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月”“风”“烛光”三物,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为你的好友发一条祝贺生日的短信。
(不超过50字)
幸福是月,快乐是风,祝福如烛光。在这皓月当空、清风拂面、烛光悠悠的日子里,衷心祝你:
生日快乐!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春桃娇艳,夏荷清丽,秋菊高洁,冬梅傲雪。他们在不同的季节里绽放着自己的精彩。物如此,人亦然。
请以“各有各的精彩”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略
略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节选自《项脊轩志》)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母立于兹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③一日,大母过余曰 ④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A.①②意思相同,③④意思不同 B.①②意思不同,③④意思相同
C.①②意思不同,③④意思不同 D.①②意思相同,③④意思相同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臣具以表闻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下列各句中全都能够表现祖母关爱孙子的一组是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②儿寒乎?欲食乎? ③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④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⑤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小题1】选C。(在,到;拜访,责备。)
【小题1】选A。
【小题1】选C。
【小题1】我的孩子,很久没见到你到身影了,为什么整天不声不响地待在这儿,真像个女儿家呀?
略
雪 祝 勇
①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画面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蕴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②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谈谈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已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新如琼浆,天气文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③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邃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染出优美的图影。
④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有时路旁堆积的雪太厚了,“刷”地掉下来,落在我的外套上,正是前人所谓“玉堕冰河,沾衣生湿”的情景。我徘徊着我的脚步,拓展着我的视线,一派浓重而神秘的诗情,油然浮上我的心头,使我幽然意远,漠然神凝。
⑤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象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怆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到:“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兀傲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江寒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和衰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朝胡应鳞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的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鳞,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世界,玩味透彻了。
⑥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地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中融化了。
文中的“雪满”山野,与“国画里的留白”有何相同之处?
请说说文末划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文章的中心内容是写雪,但在第⑤段中却用了较多笔墨写《江寒独钓图》及其有关内容,为什么?
文章第二段说“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谈谈的欢愉”,请根据全文概括作者“欢愉”的原因。
作者说“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请再举一例,并具体分析。
【小题1】(2分)①雪野的苍茫空阔与留白一样,并非一无所有,可以让人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②都可以让人发挥想像,使意境更加深远
【小题1】(2分)雪花使“我”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唤起了美好生活的回忆,心中充满了生命的热情。
【小题1】(2分)①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②用具体事例说明雪满山野后更能体味出凛然的生命力。
【小题1】(3分)①每当雪至,环境纯粹了。②心灵纯粹,听到雪地轻柔的言语,感受到诗意。③感受昂扬的生命力,激发自己的热情。
【小题1】 略(3分)诗句选取恰当给1分,分析恰当给2分
略
某领导在谈到“政府诚信最重要”这一话题时说了如下的话,把句子弄乱了,请你帮忙调整好顺序。
①从社会经济活动方面来看,政府也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主体。
②政府如失去诚信,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也毁坏了国家的声誉。
③因此,政府的诚信处在社会诚信的核心、主导地位,是第一诚信。
④政府如失去诚信,经济活动就会一片混乱。
⑤在各类的诚信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诚信是政府的诚信。
⑥ 因为从政治方面来看,政府的诚信度决定了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调整后的顺序是: (只写序号)
⑤⑥②①④③
略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保护遗产 延续民族文化的基因
以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和6月9日“中国文化遗产日”两大文化节日为契机,以“保护文化遗产 建设和谐文化”为主题的这次大型媒体行动,是文化部、中宣部宣教局、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等十余部门与央视社教中心联合制作的迄今为止关于文化遗产保护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力度最强的一次宣传行动。节目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对于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与此同时,刚刚闭幕的“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作为中国也是世界上举办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个节日,也产生了很好的国际影响,并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国政府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和关切。
我们注意到,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个性化,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极为重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越是全球化,越应当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个性,否则就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自我。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一个民族文化的DNA.”这是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DNA是生命个体在生理上区别于其他个体的标志。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以物质或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建筑、器具、书画、习俗礼仪、手工技艺、表演艺术等以及与这些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元素,经过时间的“千锤百炼”存留至今,凝结着历史的必然选择,凝聚着人类的集体记忆。这些记忆犹如人类进化发展的固化的或活态的“基因”,历经沧桑而脉络不断,成为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蕴,彰显着民族的文化身份和民族性格。
这些年来,由于我国政府以及民间各方面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逐步强化,成效逐步提高。大家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无论是“静态”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与时代、与生活、与群众建立联系,那么其价值就不能得到体现,其保护和传承就无从谈起。正因如此,保护文化遗产应该有活态思维、平民视角、发展眼光:活态思维,就是使文化遗产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中鲜活起来,在本土与国际的对话中凸显出来;平民视角,就是要探索一条使文化遗产贴近大众的模式,使其在最朴素的“文化回家”当中彰显人文精神和实用价值,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发展眼光,就是把文化遗产放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锤炼提纯,使之适合我们的时代,而不是固守陈规、一成不变。
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全民族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包括政府的政策自觉――文化政策的导引和管理;学者的智力自觉――观念与知识的阐述和支持;媒体的宣传自觉――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活态”传承人的传承自觉――文化的自信和坚守;还包括广大民众的参与自觉――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如此,这项传承文明、造福子孙的事业才会曙光照耀、生机一片。
下列有关“文化遗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遗产不仅指静态的物质文化遗产,更主要的是指极易被人忽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B.文化遗产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它凝聚着人类的集体记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
C.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既包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也包括与之相关的文化元素。
D.要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落实到实处,就必须使其与时代、生活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
下列对题目中“延续民族文化的基因”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延续民族文化的基因”就是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代生活和群众联系起来,使之得到保护和传承。
B.“延续民族文化的基因”是指要设立诸如中国文化遗产日这样的纪念性节日,以产生良好的国际影响。
C.“延续民族文化的基因”是指要保护各个民族文化,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个性化。
D.“延续民族文化的基因”就是要维系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蕴,彰显民族的性格和文化身份。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举办,充分显示了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采取保护措施的必要性。
B.文中“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是指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以补充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C.“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一个民族文化的DNA”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表明传统文化是彰显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性格的标志。
D.这些年来,由于政府、民间有识之士的不断努力,我国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成效逐步提高。
根据原文,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个性化问题上,人们对文化的多样性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对民族的个性化有所忽视。
B.保护文化遗产,并不代表对文化遗产要全盘肯定与吸收,它应该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更适合我们的时代。
C.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表演艺术的相关文化元素包括:脚本、脸谱、服装、道具、唱白、舞台设计等。
D.作者提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看法,表达了关于文化遗产中的价值如何体现,其保护和传承如何实施等方面的见解。
【小题1】A【小题1】D【小题1】B【小题1】A
【小题1】(“更主要的是指极易被人忽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法错误)
【小题1】A还应包括物质文化遗产;B项中“指要设立诸如中国文化遗产日这样的纪念性节日”不当,此外,设立纪念性节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为了“产生良好的国际影响”;C本文谈的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而不是泛指“要保护各个民族文化”)
8、B(文中“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是针对保护传统文化而言,“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以补充传统文化”的说法不符合文意)
【小题1】(“有所忽视”的推断不当,实际上人们并没有忽视此问题,文中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越是全球化,越应当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个性”)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马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的发展趋势是体型从小到大,腿和脚由短变长。 ,侧趾退化,不再使用,只靠中趾支撑身体,行走和奔跑。 所以在演化中四肢逐渐变得长而有力 ②这个发展趋势也反映了马从适应于森林生活到适应草原生活的过程 ③在草原中生活极易受到肉食动物的袭击 ④由于马是被捕食的动物 ⑤而最好的防御方式就是要比捕食它的动物跑得更快
A:③⑤①②④ B:②③④⑤① C:②④③⑤① D:②③④①⑤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无数莘莘学子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学成时却就业无门,这种现实困境使就业问题成为这次大会上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B:受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中国的出口下滑首当其冲,外部需求的萎缩,使得许多厂商减少了投资计划。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支柱的出口和投资不振,迫切要求政府迅速做出反应。 C:最近一犀利哥迅速走红网络, 他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那帅到无敌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由于这潮流型乞丐帅哥的举止特立独行,亦有网友对其身份表示质疑。 D:发生在约旦首都安曼三家豪华酒店内的自杀袭击事件造成了重大伤亡,现场尸体横陈,惨不忍睹,令人叹为观止。
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
溪 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示例:沙砾 没有高山巍峨的身躯,也没有怪石嶙峋的姿态,但路基下那份坚定,是你沉默的奉献。 星星 没有夜空浩瀚的胸怀,也没有明月圣洁的光辉,但苍穹中的那点闪烁,是你跳跃的足迹。 蜡烛 没有旭日耀眼的光芒,也没有彩霞绚丽的色彩,但__中的那点火光,是你燃烧的希望。
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选自《语文读本Ⅱ:严光不慕仕途》)
(二)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
(选自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区欲即诣造 自称谦辞
B.阿谀顺旨要领绝 腰与颈
C.帝即其卧所 立即,马上
D.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登上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良久,乃张目熟视 B. 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及时相遣归
C. 陛下差增于往 D. 光以足加帝腹上
月出于东山之上 既替余以蕙纕兮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直接表现光武帝“以贵下贱”的一组是( )
①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 ②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③车驾即日幸其馆 ④不可相助为理邪
⑤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光年轻时就很有名声,且是光武帝的老朋友,到了光武帝当上皇帝的时候,他却改名隐身江湖,表现出不攀附权贵的高尚节操。
B.司徒侯霸与严光有旧交情,因公务繁忙不能前往拜访严光,便派人送信请他屈就前来叙旧,严光很生气,把信笺投给使者,并口授回信警告和劝诫侯霸。
C.当严光被接到京都后,光武帝亲临客馆拜访严光,恳请他辅助自己治理天下,虽遭到严光拒绝,却依旧能包容尊重严光。
D.范仲淹认为,没有严光就不能成就光武帝一生的辉煌,没有光武帝也不能成全严光的清高品格。一个是心比日月还光明,一个是气度比天地更广阔。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严光不慕仕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因日暮,自屈语言。(《严光不慕仕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1)皇帝想到他的才德,就派人按照他的形貌特征去访求他。(以,按照。物色,形体相貌)
(2)希望你能趁着傍晚,屈尊前来畅谈。(因,趁着。语言,谈论,讨论)
(3)有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自由放纵地生活。(因,依、随着。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
【小题1】(即,走进,靠近)
【小题1】(A.于,才/表判断,为,是。B.相,表动作偏指一方。C.介词,比/介词,从。D.介词,把/介词,因为)
【小题1】(“以贵下贱”意思是说以尊贵的身份礼遇、礼待身份比自己低的人。①是写光武帝准备好礼车,派使者以厚礼聘请严光;③是写光武帝亲临严光住处邀请他;④是写光武帝恳请严光辅佐自己治理天下。以上叙写都通过正面描写来直接表现光武帝“以贵下贱”品格。②是写光武帝对老朋友性格的评论,⑤写光武因严光拒绝自己而无可奈何归去,⑥是写太史奏报天象情况,故②⑤⑥都不属于直接表现光武帝的“以贵下贱”。)
【小题1】(“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是指没有严光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博大,而不是“成就光武帝一生的辉煌”,博大强调胸怀,辉煌重在成就)
【小题1】略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