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现在,许多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为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B:为满足旅客出行,营造和谐春运,北京站推出了特色售票服务项目,针对不同对象开设各种购票窗口,为旅客购票提供了方便。 C: 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D:鉴于动物有上述特点,我们可以预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战争舞台上,将有越来越多的“动物兵”出现。

南斯拉夫人米卢蒂诺维奇给中国足球,给中国人留下了两句名言:“享受足球”“态度决定一切”。是的,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珍爱生活,享受生活,接受生活中的种种赋予,对我们健康的成长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请以“心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5-17题。(共14分)

一笔圆

刘绍棠

念完了大学,被分配到这个远郊小县,坐了22年冷板凳.忽然“年龄最重要,学历是个宝”,他一下子就成了热门货,从微不足道的广播站编辑,旱地拔葱,一跃而为新设立的县政府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

这个“综办”,是个上不着天下不挨地的衙门,权宜而设的临时建制。不过,公安、司法、工商、民政、房管、环卫、教育、卫生等等方面的公文,都要从这个衙门口穿梭往返;他的职权便是将这些公文分门别类,审读画圈,或呈送上级批示,或转交下级处理,实际上干的是收发工作。

案头等候上呈下转的公文一尺多高,新到的请示报告还源源不断地送来:两名专司递送之职的科员,你出我进,马不停蹄。他必须一目十行,手不停画,才能避免供不应求,葬身文山脚下的命运。

要想当官儿,先学画圈儿。画圈儿虽是雕虫小技,从中却可以看出功夫的深浅,地位的尊卑,身份的高低,官爵的大小,不能掉以轻心,不当回事儿!

他比阿Q.更专心、更用力,但是画出的圈儿,却并不见得比阿Q.画的圆多少。两位递进公文的科员,当场就掩嘴吃吃发笑;拿回大办公室,更招来一阵哄堂大笑。他感到大丢面子,羞得无地自容。

晚上下班,他神情沮丧地回到家里。

“喂!吃过晚饭,你教我画圈儿。”

妻子是中学教员,教几何的,精通此道。

这位几何教师下了班比上班还忙,正在厨房里择菜,洗菜、切菜、炒菜,淘米、做饭……像被一条无形的鞭子抽得团团打转的陀螺。

“我哪儿有那个闲工夫?100本作业,100份考卷儿,够我忙个通宵的!”

“我在公文上画的圈儿不圆,有的像龇牙的石榴,有的像撅嘴儿的桃子……”

“官儿大标准,不圆也是圆的!”

唉!与其低声下气争取外援,不如发愤图强自力更生。

果然,天下无难事,铁杵磨成针。动手而又动脑,连画半个来月,便功到自然成;不但一笔成圆,气死圆规,就是双管齐下,也不差分毫。部下们非但不再窃笑、讥笑、耻笑,而且交口称赞:“如此高深造诣,愧然画蛋的达•芬奇,堪与西太后的一笔寿媲美。”

圈儿画圆了,肚子也圆了,发了福才显得官体富态嘛。

只是官气越来越重,回到家里还舍不得放下在办公室里的架子,对糟糠之妻也横挑鼻子竖挑眼起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阴沉着脸抱怨妻子的烹调是粗制滥造。

“我忙得贼死,干这个想那个,怎么能精雕细刻?”

“一心不可二用呀?”

“我有几张直观教学的图表,你帮我画几个圆,我就能全神贯注了。”

“那圆圈儿事关重大,是随便画的么?”

他官声官调,同时拉长了脸。

15.文章第三段概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分)

16.“要想当官儿,先学画圈儿”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4分)

17.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有人批评新上任的官要练好三种基本功:一是坐功,坐办公室;二是会功,开会;三是圈功,画圈。本文专门讽刺“圈功”。

B.办公室主任经过一番苦练“画圈”,终于得到了“如此高深造诣,愧然画蛋的达•芬奇,堪与西太后的一笔寿媲美”的赞誉。这是部下们对主任发自内心的赞美和崇拜。

C.本文抓住当官儿的“画圈”这一细节特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漫画式的描写,使作品达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D.本文篇幅虽短小,仅围绕“画圈”情节,却由两条线展开,写了两个画圈的人物:主任和主任的妻子。

E.这篇小说通过写办公室主任苦练“画圈”的故事,它要告诉人们的是“天下无难事,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15、概述了政府机关文件堆积如山,处理文件的人敷衍了事,务“虚”不务“实”,典型的文牍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16、含义:学会“画图”,即在公文上画一个圆圈,表示已经批阅    作用:内容上,讽刺了文牍主义作风;结构上总起下文,引出办公室主任是如何苦练“圈功”,直至“成功”的。

17、BE

默写(10分)

12、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3、请依次写出下列作品中带有“愁”的词句。

(1)李清照《声声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3、(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4、剑阁峥嵘而崔嵬    万夫莫开

6.A。A①趁机;②于是。B.①②意思都是“假如”。C.①②意思都是“已经、在……以后”。D.①②意思都是“虽然”。

7.提示:D。①表现赵普有谋略;②与“岸谷”无关;③《论语》对处理政务的良好影响。

8.提示:B。“普少习吏事,寡学术”意思是“赵普从小就学习衙门中那些事情,而学问很少”。

9.(1)译文: 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劝他读书。

(2)译文: 太宗赞同他的话,才收回成命。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拿我们国有企业来说,就是要不断加强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都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水平。 B:将于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属于综合性博览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每次会期6个月。 C:19日1时30分起观测到迸发猛烈的狮子座流星雨,目测最大强度估计超过每小时1万颗以上。 D:据欧洲媒体报道,美国已经拒绝了伊拉克提出的可以让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员参与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查工作。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1)记忆是落花。它喷吐过芳香,焕发过光彩,却总不免无可奈何地随风飘落,同春天永别。(2)记忆没有色彩,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灵苍白、幽暗,又可以让人的内心世界绚丽、辉煌。(3)关于记忆,佛学家说:“置一切忧喜于心外者,得大自在。”(4)我不要人感激,不要人怜悯,也不需要名声。

A:(1)比喻 拟人   (2)对比   (3)引用   (4)排比 B:(1)比喻       (2)无修辞格   (3)引用   (4)排比 C:(1)拟人     (2)对比     (3)无修辞格   (4)排比 D:(1)比喻 拟人    (2)对比    (3)引用   (4)反复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仰慕 请谏 痨病 面面相觑 B:攫取 橄榄 悚然 无精打彩 C:徘徊 婉然 羞愧 踉踉跄跄 D:踌躇 褴褛 贸然 置之度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共15分。

绿色的追逐

⑴我们常说生命是绿色的,而对于生命的追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绿色的追逐,这种追逐本身也彰显出绿色是一种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颜色。

⑵动物的追逐中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那就是长途跋涉夸父追日的精神。

⑶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这口气与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是何等的不同。由此可见,陶渊明是懂得夸父的,夸父是不需要一个外在的理由,追日本身是他的目的。夸父精神,首先是对目标的心无旁鹜,在卡拉哈里沙漠和东非平原上,我们找到了这样的矢志不渝。干旱的卡拉哈里沙漠,象群发起了寻找水源的跋涉。这里曾经拥有非洲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马家迪加底湖,如今却只剩一片烈日下的盐和沙子,但那一脉淡水保留了下来,像卡拉哈里沙漠的一块宝石,一旦有降雨,沙漠的某一角,总会再现昔日琥珀般的辉煌。

⑷旱季过后的第一场降雨即将来临的时候,远方飘来的新鲜空气的味道,引起了沙漠上寻找宝石的迁徙。躁动从象群开始,水牛、斑马、跳羚都加入进来,迁移的队伍越来越大。它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向沙漠深处走,那里会有新的草场。

⑸东非草原上聚集了近150万头的角马,为了寻找更好的草场,它们现在必须向南迁徙。它们将途经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跋涉800多千米。角马必须在5月之前抵达塞伦盖提大草原。5月旱季开始之后,塞伦盖提的沃野也会变成荒原,它们将转向西北方向寻找新的草场。角马中的很多已经不止一次参加过这种长途跋涉,对于那些新生命来说,这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一路有太多的岔路口,生还是死甚至由不得自己。“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山海经》上寥寥片语,对夸父这一路的艰辛只字未提,我们只能靠想象来真补这一空白,山路漫漫,夸父磨破了脚,又结了茧。猛兽窥伺,夸父流了血又结了疤,太阳还在前头,脚步不能停下,这就是夸父精神――不畏艰难,执著、坚韧。

⑹角马的一路颇为凶险,从出发的那天起,鬣狗就一路潜伏在角马群左右,伺机而动。它们是小角马最大的威胁,在草木丛生道路狭窄的地方,行进的速度不得不放慢,碧草环绕的池塘对角马而言简直是伊甸园。然而悲剧发生了,天堂顿时变成地狱。一些小飞虫也来落井下石,飞虫顺着角马的鼻孔飞到他们的脑腔中,大脑受损的角马只能曝尸荒野。角马准备通过狮子的领地,每次他们都会给狮子留下丰厚的礼物。混乱,一片混乱。混乱给角马群带来很大的损失。小角马也容易在这个时候和它们的妈妈走散。失去母乳的哺育,新生不久的小角马会脱水,再难支撑着走下去,这是它第一次上路,也是最后一次。

⑺有死就有生,如果这一路只有悲伤,即便伟大,那也只是个无趣的过程,追逐也失去了它的意义。追逐中一定是有快乐的,这快乐在死亡的衬托下,显得高贵。现在是2月,是角马繁殖的季节。一头小角马出生之后,5分钟内就能学会走路了。再过2个星期,它们就能和妈妈跑得一样快了。这新生命不但令它们的父母雀跃,也给这片将要告别的土地平添了一股生机。

⑻角马走到了格鲁麦提河边,要达到目的地,它们必须穿过这条河流,这河流见证了角马家族千百年的跋涉,见证者还有格鲁麦提的主人尼罗河鳄鱼。鳄鱼早已知道这是角马群的必经之地,它们盘踞在塔利,等待上门的美餐。角马群犹豫了,沉默了。不是在沉默中死去,就是在沉默中爆发。角马选择了后者,一只角马向河对岸冲了过去,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整个角马群。乘着这胜利,角马群一路高歌,想必夸父也是快乐的吧。“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追到太阳要落下的地方,似乎还分不出胜负。遥想一路急奔的夸父,该是怎样的血脉沸腾。他低了头,继续奔跑,丝毫没有畏惧下一刻他可能被太阳灼伤,又或许他渴望那样的燃烧。追逐本来就是这样,生和死,地狱和乐土,就这样手牵手地交错在一起,追逐原本就这样痛并快乐着。

⑼经历了一年多的跋涉,角马群的面前也只剩下最后一条河。越过这条河它们就可以尽情地享受对岸的青草了。它们争先恐后地跳下了河,又相互践踏着往岸上爬,其中有些角马恐怕永远也爬不上岸了。

⑽伤痕累累的尸体铺满了河床,被活下来的角马遗弃在那里。但那些幸运的、强壮的,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角马的乐园。它们将在这时稍作停留,然后继续重复着祖先走了千百年的道路。夸父追日,太阳西行,它们都一样执著,然后追逐多一个注脚――永无休止的跋涉。(节选自CCTV科教文行动之《绿色的追逐》)

16.角马在迁徙过程中经历那些具体的凶险威胁?(4分)

17.这是一篇科普作品,作者为什么要多次提到夸父追日的故事?(5分)

18.结合本文的内容及自己的认识,分析作者为什么把标题定为“绿色的追逐”? (6分)

16.(4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

⑴沙漠干旱的威胁⑵来自鬣狗、狮子、鳄鱼等强大肉食类动物的威胁⑶来自无法防备的小飞虫的威胁⑷来自渡河时相互践踏的威胁。(每答出一点给1分,如果把“鬣狗、狮子、鳄鱼”分3点答写,3点当1点给分,说明没有整合好信息)

17.(5分)对文本的某些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D

⑴作者采用的是类比手法,用夸父追日的精神来类比角马在跋涉中对目标心无旁鹜、不畏艰难,执著、坚韧等精神。(2分,类比手法1分,精神1分,关于“精神”的具体内容,符合文意即可)⑵这是科普作品不同于一般科技说明文的语言特色(1分)引用夸父追日的故事,准确地表达出角马在长途跋涉中的艰辛以及执著精神,通俗易懂,形象生动。(2分)

18.(6分)

探讨文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能力层级:F

⑴“绿色的追逐”是指动物在迁徙、追逐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一种生机勃勃的昂扬斗志。

⑵“绿色”是生命之源,而动物的迁徙、追逐是为了物种的生存、延续,所以是“绿色的追逐”⑶“绿色”象征希望,文中角马在跋涉中永不言弃的精神是绿色的精神。⑷“绿色的追逐”采用的是移就修辞,造成悬念,引起读者注意,读来引人入胜。(内涵占4分,前3点任意两点得4分。作用2分。只要意思对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