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11-12题。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本诗为白居易谪居江州时所作。

11.全诗写“雪”,巧妙自然,别具一格,说说诗人是怎样写“雪”的。(4分)

12.根据诗的后两句仔细揣摩诗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将它简述出来。(4分)

11、(4分)本诗写雪,全从人的感觉写起,首句通过皮肤感觉、次句通过视觉,三、四句通过听觉来写(写到人的视觉、听觉的给2分),全用侧面烘托(1分),写出雪下得大、积得厚(1分)。

12、(4分)诗中“夜深”、“时闻”等词(1分)写出了诗人彻夜无眠(1分),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的孤寂、苦闷的心情(答仕途受挫的凄苦等亦可酌情给分)(2分)。

5、C【解析】C项,据第三段“若真鄙儒也”之前的内容“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和叔孙通笑着说:“你等真是……的儒生”及下一段众儒生被征召的情况来看,叔孙通此处断不会认为他们“品德低下”,应当译为“见识浅陋”。课文《曹刿论战》有“肉食者鄙”,《出师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句子。

6、A【解析】A项均为介词“趁机”。B项:到(动词)/的(助词)。C项:按照(介词)/在(介词)。D项:所字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或不译/被(介词),被动句固定句式“为……所”

7、B【解析】②写的是高帝的做法,据此可排除A、C两项;⑤写的是叔孙通帮助恢复古礼后的效果,不能说明其“识时务,有眼光”,据此可排除D项。

8、D【解析】并非所有儒生都拒绝合作。

9、(1)您所奉事的将近十位君主,都是靠当面阿谀奉承取得亲近、显贵的。(3分)

  (2)于是高帝(得意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3分)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家英国报纸以“世界上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为题,作有奖征答。获奖的三个答案是:(一)一位艺术家殚精竭虑完成了一件作品,望着作品吹口哨;(二)小孩在沙滩上忙了一天,用砂石筑成一座堡垒;(三)外科医生完成了一个历经8小时的手术,终于救活了一条命。

看了这些答案,你有何感想呢?请全面理解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快乐的理解。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面一段文字有多处毛病,阅读后按要求完成(1)―(3)题。(6分)

技术监督部门最近(1)在河南新乡等地查获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在这批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中(2)(3)再次(4)发现了假的“沙宣”洗发露。这些假洗发露是完全(5)仿照(6)中外合资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生产(7)的真正的(8)“沙宣”深层滋润洗发露制造(9)的,简直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此事件发生后,宝洁公司在媒体上发布消息,呼吁(10)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假的“沙宣”洗发露,必须(11)向当地技监部门或工商部门报告,或直接向宝洁公司报告,一经查实(12),该公司将惠赠(13)微波炉一台。

(1)必须删除的两处是 , (只填划线处的序号)。(1分)

(2)应该简略的一处是 (只填划线处的序号),应改为 。(2分)

(3)不得体的两处是 (只填划线处的序号),应分别改为 。(3分 )

[28b67a83ab408f08.jpg](1)应该删除的两处是(3)或(4) ,(8)。(1分)

[28b67a83ab408f08.jpg](2)应该简略的一处是(2),应改为“其中”。(2分)

[28b67a83ab408f08.jpg](3)不得体的两处是:(11)(13),(1分)应分别改为“务请”或“请”、“馈赠”或“赠送”。(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苏联]尤里・里希特

时值12月31日,彼得・弗拉基米罗维奇・帕潘科夫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处理着即将结束的这一年的最后几件紧要公事。他一本正经地板着一副面孔,俨然一派首长的风度。每当电话铃响,帕潘科夫总是一边抓着话筒,简要而认真地回答着,一边继续签阅着文件。

  一会儿,女秘书柳多奇卡敲门进了办公室:“对不起,帕潘科夫,打扰您了。有您一封信。”

  说着,她把信放到帕潘科夫的桌上,随即转身走了。

  帕潘科夫拆开信就念起来:

亲爱的妈妈:

   你的儿子在给你写信。我已经好久没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出差、度假、住医院了……

  “真是活见鬼!”帕潘科夫惊诧不已。他又看了看信封,上面分明写着他的机关地址和

姓名,而且一点也没错。帕潘科夫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仍然把信继续念下去:

   我们这里现在正是秋高气爽、春光明媚、夏日炎炎、寒冬腊月的时节。

   我身体还好、很好、不太好、很不好。

   前不久我去逛过剧院、电影院、音乐厅、酒吧间。

   我打算再过1个月、1年、5年就来看你。

   我知道你没钱花了,所以寄给你30、20、10、5个卢布。

   我已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厂长、总局局长。

   我妻子祖莉菲娅向你问好。

   你的爱子彼佳

  帕潘科夫更加莫名其妙,他又把信从头至尾念了一遍,然后又往信封里看了看。信封里果然还有一张小字条:

亲爱的彼佳:

   我多么盼望你能来封信呀!可你却是个大忙人,哪有时间顾得上这种小事呢?我只好替你写了这封信,你只要简单地把那些不该要的词句划掉寄给我就行了。

   吻你!

   你的妈妈

  帕潘科夫仰身靠到自己柔软舒适的安乐椅背上。

  “唉,妈妈呀,你可真是位幽默家呀!而且对时间还掐算得那么准,让信不迟不早刚好在12月31日送到,这一天我可是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啊!”

帕潘科夫叹了口气,把文件推到一边,接着便动手删起信中那些不该要的词句来。

20. 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帕潘科夫”这一人物形象。(5分)

21. 在这篇小说中,妈妈的字条是一个关键的情节。请结合作品分析其作用。(4分)

22. 小说结尾交待帕潘科夫照妈妈说的“动手删起信中那些不该要的词句来”,这说明他改变了对妈妈的态度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20.(5分)帕潘科夫是一个自私、冷漠、不重亲情的官僚的形象。作品开头描写了帕潘科夫办公时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一本正经”的官僚形象;但他却借口工作忙而对母亲不管不问,甚至连信也不给母亲写,可见他的自私、冷漠与不重亲情。

[609a35aa73b3766e.jpg]21.(4分)(1)在结构上,妈妈的字条解释了为什么帕潘科夫会收到这样奇特的信,是对上文悬念的交待和解答。(2)在内容上,妈妈的字条语带揶揄,对帕潘科夫的自私与冷漠进行了讽刺与批评。

[609a35aa73b3766e.jpg]22.(6分)没有,他只是在随意应付妈妈。从小说结尾处他抱怨妈妈故意在他最忙的一天来信和“叹气”等无奈的神态,可以看出他对妈妈冷漠的态度并没有改变,他只是在应付妈妈。从小说全文看,帕潘科夫是个装模作样的的官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的自私、冷漠、不重亲情应该不是一封信就能改变的。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多选则按前三题计分)(6分)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则将焉用彼相矣? (孟子《季氏将伐颛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f8e202f9a0e1d792.jpg](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f8e202f9a0e1d792.jpg](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f8e202f9a0e1d792.jpg](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14. C

[10398773321e4ba8.jpg]15. B

[10398773321e4ba8.jpg]16. D

[10398773321e4ba8.jpg]17. C

[10398773321e4ba8.jpg]18.(6分)

[10398773321e4ba8.jpg](1)众人围绕在门窗外面,侧耳静静地倾听;只有个别人在窃窃私语,没有人敢咳嗽一下。

[10398773321e4ba8.jpg](2)众人惊讶地以为她们真的都是神仙,但(患病的人)试用青年女子的药方,却不怎么见效。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劝学》一文大量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深入浅出且非常贴切,把有关学习的深奥的道理非常形象地阐述出来。 B:《过秦论》中,作者运用了前后对照的手法,各段中采用了大量的铺陈排比句式,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 C:《师说》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既正面立论,又反面驳斥;文字精练、说理透彻,托物取譬,对比鲜明。 D:《季氏将伐颛臾》体现了孔子用文教德化去吸引人来归顺,反对武力征服的主张,同时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

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的判断,分类相同的一项是(3分)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不拘于时 ④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⑤无乃尔是过与 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⑦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⑧何以伐为

A:①④ / ②⑧ / ③⑦ / ⑤⑥ B:①③ / ②⑧ / ④/ ⑤⑥ / ⑦ C:①③ / ②④ / ⑤⑧ / ⑥⑦ D:① / ②④ / ③⑦ / ⑤⑧ / ⑥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②董之以严刑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⑤未之有也 ⑥填然鼓之 ⑦简能而任之 ⑧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A:①⑧ / ②⑤ / ③④ / ⑥⑦ B:①③ / ②⑤ / ④⑦ / ⑥⑧ C:①④/ ②⑦ / ③⑧ / ⑤ / ⑥ D:①④ / ②⑦ / ⑤⑥ / ③ / 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