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状语)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下列句子中,含有意动用法的是
A: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B: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C: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D: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用斜线“/”给下面语段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
【答案】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像这样,如果远方的人不顺服,就用仁政招徕他们;来了之后,就要安抚他们。现在你仲由与冉求辅助季氏,远人不服却不能招徕他们,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保全,反而想着在邦国内部使用武力,我担心季孙氏的危险不在颛臾,而在自己的内部。
【解析】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为四川近年高考中新出现的题型,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当然还有一些取巧的方法可供借鉴:找名词、找动词、看标志、注意句式、注意修辞等。
考点:对文言断句的理解。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各项中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 ①没死以闻 ②项王军壁垓下 ③吾知公长者 ④骑皆伏曰 ⑤行李之往来 ⑥无乃尔是过与 ⑦何以伐为?⑧奉厚而无劳 ⑨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A:①⑨/③/⑤/④⑧/⑥⑦/② B:②⑧/③④/⑤⑥/①⑦/⑨ C:①⑨/③⑤/④⑧/⑥⑦/② D:②⑨/③⑤/⑥⑦/④⑧/①
18.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 然而不王者 B:填然鼓之 / 名余曰正则兮 C:朝避猛虎/ 辇来于秦 D:猿猱欲度愁攀援 / 侣鱼虾而友麋鹿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A: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②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B:①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②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C: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①斧斤以时入山林 ②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选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少仲尼之闻。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③风乎舞雩,咏而归。 ④填然鼓之。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⑥既来之,则安之。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⑧轻伯夷之义。 ⑨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A:①⑧/②③④/⑤⑦/⑥⑨ B:①②/③④⑤/⑦⑧/⑥⑨ C:①③/②④⑤/⑦⑨/⑥⑧ D:①⑧/②③④/⑤⑥⑦/⑨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以愚黔首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不患寡而患不均, 。 , ,安无倾。
*既来之, 。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
, 。
*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 和无寡
*则安之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 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
解析:
无
下列不含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止子路宿 B: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C: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D:子路从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