甫的《登高》 【丙】李白的《蜀道难》
(2)[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红楼梦》第五回)此曲中的“金玉良姻”暗指 ,“木石前盟”暗指 ,“齐眉举案”暗指 ,曹雪芹借此曲暗示了这三人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
【甲】贾宝玉和林黛玉 【乙】贾宝玉和薛宝钗
(1)丙 甲 乙 (2)乙 甲 乙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揭竿而起 蹂躏 湮没 B:走投无路 应酬 寒喧 C:穿流不息 厮打 遐想 D:截然不同 诡密 沉吟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6――8题:
一个人在山上
周 皓
我现在的家在岳麓山下。
我所住的房子背后,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探出一条路来。每天一早会有很多人从这里爬上岳麓山进行晨练,这等热闹要到上午10点以后才告平息。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假日,紧靠我家的岳麓山,每天上午10点以后便是孤独的。
我曾陪同我外地的朋友登过好几次岳麓山(当然是花了10元门票从正门进去的),去赏玩的都是大家必去的熟悉的景点,像爱晚亭、麓山寺、蔡锷墓、云麓宫、鸟语林等。
我觉得那没意思极了。
我讨厌任何预见性很强的像履行任务似的行动,包括以开心为目的的旅游。
我决定去看看孤独的岳麓山。
一个非假日的秋日的下午,我一个人登上了岳麓山。
这时候无忧无虑的孩子大多在上课,为衣食之忧的成人在劳作。一边爬山的时候,我就为自己能有这么一份悠闲而惬意;待登上山顶,我更是惊异于呈现在我眼前的岳麓山:它有了我以前从未见过的大气、厚重、静穆、空旷、辽远。
岳麓山陌生了。我一下子喜欢极了这种熟悉的陌生。
随便找了一处地方坐下来,俯瞰山下棋盘似的城市,再看看头顶离得近了的天空,山不说话,巍峨却在我的心里形成了。我眼前的山石、树木静静地立着,孤独中却有一股凛然的傲气,只有这秋日里渐渐走向衰败的小草还在使着性子调皮,随风轻轻摇曳着。其实,它也是傲然的呢,它不惧怕生命的凋零。
我突然对它们心生崇敬起来,人说高处不胜寒,可是山可以。山上的泥石、树木、花草可以。
我有种冲动,想走近任何的一块石头,一棵树,跟它们说说话,想俯下身子亲近每一株草,跟它们交心。谁说沉默意味着没有申明呢,或许,它们比我的祖辈都年长呢。令人钦敬的是,岁月似剑,风雨如磐,它们按照自己的信念活成了自己的模样,一座山其实就是一幅经年不变的画,我看到的其实就是我父辈看到的那幅――一或许,我眼下站的这块地方,在若干年前就是一位衣袂飘飘的诗人或豪气干云的武士所亲临过的。可是,这山上的一切,不论遭遇自然无情的侵袭还是人类亲切的探访,都呈现出宿命似的接纳,没有悲喜的跌宕。这种神闲气定的大气魄,人哪里会有!
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的时候,看到那农田的稻谷,在沉默和朴素里任由时光的安排,抽穗、扬花、结谷,然后回到农人的仓储里,我以为那是懦弱的没有生命的,今天,一个人在山上,突然感觉到一座山、一棵稻谷是那样不加雕饰地完成过程,不加挑剔地归依结果。真正的强大有时就是不奢求,不抗拒。
人或者总无法摆脱奢望,归顺自然,所以人别说比自然活着的万物渺小,比自然本身都渺小。
譬如登山,你很少看到一个人孤独地登山,而是成群结队地开心赏玩,你把山看成了景点,你就无法领略到山的生命。有人说见了黄河你得跪下去面对、解读,面对山也应该是――至少我们的灵魂应该是。
你不妨一个人登一次山,你会发现:一个人在山上,面对沉默不语的山,用不着比较,你就渺小了。
我感觉我登上了山,人却站在了山脚下。
6.作者写到“岳麓山陌生了”。“我一下子喜欢极了这种熟悉的陌生”(见画横线处)。(4分)
(1)“熟悉”是因为:
(2)“陌生”是因为:
7.作者写到“我突然对它们心生崇敬起来,人说高处不胜寒,可是山可以。山上的泥石、树木、花草可以”(见画横线处)。联系上下文,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4分)
答:
8.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借助衬托手法,以喧闹的晨练和讨厌的旅游突出对孤独的山的领悟。
B.对于自然无情的侵袭和人类亲切的探访,山对一切都会欣喜的接纳,这种“大气”令人类感慨和崇敬。
C.作者领悟到真实强大的生命是不加雕饰,不加挑剔,不奢求,不抗拒。
D.人只要摆脱了奢望,就会和自然活着的万物一样伟大,和自然本身一样伟大。
E.作者着力抒写自己登山时的感受,当你用心去面对、解读山上的泥石、树木和花草时,便可以领略到山在沉默中蕴藏的真正强大的生命力。
6.①熟悉是因为:家住岳麓山下,也曾几次登过岳麓山。(2分)
②陌生是因为:孤独时的岳麓山有我以前未见过的大气、厚重、静穆、空旷、辽远。(2分)
7.它们的孤独中有一股凛然的傲气,它们不惧怕生命的凋零,它们按照自己的信念活成了自己的模样。(4分)
8.C、E

1. B 2.C 3.C 4.D
5.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以“分享”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取材范围只限于现实生活。不少于700字。
作文50分
下面是上下联打乱之后的四副对联,请仔细品味,然后分别将上下联组合起来。(4分)
①日照花如锦 ②青山一鹤归 ③青山一片云 ④碧水双鸥静
⑤暮烟明月暗 ⑥白水千层浪 ⑦残雨夕阳收 ⑧风吹柳似丝
第一联: 第二联: 第三联: 第四联:
对联:①⑧ ④② ⑥③ ⑤⑦ (4分, 1副对联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