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3分)
①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李密《陈情表》)
②人固有一死, , ,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③风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④ , ;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
①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②或重于泰山,或重于鸿毛
③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④其身正,不令而行
仿照例句的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3分)
例句: 海上的风是花神,
她一来,
就绽开万朵浪花……
仿句:
示例:天上的云是画家,她一来,就展现多彩风景…… 天上的星是闪亮的灯,她一出现,就带给人希望…… 园中的花是美丽的梦,她一绽放,就带给人遐想……
将下面的长句子改写成三个短句。(可增删个别词语)(3分)
这是一所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有着一百多年历史、为国家培养出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的中学。
改写: 。
这是一所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中学,它有着六十多年的历史,为国家培养出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
下列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且不说北京,就是上海、天津、广州等志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其充满中华文化传统影响的都市建设,也必然会面对西方现代科技文化的挑战。 B:近日,长湾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反合同的小强摄影社被判令赔偿原告好梦来创意设计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五百元。 C:由湖北京剧院排演的京剧《膏药章》作为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的系列演出,已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连演四场,场场爆满,对它的评价之高出乎许多人意料。 D:近几个月来,伊拉克针对艺术家的__活动愈演愈烈,巴格达的许多影院、画廊和音乐厅遭到袭击,目前大约有80%以上的歌手和艺术家已经逃离伊拉克。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 目前统计的数字表明,缅甸受超强热带风暴袭击而死亡的人数已超过七万。②网上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有41%的中国人至少每周 一次麦当劳或肯德基。③ 中唐时候社会动荡不安,民生也日趋凋敝, 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人如张籍、元稹、白居易等一时并起。
A:截止 光临 由于/所以 B:截止 光顾 因为/所以 C:截至 光顾 由于/因而 D:截至 光临 因为/因而
以“信心之旅”为标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故事,可抒发感情,也可阐明观点。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40分)
补写出《论语》章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4题)(4分)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 , , 。
(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
(3)饭疏食,饮水, , 。
(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 。”
(5)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 ?
(1)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2)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3)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4)以友辅仁
(5)割鸡焉用牛刀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6――17题。(4分)
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布②,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③,不敢倚前贤。
【注释】①这首诗为送人赴任之作。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使君,刺史的别称。 ②汉女:古时将嘉陵江称“西汉水”,故称此地妇女为“汉女”。布:用木花织成的布。 ③文翁: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曾兴办学堂,教化蜀民政绩卓著。翻教授:翻新吏治,推行教化。
16.诗歌首联写梓州景色,被评家视为“千古发端绝唱”。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意境。(2分)
17.这首诗是唐人送别诗中的佳作,但除标题外,诗中无一字直言送别情事。那么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16.(2分)万壑千山,古木参天,杜鹃响遍;视听形声,大笔淋漓,写梓州雄奇景色,呈现出磅礴壮阔的意境。
17.(4分)诗歌抒写了在离别之际对朋友的殷切期望之情。写梓州雄奇风光,以引发李使君对赴任之地的向往;写蜀地风情及使君故事,是勉励他赴任后翻新教化。不写离愁别绪,对友人殷切期望之情溢于言表。要点:结合诗句,点出是用殷切期望送别友人。

12. C.威信――信任
13.B.好像(A.不译,结构助词/取独 C.因为/按照 D.连词,就/连词,用在对比句中)
14.C.
15.(6分)
(1)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译文:恐怕(有人)会在私下议论,说我有称帝的野心,这种无端的猜测,常常使我不安。
(2)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
译文:但是要我随便地放弃所掌握的军队,把权力交还给执事者,自己回到武平侯国去,当然是不可以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1题
古九谷瓷瓶
[日本]井上靖著 何少贤译
桑木大二郎在能登半岛W镇看到一只古九谷小瓷瓶(指日本石川县南部九谷产的古瓷器――译者),还附有鉴定标志,证明是宽文(1661―1672)年代的珍品。这是十多年以前的事了。
那时,大二郎结婚还只有两三年光景,现在大女儿已经上中学了。他是因公司里的事,出差到W镇的。这是个渔镇,全镇弥漫着鱼腥味儿。他在一家古董商店不太整洁的橱窗里发现这只红花小瓷瓶时,异常惊奇,心想要是能亲手托着欣赏一下,那该有多美呀!
一问价钱,回答是500元。
“500元!”
对于月薪只有70元的他来说,价钱实在太高了。
“要是200元么,倒还可以……”
“别开玩笑。在古九谷瓷器中,它也算是最古老的了,这可是我家的传__啊!”
一眼可以看出,这位四十开外的商人脾气执拗,即使让他减一分钱也不会答应的。
说起来兴许有些夸张吧。实际上,桑木大二郎自从在能登半岛W镇上见到古九谷瓷瓶到如今,十年中简直是被迷住了心窍。他曾先后五次借口有公事跑到W镇,欣赏这个古瓷瓶。他越看越想买,然而对于工资微薄的他来说,那瓷瓶真不啻是悬崖峭壁上的一朵鲜花。
最近一次,即第五次看到那只古瓶,是在前年夏天。不管时代怎样变迁,惟有那只瓷瓶依旧装饰在临海的不太干净的橱窗里,只是十年前500元的价钱涨到了7万元。据物主说,十年中间,这里遭到过一次海啸袭击,近处失火一次,即便在这种时候,最先被抢出屋子的总是这个瓷瓶。在战争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他还专门修了一座水泥防空洞收藏它呢。
从前年夏天至今的整整两年中,桑木大二郎在生活上节衣缩食,连旁人都觉得他实在可怜。这是由于大二郎已下定决心,说什么也得从本来就够拮据的开支中挤出7万元钱来。
为了能登半岛上的这只瓷瓶,他的妻子连尼龙围裙都舍不得买一条。大女儿竟连郊游也都不能去了。有时,大二郎也想过,这样做,大人孩子真可怜。可他自己也戒了烟酒,和同事的交际应酬之类的一切都给免掉了,为瓷瓶他什么都不惜牺牲。
这样,他好不容易凑齐了7万元钱,摆在那家古董店脏乱程度与当年无二的柜台上。
“其实,我也是最近才听说的,这东西是假的呀。前些日子,家父去世13周年那天,母亲告诉我,父亲在世时说过,那是假的,于是,我拿到金泽市,请大学里的先生鉴定,果真是假的啊!”
十年前满头蓬松的乌发如今一根不剩的店主,仿佛有些过意不去似地说完后,脸上泛起一丝苦笑。
大二郎一听说那是假的,顿时觉得瓷瓶黯然失色。但是,一想起这十年来的执著,这二年的苦日子,他还是想弄到手。然而,物主却执意不肯脱手,尽管得知它不是真品,对它有些漫不经心,却似乎依然对它怀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偏爱。
结果,大二郎出2000元成交。这价格,比真货便宜,但比赝品要贵。当夜,他和店主把瓷瓶放在中间,一起对饮。不知为什么两人只是默默无言地举杯,直至皎月临窗。
7.小说多次写“古瓷瓶”在商店被摆放的情状,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8.“十年前满头蓬松的乌发如今一根不剩的店主,仿佛有些过意不去似地说完后,脸上泛起一丝苦笑”一段中,“苦笑”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3分)
9.小说中哪些情节反映了大二郎对古瓷瓶的喜爱?请概括说明。(3分)
10.简要分析店主这一人物形象。(4分)
11.读了小说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不少于70字。(6分)
7.(2分)“古瓷瓶”被摆在一个脏乱的柜台上,说明店主生活并不富裕;十年了――经历了战争――“依旧”和“当年无二”,说明战争丝毫没有改善店主的生活。
8.(3分)是对大二郎的抱歉;是对自己视为传__的古瓷瓶却是赝品的解嘲;是对毫无改善的现实生活的无奈。
9.(3分)一见钟情,想亲手托着欣赏;十年中五次去看古瓷瓶;为古瓷瓶节衣缩食。
10.(4分)战时,一个生活在渔镇的古董店店主。他脾气执拗,然而淳朴诚信。当初,他没有因为生活的窘困贱卖古瓷瓶;后来,也没有因为生活的窘困收大二郎的七万块钱,而是告诉他实情。
11.(6分)可从战时日本劳动人民的品格、“古瓷瓶”的象征意义等角度来写。
重要提示:以上各题,言之成理酌情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