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有NH4+ D: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脉脉(mò) 颤(zhàn)动 乘(chéng)凉 独处(chǔ) B:酣(hān)睡 参差(cī) 袅娜(nà) 蓊蓊郁郁(yù) C:点缀(zhuì) 倩(qiàn)影 皱缬(xié) 揪(jiū)着草 D:一绺(lǚ) 羞涩(sè) 踱(duó)着步 明眸善睐(lái)
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一条,并说明推荐理由。(注意:①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②一定要写出作者。)
示例: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诗句:
理由:
诗句:
理由:
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理由:它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只有多读书,知识才会不枯竭,才思才会不间断。它鼓励人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理由:它告诉人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激励人们要勇攀高峰,不断进取。
解析:
无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近来,对于谷歌未经合法授权擅自扫描收录使用中国作家作品的行为,引起了中国作家们的强烈不满,为此,谷歌首次公开道歉。 B:学生如果看不到自身发展所具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一味盲目模仿“考场满分作文”,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写作能力发展的枷锁。 C:北京时间9月15日,中国排协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原中国女排助理教练俞觉敏接替王宝泉,执掌中国女排国家队主教练。 D: 针对西南丰水地区今年为何出现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这一问题,水利部负责人分析指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是主要原因。
下面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英文“Volunteer”的意思是“志愿者”)请解读该标志的寓意。(找出3点即可)( 3分 )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由汉字“心”、英文字母“V”、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与世博会会徽“世”异曲同工,在呈现中国文化个性的同时,1、表达了志愿者的用“心”和热“心”。2、“V”是英文“Volunteer”的首字母,阐述了标志所代表的群体,赋予其清晰的含义;3、飞翔的和平鸽代表上海,也象征和平友爱,4、橄榄枝则寓意可持续发展和希望,传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5、彩虹般的色彩,迎风飘舞的彩带,是上海热情的召唤。
解析:
略
任选一位中外名人,仿写短诗。要求:必须用一个比喻,不超过50字。
马丁??路德??金
一支带响的飞箭,
落在林肯坐像前。
我有一个梦想,
催开了1963年自由平等的春天。
泰戈尔 /一只飞鸟,/笼养在你的诗集里。/你,就是飞过天空的那只小鸟,/没留踪迹,只有美丽。
解析:
略
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婉约派 发原地 别出心裁 貌和神离 B:爆冷门 嫡孙女 陨身不恤 振耳欲聋 C:水笼头 白内瘴 委曲求全 飞皇腾达 D:雄赳赳 破天荒 咎由自取 挺而走险
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一段话断句。
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
②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1)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也。”(4分,每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2)①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地呢?(2分,“奚” “句子大意”各1分。)
②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4分,“因”1分,“赂以一名都”介词结构后置1分,“亡地于秦、取偿于齐”1分,句子大意1分)
解析:
无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
(2)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
(白居易《琵琶行》)
(3) ,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 !
(王勃《滕王阁序》)
(4) ,憔悴损, ? (李清照《声声慢》)
(5)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
(2)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3)孟尝高洁 岂效穷途之哭
(4)满地黄花堆积 如今有谁堪摘
(5)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灯 火 萧 萧
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是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
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①
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根据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
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
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
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拿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②
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无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
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
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有删节)
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小题1】①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童年生活的 深切留恋和怀念;②使童年的生活图景更真实、具体、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题2】1.①即使普通的煤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 宝贵的;
②灯下的温馨和苦读,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的宝贵财富。
2.①曾经拥有的灯下的温馨已经逝去,“我”有 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怅惘;
②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小题3】第一问:①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
②偶 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互相交叉。
第二问: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
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小题4】①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 段时光,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②灯火下的祖孙相牵,使作者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
③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灯火下的夜读,这是作者人生的重要一步。
解析:
【小题1】文章三处细节写了煤油灯的外形或使用,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抒发的思想感情作答。考察细节描写的作用。
【小题2】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第一句从比喻的本体和比喻义及作者在文章表达的情感,可以得到答案。第二句抓住“迷失”来分析作答。
【小题3】考查人称变换在文中的作用。注意人称变换与作者情感的变化。
【小题4】考查概括中心主题。结合全文分析灯火在文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