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徐鹿卿,字德夫,隆兴丰城人。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先是周敦颐、程颢与其弟颐皆讲学是邦,鹿卿申其教,由是理义之学复明。立养士纲条。学田多在溪峒,向时征之无度,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曰:“是无挠我者。”

真德秀称其气平论正,有忧爱之诚心。改知尤溪县。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不便养辞。德秀曰:“道同志合,可以拯民,何惮不来?”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许之。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

督府横取秋苗①,建昌为米五千斛。鹿卿争之曰:“守可去,米不可得。”民恐失鹿卿,请输之以共命。鹿卿曰:“民为守计则善矣。守独不为民计乎?”卒争以免。

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罢,以鹿卿兼领太平,仍暂提举茶盐事。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三》,有删改)

注:①秋苗:官府征收的秋熟谷物赋税,也称秋税。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进争师宗之 效法 B.向时征之无度,农病之 困苦

C.达冤抑,邑以大治 治理 D.躬自钩考,尽得其实 其中的实情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 ②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B.①首罢科敛之无名者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①以文学名于乡 ②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D.①鹿卿抚恤,无逋租者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徐鹿卿博通经史,名扬乡里。在任南安军学教授期间,他尊重士人,重视教化,使强盗也受到了感化而改邪归正。

B.徐鹿卿对母亲十分孝顺。被任命为南安县令时,他以不能拯救百姓为由推辞,后征得母亲同意,才去南安上任。

C.徐鹿卿爱民如子,不畏强势。督府要向建昌强行征收五千斛米粮的秋税,他为民请命,宁愿丢官也不交粮,最终被免职。

D.岳珂一案,徐鹿卿亲自核查情况,最终全部掌握这些人犯案的证据,得到朝廷的肯定。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15:23:58 免费下载:《》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徐鹿卿,字德夫,隆兴丰城人。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先是周敦颐、程颢与其弟颐皆讲学是邦,鹿卿申其教,由是理义之学复明。立养士纲条。学田多在溪峒,向时征之无度,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曰:“是无挠我者。”

真德秀称其气平论正,有忧爱之诚心。改知尤溪县。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不便养辞。德秀曰:“道同志合,可以拯民,何惮不来?”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许之。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

督府横取秋苗①,建昌为米五千斛。鹿卿争之曰:“守可去,米不可得。”民恐失鹿卿,请输之以共命。鹿卿曰:“民为守计则善矣。守独不为民计乎?”卒争以免。

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罢,以鹿卿兼领太平,仍暂提举茶盐事。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三》,有删改)

注:①秋苗:官府征收的秋熟谷物赋税,也称秋税。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进争师宗之 效法 B.向时征之无度,农病之 困苦

C.达冤抑,邑以大治 治理 D.躬自钩考,尽得其实 其中的实情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 ②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B.①首罢科敛之无名者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①以文学名于乡 ②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D.①鹿卿抚恤,无逋租者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徐鹿卿博通经史,名扬乡里。在任南安军学教授期间,他尊重士人,重视教化,使强盗也受到了感化而改邪归正。

B.徐鹿卿对母亲十分孝顺。被任命为南安县令时,他以不能拯救百姓为由推辞,后征得母亲同意,才去南安上任。

C.徐鹿卿爱民如子,不畏强势。督府要向建昌强行征收五千斛米粮的秋税,他为民请命,宁愿丢官也不交粮,最终被免职。

D.岳珂一案,徐鹿卿亲自核查情况,最终全部掌握这些人犯案的证据,得到朝廷的肯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徐鹿卿,字德夫,隆兴丰城人。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

本题关键词:文字教学法,文成公主进藏,俄国文学之父,文字教材,两汉天文学成就,文字记载历史,授权文件,不成文法,成文法系,成果文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