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南方某市2009年1月某日到第二天天气预报概况图,根据相关信息写一段温馨的解说词,简要介绍天气情况(不得出现数字),并为市民第二天出行提出建议。要求:用语亲切、生动,不少于60字。 (6分)

日期

2009年1月某日

天气

晴天转中雨

气温

18℃/6℃

风力

4―6级

参考例文:冷空气骤然南下,好天气转瞬即逝。我市未来一天晴天不再,中雨与低温相伴,大风也赶来凑热闹。出门的朋友,请注意保暖,带上雨具,注意安全。

【评分标准:(1)语言 “亲切”、“生动”――须用一种修辞格,2分【“亲切”“生动”视其表达效果给分,不必拘泥于“修辞格”】;(2)表格中三项内容(降温、下雨、大风)都有涉及,2分;(3)根据天气特点对市民出行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1、此天气概况图不宜严格从地理学意义上理解:“大风”,气象学上指8级风,也可指风力很大的风,所以学生用了“大风”的概念不必扣分。2、因受图表上日期所限,学生如把表格内天气情况均理解成1月某日,但能看出某日到第二天的变化,不必扣分。3、“天气”“气温”“风力”三项少一项、错一项扣1分,扣完2分为止。4、建议必须包括两项:雨具、保暖,少一项扣1分。】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不得多于18个字(含标点符号)。(6分)

曹雪芹如一个丹青妙手,同施耐庵在《水浒传》中重点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和李逵等108个好汉的形象一样,在《红楼梦》中重点描写了400多个人物。据近人徐恭时统计,有姓名称谓的732人,无姓名称谓的243人,实际上共涉及2000多人。这些形象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同生活中的真人没有什么两样。

答:

提示:曹雪芹塑造了众多逼真的人物形象/曹雪芹塑造了众多的人物,逼真的形象。【曹雪芹1分,塑造(刻画等)1分,人物众多2分,形象逼真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求 雨 汪曾祺

⑴昆明栽秧时节通常是不缺雨的。雨季已经来了,三天两头地下着。停停,下下;下下,停停。空气是潮湿的,洗的衣服当天干不了。草长得很旺盛。各种菌子都出来了。青头菌、牛肝菌、鸡油菌……稻田里的泥土被雨水浸得透透的,每块田都显得很膏腴,很细腻。积蓄着的薄薄的水面上停留着云影。人们戴着斗笠,把新拔下的秧苗插进稀软的泥里……但是偶尔也有那样的年月,雨季来晚了,缺水,栽不下秧。今年就是这样。因为通常不缺雨水,这里的农民都不预备龙骨水车。他们用一个戽斗,扯动着两边的绳子,从小河里把浑浊的泥浆一点一点地浇进育苗的秧田里。但是这一点点水,只能保住秧苗不枯死,不能靠它插秧。秧苗已经长得过长了,再不插就不行了。然而稻田里却是干干的。整得平平的田面,晒得结了一层薄壳,裂成一道一道细缝。多少人仰起头来看天,一天看多少次。然而天蓝得要命。天的颜色把人的眼睛都映蓝了。雨呀,你怎么还不下呀!雨呀,雨呀!

⑵望儿也抬头望天。望儿看看爸爸和妈妈,他看见他们的眼睛是蓝的。望儿的眼睛也是蓝的。他低头看地,他看见稻田里的泥面上有一道一道螺蛳爬过的痕迹。望儿想了一个主意:求雨。望儿昨天看见邻村的孩子求雨,他就想过:我们也求雨。

⑶他把村里的孩子都叫在一起,找出一套小锣小鼓,就出发了。

⑷一共十几个孩子,大的10来岁,最小的一个才6岁。这是一个枯瘦、褴褛、有些污脏的,然而却是神圣的队伍。他们头上戴着柳条编成的帽圈,敲着不成节拍的、单调的小锣小鼓:冬冬当,冬冬当……他们走得很慢。走一段,敲锣的望儿把锣槌一举,他们就唱起来:

小小儿童哭哀哀,

撒下秧苗不得栽。

巴望老天下大雨,

乌风暴雨一起来。

⑸调子是非常简单的,只是按照昆明话把字音拉长了念出来。他们的声音是凄苦的,虔诚的。这些孩子都没有读过书。他们有人模模糊糊地听说过有个玉皇大帝,还有个龙王,龙王是管下雨的。但是大部分孩子连玉皇大帝和龙王也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天,天是无常的。它有时对人很好,有时却是无情的,它的心很狠。他们要用他们的声音感动天,让它下雨。

⑹这地方求雨和别处大不一样,都是利用孩子求雨。所以望儿他们能找出一套小锣小鼓。大概大人们以为天也会疼惜孩子,会因孩子的哀求而心软。

⑺他们戴着柳条圈,敲着小锣小鼓,歌唱着,走在昆明的街上。

小小儿童哭哀哀,

撒下秧苗不得栽。

巴望老天下大雨,

乌风暴雨一起来。

⑻过路的行人放慢了脚步,或者干脆停下来,看着这支幼小的、褴褛的队伍。他们的眼睛也是蓝的。

⑼望儿的村子在白马庙的北边。他们从大西门,一直走过华山西路、金碧路,又从城东的公路上走回来。

⑽他们走得很累了,他们都还很小。就着泡辣子,吃了两碗包谷饭,就都爬到床上睡了。一睡就睡着了。

⑾半夜里,望儿叫一个炸雷惊醒了。接着,他听见屋瓦上噼噼啪啪的声音。过了一会,他才意识过来:下雨了!他大声喊起来:“爸!妈!下雨啦!”

⑿他爸他妈都已经起来了,他们到外面去看雨去了。他们进屋来了。他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斗笠和蓑衣上滴着水。“下雨了!”

⒀“下雨了!”

⒁妈妈把油灯点起来,一屋子都是灯光。灯光映在妈妈的眼睛里。妈妈的眼睛好黑,好亮。爸爸烧了一杆叶子烟,叶子烟的火光映在爸爸的脸上,也映在他的眼睛里。

⒂第二天,插秧了!

⒃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出来了,到处都是人。

⒄望儿相信,这雨是他们求下来的。

(选自《汪曾祺短篇集》)

16.文章在下雨前后都写到人们的眼睛,有什么不同?其作用是什么?(4分 )

17.画线句子“这是一个枯瘦、褴褛、有些污脏的,然而却是神圣的队伍”有什么含义和作用?(5分)

18.汪曾祺小说记叙的大多是身处社会下层小人物的小故事,结合全文的内容探讨:作者通过这些小人物小故事意在反映什么?(6分)

16.(4分)

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

下雨前,人们的眼睛是蓝的,表现了他们盼雨的急切心情。(2分)下雨后,眼睛是黑亮的,映着火光,说明了雨给人们带来了喜悦与希望。(2分)

(或两处对眼睛的特写,都是从望儿的视角来写的,表现了孩子机灵、纯真的美好品性。(2分)雨前人们的眼睛是蓝色的,突出人们盼雨的逼切心情,雨后人们的眼睛是黑亮的,表达了雨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与希望(2分))

17.(5分)

体会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能力层级:D

这通过孩子的外貌描写,说明他们的身份是贫苦农家的孩子。(1分)“神圣”突出了“求雨”这一行动在他们心中的郑重与虔诚。(2分)作者在这里通过对比手法:用孩子的外表与内心对比,揭示孩子的纯真、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由衷的赞美之情。(2分)

18.(6分)

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能力层级:F

⑴通过以望儿为首的小孩子求雨这样一小故事,提示普通人身上的人性美。(2分)⑵表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具有安身立命的坚忍,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与赞美  (2分)⑶通过这些小人物小故事来表现一种生活的真实与平淡(2分)⑷作者意在通过小孩子“求雨”这样一件看似游戏的小故事,表现一种风俗、一份温情,一种爱与美。(2分)(只要答出其中3点即给满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④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3)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4)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阙 题 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简析“时有落花至”中的“落花”与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中的“落花”表达的不同情感。(4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是对山居的描绘,写出了山居怎样的环境?(3分)

(1)这首诗里的“落花”散发着芬芳,仿佛把清溪也染香了,表达的是对春的热爱,对美景的赞颂。李煜词中的“落花”表达的是春天已逝,好景不在的伤感之情。(每点2分,共4分)

(2)山居杨柳掩映,无人打扰,安谧异常。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映照下来,书斋中一片清辉,幽雅清净。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1) ,何不改乎此度? ,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韩愈《师说》)

(3)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4)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级。每错一字,该空不得分;书写潦草者,一律扣分)

(1)不抚壮而弃秽兮   乘骐骥以驰骋兮       (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以观点态度”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1)(4分)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1分),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光(1分);寄寓人事沧桑(1分)、自然永恒(1分)以及对六朝兴废的感慨。

(2)(3分)比喻手法。(1分)。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1分),忧自己不得重用(1分)。

5、C(简:挑选。)

6、A(A.连词,因为;介词,把。B.介词,替、给。C.副词,竟然、却。D.助词,的。)

7、C(①写梁鸿葬父,与“崇尚节操”无关。④写梁鸿为了生存而替人赁舂,与“崇尚节操”无关。⑥写梁鸿著书情况,与“崇尚节操”无关。)

8、A(A原因是“而不为章句”,并非因为家境贫寒。)

9、(1)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4分,对2个给1分,对4个给2分,对5个给3分,对6个给4分,断错倒扣)

(2)①曾经不慎遗留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被烧的人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把猪全部拿来赔偿他们。(4分,1句1分)

②现在被(您)舍弃,我哪里敢不向您请罪呢。(“见择”译成“选择了我”也可。此题考查“见”的特殊用法。2分,1句1分)

附文言文翻译参考:

梁鸿的字叫伯鸾,是扶风平陵县人。父亲让,王莽时候做城门校尉,寓居在北地,死在那里。梁鸿那时年纪还小,因为遇上乱世,就用席子卷着把父亲埋了。后来在太学读书,家境贫寒却崇尚独特的节操,饱读群书,没有不通晓的,却不著述。完成了学业,就在上林苑放猪。曾经不慎失火,蔓延到别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受灾的人家,问他损失了多少,把猪全部拿来做赔偿。那家主人还认为太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产,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做工来抵。”那家主人答应了,梁鸿就给他们做杂务,早早晚晚从不懈怠。那家邻居的老人们看到梁鸿不是平常人,就都责怪那家主人,并称赞梁鸿忠厚老实。从此那主人才敬佩梁鸿,觉得他很特别,把猪全部还给梁鸿。梁鸿不接受,离开返回自己家乡。

有势力的人家羡慕梁鸿的高尚节操,有很多人家要把女儿嫁给他,梁鸿都谢绝不娶。同县姓孟人家有个女儿,形状肥胖丑陋黝黑,力气很大,能举起石臼,不想匹配婚嫁,年龄都到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什么原因,那女子说:“要得到梁伯鸾那样贤能的。”梁鸿听了就下礼聘了她。女子请求制作粗布衣服、草鞋、纺织用的筐、搓绳子的工具。等到出嫁,才梳妆打扮进了门。过门七天梁鸿都不答理她,妻子就跪在床下请求说:“我私下听说您有高尚的节义,挑选斥退了几个女子,我选择夫婿,也高傲地对待过几个男子。现在我被您舍弃,哪敢不向您请罪。”梁鸿说:“我要的是穿粗布衣服,可以同我一起到深山隐居的人罢了。你现在居然穿着绮丽的绢绸衣服,涂脂抹粉,这哪里是我的意愿呢?”妻子说:“只是看看你的志向罢了。我自有隐居的服装。”就重新把头发梳成椎形的髻,穿上粗布衣服,做着女人的活计到梁鸿的面前来。梁鸿非常高兴,说:“这真是我梁鸿的妻子啊,能够服侍我喽!” 于是给她起了个字叫德曜,取了个名叫孟光。

生活了一段时期,妻子说:“常听先生想隐居避患,为何现在还不行动?难道如此苟且偷生?”梁鸿说“对。”于是共同到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后来到吴,依附世家望族皋伯通,住在厢房,给人做雇工舂米。每当打工回来,妻子就准备好食物,从不敢在梁鸿面前直接仰视,把盛食物的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伯通看到了感到很奇怪,说:“那个打工人能让他的妻子如此敬畏他,不是平常人。”就让他在家里住。不干那些杂事。梁鸿闭门著书十余篇。等到梁鸿死后,伯通要了一块地将他葬在吴要离墓旁。众人都说:“吴要离是壮烈之人,梁鸿品性清高,可以让他靠近要离。”葬完,妻子回到扶风老家。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事实上,水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_______,_____一瞬间才算完成它的生命过程。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_________。

A:①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②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③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B:①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②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③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C:①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②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③即如何由强大的整体包容弱小的个体 D:①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②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③即如何由强大的整体包容弱小的个体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到地震灾区慰问、缅怀,与灾区人民一同过年,成为游客前往四川的新方式,一些地震遗址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 B:乳制品生产企业对在2008年9月14日以前生产的或未经批次检验三聚氰胺的乳制品,必须全部按照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公告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进行清理检查和批次检验。 C: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这对提振信心、缓解危机、防止金融体系崩溃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 D: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