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况于将相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弦弦掩抑声声思, 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5)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

(3)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

(4)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解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悦亲戚之情话,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2) ,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3)泻水置平地,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4)三顾频烦天下计, ,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5)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6) ,画船听雨眠。(韦庄《pú sà 蛮》其二)


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__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诗歌前三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三句在诗中有何作用?

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心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1)用暮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冷压抑的意境。

作用:前三句寓情于景,为下文“离人”句作铺垫,衬托了离别时的孤寂惆怅之情。

(2)、友人归去已经新年,而自己却不能回去。此联一方面表现诗人的自伤惆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念友之情(或因友人归去逢新年的欣慰之情)。


解析:

请以“水”为对象,分别从不同角度立意,写出三个富有哲理的句子。

例句:污身垢体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___

(2)___

(3)___

(1)放任自流,才能勇往直前;(2)总是把比自己贵重的油举到上面;(3)安于潭中的宁静,就永远流不进海洋。


解析:

根据下列提供的情景,各扩写成一段不少于50字的文段。

① 敲门声 开门 来者是久别的好友

② 敲门声 开门 来者是昨天吵过架的同学

如果世界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获得许多东西。金字塔如史,布达拉宫如经,苏州园林如诗词;你可以从中看到远古的文明,看到zōng jiāo 民俗,看到艺术文化,看到美学传统……


解析:

下列句子顺序已被打乱,请按照正确的语序重新排列。(只填写序号)

①环境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脱节,正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不力的症结所在。②就要在开发之前将环境保护规划引入和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决策中去。③要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④环境问题的核心是经济问题。⑤要使环境保护与开发协调统一。

④①⑤②③


解析:

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为“分时度假”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

分时度假作为一种休闲度假方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阿尔卑斯地区。它需要有关机构先与当地酒店或度假村签订协议,将客房使用权每年按周划成52份,用锁定且优惠的价格按份销售给顾客。这样,顾客就拥有了在一定的期限内在这一住所部分时段的一周产权,同时还享有转让、馈赠、继承等系列权益。顾客通过交换系统与世界各地类似产权的拥有人进行交换,就可以前往世界各地住宿,从而实现了低成本旅游度假的目的。

答:分时度假

分时度假是一种人们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当地某酒店或度假村部分时段的产权,通过交换系统与各地类似产权的拥有人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前往各地旅游住宿的目的的休闲度假方式。5分。肯定的单句2分,三个限制句的要点——在当地购买产权、通过交换、在异地消费各1分。


解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 何人枕上闻?

注: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此诗颔联是表现秋色之美的佳句,写景很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作具体的赏析。

诗的尾联的用意是什么?“芭蕉雨”、“枕上闻”,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小题1】①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②生动活泼。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是活的景,一派活泼,一片生机。③强烈对比。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④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⑤俯仰相衬。“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之间何等空阔自然。(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小题1】末尾一联,用意在于点出题目中的“宿”字。(1分)诗人是打算在山中过夜的,不过还未到就寝的时候,然而他已想到了枕上的意境:雨打芭蕉的音响,枕上听雨的情韵。多么清幽而又闲适,浪漫而有诗意。(3分)


解析: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王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选出加点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A.春风不度玉门关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选出加点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相如因持璧却立

A.敌不敢至,虽至必却 B.王者不却众庶

C.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加点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④决负约不偿城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⑥明年复攻赵

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A.③④ B.④⑧ C.⑥⑧ D.③⑥

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秦兵之来

A.行李之往来

B.夫晋,何厌之有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舍相如广成传 B.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C.左右欲刃相如 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A

【小题6】B


解析:

【小题1】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小题6】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共22分,)

幸福倒计时

李世民

搅拌机像一个巨大的蜗牛突突啦啦旋转着,民工三元认真而自然地扳动着离合器,把黏糊糊的混凝土倒在了伙伴们的小车里。

三元已经彻底地喜欢上了这个巨大的蜗牛一样的搅拌机,尽管搅拌机的声音尖厉刺耳,尽管搅拌机还常常会把星星点点的灰浆喷溅到三元黑红色的脸膛儿和敞开衣扣的肚皮上,三元还是觉得,搅拌机就像自家喂熟的大黄牛一样听话,让它吃料它就吃料,让它旋转它就旋转,让它停下它就停下。

每天上班的时候,三元总是比伙伴们早到一会儿,看看搅拌机的线路是不是有问题,给轴承和齿轮加些油什么的;每天下班的时候,三元总是晚走一会儿,冲刷一下搅拌机的里里外外,或者是紧一紧螺丝。三元越发觉得,搅拌机就是自家喂养的那头牛,你只要好好侍候它,它就听你的使唤,卖力的干活。

搅拌机的左侧,有一根柳木柱子。说它是柱子,其实是不对的,春天工地开工的时候,大家安装搅拌机,随意插了一根柳木,现在已经是夏天了,柳木的梢头居然抽出了几根枝条,生出了翠绿的嫩芽来,应该算是一棵柳树了吧。柳木上挂着一块黑板,黑板上写着一行醒目的字:工程离竣工还有120天。

在黑板的最下面,还有一行用粉笔写的小字:离三元结婚还有30天。这行小字,除了三元之外,工地上其他人可能都不知道,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在意也看不清楚。这是三元的秘密,也是三元无法掩饰的幸福,看着这行字,三元常常会无端地发出嘿嘿的笑声,他觉得那个不断变化的数字,像一根根火柴,一次又一次地擦亮了自己的眼睛,映红了自己的脸膛,这样的时候,三元的心里也会像涨潮的海水一样,涌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幸福。

三元的对象叫柳琴,是过年的时候村里的媒人介绍的。有时候,三元使劲地想柳琴的模样,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其实,这也不是三元的错,三元和柳琴,总共才见了三次面,头一回,是三元和柳琴相亲,第一眼,三元就相中了柳琴,他觉得柳琴好看,越是好看,三元越不敢多看,三元越是不敢多看,好看在哪里,三元也说不上来。第二回,三元去柳琴家送彩礼,带去了一台大彩电,和一堆花花绿绿的衣服,记得当时柳琴说,这么多衣服,啥时候才穿得完啊,三元直搓手,不知道说啥好。第三回,三元来城里打工,柳琴送他去车站,那天是正月十六,天冷得厉害,柳琴的手冻得通红,有几回,三元都想拉住柳琴的手,这样一是给她暖暖手,二就是两人牵牵手。三元只是这样想,却没有拉住柳琴的手,现在三元想起来多后悔呀,他真的想不出拉住柳琴的手是什么样的滋味,他想等结婚以后,天天都要拉住柳琴的手……

工地的对面有一个超市,休息的时候,三元常到里面看,三元看中了超市里的一条毛巾被,粉红色,带点暗花,上面有鸳鸯戏水的图案。三元不止一次地看那条毛巾被,他想柳琴一定会喜欢的,想着想着,三元的脸就红了。三元还想,城里的东西就是好,城里的东西也很贵,一条毛巾被二百多块钱,顶两只山羊呢,顶好几袋玉米呢。但是,三元还是拿定了主意,等到回家结婚那一天,一定要带回这条毛巾被。

工地上,每天都要用一袋又一袋的水泥,这些水泥,是三元一袋又一袋从仓库搬到搅拌机前的,用过了水泥,三元就把一条又一条的水泥袋收藏起来,隔上三五天,就有收废品的小贩上门收一次,三元计算着,到了临走的时候,卖水泥袋的钱差不多也能买一条毛巾被了。

黑板下方的数字在三元的期盼中一天比一天变小了,三元结婚的日子也来临了。

那天,三元怀揣着水泥袋换来的二百块钱,一阵风催着一阵雨地朝对面的超市赶去,就要推开超市的玻璃门时,三元禁不住回头望了一眼,三元看见,搅拌机还在像蜗牛一样旋转着,伙伴们还像过年一样装着石子推着沙子;三元听见,搅拌机还呼呼啦啦地响着,伙伴们还嘿嘿呀呀地喊着号子……

从超市走出来的时候,三元左手拎着一只烧鸡两只板鸭三条炸鱼,右手拎着四瓶高梁酒。其实三元是在看到超市门前那个巨大的酒瓶才改变主意的,三元像个做错了事情的孩子一样涨红了脸,他在想,这个时候为什么不请兄弟们喝杯酒呢?

那天晚上,高梁酒的香味在整个工地上荡漾着,伙伴们呼天喊地的猜拳声也响彻了整个工地,大家都说喜酒不醉人,实际上大家都喝醉了。喝醉了伙伴们说就稠了,有人问三元你媳妇好看不好看,三元说好看,有人说三元你媳妇好看带过来让大伙也看看呀,三元说这回俺请了半个月的假,结婚后,就把媳妇带到工地上来,让大家好好地看两天……

第二天,三元在伙伴们的簇拥下乘上了火车。三元还不知道,自己的行李包里,多了一条粉红色暗花的毛巾被;三元更不知道,工地上黑板下面的那行小字,此刻已经变成了醒目的大字:离三元回工地还有15天。 (选自《百花园??小小说原创版》)

小说中的“三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说在刻画三元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说明。

小说的题目是“幸福倒计时”,请结合全文说明“幸福”的具体含义。

小说多次写到“搅拌机”这一劳动工具,试分析它在小说中的具体作用。

【小题1】三元是一个勤劳、善良,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感情纯真、丰富,做事细心、认真的农民工形象。(共2分。“农民工”1分,“勤劳”、“善良”“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感情纯真、丰富”“做事细心、认真”,1分)

【小题2】手法:①心理描写。小说在刻画三元时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如三元对搅拌机的看法,三元对谈对象情景的回忆,三元给对象买礼物时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等都形象的表现了三元的性格特征。②侧面描写。如通过搅拌机的“听使唤”衬托三元的勤快,通过对柳树的描绘暗示三元的纯真及其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通过伙伴们喝得大醉、替三元买礼物、改动黑板下面的小字等表现三元的善良、与工友相处的融洽等。(共2分,任选一种手法分析即可,手法1分,分析1分,分析言之成理即可。若答其他方法,分析合理也可)

【小题3】“幸福”既包含着三元结婚日期这一幸福时刻的到来,也包含着工友们对三元返回到工地的期盼。

【小题4】在小说中起到线索的作用,三元的劳动和生活情景始终围绕“搅拌机”来组织;“搅拌机”是三元在工地上的主要劳动工具,通过它可以真实地描绘三元的劳动生活;“搅拌机”的听使唤、卖力地干活儿恰是三元性格特征的写照。因此,“搅拌机”也就是三元这位农民工的象征。(共4分,“线索”作用1分,分析3分)


解析:

【小题1】略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