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新京报10月18日讯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昨天表示,《人名汉语拼音拼写规则》即将出台,此规则将明确规定,人名汉语拼音拼写方式予以统一,要求姓在前名在后。
昨天,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首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闭幕。李宇明昨天会议间隙接受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将会出台一系列相关规范,其中包括《标点符号用法》和《数字用法》修订,《人名汉语拼音拼写规则》和《汉语拼音正词法》的修订等。李宇明介绍说,现在人名汉语拼音拼写上出现了比较混乱的现象,需要规范。“国际场合的运动员和国际会议上的学者姓名书写都有这个问题,把外国人也搞乱了。” 新京报(北京)
国家语委将规定人名拼音统一"姓在前名在后"
解析:
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拭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小题1】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与“晓”的,言之成理,给2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2】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5分)
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 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每种答案,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语言通顺 ,给满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略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 ,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3)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4)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5)江流宛转绕芳甸,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 ,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pú sà 蛮》)
(8)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略
解析:
略
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一空1分,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岂敢盘桓,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上)
(3)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上)
(5)桂殿兰宫,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6)____________________,李广难封,(同上)
(7)杂花生树,__________________。(丘迟《与陈伯之书》)
(8)山高月下,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后赤壁赋))
(1)茕茕孑立;(2)有所希冀;(3)泣孤舟之嫠妇;(4)渺沧海之一粟;(5)即冈峦之体势;(6)冯唐易老;(7)群莺乱飞;(8)水落石出。
解析:
略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 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 国事 况且 荣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放炮人员使用非专用炸药声音作业处理煤仓堵塞,导 致煤尘飞扬达到爆炸界限,放炮火焰引起煤尘爆炸造成的。 B:《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受全社会欢迎,因为它既可以规范公民的道德行 为,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准。 C:如果说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 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D:文科学习重在积累,学习者必须多读多写,才能提升思维的品质、锻炼语言 的感受能力从而整体上提高文科素质。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 者特别是语文教师 的重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驰骋 原生态 疾风劲草 吉人自有天象 B:诀别 声讯台 震耳欲聋 真金不怕火炼 C:问侯 顶梁柱 目不暇接 明人不说暗话 D:受理 高架桥 粗制烂造 在其位谋其政
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函封之 B: 掠江东南去 C:赢粮而景从 D: 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渺弥 殴鹭 麾下 四面楚歌 B: 戊卒 庖丁 矜疑 蜂房水窝 C: 逦迤 云霄 剽略 所向披靡 D: 抟持 佐戎 畴昔 拔本塞源
徐子曰①:“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说:“源泉混混②,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③浍④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离娄》下·一八)
[注] ①徐子:姓徐,名辟,孟子弟子。②“混混”即“滚滚”,泉水涌出的样子。③沟:水渎,深、广各四尺的田间水道。 ④浍:深二仞、广而寻的田间水道。
源泉能不舍昼夜,是因其有“□”,否则,就会“□”,,孟子认为“□□□□” (限填4字)是可耻的。
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说说为何为学要如流水,“盈科而后进”?
【小题】(1)、本 涸 声闻过情
【小题】(2)、孟子认为流水遇到坑洞,必先填满,再继续向前流。为学正如水的这种特性,都必须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绝不能躐等而进,期图一步登天。这就像一个学生连算术都学不好,又怎能把代数、微积分学好呢?
解析:
【小题】略
【小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