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段文字有多处毛病,阅读后按要求完成(1)―(3)题。(6分)

技术监督部门最近(1)在河南新乡等地查获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在这批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中(2)(3)再次(4)发现了假的“沙宣”洗发露。这些假洗发露是完全(5)仿照(6)中外合资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生产(7)的真正的(8)“沙宣”深层滋润洗发露制造(9)的,简直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此事件发生后,宝洁公司在媒体上发布消息,呼吁(10)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假的“沙宣”洗发露,必须(11)向当地技监部门或工商部门报告,或直接向宝洁公司报告,一经查实(12),该公司将惠赠(13)微波炉一台。

(1)必须删除的两处是 , (只填划线处的序号)。(1分)

(2)应该简略的一处是 (只填划线处的序号),应改为 。(2分)

(3)不得体的两处是 (只填划线处的序号),应分别改为 。(3分 )

[28b67a83ab408f08.jpg](1)应该删除的两处是(3)或(4) ,(8)。(1分)

[28b67a83ab408f08.jpg](2)应该简略的一处是(2),应改为“其中”。(2分)

[28b67a83ab408f08.jpg](3)不得体的两处是:(11)(13),(1分)应分别改为“务请”或“请”、“馈赠”或“赠送”。(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苏联]尤里・里希特

时值12月31日,彼得・弗拉基米罗维奇・帕潘科夫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处理着即将结束的这一年的最后几件紧要公事。他一本正经地板着一副面孔,俨然一派首长的风度。每当电话铃响,帕潘科夫总是一边抓着话筒,简要而认真地回答着,一边继续签阅着文件。

  一会儿,女秘书柳多奇卡敲门进了办公室:“对不起,帕潘科夫,打扰您了。有您一封信。”

  说着,她把信放到帕潘科夫的桌上,随即转身走了。

  帕潘科夫拆开信就念起来:

亲爱的妈妈:

   你的儿子在给你写信。我已经好久没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出差、度假、住医院了……

  “真是活见鬼!”帕潘科夫惊诧不已。他又看了看信封,上面分明写着他的机关地址和

姓名,而且一点也没错。帕潘科夫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仍然把信继续念下去:

   我们这里现在正是秋高气爽、春光明媚、夏日炎炎、寒冬腊月的时节。

   我身体还好、很好、不太好、很不好。

   前不久我去逛过剧院、电影院、音乐厅、酒吧间。

   我打算再过1个月、1年、5年就来看你。

   我知道你没钱花了,所以寄给你30、20、10、5个卢布。

   我已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厂长、总局局长。

   我妻子祖莉菲娅向你问好。

   你的爱子彼佳

  帕潘科夫更加莫名其妙,他又把信从头至尾念了一遍,然后又往信封里看了看。信封里果然还有一张小字条:

亲爱的彼佳:

   我多么盼望你能来封信呀!可你却是个大忙人,哪有时间顾得上这种小事呢?我只好替你写了这封信,你只要简单地把那些不该要的词句划掉寄给我就行了。

   吻你!

   你的妈妈

  帕潘科夫仰身靠到自己柔软舒适的安乐椅背上。

  “唉,妈妈呀,你可真是位幽默家呀!而且对时间还掐算得那么准,让信不迟不早刚好在12月31日送到,这一天我可是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啊!”

帕潘科夫叹了口气,把文件推到一边,接着便动手删起信中那些不该要的词句来。

20. 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帕潘科夫”这一人物形象。(5分)

21. 在这篇小说中,妈妈的字条是一个关键的情节。请结合作品分析其作用。(4分)

22. 小说结尾交待帕潘科夫照妈妈说的“动手删起信中那些不该要的词句来”,这说明他改变了对妈妈的态度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20.(5分)帕潘科夫是一个自私、冷漠、不重亲情的官僚的形象。作品开头描写了帕潘科夫办公时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一本正经”的官僚形象;但他却借口工作忙而对母亲不管不问,甚至连信也不给母亲写,可见他的自私、冷漠与不重亲情。

[609a35aa73b3766e.jpg]21.(4分)(1)在结构上,妈妈的字条解释了为什么帕潘科夫会收到这样奇特的信,是对上文悬念的交待和解答。(2)在内容上,妈妈的字条语带揶揄,对帕潘科夫的自私与冷漠进行了讽刺与批评。

[609a35aa73b3766e.jpg]22.(6分)没有,他只是在随意应付妈妈。从小说结尾处他抱怨妈妈故意在他最忙的一天来信和“叹气”等无奈的神态,可以看出他对妈妈冷漠的态度并没有改变,他只是在应付妈妈。从小说全文看,帕潘科夫是个装模作样的的官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的自私、冷漠、不重亲情应该不是一封信就能改变的。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多选则按前三题计分)(6分)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则将焉用彼相矣? (孟子《季氏将伐颛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f8e202f9a0e1d792.jpg](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f8e202f9a0e1d792.jpg](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f8e202f9a0e1d792.jpg](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14. C

[10398773321e4ba8.jpg]15. B

[10398773321e4ba8.jpg]16. D

[10398773321e4ba8.jpg]17. C

[10398773321e4ba8.jpg]18.(6分)

[10398773321e4ba8.jpg](1)众人围绕在门窗外面,侧耳静静地倾听;只有个别人在窃窃私语,没有人敢咳嗽一下。

[10398773321e4ba8.jpg](2)众人惊讶地以为她们真的都是神仙,但(患病的人)试用青年女子的药方,却不怎么见效。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劝学》一文大量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深入浅出且非常贴切,把有关学习的深奥的道理非常形象地阐述出来。 B:《过秦论》中,作者运用了前后对照的手法,各段中采用了大量的铺陈排比句式,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 C:《师说》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既正面立论,又反面驳斥;文字精练、说理透彻,托物取譬,对比鲜明。 D:《季氏将伐颛臾》体现了孔子用文教德化去吸引人来归顺,反对武力征服的主张,同时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

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的判断,分类相同的一项是(3分)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不拘于时 ④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⑤无乃尔是过与 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⑦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⑧何以伐为

A:①④ / ②⑧ / ③⑦ / ⑤⑥ B:①③ / ②⑧ / ④/ ⑤⑥ / ⑦ C:①③ / ②④ / ⑤⑧ / ⑥⑦ D:① / ②④ / ③⑦ / ⑤⑧ / ⑥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②董之以严刑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⑤未之有也 ⑥填然鼓之 ⑦简能而任之 ⑧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A:①⑧ / ②⑤ / ③④ / ⑥⑦ B:①③ / ②⑤ / ④⑦ / ⑥⑧ C:①④/ ②⑦ / ③⑧ / ⑤ / ⑥ D:①④ / ②⑦ / ⑤⑥ / ③ / ⑧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阿Q.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有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此后每逢揪住他黄辫子的时候,人就先一着对他说:

“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

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Q.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

8.对阿Q.的心理活动“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阿Q.认为儿子打老子是违反道德伦常的,是世风日下的表现,这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极度不满。

B.阿Q.幻想自己是老子,闲人是儿子,这就占了打他的闲人的便宜,就算被打了也心满意足。

C.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面对失败,于是就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

D.阿Q.在现实中遭受了凌辱,只能在精神上以自欺欺人来获得安慰,以便在__的社会中能继续苟且偷生。

9.对阿Q.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没有细致、集中的描绘阿Q.的外貌,而是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对其“癞疮疤”“黄辫子”等外貌特征顺便加以简单而传神的勾勒。

B.作者通过描写阿Q.独特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其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在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方面做得很突出,很成功。

C.作者对阿Q.的言行采用了漫画式的描写,使人如同透过放大镜,看到了阿Q.身上特别突出的可笑部分,使文章增添轻松活泼的气氛。

D.作者没有平均用力地去铺叙阿Q.的生活经历,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些生活片断,重笔描绘,刻画其愚昧、不幸的灵魂。

8.A  9.C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6.对作者以尼采为例子的作用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证明中国政府和尼采是不一样的,尼采自诩过自己是太阳,光热无穷,而中国不是太阳,不能光热无穷。

B.证明中国政府和尼采是一样的,只是给予,不想取得,是一个疯狂的政府,必然会导致灭亡。

C.证明中国政府和尼采是不一样的,尼采不是太阳,不能光热无穷,而中国却是丰富大度的,所以我们能够只是送出去。

D.证明中国政府和尼采是一样的,只是给予不想取得就会自取灭亡。尼采只给不取,最后灭亡;中国如果也是那样,也会灭亡。

7.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的一项是(3分)

A.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B.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

C.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D.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a364ab386d224fd6.jpg]6. D

[a364ab386d224fd6.jpg]7. B

下列各项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及其弟子编纂而成。 B: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故世人又称他为“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C:曹雪芹,名,字梦阮,清代文学家。《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D: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著有《变形记》、《城堡》等。他的作品情节荒诞不经,但蕴含深意,对现代主义各派产生过重大影响。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