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养后母孝谨。
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元光五年!有诏征文学,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弘让,谢国人曰:“臣已尝西应命,以不能罢归。愿更推选。”国人固推弘,弘至太常。太常令所征儒士各对策,百余人,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召入见,状貌甚丽,拜为博士。是时通西南夷道,置郡,巴蜀民苦之,诏使弘视之。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后母死,服丧三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元朔三年,张欧免,以弘为御史大夫。是时通西南夷,东置沧海,北筑朔方之郡。弘数谏,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于是天子乃使朱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发十策,弘不得一。弘乃谢曰:“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夷、沧海而专奉朔方。”上乃许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选自《史记·列传第五十二》)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 毁:毁坏
B.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 倍:通“背”,违背
C.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 谢:道歉
D.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 拟:比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招贤良文学之士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以不能罢归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C.弘乃病免归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夫知臣者以臣为忠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公孙弘“城府颇深,善用心机”的一组是( )
①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
②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
③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
④后母死,服丧三年
⑤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
⑥臣已尝西应命,以不能罢归。愿更推选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朝开通西南夷的道路,皇帝派公孙弘前往视察,他了解了巴蜀人民对此感到困苦,要求皇帝废置边郡,没有得到皇帝批准。
B.公孙弘生活节俭,盖布被,少食肉;每次在朝廷上商议事情,他总是开陈其端,让皇帝自己选择决定,自己从不当廷争论。
C.公孙弘曾与大臣们有约,但到了皇帝面,却背弃先前的约定而顺从皇帝,汲黯因此责备公孙多诈而无情实。
D.元朔年间,朝廷开通西南夷,东边设置沧海郡,北边修建朔方郡,公孙弘屡次进谏,希望停止做这些事情,武帝答应了他。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D
【小题1】毁,诋毁。
【小题2】以:介词,因为。A 之:①助词,的;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C 乃: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竟,居然;D 者:①助词,……的人;②助词。附在时间词语后,无实义。
【小题3】②表现公孙弘直陈自己的观点④表现公孙弘的孝道⑥表现公孙弘的谦让。
【小题4】武帝只是答案了“罢西南夷、沧海”。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奇函数的定义域为
,且在
上为增函数,
.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设函数,
,若不等式组
恒成立,
求的取值范围.
(1)∵函数[f4542b3b9490314f.gif]为[e9284cbb572f7e2b.gif]上的增函数,且[971f86c60d888436.gif],
∴当[601b070220f2b282.gif]时,[a542792d95048e32.gif];当[f810c9c1d2fab5b1.gif]时,[585a843aa2518740.gif]……………………2分
设[391111a13e9f4376.gif],则[0b5c1dac2293d40c.gif],
∴[428a951353714dec.gif],又[f4542b3b9490314f.gif]是奇函数,
∴[feef5d9144f196e4.gif]
∴[b528e5488da66bfe.gif]的解集为[6d2c72ae1f0887b3.gif]……………………4分
(2)由[716fa24b6403d2d6.gif]以及(1)的结论,
可知[9cb8c18497e5b5ae.gif]对任意[ee18e6374f9db039.gif]恒成立. ……………………6分
即[3e1eb3324b08f32b.gif]对任意[ee18e6374f9db039.gif]恒成立,
∴[a7839c8945ba9d72.gif],[ee18e6374f9db039.gif]恒成立.
设[f2dff036e769474b.gif][b0f5655c5164c46b.gif],则[946cee24430c1d15.gif].……………………7分
令[d2aa49e3906b1498.gif],则[f7f5323a50458822.gif];
∴[d528cdb4c387c6d4.gif]=[40bb78fe2173f906.gif],
∴当[da3132bcc0ee84f8.gif]时,[e624e7f312e7b5d7.gif].……………………10分
∴[6a912a6f2c4d9bc7.gif],
∴[5c816e22b78b5932.gif].……………………12分
略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无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安石逸事
林语堂
王安石是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学生时代很勤勉,除去语言学极糟糕之外,还算得上是个好学者,当然是宋朝一个主要的诗人。不幸的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除去与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
毫无疑问,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倘若我们说理想主义者是指的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的人,王安石正好就是这等人。王安石的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他是以此等恶习为众所周知的。苏洵在《辩奸论》那篇文章里刻画王安石说:“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又说他“囚首丧面而谈诗书。”王安石是否喜欢以这样特点异乎常人,我们无从知道,但是一个人把精力完全倾注在内在的思想上,自然会忽略了他的外表,这话倒不难相信。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说他从来不换他的长袍。一天,几个朋友同他到一个寺院里的澡堂会。在他由浴池出来之前,朋友们特意偷偷的在外头留一件干净的长袍,用以测验他是否知道衣裳已经被换了。王安石洗完出来,把那件新袍子穿上,朋友动了手脚,他完全不知道。不管怎么样,他总是身上穿了件衣裳就行了。
又有一天,朋友们告诉王安石的胖太太,说她丈夫爱吃鹿肉丝。
胖太太大感意外,她说:“我不相信。他向来不注意吃什么。他怎么会突然爱吃鹿肉丝了呢?你们怎么会这样想?”
大家说:“在吃饭时他不吃别的盘子里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所以我们才知道。”
太太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
大家说:“摆在他正前面。”
太太明白了,向众人说:“我告诉你们。明天你们把别的菜摆在他前面,看会怎么样?”
朋友们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调换了,把鹿肉丝放得离他最远,大家留意他吃什么。王安石开始吃靠近他的菜,桌子上照常摆了鹿肉,他竟然完全不知道。
还有一个故事说王安石在扬州太守幕府时,他彻夜读书。那时的太守是韩琦,他后来做了宰相。王安石总是苦读通宵,天将黎明之时才在椅子中打盹。等睡醒时,已然晚了,来不及洗脸梳头发,便连忙跑到办公室上班。韩琦一看他那副样子,以为他彻夜纵情声色,就向他劝导几句。
韩琦说:“老弟,我劝你趁着年轻,多用功念点儿书吧。”
王安石立在那儿未做分辩。在去职之时,他告诉朋友说韩琦不赏识他。后来,王安石的学者名气日大,韩琦对他的看法也有了改变,也愿把他看作自己的属下,王安石却很恼怒。事情赶巧是,王安石在京师接受朝廷一项高位那一年,正好韩琦罢相。王安石记日记甚勤,竟写了七十巨册,他曾有这样批评韩琦的话:“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
但是王安石这个怪人,除去邋遢的外表之外,尚有不止此者。在他得势之前大约二十年之中,他之所以使人谈论者,是他屡次谢绝朝廷的提升。这倒很难相信他之如此是纯系沽名钓誉之意,因为从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到他四十六岁得势——那是他壮年最活跃的时期,共二十五年——他一直谢绝任命,宁愿在一个偏远的省份当一小吏。那是仁宗在位之时,国家太平,才俊之士咸荟萃于京都。王安石越谢绝朝廷授予高位之意,他的声誉越高。最后,朝廷上的官员皆急欲一睹此人的真面目。此时因为他除去以文章出名之外,他位居太守,治绩斐然,行政才干之优,堪称能吏。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创农民贷款法,把他的新社会理想,实施了数项。政绩确实不错,也深得百姓爱戴。他对入朝为官的引诱一直视若无睹,直到仁宗嘉佑五年(1060),朝廷任命他为三司度支判官,他才来到京师。
(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七章,题目为编者加)
作者开篇就说“王安石是个怪人”,从文中的叙写来看,王安石的“怪”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文中写了王安石和韩琦的矛盾,你认为这个故事表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对王安石屡次拒绝朝廷提升之举,作者说“这倒很难相信他之如此是纯系沽名钓誉之意”,根据你的理解,结合文本,谈谈作者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1】①不善与人相处;②仪表邋遢,不重衣食;③屡次拒绝朝廷的提升。(写出三点四分,一点1分,两点两分)
(第①点可以抓开头一段中的“除去与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一句,以及与韩琦的相处相关叙写作概括;第②点可根据“洗浴换袍”和“吃鹿肉丝”等事例叙写作概括;第③点见本文最后一段作者的直接性的评议。)
【小题2】这个故事中韩琦误会王安石从而劝诫了王安石,自此,王安石对韩琦一直很反感,韩琦罢相,大书感想,还批评韩琦面容姣好而已。表现了王安石本身不注重外表,也看不起注重外表的人。同时也表现了他不免自负、难与人相处的特点。使用这个故事可以更形象生动客观全面的表现王安石的“怪异”性格,令读者更充分了解人物。(表现了什么3分,作用2分)
【小题3】(1)因为王安石不善于与人相处,不拘生活小节的性格,他未必适合人才众多规矩繁缛的京城; (依据略)
(2)因为王安石有想法有主见,他愿意在小地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实践治理,获得成功和肯定后,才接受提升。(依据略)
(3)因为王安石拒绝提升的时间长达二十五年,不可能只为沽名钓誉;(依据略)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A.
![]() |
B.
C.
![]() |
D.
C
无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伦敦公共交通的便捷让大多数人改变了开着小车满街跑的习惯,降低了汽车尾气的排放总量,缓解了市政道路拥堵的状况。 B: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梭罗的《瓦尔登湖》等中外散文佳作,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耐人咀嚼。 C: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当地人告诉我,倾听沙子呜呜的鸣响最好是在晴朗干爽的风天的黄昏较为合适。 D:教育叙事研究中的故事可以是在教育活动中有意义的实践行为、经验等,并对其进行研究、反思,发掘其中的教育思想。
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1):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由高一(1)班演出。
串联词(2):
下面请欣赏高一(6)班演出的《辛德勒名单》。
示例一:(1)《雷雨》为我们展示了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演绎了情感的真诚与虚伪的矛盾。那么,人性中的美丽与丑恶又是怎样对立的呢?(2)光彩照人的爱斯梅莱达与丑陋无比的伽西莫多对照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善良的辛德勒又是如何与凶残的法西斯党徒抗争的呢?
示例二:(1)经历了雷雨中灵魂的拷问之后,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美与丑的看台,一滴泪水里也能折射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2)巴黎圣母院里游动着人性善的迷惘,也激荡着人性美的赞歌。而辛德勒的名单则意味着生存,这里有人性在复苏。(每句3分,)
无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B.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C.学习文言文,首先是要诵读,要把那些原本佶屈聱牙的语句读通顺,读好,读出感情,读出味道,这样才能深入体会文中情感。
D.从篮网的远景规划来看,哈里斯的地位比文斯·卡特还高,他是球队的重建核心之一。易建联越早表现出与他琴瑟和谐,对他在篮网站稳脚跟越有帮助。
D
无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
香港大学的校徽,镌刻着“明德格物”四个字。“明德”和“格物”,是非常古老的说法。明德,意为美德,语出《尚书·君陈》:“黎稷非馨,明德唯馨。”格物,见《礼记·大学》:“致知格物,物格而知至。”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从宋儒起,一直众说纷纭,清末则有人将科学技术一类统称为“格致之学”。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确实不可偏废。属于尖端科学的核能利用,能够造福人类,也能够毁灭世界;同是电脑高手,有的在不断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增光添彩,有的则成为“黑客”,或骚扰,或攻击,不断地制造麻烦。如鲁迅所说,发明了罗盘,只是看__;发明了火药,只是做自娱娱神的鞭炮。
这段文字的观点是: | ||||||||||||||
(不超过15个字) | ||||||||||||||
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不可偏废。
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暗 记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__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毕业的,原在一家幻灯厂当美术师,能画能写。后来下海了,在湘潭城开了一爿小小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工。同事们都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一些老辈子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石丁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令‘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道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途。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
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 选自2006年第18期《小小说选刊》)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作者为什么要用“安闲”这个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石丁这一形象主要有什么特点?小说塑造石丁这一形象主要有哪些作用?
你认为小说中胡笛改掉石丁画作中的暗记这个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小题1】“安闲”两字既照应了前文对胡笛的介绍“装裱技艺高,人品不错”,(1分)也与后文石丁的急躁形成对比,(1分)塑造了胡迪从容、大度的性格特点(2分)。
【小题2】(1)画艺高,为人精明,戒备心重。(1分 )(2)(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不分点意思相近也可 )①衬托了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与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形成对照 ),突出胡笛的率直和坦诚。(2分)②突出了主题,通过写石丁在画中作“暗记”,表现出对胡笛的不信任,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信任”缺失现象。(2分)
【小题3】这一情节的安排是合理和巧妙的。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首先,它符合小说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强化了人物性格:胡笛是国画专业毕业的,山水画有名气,所以改掉暗记石丁看不出。(3分)
其次,它符合和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社会上普遍的“信任”缺失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因而讲诚信者、坦诚待人者十分难得和可贵。(3分)
略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