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任选一题)

①简述王熙凤害死尤二姐的故事。

②“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句话是谁说的?请简述这个人物的一个故事。

选第( )小题

①凤姐发现贾琏偷娶尤二姐,(1分)她便假装贤惠,把尤二姐骗入大观园,(1分)然后又利用贾琏新妾秋桐,羞辱折磨,(1分)尤二姐终于不堪凌辱,吞金自杀。(1分)

②是探春。(1分)凤姐和王善保家的抄检大观园到探春院内,探春顶撞凤姐,提出先搜她的箱柜,阻止她们搜查丫头的。(1分)王善保家的不知好歹,去拉探春的衣襟,探春打她一巴掌,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2分) (简述探春的其他故事也可)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在宝玉生日的时候,妙玉没有亲自来,只打发个妈妈送来了一张生日贺笺,署名“槛内人”,宝玉不敢贸然回复,本想请教黛玉,路遇岫烟,在岫烟的指点下,宝玉回了个帖子,署名“槛外人”。 B:受王善保家的挑唆,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回到家中,卧床不起。宝玉前去探望。她用剪刀将指甲齐根铰下,将贴身穿着的旧绫袄脱下,与指甲一起交与宝玉,并要宝玉把袄儿脱下给她穿。当夜晴雯死去。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诔》。 C:园子里发现了绣有春宫图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晴雯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最后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这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D:尤三姐虽素行不端,但却刚烈有加,发誓说非柳湘莲不嫁。后贾琏外出,路遇柳湘莲,言尤三姐之意。柳湘莲欣然允诺。柳湘莲回京后与宝玉闲谈,得知尤氏姐妹的不检点处,就生出毁约的意思来,尤三姐听说这事,自刎而亡。

阅读文化经典《孟子》,按要求答题。

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②,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③,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 ①戴不胜:宋臣。②庄岳:庄,街名;岳,里名,都在齐都城临淄城内。这里代指齐都中的闹市区。③薛居州:宋国人。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孟子认为一个齐国人教楚国大夫的儿子学齐国话,虽然周围有许多楚国人干扰他,但只要天天鞭打逼他学齐国话,就有可能学会的。

B.孟子认为把楚国大夫的儿子带到齐国都城的闹市上住上几年,即使天天鞭打他,要他讲楚国话,也不可能的了。

C.如果在王宫中的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是薛居州那样的人.那么宋王就不能同谁一起干坏事了。

D.“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说明一个薛居州,不能对宋王起到重要作用。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孟子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A (2分)

2.成语“一傅众咻”(1分), 孟子认为环境对人有着重要的影响,(1分)施行善政必须任用贤能,摒斥奸佞。(1分)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2)念去去,千里烟波,

(3)人生如梦,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5)遥岑远目,

(6)舞榭歌台,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1)嬉嬉钓叟莲娃      

(2)暮霭沉沉楚天阔     

(3)一尊还酹江月

(4)一蓑烟雨任平生    

(5)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6)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7)凄凄惨惨戚戚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1.请任选这首词前两句中“载”字和“铺”字中的一个,谈谈它的表达效果。(2分)

2.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__险阻的?举出一处具体描写,简要分析。(4分)

1.本题考查动词的锤炼。“载”字表现出在船上收获的美景。“铺”字,突出了了景物的开阔。 湖光好象平铺在眼前,表现了视野的开阔。(2分)

2.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1分)第二问:如“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如果明天能够转为顺风的话,那么今天露宿在江边也是心情舒畅的。又如“准拟岳阳楼上”,当行舟到达岳阳时,一定要登楼眺望雄伟壮阔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风光。(任举一处加以分析)(每点3分)

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2分)

译:              

2.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3分)

译:             

1.使者非常高兴,依照常惠的话责备单于。(2分)
2.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选自《东里集》,有删节)

[注]①丘:坟墓。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延余两人坐 延:邀请。

B.降跽谢过 谢:感谢。

C.过立恭宿别 过:拜访。

D.而乐无加乎此 加:超过。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然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6.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4.B (“谢”应该是“认错、道歉”的意思。)

5.C (“是游宜有记”的意思是“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再者一直未能写成,不仅仅是事务繁忙,还因为“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6. 立恭折断一根竹子,凿出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3分)

【解析】关键词为“窍”、“作”,分别是“凿孔”(“挖孔.钻孔”也可).“发出”。

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君幸于赵王  ③前长君为奉车④皆为陛下所成就  ⑤举孝廉,不行  ⑥则幸得脱矣 ⑦匈奴以为神  ⑧虞常生得  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①②④⑤⑨ B:①③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①④⑥⑧⑨

古往今来,人们向往“真”,呼唤“真”,赞美“真”,创造“真”。有人说:“真理犹如珍珠,它在日光下最澄澈。”有人说:“真情在生活中,要比在舞台上更有价值。”也有人说:“真诚能使人摆脱暴风骤雨,而走向阳光明媚的天空。”……

请以“真”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王老师刚退休,就收到张伟的来信。信写得有真情实意,但在表达上有一些不得体的毛病。下面是信中的一段,请把三处毛病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老师,此时此刻,多少往事历历在目。课堂上你循循善诱,悉心指导,开启我们心灵的窗户;生活中,您精心呵护,无所不至,提供我们成长的沃土。如今,您离我而去,在我心中您的音容宛在。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发奋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1. 应改为 2. 应改为

3. 应改为

  1.无所不至→无微不至    2.离我而去→退休在家  3.音容宛在→形象平凡而高大 (说明:合理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