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函数,则的值为 (   )

A. B. C. D.

D


解析:

函数的求值问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傍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B.“哥伦比亚”号机毁人亡令人痛惜,但这没有影响到美国民众对航天飞机的热情,约七成以上美国人认为应该继续航天飞机计划。

C.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D.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床上。

C


解析:

(A”人群”是在整体性名词,前面不能再用”数万名”予以限制。可将”人群”改为”人”。B约七成以上。D句中谓语中心词“睡”的前面有三个修饰语,“甜蜜地”表情态, “都”表范围,应放在数量词“一个一个”的后面)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般配 掉书袋 好高鹜远 文过饰非 有志者事竟成

B.寒暄 俯卧撑 既往不咎 厉行节约 事实胜于雄辨

C.厮杀 故纸堆 炙手可热 稗官野史 英雄所见略同

D.安详 连锁店 循私舞弊 轻歌曼舞 万变不离其宗

C


解析:

(A项“好高鹜远”的“鹜”应改为“骛”;B项“事实胜于雄辨”的“辨”应改为“辩”;D项“循私舞弊”的“循”应改为“徇”。)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翘盼 翘首 翘楚 翘尾巴 B: 露天 露富 露风 露马脚 C: 风靡 颓靡 萎靡 所向披靡 D: 悄声 悄寂 悄悄 悄无声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8年3月31日,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剧组来到泰山录制“清明特别节目”。结束时,特约佳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发表登山感悟: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不仅是登山的境界,也应该是每个人的豪迈气概。另一位特约嘉宾,《百家讲坛》评《三国》的主讲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成功之花属于不屈不挠者

  

  

  人生就像登山,有的人能一鼓作气到达山顶,而有的人爬爬歇歇,不屈不挠,最终也爬上山顶,目睹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景,领略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胜境。前者,“敢为人先”的气概值得称道;后者,“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样值得赞赏。成功之花同样在不屈不挠者面前绽放。

  成功需要不屈不挠的付出。“圆梦八金”这是美国健儿菲尔普斯创下的辉煌。当我们看到那金镶玉挂在他的脖颈时;当我们看到那充满春天般的笑容时。我们是否曾想过在那金光闪闪的背后,他的不屈不挠的付出?其实菲尔普斯的八金梦并非偶然,正是他的努力所得,而那金牌便是对他付出的肯定。

  谢延信,付出了忠贞与孝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钱学森,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难道他们没有不屈不挠的付出,能感动中国、赢得世人的尊敬?

  成功需要不屈不挠的坚持。爱迪生是世界发明大王。他为了研制灯丝,实验了1600多种材料;研制蓄电池花了9年的时间,实验了9000多种材料,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最后连他最好的助手也都坚持不下去了。可是他仍不屈不挠的坚持着,最终成功之花在他面前绽放。

  西汉的司马迁,花了18年的时间,写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清代的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惊世巨著《红楼梦》;……难道他们没有不屈不挠的坚持,能有这世界名著的诞生?

  成功需要不屈不挠的拼搏。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110米跨栏冠军刘翔在2008年奥运会中,因脚受伤退出比赛的赛场。刘翔是否是失败者呢?他不是失败者,依然是我们的骄傲,依然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虽然受伤退出赛场,但他的顽强拼搏的精神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依然会不屈不挠的拼搏,依然是我们心中的榜样。成功之花依然会在他面前绽放。

  鲁迅能够在文坛上吒咤风云,因为他曾不屈不挠的拼搏;霍金能够拥有今天的成就,因为他曾不屈不挠的拼搏;……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岂不知只要你不屈不挠的付出、不屈不挠的坚持、不屈不挠的拼搏,成功之花就会在你面前绽放。

  

  [点评]

  作者巧妙地将材料进行分类,分别以主体段各段的中心句“成功需要不屈不挠的付出”、“成功需要不屈不挠的坚持”、“成功需要不屈不挠的拼搏”领起各段,多侧面、多角度的揭示了文章的内容,从而集中鲜明地展示了文章的主题“只要你不屈不挠的付出、不屈不挠的坚持、不屈不挠的拼搏,成功之花就会在你面前绽放。”。文章段落之间匀称整齐,思路清晰,给人很强的外在结构美感,更让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考场佳作二]

  走过,留下脚印足矣

  

  常感叹夕阳的无限前景,却抓不住她们的一丝倩影。

  常陶醉于昙花一现的无限娇柔,却留不住她绝美的一瞬间。

  常徘徊于河水之畔聆听水的声音,却捧不住她澄澈充满韵味的身姿。

  但,我们不需有任何的感伤,我们只要走过,留下脚印足矣。正如易中天的登山感悟: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

  走过童年,我留下了快乐的脚印……

  小时候,眼睛里总是纯纯的东西,无论大千世界如何多彩,我都不曾感知,因为我的世界里充满孩童时代的天真的幻想。我从不曾因外界的风声鹤唳而颤颤发颤。只要妈妈给几个糖果哄哄我,每一天都有我的快乐在周围回荡。考试时,也只要拿一个老师用红笔画的小红旗就会欣喜若狂;玩耍时,只要与邻家小朋友一起玩个过家家,我就会忘乎所以;吃饭时,只要从哥那里多抢一块瘦肉,我就会美滋滋的……童年,留下了我快乐的脚印,留给了我美好的回忆……

  走过少年,我留下了坚强的脚印……

  少年时代最轻狂,既有孩童时代的天真亦不乏大哥大姐身上的理智。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时,摔得两膝血淋淋,爸爸见着心疼,叫我不要学了,而倔强的我硬撑着,带着两边伤痕累累的疤,叫哥扶着,又坚强的骑自行车,很快我学会了骑自行车。第一次代表班级去参加演讲时,我没有领到梦寐以求的奖状,但我没有气馁,一次次的考验,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坚持,学会了拼搏……少年,留下了我坚强的脚印,也彰显了我年少的狂放。

  未走完的青春,我留下了奋斗的脚印……

  年轻就是资本,有资本即可成大业。我一直很相信这句朴实的话,高中充满了挑战,有人说__,有人说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溢满竞争,填满许多泪水与汗水,但我觉得风华正茂,就需用奋斗来装饰这每一天,让青春无悔,让世界再多一丝奋斗的背景,用努力来点缀属于十八岁的梦,让每一个夜晚在灯光下都有自己孜孜不倦的身影。青春,留下了我奋斗的脚印,它将是我人生旅途上最美的脚印。

  走过,留下脚印足矣。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我们走过,留下快乐,坚强,奋斗的脚印,就足矣。

  

  [点评]

  本文作者在开头创造亮点的同时在行文过程中,主体部分用相似的词语、句子以独立成段的形式出现来串联全文“走过童年,我留下了快乐的脚印……”“走过少年,我留下了坚强的脚印……”“未走完的青春,我留下了奋斗的脚印……”。变化的是文字,反复吟咏的是基调,不仅强化了主题,又在变化中给人丰富生动的感受,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解析:

  “新材料作文”这种新的考查形式,其写作要领是:尽可能多的找出材料的含义,即意义点,通过比较鉴别,选出你认为最佳(或感触最深、最有话可说)的一点来作为将写文章的主旨。

  在我们的人生路程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爬山的经历和体会。这当中,有的人能奋勇争先爬上山顶,有的人爬爬歇歇,最终也爬到山顶,目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景;也有的人爬山只是重在参与,为了享受爬山的过程,至于能否爬到山顶并不在乎。

  爬山如此,人生的每一项活动、工作、事业也是如此。由此拓展引申,我们对这则材料的审题可以有如下的立意:

  于丹的角度:①勇攀高峰,志存高远 ②要有奋勇争先的豪迈气概 ③争强好胜,永不服输 ④勇立潮头,做社会的变革者 ⑤成功属于不屈不挠者

  易中天的角度:①做任何事情都重在参与②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③力所能及无遗憾 ④量力而行,尽力就可 ⑤享受过程,别有洞天

  考生在选择最佳切入点时,既要考虑最佳角度,也要考虑最适合自己展开的角度,即别人少有顾及的意向而自己却感悟最深、有话可说且能把话说好的角度。

  另外,写作时,为了保险,最好能引用材料中和你的角度、观点相关的句子加以分析,这样立论就扣住了“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的要求,观点有出处,有来由,言之有理,容易得到阅卷人的认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意,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立意(选取材料中的一个“意义点”),即可构思作文。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恶(è) 恶心 恶意 玩恶作剧 深恶痛绝 B:冠(ɡuān) 鸡冠 冠军 怒发冲冠 冠冕堂皇 C:发(fā) 发迹 发祥 发扬光大 发人深省 D:荷(hé) 荷花 荷包 荷枪实弹 肩负重荷

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生活得太紧张了,____,让我们当然包括作家都能有几分松弛吧。 ①我们的作家生活得太紧张了 ②作家生活得太紧张了 ③让文学给我们几分喜悦 ④让文学给我们送来一点清风 ⑤让文学给我们保留一块净土 ⑥让文学考核我们分辨美丑的能力

A:①④③⑥ B:②③⑤⑥ C:①④⑤③ D:②④③⑤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迸发 河蚌 水泵 绷裂 B:翘首 憔悴 剑鞘 峭壁 C:懊悔 执拗 骄傲 桀骜 D:磅礴 停泊 薄荷 亳县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材料一 教育部近日指出,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多家电视台的台标不合规范,如央视台标CCTV是英文缩写,不符合国家语言文字法规要求,需改为汉字。央视则表示该台标非常珍贵,不能更改。

材料二 面对教育部的批评,央视“不可能轻易更改”的回复,有人认为“太过霸气”,“央视敢于叫板的底气,无非还是来自其特殊的地位”。这部分人力挺教育部,认为教育部是为了传统文化而做努力,应该支持。

⑴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2分)

答:

⑵针对以上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5分)

答:

 (1)央视台标引起争议(或“央视台标要不要改”)(3分)

(2)(4分)示例一 “CCTV”早已深入人心。(1分)首先,CCTV多年来作为央视的标识,早已为国人乃至世界所认同,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文化意义,其品牌价值对央视、甚至是对国家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其次,央视还肩负着对国外宣传的重任,如果改成中文,肯定会给关心中国的外国朋友造成不便。(3分)示例二 “CCTV”没有中国味。(1分)首先,作为汉语载体的方块形的汉字,沿用五千多年,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最具有中国味的。其次,汉字已经作为一种国家标准,它是国家形象的标志,央视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媒体,肩负着张扬我们文化自信的社会责任。(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闽人许将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①,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②,当试馆③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④: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

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会治大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郓州。上元⑤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

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⑥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兵机不可失,愿从之。”未几,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谥曰文定。

(选自《宋史·许将列传》)

(注) ①沂公:王曾,仁宗景佑间右相。②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③试馆:古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④流内铨:官职。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⑤上元:即元宵节。⑥元祜:宋哲宗元祐元年,司马光为相,废王安石新法。后章惇、蔡京为宰相,称司马光等人为“元佑奸党”。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 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荣:赞誉

B.及肄射,将先破的 的:箭靶中心

C.吏籍为盗者系狱 籍:登记

D.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 难:危难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许将为官才能的一组是(4分) ( )

①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 ②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 ③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④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⑤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⑥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5分)

(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4分)

 2.D 

3. C 

4.(9分)(1)适逢审理太学生虞蕃诉讼一案,(许将)释放了一些无罪的太学生,蔡确舒直借机陷害许将。(会、治、因各1分,定语后置1分,句子通顺1分)

 (2) 奸臣章悼为相,与蔡卞(蔡京之弟)一起肆意网罗罪名.降职流放元祐党众臣,并上奏要开掘(元祐党首)司马光坟墓。( 罗织1分,贬谪 1分,诸1分,发1分) 


解析:

    2.难:认为……困难。

3.①文才好,⑥品德好。

4.(9分)(1)适逢审理太学生虞蕃诉讼一案,(许将)释放了一些无罪的太学生,蔡确舒直借机陷害许将。(会、治、因各1分,定语后置1分,句子通顺1分)

 (2) 奸臣章悼为相,与蔡卞(蔡京之弟)一起肆意网罗罪名.降职流放元祐党众臣,并上奏要开掘(元祐党首)司马光坟墓。( 罗织1分,贬谪 1分,诸1分,发1分) 

      参考译文:

    许将,字冲元,于仁宗嘉祜八年(1063年)中状元。欧阳修读其赋时说:“君辞气似沂公(王曾,仁宗景祜间右相),未可量也。”任命他为昭庆军判官。任期满后,宋朝廷准备让他任试馆职。(得馆职是当时仕途青云直上的龙门,也是许多以荫入仕的人梦寐以求的。)许将却认为:“起家为官,本代耕,愿出为地方官,读所未见书。”宰相对他的读书志向很赞赏,让他任明州通判。(宋神宗听说这个状元爱读书),神宗便召他进宫(谈话)。神宗(很赞赏他的才能),任命为集贤院校理。由大常寺本当转任博士,但神宗又破格提拔他为右正言,第二天入值舍人院,第三天判流内铨。这是神宗使用的特别任命,举朝上下都赞誉许将的才能。

    契丹以20万兵力压代州境(大举进犯代州),并派使者前来要求宋朝割让代州。(过去契丹与宋朝定期在代州谈判),这次原定的宋朝使者不敢去(而轮到当年出使辽国的官员惧不敢行),朝廷因而改派许将去。许将对神宗说: “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许将行前到枢密院认真地查阅了有关代州的一切档案,作了充分准备。许将来到代州境时,契丹人爬满房上观看并喊叫:“看南朝状元。”当许将与契丹人进行肄射时,许将先射中。契丹使者萧禧在宾馆以礼迎接,谈判时,萧禧果然提起代州事,许将随问随答,不失国体。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神宗,神宗对许将大加赞赏,先后任许将为知审官西院,尚书兵部。

    又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对许将的重用)引起朝臣的忌妒。在审大学生虞蕃讼学官一案时,他(反对连太广而)释放了一些无罪的大学生,蔡确舒直借机陷害许将。把他们父子都抓进了御史府,一个多月才放出来,许将被降职任蕲州知州。

    第二年,以龙图阁待制到郓州任职,元宵节那天,一些官吏登记为盗者并使之皆尽入狱,监狱人满。许将说:“这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于是全部释放。此后,民无一日犯法,牢狱空无一人。父老叹曰:“这是建狱56年来第一次空牢也。”郓州曾有一帮士人喜好聚众谤言朝政,许将虽然没有制止,至此也消失了。许将被召为兵部侍郎。

    绍圣初年,许将任吏部尚书。(当时)奸臣章悼为相,与蔡卞(蔡京之弟)罗织元祜诸臣罪名,并上奏要掘元祜党首司马光墓。哲宗问许将该怎么做。许将说:“友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崇宁元年,鄯、廓州抚定。  当时边将要求兴师渡河西攻,朝中大臣议论,皆有惧色,独许将说:“兵机不可失,宜速进军。我愿意跟随大军出征。”不久,很快传来捷报。许将因收复了河、湟,因此加“特进”(宋朝的最高荣誉奖励)。

    哲宗死后,徽宗即位。一些奸臣密谋要贬许将。御史中丞朱谔找到许将过去章表中某些语句,诬为诽谤朝政。徽宗将其贬为保留资政殿大学士到河南任知府,朱谔又进谗言,徽宗又免除资政殿大学士,到颖昌任知府,后来又迁任大名知府。政和初年,卒,享年75岁。谥文定。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