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庠
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①,梦倚高城赤叶楼②,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笑蓉叶叶愁。
注①黄茅店,指的是乡村客店。②赤叶楼,这里指女子所居之楼。③“灞桥”句,汉代人送别,在长安灞桥折柳相赠,故后代以“灞桥杨柳”代指离别。
(1)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群的画面?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2)明代杨慎评论说:“‘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离城赤叶楼’,《鹧鸪天》之佳句也。”请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这两句诗。
[1075e0a6d7149ae8.jpg][55ac18147a6784b9.jpg]
解析:
略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赏析。
禹 庙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1)颈联中的“嘘”字和“走”字用得好,试析其妙处。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1)颈联中的“嘘”和“走”用得奇妙。江流奔腾咆哮,好似画中神龙飞跃在悬崖峭壁之间,嘘出团团云气;这个“走”字写出了长江之水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的速度迅奔的气势,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的崇敬之情,且暗含了对当时统治者昏慵误国的讽刺,希望当政者能像大禹一样“乘四载”“控三巴”,艰苦创业,重振河山。
解析:
略
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殒身不恤良晨好景江山如画斐然成章 B:不容置喙精益求精居心叵测惊涛骇浪 C:觥筹交错沧海一粟刻舟求剑完璧归赵 D:博闻强识因噎废食壮志难酬暴风骤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1)颔联两句中的“独”“空”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1)独。独自,在萧条冷落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表现作者对贾谊的景仰向慕和雅掩的孤独落寞。空,形象地写出了物是人非的黯然气氛,表现了诗人伤斯人已去的痛苦、怅惘之情。两字共同创造出悲凉感伤的意境氛围。
(2)表现了作者对自身迁谪命运的无限感伤和对强加于身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诗歌前四句借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和对贾谊故宅潇条冷落的景象描写,寄寓了诗人对迁谪命运的悲叹;后四句表面上写贾谊的见疏实际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借对贾谊命运的悲慨、哀怜表达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哀惋叹喟和对现实的讽刺。
解析:
略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送客还幽州
李益
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云树远依依。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
九日送别
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1)两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分别通过什么意向表现出来?
(2)两首诗中有“送独归”“且送归”的相似用语,但二者表现出来的诗人的心境是有差别的,请简要说明。
(1)秋季。(1分)李诗中用南来雁表现,王诗中用芳菊酒表现。(3分)(2)李诗表现的是在友人已经远行后,自己一人回城的惆怅与孤独;(2分)王诗表现的是明日即将和故人分离的凄凉与不舍。(2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藕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有人说王诗中“乱”、“始”两字用得非常好,请结合诗句赏析。
这两首诗写采莲女形象时的手法有何异同?请具体分析。
【小题1】(4分)一个“乱”字,一个“始”字,使整幅画面充满了情趣,这幅画的中心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用“乱”“始”二字,让她们融入田田荷叶和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思的优美意境。(意对即可)
【小题2】(4分)相同点:两诗都运用了衬托手法,以环境美(荷叶荷花的美)衬托出采莲姑娘的美丽容貌。(2分)不同点:白诗还运用了细节描写手法,精心刻画了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2分)(意对即可)
解析: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空缺处补写一个总括性的句子。(不超过30字)
要让“敬老”形成浓厚的社会风气,真正使“民德归厚”成为社会道德的价值取向,应该加强个人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目前社会上存在种种不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现象,如“啃老”、不孝、弃养等,除客观原因外,与忽视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关。因此, 。
示例:社会应大力弘扬敬老尊老传统,加强对年青一代的道德教育。【共4分,每点2分】
解析:
略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乙)
《二十四孝图》上有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幸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甲) 请从上述文字中写出一个成语。
(甲) 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简要分析。
(乙) 上述故事的做法是否符合孔子的“孝道观”?请简要分析。
【小题1】犯上作乱(1分)
【小题2】为长辈效劳,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对长辈的孝应发自内心,表现在心中。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2分)
【小题3】示例:郭巨的孝举是“愚孝”。杀儿之举,有违人性,看似大孝,实则残忍。一则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二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三则会险老母于不仁。(3分)
解析:
略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伛偻/佝偻 孱弱/孱头 下载/一年半载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B:扎针/驻扎 胸脯/果脯 标识/远见卓识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C:碑帖/妥帖 占卜/占据 粮囤/囤积居奇 颠三倒四/排山倒海 D:道行/内行 复辟/辟谣 渐染/防微杜渐 是非曲折/曲意逢迎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街道上”为重点,分别扩写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1)情景一:沙尘暴 我 街道上
(2)情景二:大雪 我 街道上
扩展:(1)
(2)
(1)沙尘暴到来时,我正在街道上,只见行人匆匆走过,纷纷用可挡之物挡住脸,汽车灯则像两只昏黄的眼,迷迷蒙蒙的。(2)大雪后,人们走在街道上,洁白的雪将女孩子花花绿绿的衣服衬得十分鲜亮,一帮小孩在街道旁堆起了雪人,一些志愿者正在铲除街道上的积雪。
解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