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23-24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2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谐。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24.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3、C[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句意的理解与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诗写了夜泊之景。 C项的错误主要是对第二句“风灯照夜欲三更”理解不当,第二句写舟中樯杆上挂着照夜的灯,在灯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此时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接了。而C项说成“江风吹打桅灯”就不恰当了。
24、C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这是一个新题型,从写法上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杜甫喜欢用这种体裁。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的图画。此题正确选项为C,写了“日、风、燕、鸳鸯”四景

20、C
21、B
22、D

16.A
17.D
18.B
19.D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现代作家、民主战士,字佩弦,著作有散文集《踪迹》《背影》等。名篇有《荷塘月色》《匆匆》《绿》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的刘向编订,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税赵太后》均选自它。 C:川端康成是日本小说家、散文家。1968年因短篇小说《雪国》《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 D:《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具有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作家李乐薇,是台湾当代作家。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曾经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可灾区人民在__国务院的关怀下, 了重重难关,恢复了家园。②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对两千多件司法及司法解释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其中 _____ 的 177 件已向社会公布。 ③有关调查显示,取消教育附加费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 _____ 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A:渡过 废弃 筹办 B:渡过 废止 筹措 C:度过 废弃 筹措 D:度过 废止 筹办
与例句划线部分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例:听到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正在走我的路
A: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的切身事业。 B:我认为现在国际形势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C:中国人民已经具有战胜困难的极其丰富的经验。 D:我们要使大家都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__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成败的关键。 B: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一亿元以上。 C: 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以及商界的社会责任等方面问题的反思与讨论。 D:面对这种保安员随意搜身的现象,人们不禁要问:他们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怎么能擅自对顾客检查呢?
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A:无与纶比 篷荜生辉 言简义赅 根深蒂固 B:和家欢乐 祸起萧墙 自怨自艾 条分缕析 C:法制观念 当人不让 莫逆之交 覆水难收 D:荒诞不经 垂涎三尺 满目疮痍 一劳永逸
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A:品位 提高品味 治理 至理名言 B:因缘 美满姻缘 融合 关系融和 C:哀叹 唉声叹气 事态 世态炎凉 D:形迹 行迹不定 坚苦 艰苦卓绝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凋敝 刚愎自用 金壁辉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B:摈弃 分道扬标 裱糊墙壁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C:脉搏 聚众赌博 赤膊上阵 既来之,则安之 D:部署 针砭时弊 柄公办事 不到黄河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