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指的是()
A:贾探春 B:贾迎春 C:贾惜春 D:史湘云
A:可运行高听数据速率 B:产生大量的高频幅射 C:有较高的抗幅射能力 D:价格便宜
(16届四川省安岳县永清责任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哆嗦 格局 潇洒 勃然大怒 B:气慨 秉公 矜持 全力以赴 C:检点 宛惜 名伶 枯燥无味 D:饱嗝 热衷 服辨 暗无光泽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 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 。
2.“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胜。
2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作用的句子是
2.“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2.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沁园春雪》这首词中“望”和“惜”领起的诗句分别是什么?(10分)
[4d3faf00bbcea7bb.jpg]
浙江杭州2011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5.下面一首五律,填入(1)(2)两处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 (1) __。 兴来无远近, (2) __。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A:⑪满衣弄花香 ⑫惜芳菲欲去 B:⑪弄香花满衣 ⑫欲去芳菲惜 C:⑪弄花香满衣 ⑫欲去惜芳菲 D:⑪香满弄花衣 ⑫惜欲去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