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答案:D(宜:适宜)

6.答案:B(A.兼词“于之”,从花草树木中/语气词,无义。B.介词,用、拿。C.就/才。D.连词,就/连词,却)

7.答案:C(①②③⑧中“节”取实义, ④⑤⑥中“节”取虚义,⑦二者兼而有之)

8.答案:D(《礼记•中庸》的注书上是说:“在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致发生困惑。”另外,在作者看来,黄中立正是这样的)

9.(1)断句:传 曰 /行前 定 则 不 困/ 平 居 而 讲 之/他 日 处 之 裕如 也/ 然 则 中 立 之 取 诸 竹 以 名 其亭/ 而 又与 吾 徒 游/ 岂 苟 然 哉

(对两处得1分,满分为3分)

(2)翻译:(6分)

①的确,里面有什么,也会表现在外面,因为(天赋的本性)能够表现在形体上。(注意:“信”“为”“践”的翻译)

②所以辞让国王之位,这件事是大节,在泰伯就做对了,在季子就没有做对。(注意“让”“是”的翻译及判断句式)

11.C  (籴,买进粮食。)    

12.D  (“于是”“就”。 A代词“他”/助词,不译。 B连词,表目的/介词“把”。C结构助词“的”/动词“到”。)

13.B  (任延不是感到气愤,而是表示悲伤与哀悼。)

14.(9分,每题3分)

   (1)每次视察属县,总是派人慰问勉励孝子,招待他们吃饭。

   (2)我听说忠臣不利己,利己不是忠臣。行正奉公,是臣子的节操。

   (3)任延后因擅自诛杀羌人,事先没有上奏而获罪,降职为召陵令。

8.D

9.D

10.B

11.C

12.(1)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2)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13.断句: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

5.A.  应解释为“遭受”。

6.B.  A项第一个“为”字是动词,作为;第二句个是介词,替,给。B项两个“而”字都是副词,表转折。C项第一个“其”是人称代词,指常州知府祖进朝;第二个是指示代词,那。D项第一个“以”字是介词,因为;第二个是介词,凭借。

7.A【B项应为“陈德率领的队伍”C项应是“汤斌”D项应是“余国柱”】

8.C.   A项是总兵陈德调往湖南时。B项是汤斌跟从孙奇逢学习。D项余国柱让人告诉汤斌,说都是由于明珠的功劳,。

9.(1)断句(4分)上南巡/至苏州/谕斌曰/向闻吴阊繁盛/今观其风土/尚虚华/安佚乐/逐末者多/力田者寡/尔当使之去奢返朴/事事务本/庶几可挽颓风(错、漏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若断为“上南巡至苏州”亦可。)    (2)翻译(6分)①布政使龚其旋因犯贪赃罪,被御史陆陇其弹劾,由于余国柱贿赂明珠得以解脱(“坐”字1分,犯罪;“为……所”被动句1分;大意1分)  ②等到(汤斌)被选拔任命为巡抚以后,使自己廉洁(洁身自好)来为属下作表率(率领属下),并实心办事。(“简”字1分,选拔;“洁”字1分,使……廉洁,洁身自好;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明朝末年,农民军攻陷睢州。父亲汤契祖为避战乱,带着汤斌到了浙江衢州。九年,中进士。汤斌被派出做潼关道副使,总兵陈德调往湖南,率领两万人马到潼关后想暂驻,汤斌用计策让他离开,结果队伍到洛阳后哗变溃散。十六年,汤斌调任江西岭北道。南明将领李玉廷率领部下万人占据雩都山寨,向汤斌表示归降,还没到归降期,而郑成功进攻江宁。汤斌估计李玉廷一定会改变计划,连夜奔往南安设防。李玉廷因为大兵来到,见有防备,连忙撤退。汤斌派将追击,捕获李玉廷。

康熙二十三年,江宁巡抚缺员,朝廷大臣已推举了候选人,皇上说:“现在凭借道学出名的,有的言行不一。我听说汤斌跟随孙奇逢学习,操行很好,可以补江宁巡抚。”汤斌临行时,皇上对他说:“做官应把正风俗作为首要的事。江苏习俗崇尚奢侈,应该努力教化引导,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事,一定要慢慢地进行,使他们改变原来的观念。”十月,皇上南巡,到苏州,对汤斌说:“一向听说苏州阀门为最繁华的地区,今日看那里的风土人情,崇尚虚华,安于享受,从商的人多,耕田的人少。你应当使他们去掉奢侈之习返归淳朴,事事都要追求它的根源,以农业为本,也许可以挽救颓废的风气。”

淮安、扬州、徐州三府遭受水灾,常州知府祖进朝因失察下属官员而降职调任,汤斌知道他很廉洁,奏请将他留任。又上疏推荐吴县知县刘滋、吴江知县郭(王秀)在廉洁及才能方面最为著名,尽管征收钱粮,没能按十分全部完成,请准予调京任职。此疏下到吏部讨论后被驳回,皇上特下谕旨,允许照此办理。

汤斌命令各州县建立社学,修泰伯祠及宋代范仲淹、明代周顺昌祠,禁止妇女到寺观游荡。苏州城西上方山有座五通神祠,已有数百年历史,远近的人都争相前往。谚语称那座山为“肉山”,山下的石湖为“酒海”。年轻的女子有病,巫医便说这是五通神要娶她为妇,往往使女子病死。汤斌收缴五通神的偶像,凡是木头做的便烧掉,土做的便沉到湖里,并告诫各州县凡有类似的祠堂全部毁掉,撤下原来的材料修学宫。于是,教化普遍推行,百姓都心悦诚服。

当时,明珠正在掌权,余国柱跟随他。布政使龚其旋因贪赃罪,被御史陆陇其弹劾,由于余国柱贿赂明珠得以解脱。余国柱也想在汤斌这里为他说情,因汤斌严厉正直,没能进行。当朝廷免征江南赋税时,余国柱让人告诉汤斌,说这都是由于明珠的功劳,江南人对他应有所报答,以此索取贿赂,汤斌对余国柱的索取不予理睬。到考核天下官员时,外省官吏载金到明珠门下的络绎不绝,而唯独没有汤斌属下的官吏。

二十五年,皇上为太子选择辅导大臣,朝臣中有推荐汤斌的。皇帝下诏说:“自古帝王教育太子,一定要挑选谨严、恭敬的大臣,统领僚属,以专门辅佐协助太子。汤斌在任翰林院讲官时,一向是行为谨慎,这是我深知的。等到汤斌被选拔任命为巡抚以后,使自己廉洁来率领属下,并实心办事。的确应该提拔,用来感化在位者。”于是授汤斌为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

二十六年十月,从通州勘查外地进贡的木料回来,一夜之间便故去,年龄六十一岁。

6.C(宾:归顺)

7.D(②是说欧阳有战功。④是说欧阳不愿与元帝的__作战.⑤是说欧阳有威望,岭南的__愿服从他)

8.C以原文“未至岭南,子纥已克定始兴”,可见,平定始兴是欧阳儿子所为而非欧阳所为)

9.(1)州里郡里频繁征召他做官他都没有答应,于是在麓山寺旁建房(居住)。

 (2)刺史庐陵王萧续非常欣赏他,召引他作为宾客;

 (3)他就是这样地把许诺看得很重,当时人没有不惊叹佩服他这种行为的。

参考译文:

欧阳,字靖世,长沙临湘人,是长沙郡的大族。祖父欧阳景达,梁代担任本州治中。父亲欧阳僧宝,做过屯骑校尉。欧阳年轻时质朴正直有思辨能力,凭言行举止忠厚诚信在岭外闻名。父亲死了,因哀伤过度而消瘦得很厉害。家产积蓄,全部让给兄弟们。州里郡里频繁征召他做官他都没有答应,于是在麓山寺旁建房(居住),专心研习学业,博览通晓经史著作。

梁左卫将军兰钦年轻时,和欧阳互相亲善,所以欧阳经常跟随兰钦出征讨伐。兰钦担任衡州太守向南征讨夷獠,捉住了陈文彻,所获的人、物数不胜数,进献的大铜鼓,是历代所没有的,欧阳参与了这件事情有功,回来后担任直阁将军。刺史庐陵王萧续非常欣赏他,召引他作为宾客。兰钦出征交州,又请示让欧阳一同随行。兰钦越过南岭由于生病去世,欧阳被授予临贺内史,他启奏皇上请求为兰钦送丧回京都,然后再赴任。当时湘衡的边界有五十多个部落不归顺,皇上命令衡州刺史韦粲讨伐他们,韦粲任命欧阳为都督,(五十多个部落)都被平定。

侯景叛变,韦粲自己离开回到京都征讨侯景,让欧阳监管衡州。京城被攻下后,岭南地区互相吞并,兰钦的弟弟前任高州刺史兰裕攻打始兴内史萧绍基,夺取了他的郡邑。兰裕因为哥哥兰钦和欧阳有交情,派人招揽他,欧阳没有听从。于是对使者说:“高州刺史兄弟地位显赫,无不是沐浴国恩所得,现在应该投入国难支援京都,怎能自作主张做骄横的事。”等到高祖进军援助国都,将要到始兴,欧阳就真诚地主动地和高祖结交。兰裕派兵攻打欧阳,高祖援助欧阳,兰裕战败,高祖调任欧阳担任始兴内史。

侯景之乱平定后,梁元帝问朝中所有官员:“现在天下刚刚安定,十分需要优秀人才,你们各自推举所了解的人。”群臣中没有回答的人。梁元帝说:“我已经得到了一个人。”侍中王褒进说:“不知道是谁?”梁元帝说:“欧阳公平正直有匡扶济世的才能,恐怕萧广州不肯送他来。”于是授予欧阳为武州刺史,想让他出南岭,萧勃留住了他,他不能接受皇上的任命。

当时萧勃在广州,兵力强大权位显重,元帝对此很担心,派王琳代替他担任广州刺史。萧勃派他的将领孙信管理广州,自己率领所有的士兵来到始兴,避开王琳军队的锋芒。欧阳另外占据一城,不前去拜见萧勃,关闭城门,高筑营垒,也不抵抗作战。萧勃很生气,派军队袭击欧阳,没收了他的全部钱财物资马匹武器.不久又放了他,让他回到原来的地方,又和他结盟。萧勃死了后,岭南动荡不安,欧阳在南方有声望,并且和高祖有交情,于是授予欧阳散骑常侍,统率衡州一切军事。还没有到达岭南,欧阳的儿子欧阳纥已经平定了始兴。等到欧阳来到岭南,岭南人都被震慑而顺服,于是进军广州,完全占有了南越之地。

当初,交州刺史袁昙缓暗中把黄金五百两寄存在欧阳那里,让欧阳把一百两还给合浦太守龚,四百两交给儿于袁智矩,其他的人不知道这件事。不久,欧阳被萧勃打败,财产都没了,唯独袁昙缓寄存的钱还在.袁昙缓不久也死了,到这时欧阳按照袁昙缓的交待把钱还给了他们。他就是这样地把许诺看得很重,当时人没有不惊叹佩服他这种行为的。

5.D(讯,审问,审讯)

6.B(③是允则爱民带来的结果;④允则善于早作准备的结果;⑤是说允则“洞知人情”的原因;)

7.D(“处理上下级关系上能得心应手”文中无据)

8.(1)转运使又控制着不答应,允则请求用自家的资产作抵押品,才能够拨发公家仓库的粮食便宜地卖给(灾民)。(得分点:执,掌握,控制;以……为质,用……作抵押品;乃,才;廪,官仓;各1分)

(2)现在边境的百姓不骚扰,没有名目却增加戍守的士兵,这是增长边境的祸患。(得分点:蛮,少数民族,这里指边民;益戍,增加戍守的士兵;是……也,判断句,译成,这是……;各1分;)

(3)身上没有同样的两种衣服,吃饭没有两种以上的美味,不积累资产。(得分点:兼,两样以上;重羞,两种以上的美味;畜,积蓄;各1分)

11、C   12、A   13、A   14、B

15、①河南大约一万家贫民被水灾、旱灾侵害,有的竟然父吃子,子吃父,我借着便利,拿着朝廷的信物打开河南官仓来赈济贫民。

②天子设置公卿辅佐大臣,难道是让他们阿谀逢迎,使主上犯不义的过错吗?

产品名称

执行时间

宣传内容

宣传途径

宣传对象

高考资源网

11月23日

晚7:00―8:00

手把手教你如何对比网站之间有优势

邮箱

攀枝花业务部4(高徽 __ 张桥 别军华)

广安业务部6(徐静 __东 刘鹏3 段世龙 雷京京 何凤娇)

达州业务部4(周雄燕 李妍 张俊儒 徐杰1)

张家界业务部7(陈金春 邢振兴 杨小俭 李崇旭 韩成举 田凯 欧超云)

共21人

高考资源网

11月24日

高考资源网使用帮助手册

重要请示

攀枝花业务部4(高徽 __ 张桥 别军华)

广安业务部6(徐静 __东 刘鹏3 段世龙 雷京京 何凤娇)

达州业务部4(周雄燕 李妍 张俊儒 徐杰1)

张家界业务部7(陈金春 邢振兴 杨小俭 李崇旭 韩成举 田凯 欧超云)

共21人

高考资源网

11月25日

问卷调查式营销方法

重要请示

攀枝花业务部4(高徽 __ 张桥 别军华)

广安业务部6(徐静 __东 刘鹏3 段世龙 雷京京 何凤娇)

达州业务部4(周雄燕 李妍 张俊儒 徐杰1)

张家界业务部7(陈金春 邢振兴 杨小俭 李崇旭 韩成举 田凯 欧超云)

共21人

高考资源网

11月26号

ks5u--如何在网站搜索资料?

重要请示

攀枝花业务部4(高徽 __ 张桥 别军华)

广安业务部6(徐静 __东 刘鹏3 段世龙 雷京京 何凤娇)

达州业务部4(周雄燕 李妍 张俊儒 徐杰1)

张家界业务部7(陈金春 邢振兴 杨小俭 李崇旭 韩成举 田凯 欧超云)

共21人

高考资源网

11月27号

ks5u--如何查看下载历史记录?

重要请示

攀枝花业务部4(高徽 __ 张桥 别军华)

广安业务部6(徐静 __东 刘鹏3 段世龙 雷京京 何凤娇)

达州业务部4(周雄燕 李妍 张俊儒 徐杰1)

张家界业务部7(陈金春 邢振兴 杨小俭 李崇旭 韩成举 田凯 欧超云)

共21人

产品名称

执行时间

宣传内容

宣传途径

宣传对象

高考资源网

11月23日

晚7:00―8:00

手把手教你如何对比网站之间有优势

 

邮箱

攀枝花业务部4(高徽   __   张桥   别军华)

广安业务部6(徐静   __东 刘鹏3  段世龙 雷京京 何凤娇)   

达州业务部4(周雄燕 李妍   张俊儒 徐杰1)

张家界业务部7(陈金春 邢振兴 杨小俭 李崇旭 韩成举 田凯   欧超云)

共21人

高考资源网

11月24日

高考资源网使用帮助手册

重要请示

攀枝花业务部4(高徽   __   张桥   别军华)

广安业务部6(徐静   __东 刘鹏3  段世龙 雷京京 何凤娇)   

达州业务部4(周雄燕 李妍   张俊儒 徐杰1)

张家界业务部7(陈金春 邢振兴 杨小俭 李崇旭 韩成举 田凯   欧超云)

共21人

高考资源网

11月25日

问卷调查式营销方法

重要请示

攀枝花业务部4(高徽   __   张桥   别军华)

广安业务部6(徐静   __东 刘鹏3  段世龙 雷京京 何凤娇)    

达州业务部4(周雄燕 李妍   张俊儒 徐杰1)

张家界业务部7(陈金春 邢振兴 杨小俭 李崇旭 韩成举 田凯   欧超云)

共21人

高考资源网

11月26号

ks5u--如何在网站搜索资料?

重要请示

攀枝花业务部4(高徽   __   张桥   别军华)

广安业务部6(徐静   __东 刘鹏3  段世龙 雷京京 何凤娇)   

达州业务部4(周雄燕 李妍   张俊儒 徐杰1)

张家界业务部7(陈金春 邢振兴 杨小俭 李崇旭 韩成举 田凯   欧超云)

共21人

高考资源网

11月27号

ks5u--如何查看下载历史记录?

重要请示

攀枝花业务部4(高徽   __   张桥   别军华)

广安业务部6(徐静   __东 刘鹏3  段世龙 雷京京 何凤娇)   

达州业务部4(周雄燕 李妍   张俊儒 徐杰1)

张家界业务部7(陈金春 邢振兴 杨小俭 李崇旭 韩成举 田凯   欧超云)

共21人

 

 

 

 

 

1、A。(痛斥)  

2、C。(“于”,前一个为“在”,后一个为“被”)

3、D。

4、A。(把他流放到边塞的是皇帝而不是严嵩)

5、参见下面的译文。

【译文】

沈青霞先生以锦衣卫经历这种小官身份向皇帝上奏表痛斥当权的宰相,这宰相恨透了他,正在极力罗织他的罪过企图陷害他,幸亏皇帝仁慈而又英明,特别减轻他的处分,只把他流放到边塞上。在这时,先生的敢于直率地批评皇帝的名声传遍了天下。

不久,先生疲惫地携带妻儿出关在塞上住家,恰好碰到北方的敌人鞑靼多次侵犯到国境内来,而总督以下的将领,毫不抵抗,缩在堡垒里,听凭敌人任意来去,连射一枝箭来抵抗敌人也不敢,甚至于等到敌人退出关外了,这班将领就叫手下人割下我们阵亡战士和躲在野外的难民的脑袋,冒充杀敌数字拿上去报功,弄得父亲哭儿子的,妻子哭丈夫的,哥哥哭弟弟的,到处都是,没有地方可以伸冤。沈先生一方面对于边境防务越来越松懈感到愤恨,一方面又对于那班将领和他们的部下天天滥杀良民来欺骗朝廷感到痛心,时常低声哭泣,长吁短叹,把他内心郁结的悲愤通过诗歌、文章反映出来,从而发泄自己的感情,这个集子里刊载的所有诗篇就是这种作品。

先生在当时因敢于直谏而为人们所尊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大半是讽刺、揭露那些__现实的,慢慢地传出去,从当权的奸相、总督到他们手下的走狗都吓坏了,开始拼命造谣中伤,罗织罪名,于是先生遭到诬陷而被斩头的灾祸就这样发生了。

先生逝世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先生的学生做给谏官的俞君,在这时才收集并整理先生一生著作的诗文若干卷,刻印成书,准备流传它。先生的儿子叫以敬的来请我在书的前面写一篇序。

我接过底稿读了一遍,在上面写了一些话:像先生这样的人,不是古代节义之士的后继者么!孔子整理周代诗歌,从《小弁》的埋怨父母、《巷伯》的讽刺谗人,一直到那些忠臣、寡妇、隐士、失意者的诗歌,都把它们编成民歌部分,又分为雅歌部分,不能完全计算出来,难道它们都是古代中和的声音吗?但是孔子就不丢掉它们,原因只是怜惜这些人,同情他们的思想,还说“诗歌是在感情基础上产生的,它不超过礼义的范围,”“反映现实的没有错误,听到这种反映的人值得用来警戒自己”罢了。

我曾经按照时代先后审察过春秋以来的一些作品:屈原的《离骚》类似怨恨,伍子胥的进谏类似威胁!贾谊的《陈政事疏》类似激切。嵇康的《幽愤诗》类似愤怒,刘的对策类似过激,但是根据孔子整理春秋以前诗歌的用意而收集它们,恐怕也未必不被录取。

先生逝世之后,天下的大小官吏,直到现在谈到先生,没有不鼻子发酸而流泪的,唉!这个集子里面记载的《鸣剑》《筹边》等诗篇,试使后代的人读它们,那足以使奸臣害怕,同时使边陲战士的战马飞奔,激发起士兵们对敌人的义愤,这是必然的了!将来朝廷搜集民歌的使者出来了,看到这些诗,能够丢掉它们吗?我郑重地在这集子上记下我的意见。至于集子里这些诗文的艺术性强不强,以及符不符合古代著名作家的意图,这是不能用来评价先生的伟大表现的,我所以不说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