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0――12题
过度在意健康反而不利于健康
西班牙《趣味》月刊载文说,为了预防疾病的侵入,药品和营养品产业推出了一系列产品、生活准则和应摒弃的不良习惯清单,为的是能让人们延年益寿。在药片综合症流行的今天,人们过度在意健康反而不利于健康。在抢占市场的战略引导下,大型医药企业甚至开始觊觎健康人群的医药市场。
文章说,英国《医学旅行》杂志曾在其读者中做过一项民意调查,旨在确定那些最常见的“非疾病”。调查结果显示200多种状态属于“非疾病”,名列首位的是老年人的一些怪癖,然后是倦怠厌烦的情绪、黑眼圈、秃顶、雀斑、灰头发或白头发、招风耳和时差反应等等。
商业公司试图说服人们相信那些正常的生理过程属于病症,促使人们相信一些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个人困扰也属于健康问题。性格腼腆被称为社交焦虑紊乱;工作中缺乏恒心和自制力则变成注意力不足;失去至亲或是一段情感破裂带来的痛苦成了创伤后抑郁症;月经前的情绪波动成了月经前营养不良或机能障碍。为此,在美国调整血清素含量的药物已经被普遍使用,如最为人所知的氟西汀。
近年来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疾病类型,比如荷兰科学家宾格豪尔斯在对3%的荷兰人调查后提出的“空闲病”,表现为一些人对假日或空余时间无所适从。还有“思乡病”,通常是指那些移居他国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另外,还有蜘蛛恐惧症、天文恐惧症、恐雨症和恐海症等一系列精神病学上记录在案的恐惧症。
目前医药产业经常使用的另一策略是把一些轻微症状定性为严重疾病的征兆。比如说把疲倦定性为慢性疲乏症状,或是把周期性的腹泻和便秘定性为应激性结肠炎的症状。在美国和新西兰对处方药品直接进行广告宣传是合法的,这和医药产业夸大其词的策略也有很大关系。
汉诺威达特矛斯医学院的莉萨・ 施瓦茨提醒人们注意避免把一些日常的小问题诊断为某种疾病的危险倾向,比如认为普通的鼻腔黏膜炎是过敏性鼻炎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提法,健康可以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的极好状态”,而如果完全按照该定义的字面意思,很少有人能达到健康的标准。人们对于健康的狂热追求没有限度。现在有些人已经不需要出现任何症状,只要了解患有某种疾病会有何危害,就会主动把自己归入病人行列。
调查显示,越是富有的国家在医疗体制上的投入越多,饮食也越好,而人们感觉自己患有某种疾病的倾向也越明显。有什么办法能抑制这种倾向呢?解决的方法可以是使用那些建立在确凿实验基础上的药物,并且只有在验证有效的情况下再采取进一步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文章说,“患者”本人也可以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因为现在人们通常对健康的过度在意恰恰不利于健康的。我们的需要是一致的:让健康人安静地生活吧。
10、下列对相关行业“抢占市场”做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试图说服人们相信那些正常的生理过程属于病症。
B.、促使人们相信一些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个人困扰属于健康问题。
C.、经常把一些轻微症状定性为严重疾病的征兆。
D.、把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的极好状态”。
11、下列表述不属于“过度在意健康”的一项是
A.、英国《医学旅行》杂志曾在其读者中做过一项民意调查。
B.、在美国调整血清素含量的药物已经被普遍使用。
C.、某些科学家提出“空闲病”“思乡病”等许多新的疾病类型。
D.、人们了解患有某种疾病会有何危害,就自动把自己归入病人行列。
12、结合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药品和营养品产业推出一系列产品、生活准则和应摒弃的不良习惯清单,也是为了实施抢占市场战略。
B.、医药产业无孔不入,觊觎健康人群的医药市场,又夸大其词,如在美国和新西兰对处方药品直接进行广告宣传合法化。
C.、某些西方国家在医疗体制上的投入越多,饮食也越好,而人们感觉自己患有某种疾病的倾向也越明显。
D.、为了抑制“杞人忧天”的倾向,要让健康人安静地生活,也可以使用建立在确凿实验基础上的药物,并且再采取进一步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10、D(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提法,健康可以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的极好状态”只是一种科学界定,目的不是为了“抢占市场”)
11、A(旨在确定那些最常见的“非疾病”)
12、B(A项是为了预防的侵入,能让人们延年益寿;C项是越富有的国家,而不是“某些西方国家”;D项只有在验证有效的情况下再采取进一步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生,晚唐诗人。他与杜牧齐名,并称“李杜”,为了与李白、杜甫并称的“李杜”区别开来,又称“小李杜”。他的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B:白居易,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的《琵琶行》是一首感人至深,脍炙人口的长篇抒情诗。 C: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是唐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和诗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D: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所著政论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有名。今人辑有《贾谊集》,包括《新书》十卷。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清明假期刚过,李辉就来到了王教授家,请他把自己将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论文再审校一遍。 B:聆听古人的济世忠告,感受古人的襟抱和睿智,我们会更加体会到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 C: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文学界就散文运动的得失,散文的可能走向等问题提供一个争论和思考的平台。 D:我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过法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销量突破400万辆,成为美、日之后的第三大汽车销售国。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宵柝 饿殍 偃旗息鼓 做客他乡 B:寒喧 鞭笞 放诞无礼 宽宏大量 C:诡秘 惫懒 走投无路 眼花缭乱 D:笑魇 蹂躏 百无聊赖 行为乖张
解释下列词语。
(1)蛰居:
(2)野人的篱落:
(3)丰腴:
(4)碧落:
(5)远阜:
(6)冬霖:
(7)直截了当:
(8)恣意:
(1)像动物冬眠一样隐居起来。 (2)乡村的篱笆。 (3)丰满。 (4)天空。 (5)远处的土山。 (6)冬天A下不停的雨。 (7)形容做事、说话不绕弯子 (8)放纵,不受拘束。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川端康成说:“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
每个人最最熟悉的,应该莫过于自己的父母亲。忽然有一天,一两件其实也并不算是太大的生活琐事,才让我们对自己的父母的爱有了真正的理解,对亲情有了一份真切的感悟。
请以“阅读父亲(或母亲)”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通过一两件事情,写出你对“父爱(或母爱)”的感悟。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叙事清楚、完整,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700字;④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下面一段文字所报道的核心内容。(不超过10字)(3分)
意大利威尼斯市本周将通过在该市运河底下兴建地铁的计划,以免居民逐渐外移。威尼斯市政府计划修建8公里长的地铁,地铁连接机场、慕拉岛及圣马可广场东边的旧船坞。地铁兴建工程将在明年年中展开,预定3年内完工。这条铁路将建在运河之下约18米,设7个站,全程行车时间约14分钟。为减少震动,车轮将为橡胶材质,轨道采用单轨设计。地铁规划人员说,这条铁路将吸引人们住在威尼斯,对威尼斯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答:
威尼斯将修建水下地铁
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与前面形成排比,并与首句尾句相照应。
一首好诗,往往只给你一缕春风,就能叫你去想像春天的清晰; ,
; , :好诗总是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像。
只给你一朵浪花,就能叫你去想像大海的浩渺;只给你一颗星星,就能叫你去想像星空的灿烂
下面是一首《祖国颂》的长诗节选。读后仿照相应的句子,把空缺的句子补齐,要求想像合理,比喻恰当,整体结构一致。(6分)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① ,为你唱起一千支一万支歌;
如果我是一粒种子,也要播撒在你温暖的土地上,② ;
③ ,也要融进广袤的胸怀,去催动繁荣富强的浩海瀚波。
我深深地恋着你呵,我亲爱的祖国,伟大的祖国。
①也要飞翔在你明亮的天空;②为你捧出一束沉甸甸的花果;③如果我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一夜芳邻
王充间
说来也是一桩人生幸事,我竟然有机会在一个半世纪之后与蜚声世界文坛的勃朗特三姊妹做了短暂的邻居。
来到哈沃斯已是暮色微茫了。我投宿的小客栈与教堂隔着一条小道,特辟的西窗斜对着三姊妹的故居(现为勃朗特纪念馆),抬起头来便能望见面的灯光。实在难以想象,这样几间看不出什么特色的普通石屋,从中竟升起了卓绝千古的文学之星,竟孕育出那些恢宏、壮美的传世杰作!凡是读过《简・爱》、《呼啸山庄》和《阿格尼丝・格雷》的人,有谁不为三姊妹天马行空般的瑰奇诡异的想象力,为她们书中捍卫独立人格、表达强烈爱憎的蕴涵,美得苍凉、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文笔而倾倒呢?
与她们同时代的英国著名的诗人马修・阿诺德写过一首题为《哈沃斯墓园》的诗,在深情悼惜勃朗特三姊妹超人的智慧、非凡的热情、强烈的情感之余,称许她们为拜伦之后无与伦比的天才。作为一个文学群落,“三姊妹现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是仅见的。难怪有人说,她们的出现是近代的一则神话。直到今天,西方还有人称她们为“文学的斯芬克斯”,一个难解的谜团。
天阴得更沉了,漫空飘洒起蒙蒙的雨雾,茫茫视域里一片潮天湿得。我简单地用过早餐。便急匆匆地一头钻进了向往已久的勃朗特纪念馆。这里资料比较丰富,实物也不少,几个展览柜中都珍藏着手迹、书稿,衣橱里存放着夏洛蒂穿戴过的衣服、鞋帽,厅堂里摆着艾米莉弥留之际躺过的沙发,还有安妮最珍爱的摇椅,各个居室的布置也都保持原貌。
从画像上看到,夏洛蒂一头短发,一双大而奇特的眼睛止水般的宁静,身材瘦小,举止稳重;艾米莉个头略高,一副神经质,不胜羞怯似的,显得落落寡合;她们的妹妹安妮长着一双略带紫罗兰色的眼睛,面孔富于表情,神态有些矜持。三姊妹的体质十分孱弱,患着同样的结核病。死神一直在这家庭里猖獗肆虐,七年间三姊妹先后弃世,分别得年三十九岁、三十岁和二十九岁。小妹妹死在几十英里外的一个市镇。骸骨没有运回;两个姐姐病逝之后,即被乡亲们安葬在本村的教堂里。
勃朗特一家基本上处于与世隔绝状态,一向清贫寒素,三姊妹童年是在寂寞凄苦中度过的,但精神世界并不空虚。父亲是一位牧师,性格有些乖戾,却酷爱文学,出版过诗集,早岁周游各地,带回来许多文学名著。母亲也是天资颖慧的,只是年纪很轻就去世了。三姊妹上过几年学校,由于乘性孤僻,与其他女孩子很少交往,更多时间是在家里自学,由父亲给她们讲课,或者跟随阅历年丰富的女仆在荒原上闲步,听讲一些带有原始意味、充满离奇色彩的遗闻佚事……她们从老女仆那里了解到了社会上各色人等的生活方式和百式百样的人生厄运、家庭悲剧。
天气转晴,和煦的秋阳钻出了云层,枫香筛下来片片光影,教堂的七彩玻璃上映射着耀眼的光芒。“叮叮当当”,一阵钟声响起,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上午十一点,时间过得真快呀!还有几十分钟就要登上返程的班车,告别芳邻,同三姊妹说声“再见”了。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我请人拍摄了两张与故居的合影。回过头去,又凝神瞩望了好一会儿,想让这座不寻常的建筑牢牢嵌入我的记忆之窗。
18.文章开头说的“一桩人生幸事”是指什么事?为什么说这件事是一桩人生幸事?(4分)
答:
19.根据第四、五段的内容,简要分析概括勃朗特三姊妹不同的性格特点。(6分)
答:
20.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要详写“三才女”的父亲、母亲和老女仆的有关事迹?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答: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项)
A.“凡读过《简・爱》……而倾倒呢?”一句,运用反问的句式,有力地说明了广大读者都非常喜爱夏洛蒂的恢宏、壮美的传世杰作。
B.“她们的出现是近代的一则神话”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既形象地赞扬了三姊妹的天才是超人的、无与伦比的,又准确地表明了“三姊妹现象”是非凡的、空前绝后的。
C.第四、第七段两段的景物描写,由“阴雨”到“转晴”,前后呼应,不仅映衬了作者的不同心情,而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第五段中,叙写了三姊妹一个共同的特点:体弱多病,寿命短暂。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就其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来说,也就大大逊色了。
E.最后一段,作者“请人拍摄了两张与故居的合影”,其目的是为了留下永不忘却的纪念,抒发由衷的仰慕之情。
18.①是指与勃朗特三姊妹做了短暂的邻居,有机会参观勃朗特纪念馆一事;
②因为勃朗特三姊妹是千古文学之星 ,蜚声世界,自己向往已久,现在竟成了芳邻,永生难忘,所以值得庆幸.
19.①夏洛蒂:聪慧、宁静、稳重;②艾米莉:敏感、羞怯、寡合;③安妮:活泼、多情、矜持。
20.①因为“三才女”的成功,与她们的家庭影响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作者为了突出“三才女”成功的原因,所以要详写这三人的有关事迹。(意思答对即可)
21.CE(A前后不对应,“夏洛蒂”应改为“三姊妹”,因为《简・爱》是“夏洛蒂”的代表作、《呼啸山庄》是艾米莉的代表作、《阿格尼丝・格雷》是安妮的代表作,不能张冠李戴;B言过其实,绝对化,其实她们在拜伦之后是无与伦比的,是“近代”的一则神话,并非是空前绝后的;D故意反说,三姊妹虽然短寿,但成就很大,其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与许多高寿的文学家相比,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