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0.2 m的圆柱绕竖直轴OO′以ω=9 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今用力F将质量为1 kg的物体A压在圆柱侧面,使其以v0=2.4 m/s的速度匀速下降.若物体A与圆柱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求力F的大小.(已知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光滑挡板的作用,不能随轴一起转动)

50 N.


解析:

圆柱转动的线速度

v=rω=0.2×9 m/s=1.8 m/s

从左向右看,画出物体A相对圆柱表面的速度矢量图,如图所示:

[3963535cdc8fb88c.jpg]

v相对=[a7c07ccb5b6763d4.jpg]

=[d8ece8add12340ef.jpg]m/s=3 m/s

与v0夹角为α,则cosα=2.4/3=0.8

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得

Ff·cosα=mg

即μ·Fcosα=mg

F=mg/(μcosα)

=10/(0.25×0.8)N=50 N.

下面一段话划线的部分在表述上有多处语病,请找出来任意三处并加以修改。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①行政诉讼法施行以来,②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受理了大量行政案件,有效地化解了行政争议,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③行政审判的特殊职能作用日益彰显。但是,④最高人民法院开通的民意沟通信箱征集的意见来看,行政诉讼“告状难”现象依然存在。最高人民法院为此进行了深入调研,⑤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关于保护行政诉讼当事人诉权的意见》,⑥其目的是为了督促各级人民法院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行政案件受理,依法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⑦切实解决行政诉讼“告状难”

序号

修改意见

序号

修改意见

将“审理”和”受理”交换位置

句首加“从”

去掉“为了”

在句末加“的问题”


解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分句句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可酌情增删字词)

唐玄宗之所以凸显于岁月的浮雕之外,成为一处孤绝的风景,还在于:他不仅带来了大繁荣,而且带来了大混乱;他不仅经历了大失败,而且经历了大成功;他的生命里人生的至喜与至悲均在浓缩,世间的荣耀与耻辱都聚焦在他的岁月里;伟大与渺小交融,显赫与悲凉同在。这样一个李隆基,难道还不能吸引我们好奇的目光吗?

修改为:

①不仅经历了大成功,而且经历了大失败;②不仅带来了大繁荣,而且带来了大混乱;③人生的至喜与至悲均在他的生命里浓缩,④世间的荣耀与耻辱都在他的岁月里聚焦


解析: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连贯的短句。

当我走近这次展览会上挂着将近百十幅国画的宽大的厅堂时,我首先被齐白石老人的神态生动、壮丽清新,令人感到中华民族的磅礴气魄和伟大的创造精神,而使旁边的幅面很大、颜色浓重的作品,相形之下就显得灰暗、神气不足的一些作品吸引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次展览会上,一间宽大的厅堂里,挂着将近百十幅的国画。我走了进去,首先被齐白石老人作品吸引住。这些作品神态生动、壮丽清新,使我们感到了中华民族的磅礴气魄和伟大的创造精神。尽管旁边的一些作品幅面很大、颜色浓重,便相形之下,就显得灰暗、神气不足。


解析:

现代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 18—20 题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

冷夏

荧屏闪电的时代刺激着我们的感观。可是我们依然爱恋梦境这个虚拟世界带给我们的美妙遐想。在美丽和感动愈走愈远的时代,我们在梦境里得到永恒的慰藉。

似乎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人们的心灵。阳光像梦一样,安静的落入我平凡琐碎的生活深处,在这个春天的下午。我坐在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多少年来,每次阅读它,我都会闻到那片树林的青涩气。那湖水潮湿而新鲜的水气。我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的跑步呼吸。许多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可能重现。惟有音乐和文学,适合等待、遥望、冥想。

一直认为梭罗还活着。他活在一个地方,离我的住处遥远,离我的感觉很近的某个地方。对他文字的爱恋,就像我对生命的向往一样。永远不会消失。

阳光穿透玻璃的窗子,使我感觉温暖。梭罗的文字,是干净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的灵魂。可以听见来自纯粹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曾有个牧羊人活在世上,他的思想有高山那样崇高,在那里他的羊群每小时都给予他营养。”

想到夏洛蒂·勃朗特、奥而科特和奥思汀的时代,从古堡到庄园,马车的轱辘慢慢辗转。那些沐浴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的小径,夏天开满野蔷薇,秋天以山楂和黑莓著名,冬天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完全的寂静和无叶的安宁。可以步履缓慢、从容。可以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写一封并不长的信,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眺望牧场上丝绒似的草坪和栅栏两侧的冬青。晚上坐在炉火旁怀揣着心事,躲避祖母探询的目光,阅读或编织。却努力等待着有马车夫忽然的脚步声,急匆匆撩开寒冷的夜色带来了温暖克制的爱情的回音。

我合上《瓦尔登湖》。从阳台尽力向远方眺望。这个春天的午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宽阔的街道依然人群如织,车水马龙。很多次我试着站在高处,超越自己有限的目力,尽力透过繁华而富有生命的城市,透视那些纷纭热闹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生存的紧迫和焦虑带来一张张匆忙麻木的面孔,不知道在那样面孔的身体里,除了对名利的疯狂追逐,是否还留有一点时间对珍贵东西的失落进行偶尔打捞,是否还留有一点空间可以温情的抗拒或冲淡什么。

世界嘈杂多变。人们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却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人们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寻找知己,为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爱情痛苦沉沦,而不在乎结局如何。人心越来越困顿,情感越来越冷酷。人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看看梭罗的《瓦尔登湖》。

夜晚,当一切安静下来,我对自己说:写吧,无论写什么。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为了不失去它,用自己的方式来等待和怀念。喜欢阅读的人,也可以从我的文字中看见一个人心里曾经想过的事,仅此而已。

写下什么获得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声的语言带来巨大的思维空间.像从瓦尔登湖面吹来新鲜跃动的风,把我从电脑前端正的坐姿里分离出去,在另外的世界里自由飞跑。我看见那个叫做梭罗的人,无论风雨雷电,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大自然中。他十分安静的面对着那片湖水和那片山林。就一个人,十分简单。

不是每个人都注定要相遇的,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有时想着写着,会写出满眼的泪来。

我们在现实中隔绝,在灵魂里相望,永远。

文章第二段“似乎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人们的心灵”一句中的“近”和“远”的含义与题目“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中的“近”和“远”的含义相同吗?为什么?

答:

文章第七段。作者描写了“夏洛蒂·勃朗特、奥而科特和奥思汀的时代”怎样的生活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结合全文。针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1)“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

(2)“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现在的人们心灵与心灵相遇?

答:

【小题1】不同。文章中的“近”指现代社会(荧屏闪电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外部距离接近;“远”指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绝加大。(2分)题目中的“近”,指作者跨越时空从以梭罗为代表的大师们的作品中,感受到大师脉搏的跳动、思想的节律;作者与大师情感相通、心灵相遇、灵魂相望。“远”指作者与文学大师们的时空距离遥远。(2分)

【小题2】生活情景:生活环境静谧舒适,生活节奏悠闲从容,人们内心丰富善感。这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生活。作用:和《瓦尔登湖》中的干净而安静的环境、心境互为映衬;(1分)和人们忙于追逐名利,忙于交际应酬,却不关注内心情感,缺乏情感交流和滋润的嘈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作对比;(1分)批判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冷漠、匆忙、焦燥、麻木,表达了作者对安静温暖的理想生活的热烈向往与追求。(2分)

(评分细则:意思对即可。两问,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第一问答案的关键词是:静谧,舒适,从容等;第二问有三个要点:结构作用2分(和《瓦尔登湖》映衬1分,和现代社会作对比1分),内容作用2分。)

【小题3】(1)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字(文学)对陶冶心灵的重要性,它可以净化灵魂,带给人精神的愉悦和慰藉。

(2)消除生存的紧迫与焦虑,抛弃对名利的追逐,打捞失落的珍贵东西。


解析: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通向西方的贸易通道,从西安出发,经新疆的南路和北路,到达中亚、西亚各国,再由这些国家转道至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药之路。 ①“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通道 ②与茫茫沙海、驼铃叮当的陆上丝绸之路一样 ③其路线是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至波斯湾、红海 ④史料记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在中国秦汉时期便已出现,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 ⑤而欧洲商人则带来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 ⑥中国商人将中国丝绸、陶瓷、香料、茶叶、漆器等物产运往欧洲

A: ④①②⑥⑤③ B: ②①④③⑥⑤ C: ③⑥⑤④②① D: ①②④⑥⑤③

阅读下边的文章,完成小题。

发现细胞的生命时钟

每个人的一生几乎可以用“生老病死”四个字来概括,“生、病、死”对于现代科技来说已经不再是个秘密,只有“人为什么会老”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完全搞清楚。200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重大发现就与这个主题有关。

1910年,美国生物学家罗斯哈里发明了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这种技术把动物的组织从体内切割下来,放在体液中培养,这些细胞不仅能存活,还能分裂和生长。上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海佛烈克把从鸡胚胎的心脏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成纤维细胞”放在鸡血清中培养。在实验过程中,他发现即使在最适合的条件下,鸡的成纤维细胞也无法无限繁殖下去,而是大概分裂了50代后就停止了。后来,无数实验证实:大部分正常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并不能无限分裂,而只能在分裂一定次数后就停止了。这个次数叫“海佛烈克极限”。人们后来还发现,从人的胚胎中分离出来的成纤维细胞能够在体外分裂40-60次,而从成年人身上分离的成纤维细胞只能分裂20次。另外,小鼠、鸡、人、龟的寿命依次增大,而他们的胚胎中的成纤维细胞的分裂次数也依次增加,小鼠为14-28次,鸡为15-35次,人为40-60次,龟则在100次以上。人们还注意到,有些细胞并不存在“海佛烈克极限”,它们可以无限分裂、繁殖下去,比如生殖细胞和癌细胞。

2009年,诺贝尔生物奖获得者美国的三位生物学家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染色体中端粒的作用以及发现合成端粒的端粒酶。在染色体的两端有一个像帽子一样的特殊结构,这就是端粒。美国科学家发现细胞中有一种叫端粒酶的蛋白质,它的作用是帮助合成端粒或者修复端粒,使之不因细胞分裂而受损。科学家发现,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次,到了端粒不能再缩短的时候,细胞分裂能力也就达到了“海佛烈克极限”。因为细胞能够分裂的次数似乎与端粒的长度成正比,所以端粒被称为细胞的“生命时钟”。

2008年,西班牙的科学家将端粒酶植入小白鼠的干细胞中,这些小白鼠的寿命比正常情况下的小白鼠延长了50%。由此科学家们提出假说:生殖细胞能够通过维持其端粒酶的活性而保持端粒的长度。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端粒酶的活性被抑制了,所以体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端粒变得越来越短,直至达到“海佛烈克极限”而停止分裂。而癌细胞通过重新激活其端粒酶,维持端粒长度而超越了“海佛烈克极限”。 端粒酶与端粒各自的作用机制,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但今年获奖的这项发现对癌症和衰老的研究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对“海佛烈克极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佛烈克极限”指因为生物细胞染色体两端的端粒有分裂次数极限而使细胞停止分裂的现象。

B.细胞能够在体外分裂的次数 ,随着提供者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C.一个物种寿命越长,“海佛烈克极限”越大。

D.对所有的细胞来说,达到“海佛烈克极限”就会停止分裂,然后细胞就会死亡。

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细胞中端粒酶的作用是帮助合成端粒和修复端粒,使之不因细胞分裂而受损。

B.大部分正常细胞接近“海佛烈克极限”时,其染色体的端粒变短了。

C.西班牙科学家将端粒酶植入小白鼠的干细胞中,它们的寿命比正常情况下的小白鼠延长了一半。

D.癌细胞通过重新激活其端粒酶,使其在分裂时端粒不会缩短,从而无限分裂、繁殖下去。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细胞端粒的作用及合成端粒的端粒酶的发现,解决了人类衰老及患癌症的难题。

B.尽管目前在解开人类“为什么会老”之谜上已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许多问题仍处在“谜”雾之中。

C.随着科技发展,只要保证人体细胞能无限分裂下去,人就可以长生不老,不会死亡。

D.科学家们一旦弄清楚端粒酶与端粒各自的作用机制,就可以掌握人类生老病死的全部秘密。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解析:

【小题1】“停止分裂,然后细胞就会死亡”原文无依据,属无中生有

【小题2】细胞中端粒酶的作用是帮助合成端“或”修复端粒,错误选项理解成同时成立

【小题3】A“解决了人类衰老及患癌症的难题”夸大了端粒酶发现的作用;C“不会死亡”表述过于绝对;D“弄清楚端粒酶与端粒各自的作用机制”与“可以掌握人类生老病死的全部秘密”无必然因果关系,属强加因果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向是

A: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发生后,所有的地铁站都加强了警戒,大批携带武器荷枪实弹的警察牵着警犬守在地铁入口处。 B:《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去世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的缅怀他的文章。 C:为了应对水危机,中国政府去年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施行“流域限批”和河流休养生息,并试图通过调水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D: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哈市房趣产并发协会统计,约有70%的被调耷者有。购房计划,但如何让计划变成行动,是开发商最头疼的问题。 B: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灵说,尽管遇到再多的困难,她都不会改变开始的初 衷,不会放弃为孩子建立阅览室的梦想。 C:在面试中,他从容镇定,侃侃而谈对未来的规划,他的突出表现和创新设计最终被公司采纳。 D:唐山大地震中死里逃生的孤儿张祥青为四川灾区捐出1.1亿元,这种举动彰显了其奉献爱心、回报社会、全力支援灾区建设。

下面这首七律的横线上,补入最贴切句子的一项是( ) 江中看月作[清·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