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垂 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
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__。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几艘兵舰在海雾中隐约,海雾浓了它们就淡,海雾淡了它们就浓,有时以为它们驶走了,定睛一看还在,看了几天都没有移动的迹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我们在海边说话,尽量压低了声音,怕惊动了冥冥中的什么。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
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
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17.“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一句中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分别指什么?(4分)

(1)“取舍标准”指

(2)“堂皇形象”指

18.(7分)

(1)胖瘦两位垂钓者的性格和追求各是怎样的?(4分)

(2)文章倒数第二段中说“最大的对手也是最大的朋友”,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3分)

19.文末说两位老人“像两座恒久的雕塑”,请根据其中的含义,举出生活中一个例子

并作简要说明。(4分)

17.(4分)取舍标准 :只钓大鱼,不要大海琐碎的施舍;(2分)    

堂皇形象: 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2分)

18.(7分)(1) 胖老人:活泼、随和、容易满足,追求物质;(2分)瘦老人:执着、倔强、坚守取舍,追求精神。(2分)

   (2)他们天天相互批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方来证明。(3分)

19.如:生活中的欢乐与痛苦,它们各自是相互对立的,但只有在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生活。(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第一句诗中所说的“陶家”指谁家? 。请写出此人咏菊诗一句:

(2)“遍绕篱边日渐斜”中“绕”字蕴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表明了诗人对菊花有着怎样的情感?

(1)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分,各1分)

(2)“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直至不知日之将夕。(2分)表达了作者对菊花深深的喜爱之情。(1分)

10.(3分)D 吊:慰问

11.(3分)B (A.将近;让步关系,尚且,还 B.用来,都表目的的连词C.主谓之间;助词,不译) D.顺承连词;转折连词)

12.(3分)文意理解 A (“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并非盲者说这句话的目的。)

⑴可靠的   ⑵随手   ⑶信物

⑴罪:名为动 归罪、归咎  ⑵斗:使动 使诸侯斗  ⑶云:名为状,像云一样聚集  ⑷耻:意动 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⑴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⑵向前:以前  ⑶知:同“智”智慧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②、③选一题)(2分)

①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去,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五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③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改为

改为

改为

①“家父”改为“令尊”。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父亲为“令尊”。

②“久仰”改为“久违”。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③“鼻祖”改为“大家”。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______________;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

②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 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⑤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 。

①却匈奴七百余里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④无边落木萧萧下

⑤以手抚膺坐长叹

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1)《锦瑟》作者 (朝代)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 ”。

(2) (人名),唐代“ ”倡导者。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 ”之首。

(3)《劝学》选自《荀子》,战国末期 家荀况所作,“劝” 的意思。

⑴李商隐 晚唐 “小李杜”

⑵韩愈 “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

⑶思想家 鼓励

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词语。(8分)

①chēn

②tuò

③guō

④yǎnyǎn 一息

⑤qiè 而不舍

⑥鞭chī

⑦liáo

⑧shǔn

① ②唾 ③聒 ④奄 ⑤锲 ⑥笞 ⑦潦 ⑧吮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