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日,北京奥运会重要的配套工程---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建成通车。该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区位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技术因素 C:气候因素 D:经济、社会因素

世界上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在

A:太平洋与亚欧大陆之间 B:大西洋与北美大陆之间 C:印度洋与亚欧大陆之间 D:太平洋与澳大利亚大陆之间

某市将孔子画像搬上了福利彩票,这种玩法据说很有开创性,是将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名言警句用作奖符,对应不同级别的奖金。如一等奖奖符为“礼之用,和为贵”,中奖者可领取30万元的奖金,最低第八级能够拿到10元奖金,奖符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这种现象,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的看法如何?请加以阐述并说明理由。

示例:反对。这是糟蹋经典,对经典缺乏应有的敬畏,利用经济热点作卖点,追求商业利润的最大化。

赞成。这是一种创新,把孔子的画像和《论语》的名言印在彩票上,是对经典文化的普及和传承。


解析:

言之成例,语言通顺即可。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4分+3分+3分)

(1)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答:

(2)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答:

(3)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答:

(1)十五岁时,(因为)蛮横凶悍,刁钻不讲道理,触犯刑法,应当处死刑,(因此他)改姓柳,逃到盱眙城里,给人们说书。那时(他说书)已经能使市民佩服、感动。

(2)你说书,还没有开口,哀伤、欢乐的感情就先表现出来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说书的技艺达到了精妙的程度。

(3)不久,南明朝庭覆灭,左良玉也死了。柳敬亭的资财差不多花光,又象昔日一样贫困,于是又开始走上街头,重操旧业。


解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外出旅游,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导购的劝说却常常使人不

厌其烦,兴味索然。

B.汽车经销商虽然不希望看到市场的大起大落,却欢迎大浪淘沙式的竞争,因为这将

使汽车市场更加规范有序。

C.闹得纷纷扬扬的“安大线”和“安纳线”石油管道铺设之争终于尘埃落定,2004年

最后一天俄政府决定修建“泰纳线”。

D.新年第一周股市势如破竹地下跌,使得不少股民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有了新的认识。

B


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2009年网瘾调查报告

朱磊

今天上午,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京发布《2009年青少年同瘾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表明青少年网瘾状况并不让人乐观。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其中年龄在18至23岁的青少年网瘾比例最高,其次是24至29岁。

而网瘾青少年主要是“网络游戏成瘾”,其次是“网络关系成瘾”。近一半网瘾青少年(47 .9%)把“玩网络游戏”作为其上网的主要目的并且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游戏成瘾”;13.2%的网瘾青少年在“聊天或交友”上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关系成瘾”。在上网目的方面,网瘾青少年中选择以“玩网络游戏”为主要上网目的的比例(47.9%)远远高于非网瘾青少年中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21.1%);而非网瘾青少年中以“学习和工作”(45.5%)为主要上网目的的比例则显著高于网瘾青少年(31.5%)。

此外,调查发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网瘾青少年比例高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调查人员分析认为,发展水平高的城市青少年接触网络频度较高、时间较早,在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方面,较不发达城市更为成熟。此外,发达城市青少年所接触的教育及课外活动资源比较丰富。青少年在课余时间会被安排更多与网络无关的事项。而不发达城市的青少年如果对于学习或生活感到厌烦。没有其它地方可去,也没有其它事情可做,他们更容易到网吧上网,导致网瘾。

本次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网瘾青少年中有60%的人使用过手机上网,非网瘾青少年使用过手机上网的比例仅为49. 4%,网瘾青少年更多地尝试过使用手机上网。而在使用过手机上网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比例为16.2%,高于全体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14.1%)。

“随着手机上网越来越便利.手机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手机上网有可能会成为青少年网瘾的一个新动向。”报告说。

青少年为什么热衷上网?

调查人员在访谈中发现,青少年认为网络是一个逃避消极情绪的良好处所,给予了他们逃避现实、减轻心理压力、填补空虚生活的机会。网络在青少年眼中还是一个与他人交流的良好平台,让他们可以“更自信”、“更舒适”。而网瘾青少年将“成就感”和“满足感”视为他们从网上得到的最快乐的东西,网瘾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性更强。

调查显示,网瘾青少年中“平常不主动与人交往”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网瘾青少年。在非网瘾青少年中,有29.1%的青少年“平常不主动与人交往”;而在网瘾青少年中,这一比例达到38.0%。

此外,网瘾青少年与非网瘾青少年在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上有显著差别:在网瘾青少年中身处单亲家庭的孩子比较多;网瘾青少年往往与家长缺乏交流沟通,或者互相不能理解。

此次调查还发现,目前网瘾治疗行业情况不容乐观。多数治疗机构存在着网瘾判定标准不明确、网瘾形成原因研究不深入、网瘾治疗的方法没有针对性、网瘾治疗机构师资力量难以保证等问题,甚至还有些机构仅仅把治疗网瘾当成赚钱的工具。而很多在这些机构中接受

治疗的青少年对于自己出去后能否彻底戒除网瘾并不抱有很大信心。调研人员认为,随着网瘾问题愈来愈广泛地进入公众视野,对这一行业的规范和管理亟待加强。

在网瘾戒除和预防方面,调查显示,72.6%的青少年网民认为应该由政府来出资建立国家级网瘾预防和救助基金,51.3%的青少年网民认为需要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

报告谈到,我国已经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涉度到采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但是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往的条款已经元法保证青少年健康上网,制定专门的来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已迫在眉睫。

“网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个人、家庭、学校、治疗机构等社会多方面因素,需要各方的合作才能解决。”报告总结说。

(节选自《法制日报》,2010年2月2日)

请用简洁的语言为文中的三个小节分别拟一个小标题,填入横线上。

列数据是报告常用的方法。以第一小节的第二段为例,说说其表达作用。

报告中说网瘾“涉及个人、家庭、学校、治疗机构等社会多方面因素,需要各方的合作才能解决。”请你根据对报告的理解,给出至少五点建议。

 【小题1】青少年网瘾之现状;青少年网瘾之成因;青少年网瘾之治疗。(每个小标题1分,全答对4分,大意对即可。如果只概括该小节部分内容的,酌情给分。)

【小题2】①通过列数据说明网瘾青少年主要是“网络游戏成瘾”,其次是“网络关系成瘾”。使调查结果更加真买可信。②网瘾青少年与非网瘾青少年在上网目的方面的数据对比,更表明了青少年的上网目的对网瘾有影响。(每点2分,全答对5分。)

【小题3】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上网目的;学校提供丰富的教育及课外活动资源;提供心理辅导减轻青少年心理压力及消极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网瘾治疗行业的规范和管理。(答对每点1分,答对5点给6分)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 ,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1)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2)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侧面描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专家认为造成青少年网瘾的主观原因是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中学生面对虚拟世界缺乏自控力,客观原因是许多父母因忙于工作和生计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引起的。

B.闪烁着人类文明和东方智慧之光的上海世博会5月1日拉开大幕,世界各地宾朋齐聚黄浦江畔,共享人类美好生活的盛宴。

C.暑假里,父母上班后,家里常常就剩下他一个人,他总是茕茕孑立,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D.今年的清明节,是我国继去年假日调整后迎来的又一个法定假日。传统节日的回归在恢复与重构民族节日文化的同时,也为现代人增加了度假休闲的新契机。

B


解析: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

译文:

(2)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

译文:

(3)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

译文:

(1)全部对策文章被送到皇帝那里,武帝把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提升为第一。

(2)研习文书法令和官场事务,而且还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皇上非常喜欢他。

(3)从九卿以下直到小官吏没有了贵贱的差别,真像汲黯所说的那样。


解析:

(1)3分,评分注意“奏”“擢”“对” 三词的翻译。

(2)4分,评分注意“习”“缘饰”“说”等词的翻译,注意文言特殊句式。

(3)3分。评分注意“至于”“差”“诚”三词的翻译。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1)“山光”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悦”是___用法。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 情怀。

(1)“山光”句的意思是山中美丽的风光让鸟儿也怡然自乐。(2分)“悦”是使动用法。(1分)

(2)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3分)如果不注意到诗中还有“古寺、禅房、钟磬音”,可能会填“向往大自然”或“热爱大自然”之类,此类答案给(1分)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