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记新疆边防
纪 昀①
戊子②昌吉③之乱,先未有萌也。屯官以八月十五夜犒诸流人,置酒山坡,男女杂坐。屯官醉后,逼诸流妇使唱歌,遂顷刻激变,戕杀屯官,劫__库,据其城。十六日晓,报至乌鲁木齐,大学士温公促聚兵。时班兵散在诸屯,城中仅一百四十七人,然皆百战劲卒,视贼蔑如也。温公率之即行。至洪山口,守备刘德叩马曰:“此去昌吉九十里,我驰一日至城下。是彼逸而我劳,彼坐守而我仰攻,非百余人所能办也。且此去昌吉皆平原,玛纳斯河虽稍阔,然处处策马可渡,无险可扼者。所可扼者,此山中一线路耳!贼得城,必不株守,其势当即来。公莫如驻兵于此,借陡崖遮蔽,贼不知多寡,俟其至而扼险下击,是反攻为守,反劳为逸,贼可破也。”温公从之。
及贼既至,德左执红旗,右执利刃。令于众曰:“望其尘气,虽不过千人,然皆亡命之徒,必以死斗,亦不易当。幸所乘皆屯马,未经战阵,受创必返走,尔等各擎枪,屈一膝跪,但伏而击马,马逸则人乱矣!”又令曰:“望影鸣枪,则枪不及贼,火药先尽,贼至反无可用;尔等视我旗动,乃许鸣枪。敢先鸣者,手刃之!”俄而贼众枪争发,砰訇④动地。德曰:“此皆虚发,无能为也。”迨铅丸击前队一人伤,德曰:“彼枪及我,我枪必及彼矣。”举旗一挥,众枪齐发。贼马果皆横逸,自相冲击。我兵躁而乘之,贼遂歼焉。温公叹曰:“刘德状貌如村翁,而临阵镇定乃尔。参将、都司⑤徒善应对趋跄⑥耳!”故是役以德为首功。然捷报不能缕述曲折,今详著之,庶不湮没焉。
(选自《清文观止》))
[注]①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三十一岁中进士。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博古通今,机智诙谐,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乾隆三十七年开四库全书馆,纪晓岚受命为总纂官。先后历时十九年,编纂完成了巨著《四库全书》。②戊子:乾隆33年,1768年。③昌吉:新疆省县名。④砰訇(pēng hōng):拟声词。多用以形容巨大声响,此指枪弹声。⑤参将:官名,与今之上校相等。都司:都指挥使司,为四品武职。⑥趋跄:趋行快步走,这里形容依附权势的样子。见《诗・国风・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未有萌也 萌:征兆,迹象
B.然皆百战劲卒 劲:强劲有力
C.马逸则人乱矣 逸:安逸
D.我兵噪而乘之 乘:追击
11.下面六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刘德“临阵镇定”的一组是
①视贼蔑如也 ②戕杀屯官,劫__库,据其城
③公莫如驻兵于此 ④德左执红旗,右执利刃
⑤报至乌鲁木齐 ⑥举旗一挥,众枪齐发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昌吉之乱时守备刘德叩马献策、临阵从容的动人事迹,三言两语便把一个其貌不扬却料事如神、指挥若定的将官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B.屯官醉后逼迫诸流妇唱歌,结果诸流妇奋起__,杀了屯官,抢了仓库,占据城池,酿成一场变乱。
C.城中守军虽然只有一百四十来人,但都是些身经百战的将士,在刘德的正确指挥下,很快就全歼了反贼。
D.叛乱分子都是些乌合之众,他们骑的马也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屯马,所以守军的火枪一响,他们就互相冲撞,乱作一团。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望其尘气,虽不过千人,然皆亡命之徒,必以死斗,亦不易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等视我旗动,乃许鸣枪。敢先鸣者,手刃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德状貌如村翁,而临阵镇定乃尔。参将、都司⑤徒善应对趋跄⑥耳!
译文: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12:16:57
免费下载:《2010年平遥中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记新疆边防
纪 昀①
戊子②昌吉③之乱,先未有萌也。屯官以八月十五夜犒诸流人,置酒山坡,男女杂坐。屯官醉后,逼诸流妇使唱歌,遂顷刻激变,戕杀屯官,劫__库,据其城。十六日晓,报至乌鲁木齐,大学士温公促聚兵。时班兵散在诸屯,城中仅一百四十七人,然皆百战劲卒,视贼蔑如也。温公率之即行。至洪山口,守备刘德叩马曰:“此去昌吉九十里,我驰一日至城下。是彼逸而我劳,彼坐守而我仰攻,非百余人所能办也。且此去昌吉皆平原,玛纳斯河虽稍阔,然处处策马可渡,无险可扼者。所可扼者,此山中一线路耳!贼得城,必不株守,其势当即来。公莫如驻兵于此,借陡崖遮蔽,贼不知多寡,俟其至而扼险下击,是反攻为守,反劳为逸,贼可破也。”温公从之。
及贼既至,德左执红旗,右执利刃。令于众曰:“望其尘气,虽不过千人,然皆亡命之徒,必以死斗,亦不易当。幸所乘皆屯马,未经战阵,受创必返走,尔等各擎枪,屈一膝跪,但伏而击马,马逸则人乱矣!”又令曰:“望影鸣枪,则枪不及贼,火药先尽,贼至反无可用;尔等视我旗动,乃许鸣枪。敢先鸣者,手刃之!”俄而贼众枪争发,砰訇④动地。德曰:“此皆虚发,无能为也。”迨铅丸击前队一人伤,德曰:“彼枪及我,我枪必及彼矣。”举旗一挥,众枪齐发。贼马果皆横逸,自相冲击。我兵躁而乘之,贼遂歼焉。温公叹曰:“刘德状貌如村翁,而临阵镇定乃尔。参将、都司⑤徒善应对趋跄⑥耳!”故是役以德为首功。然捷报不能缕述曲折,今详著之,庶不湮没焉。
(选自《清文观止》))
[注]①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三十一岁中进士。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博古通今,机智诙谐,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乾隆三十七年开四库全书馆,纪晓岚受命为总纂官。先后历时十九年,编纂完成了巨著《四库全书》。②戊子:乾隆33年,1768年。③昌吉:新疆省县名。④砰訇(pēng hōng):拟声词。多用以形容巨大声响,此指枪弹声。⑤参将:官名,与今之上校相等。都司:都指挥使司,为四品武职。⑥趋跄:趋行快步走,这里形容依附权势的样子。见《诗・国风・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未有萌也 萌:征兆,迹象
B.然皆百战劲卒 劲:强劲有力
C.马逸则人乱矣 逸:安逸
D.我兵噪而乘之 乘:追击
11.下面六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刘德“临阵镇定”的一组是
①视贼蔑如也 ②戕杀屯官,劫__库,据其城
③公莫如驻兵于此 ④德左执红旗,右执利刃
⑤报至乌鲁木齐 ⑥举旗一挥,众枪齐发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昌吉之乱时守备刘德叩马献策、临阵从容的动人事迹,三言两语便把一个其貌不扬却料事如神、指挥若定的将官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B.屯官醉后逼迫诸流妇唱歌,结果诸流妇奋起__,杀了屯官,抢了仓库,占据城池,酿成一场变乱。
C.城中守军虽然只有一百四十来人,但都是些身经百战的将士,在刘德的正确指挥下,很快就全歼了反贼。
D.叛乱分子都是些乌合之众,他们骑的马也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屯马,所以守军的火枪一响,他们就互相冲撞,乱作一团。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望其尘气,虽不过千人,然皆亡命之徒,必以死斗,亦不易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等视我旗动,乃许鸣枪。敢先鸣者,手刃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德状貌如村翁,而临阵镇定乃尔。参将、都司⑤徒善应对趋跄⑥耳!
译文:
本题关键词:阅读新知法,走边疆,记叙文,查阅文献法,文言文翻译原则,新疆,阅读训练,阅读中枢,圈子文化,地下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