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第一句诗中所说的“陶家”指谁家? 。请写出此人咏菊诗一句:
(2)“遍绕篱边日渐斜”中“绕”字蕴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表明了诗人对菊花有着怎样的情感?
(1)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分,各1分)
(2)“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直至不知日之将夕。(2分)表达了作者对菊花深深的喜爱之情。(1分)

10.(3分)D 吊:慰问
11.(3分)B (A.将近;让步关系,尚且,还 B.用来,都表目的的连词C.主谓之间;助词,不译) D.顺承连词;转折连词)
12.(3分)文意理解 A (“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并非盲者说这句话的目的。)

⑴可靠的 ⑵随手 ⑶信物

⑴罪:名为动 归罪、归咎 ⑵斗:使动 使诸侯斗 ⑶云:名为状,像云一样聚集 ⑷耻:意动 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⑴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⑵向前:以前 ⑶知:同“智”智慧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②、③选一题)(2分)
①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去,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五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③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①“家父”改为“令尊”。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父亲为“令尊”。
②“久仰”改为“久违”。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③“鼻祖”改为“大家”。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______________;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
②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 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⑤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 。
①却匈奴七百余里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④无边落木萧萧下
⑤以手抚膺坐长叹
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1)《锦瑟》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 ”。
(2) (人名),唐代“ ”倡导者。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 ”之首。
(3)《劝学》选自《荀子》,战国末期 家荀况所作,“劝” 的意思。
⑴李商隐 晚唐 “小李杜”
⑵韩愈 “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
⑶思想家 鼓励
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词语。(8分)
①chēn 视
②tuò 弃
③guō 噪
④yǎnyǎn 一息
⑤qiè 而不舍
⑥鞭chī
⑦liáo 倒
⑧shǔn 吸
① ②唾 ③聒 ④奄 ⑤锲 ⑥笞 ⑦潦 ⑧吮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①选择 ②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