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的比例不符合1:3的是( )
A:酵母菌分别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下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出的CO2的体积之比 B: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AaBb与AaBB杂交后代隐性与双显性之比 C: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 D: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概率之比
“科技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而兴奋剂的检测是其中一个重要课题。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传统的兴奋剂,这种兴奋剂可增加血液中红细胞含量,从而提高运动成绩,许多运动员因冒险服用而遭禁赛。若借助于基因治疗手段,将这种兴奋剂的基因注入人体,在身体里形成一个局部的EPO制造基地,那么传统的尿样和血样检测都无法查出,因此将这种基因称为兴奋剂。下列有关基因兴奋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基因兴奋剂的表达产物EPO是一种蛋白质,不能口服 B:EPO的合成与核糖体、线粒体有直接关系 C:通过DNA检测,可以查出运动员体内是否加入了基因兴奋剂 D:基因兴奋剂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产生的物质对人体无副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观鸭说 (明)吴廷翰
①家僮取鸭卵伏之,得雏鸭数拾枚。始育,则饲之盆中,少与之水,其声呴呴然,其毛羽滈滈然,予甚爱,戏之。
②不数日,僮以告曰:“雏鸭有毙者矣。”既而听其声,啾啾然哀鸣;视其毛羽,苏苏然以散落,予让僮不善畜也。僮曰:“是非不善畜也,畜不以水也。”
③次日,予适憩亭中,时雨初歇,池水方强,顾而乐之,凭栏而语曰:“曷不以畜鸭雏?”僮趋而去,不移时筐而至,稍出之水涯,皇皇然惊愕不已,其目睢睢然睨,其足逡逡然前而却。竿之,则遂群奔水中,或扬足而驰,或拍翅而飞,不定者良久。既乃狎水,或仰而饮,或俯而啄,三五而阵,各适其所。则又或沉或浮,或没或出,盘旋戏跃于萍藻间。既休而理羽,交口扇翅,或曳而行,或拳而立,或屈而睡,消摇相羊[1],容与如也[2]。既晡,僮将筐而归,则相与复嬉于渚,或逐于堤,或蔽于丛,不可得,遂纵之。
④明日至,亦如之。其声嗈嗈然以和,其毛羽濯濯然以光泽。其去畜池之前仅三日,充长已倍三之一矣。
⑤余乃叹曰:大哉造物之育万物乎!大而龙蛇之于渊泽,虎豹之于山林,细而蠛曚[3]鼋龟醯鸡[4]之于瓮、于坎、于蹄涔[5],各遂其性而已。鸭之不育于陆而育于水,亦一理也。夫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君子为政,当斯民沦丧之后,烦之以法令,胁之以刑罚,诱之以智巧,荡之以淫华,本性日耗,生理日促,相与骈死而不知。一旦欲其改途易辙,驱之以道德,荡之以礼义,纳之以忠信,囿之以淳朴,靡不相顾骇愕,不信不安。及其久也,教成而化行,行安而俗美,追视昔日之所为与今日之所趋,安危利害相去什佰而千万则虽械之使为恶日挞之而欲其蹈刑亦不可得矣。然则民之初生,鸭之育于盆者也。狃于习而不悟,毙于陆者也。视其毙而不知所以救,僮之让者也。反其自然之性而犹疑,试于水者也。得其所以为性而安且乐,水之狎而不归者也。生养蕃息,既富且昌,水之畜而充长也。 (有删节)
注:
[1] 消摇:同“逍遥”,安闲自得。相羊:徜徉,漫游之意。屈原《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2] 容与:安逸自得的样子。[3] 蠛蠓(mèi měng):也称“蠓”,一种小飞虫。[4] 醯(xī)鸡:小飞虫。[5] 蹄涔(cén):蹄迹中的积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让僮不善畜也 让:责备
B.竿之,则遂群奔水中 竿:用竹竿驱赶
C.囿之以淳朴 囿:约束、规范
D.靡不相顾骇愕 靡:全,都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家僮孵化出一窝小鸭子,它们稚嫩的叫声和洁净油亮的羽毛格外招人喜爱,作者忍不住要去逗弄这些小家伙玩。这是观鸭之始。
B.第②段写因为将鸭子放在盆里离水蓄养,小鸭子出现了倒毙的情形,其他的也叫声凄哀,羽毛散落。这里情节出现跌宕,为下文蓄势。
C.第③④段记叙放养小鸭子于水池之中。这里作者用夸张的手法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水中鸭子的欢畅嬉闹和喜人长势。是记叙的重点。
D.第⑤段是作者由养鸭悟出的“育民”的道理,强调顺从其本性,可使民生养蕃息,既富且昌。是作者写作的落脚点所在。
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安危利害相去什佰而千万则虽械之使为恶日挞之而欲其蹈刑亦不可得矣。
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非不善畜也,畜不以水也。
(2)夫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
【小题】D
【小题】C
【小题】安危利害相去什佰而千万/则虽械之使为恶/日挞之而欲其蹈刑/亦不可得矣。(每处1分)
【小题】①这不是没有好好喂养,是没有用它们所需要的水来饲养。②如果违背它的本性,就是造物主也不能用勉强的做法来养育万物,那么圣人又怎能用这样的做法来畜养(教育)百姓呢?
【小题】 靡:没有
【小题】 非夸张
【小题】无
【小题】① (“是”,”畜””以水”)②(一句一分,”反””造化””反问句式”)
译文:家中的僮仆拿鸭蛋来孵化,得到几只雏鸭。开始饲养的时候,给它们一点点水,他们发出呴呴的声音,它们的羽毛泛出白色的光泽,我很喜欢它们,逗弄着它们。
没过几天,僮仆来告诉我:“已经有雏鸭死亡了。”接着,我听它们的声音,它们啾啾地发出哀鸣,观察它们的羽毛,非常疏松的快要散落了,我怪责僮仆没有好好饲养。僮仆说:“不是我没有好好饲养,是饲养雏鸭的时候不用水啊。”
第二天,我刚好在亭子里休息,当时雨刚好停了。池塘里的水正好涨满,我回过头来,非常高兴,靠着栏杆对僮仆说:“为什么不把这池水拿来饲养雏鸭呢?”僮仆赶忙跑去,不一会儿,用箩筐装着雏鸭来了,雏鸭们只是刚刚出到水边,就非常不安害怕,它们仰起了头,斜视着,鸭足不敢举步,又想前进又一边后退。拿起竹竿驱赶它们,就一起飞奔到水里,有的扬起双足游去,有的拍打翅膀飞起来,很久都没有安定下来。一会儿后,就开始玩水,有的仰起头来喝水,有的低下头来啄东西,几个凑到一块,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去。又或者沉到水底,不见踪影,或者浮出水面,在浮萍水藻之间嬉戏跳动。过一会,歇下来把头埋到羽毛里,拍打翅膀,有的摇摇摆摆地走路,有的蜷缩着站着,有的低下头睡觉,非常逍遥,非常安闲自得。傍晚时候,僮仆想用箩筐把它们装好带回,它们就水边再和僮仆嬉戏,有的跑到堤岸上去,有的藏到丛林里去,僮仆抓不到它们了,于是就放它们自由了。
到第二天,也是这样,他们发出嗈嗈的声音互相唱和,他们的羽毛发出明亮的光泽。它们距离到池塘饲养仅仅三天,已经比原来长胖了三倍了。我于是有感叹了:
造物主养育万物真是伟大啊!大到就像把龙蛇放在深渊和湖泽,把虎豹放在深山大林,小到把飞虫放到马蹄的积水里,都是各自顺从了它们的习性罢了。像鸭子不能在陆上饲养,而要在水上饲养,也是同样的道理啊。如果违反它们的习性,造化不能用来养育万物,圣人又怎么能够用来教育人民呢?当权者治理政务,面对人民艰难困苦的时候,用法令干扰他们,用刑罚要挟他们,用投机取巧的智慧引诱他们,使他们放荡,逐渐忘记自己的本性,生计一天天紧张,人民成群的死去但当权者却不知道。如果有朝一日想要改变统治的方法,用道德去治理他们,用礼仪教化他们,用忠信招揽他们,用淳朴的道德约束他们,人民没有不惊愕害怕的,不敢相信当权者,不敢安稳的生活。等到时间长了,教化成功了,行为习惯了,风俗变好了,再回头看看以前做的事情和今天追求的事情,安危和利害相差就非常大了。那么,现在即使用武器打他们使他们做坏事,每天打他们想他们触犯刑律,让他们冒着性命危险去作奸犯科,也办不到了。刚刚开始治理人民的时候,就像把雏鸭养在盆里的时候一样。他们贪图于习惯不懂得醒悟,所以就会在陆地上死掉,我们看着他们死掉但是不知道拯救的办法,这就是僮仆对我的责备啊。我们要反转他们的天性,放到水里去试一试。摸清了他们的习性,使他们安稳并且快乐,就出现了后来它们在水中嬉戏不想回来的情形了。生长休息,从此生机勃勃,用水来养育就能把它们养大养肥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小题。
剃 刀 侠
木 桦
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几十丈高的城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__攘往的人流。
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华热闹时间。
一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八落。
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
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
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住。
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当然一概是白活儿。
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赶紧躬身让位。那蓝翎爷也不搭话,将马鞭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
谁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这蓝翎爷体肥身重,木椅“咔嚓”一声就散了架。这家伙一个四仰八叉摔在地上。
这还了得!蓝翎爷火从天降,怒从胆生,抓起地上的马鞭,劈头盖脑就向小师傅猛抽起来,直抽得小师傅满脸淌血,爹一声妈一声叫着,他才给两个小卒扶到另一个剃头挑儿前。
那挑子一头火正旺,铜盆里的净水正冒热气。
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
小卒就把蓝翎爷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师傅抓紧干活儿。
到底是老马识途。瘦老头儿就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给蓝翎爷盘起辫子剃起来。那半寸宽极好钢口的红木短把儿剃刀,被荡得吹毛立断,直把蓝翎爷辫子周边刮得油光锃亮,苍蝇落上都得打滑。
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就有睡意,就有小卒子过来用背托着头。老人就把刀板儿在睡脸上游动。
那剃刀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那蓝翎爷就“呼噜呼噜”睡。
脸刮完,瘦老头儿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头热铜盆里蘸个热毛巾,用手边试凉热边把毛巾蒙到蓝翎爷脸上。这是最后一道工序。热巾上脸,蓝翎爷就醒了。按规矩老师傅掀起毛巾盖住眼睛,轻松地在下巴和脖子处又找几刀,这才把热毛巾在胖脸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围的大毛巾,把蓝翎爷头一扶,小卒子就顺势把蓝翎爷扶起来。
瘦老头儿必恭必敬把手一张,说,爷您走好!那蓝翎爷就给小卒向枣红马扶去。
几个小卒把蓝翎爷扶上马。一个小卒问:爷,咱还去哪儿?
蓝翎爷不出声,小卒子就再问。还是不出声。
另一个小卒子就惊恐地说,别问了,你看咱爷脖子咋出血了?几个人就惊惧去扶蓝翎爷。哪来得及,人从马上跌下来,头咕噜咕噜滚落一边,腔子里血杀猪般喷射出来。
集市人就窃窃私语围观。
是剃刀侠……
人群里一句话提醒小卒子们,就都抽刀去奔那老剃头匠。
哪里还寻得人影。有人说,见了,从城门楼子顶尖儿,跳上大栅巷子房上,走了。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描写了繁华热闹的环境,是为了渲染气氛,为人物出场做铺垫,烘托人物形象,突出剃刀侠艺高人胆大。
B.“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说明门楼下老摊贩曾被这些蓝翎侍卫欺负。
C.小说只对剃刀侠经行了侧面描写,一个久在江湖,武艺高强的侠客形象就跃然纸上。
D.小说没有直接写蓝翎爷与剃刀侠相遇,而是先由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过渡进而来到剃刀侠身边,由剃刀侠给他剃头,引出剃刀侠的打抱不平,这样设计情节更真实、耐读。
E.小说通过讲述剃刀侠在不知不觉中杀死了蓝翎爷的故事,表现了剃刀侠高超的武艺,以及表达了对我国民间奇人的敬佩之情。
小说情节多处暗示了蓝翎爷之死,请简要分析。哪些情节暗示了蓝翎爷之死,请举例:
小说中蓝翎爷和剃刀侠的形象形成多方面的鲜明对照,请分条概括。
小说写了剃刀侠杀蓝翎爷的故事,请探究其深刻意蕴。
【小题1】AD
【小题2】①瘦老头儿荡刀。②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并“呼噜呼噜”睡。③剃头后老师傅又找几刀。④上马后,小卒子问蓝翎爷,蓝翎爷不出声。(每点2分,答满3点得满分,如有其它合理分析酌情给分。)
【小题3】①形体上:蓝翎爷体肥身重,剃刀侠却是年老体瘦;②身份地位上:蓝翎爷前呼后拥,剃刀侠势单力薄。③处世态度上:蓝翎爷暴虐成性,欺行霸市,耀武扬威,剃刀侠淡泊名利,处变不惊,自甘寂寞。(每点2分,如有其它合理概括酌情给分。)
【小题4】①歌颂了杀富济贫、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②寄托了人们惩处邪恶、彰显正义的善良愿望和朴素理想。③弱小战胜强权,正义挫败邪恶,反映出民众的智慧和力量。④散发出老北京独有的文化气息。(每点2分,如有其它合理探究酌情给分)
【小题1】A正确。说的是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突出剃刀侠在天子脚下,这种繁华人多的环境下竟然敢动手杀掉蓝翎侍卫,可见剃刀侠艺高人胆大。B、不正确。无根据。这种推测不完全正确,老摊贩认得蓝翎侍卫,不见得就一定是曾被蓝翎侍卫欺负,也可能是他经常看到蓝翎侍卫欺负其他人。C不正确。小说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就是正面描写。D正确,这样设计情节更真实。E不正确。本文歌颂了剃刀侠打抱不平,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寄托了人们惩处邪恶、彰显正义的善良愿望和朴素理想。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略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调度/宏观调控 降解/降龙伏虎 搪塞/敷衍塞责 B:省视/省吃俭用 拓本/落拓不羁 纤绳/纤尘不染 C:圈养/可圈可点 喷薄/厚古薄今 重申/老成持重 D:臧否/否极泰来 乐府/乐不思蜀 屏蔽/屏气凝神
下面这首诗题为《途中》,语序已打乱,调整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双燕引雏花下教 ②风卷云开陡顿晴 ③烟江远认帆墙影 ④雨中奔走十来程 ⑤一鸠唤妇树梢鸣 ⑥翠条浓处两三莺 ⑦山舍微闻机杼声 ⑧最爱水边数株柳
A.②④③⑦①⑤⑧⑥ B.②④⑧⑤①⑥③⑦
C.④②①⑤③⑦⑧⑥ D.④②③⑦①⑤⑧⑥
C (第一联写天气;第二、三联写见闻,由近及远;尾联突出诗人的最爱。)
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移疾归。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
嘉靖三年,帝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亦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臣等不能与同列,愿赐罢斥。”帝怒,切责,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慎、元正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抵戍所,几不起。
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廷和喜,疾愈。还永昌,闻寻句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与守臣击败贼。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大吏成善视之。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
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在翰林时,武宗问钦天监及翰林:“星有注张,又作汪张,是何星也?”众不能对。慎日:“柳星也。”历举《周礼》《史记》《汉书》以复。预修《武宗实录》,事必直书。总裁蒋冕、费宏尽付稿草,俾削定。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既投荒多暇,书无所不览。尝语人日:“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故好学穷理,老而弥笃。
世宗以议礼故,恶其父子特甚。每问慎作何状,阁臣以老病对,乃稍解。慎闻之,益纵酒自放。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诗文外,杂著至一百余种,并行于世。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 (《明史·杨慎传》,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 举:科考中选
B.服阕起故官 起:聘用
C.俾民自新 俾:使
D.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 执:搜捕
下列句子中,表现杨慎“忠”“孝”的一组是 ( )
①慎抗疏切谏 ②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
③闻廷和疾,驰至家 ④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
⑤预修《武宗实录》,事必直书 ⑥慎闻之,益纵酒自放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慎为皇帝讲解经书时,经常讲解《舜典》,并告诉皇帝,那些首恶巨奸,是不可以交纳钱财而减刑的,表现出杨慎嫉恶如仇的一面。
B.皇帝采纳桂萼的建议,任命杨慎为翰林学士,杨慎因与桂萼所信奉的思想不同而不奉诏,用行动实践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儒家信条。
C.杨慎被流放云南,利用空闲的时间博览群书。杨慎认为人的天资虽然是值得依仗的,但还应该在不断的学习、钻研中积累所需要的知识。
D.在明朝,杨慎读书广博,著作等身,除诗歌散文之外,他的著作流传于世的有一百多种,联系他一生的颠沛流离,其治学精神难能可贵。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臣等不能与同列,愿赐罢斥。
译文:
(2)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
译文:
(3)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
译文:
【小题】(3分)D
【小题】(3分)A
【小题】(3分)C
【小题】(10分)
(1)现在陛下既然越级提拔桂萼些人,不把我们的谏言当做一回事,我们不能够与桂萼一同在朝为官,希望皇上罢了我们的官。(4分)
(2)杨廷和当宰相的刚候,罢免了许多无德无才的富家子弟充任的官员。此时,那些人在路上等待,图谋杀害畅慎。(3分)
(3)杨慎作《黄叶诗》,李东阳读到后很赞赏,让他在自己门下学习。(3分)
【小题】(3分)执:拘捕。杨愤等大臣是在皇宫内劝谏,没人躲藏,皇帝下旨捉拿他们时不用“搜”。
【小题】(3分)筛选文中的信息。考查重文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解析“预修《武宗宴录》,事必直书”,说明杨慎为官正直。“慎闻之,益纵酒自放”,写扬慎知道皇帝再也不会起用自己,仕途无望之后的借酒浇愁。据以上分析排除BCD三项。
【小题】(3分)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文意。考查对文章的把握能力。解析C项,“杨慎认为人的天资虽然是值得依仗的”与原文不符。杨慎认为“资性不足恃”,也就是“人的天资不值得依仗”。
【小题】(10分)(1)
评分要点1(1)“超擢”“同列”“罢斥”各1分,整句通畅、符合文意1分。
(2)“当国”“斥”“诸”各1分,整句通畅、符合文意1分。
(3)“嗟赏”“受业”各1分,整句通畅、符合文意1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千岩万转路不定,。熊咆龙吟殷岩泉,。
(2)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空里流霜不觉飞,。,皎皎空中孤月轮。
(4)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5),山顶千门次第开。,无人知是荔枝来。
(6)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7)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8)是岁江南旱,。
(1)迷花倚石忽已瞑栗深林兮惊层巅(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4)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5)长安回望绣成堆一骑红尘妃子笑(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7)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8)衢州人食人(每空1分,共15分。)
略
下列有关生物体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性生殖产生后代的过程中不发生遗传物质重组,但后代中仍可能产生遗传物质的变异
B.同一生物个体的生殖器官中,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
C.蚕豆种子中与卵生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似的结构是由顶细胞发育而来的
D.蛙的胚胎在从受精卵发育成囊胚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和DNA总量在不断地增加
D
蛙的胚胎在从受精卵发育成囊胚的过程中,属于卵裂,细胞只分裂,不生长,每个细胞的体积变小,DNA总量不断地增加。
名句名篇默写(共14分)
⑴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
⑵扪参历井仰胁息, 。(《蜀道难》)
⑶ ,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
⑷ ,化为狼与犲。(《蜀道难》)
⑸江间波浪兼天涌, 。(《秋兴八首》)
⑹ ,生长明妃尚有村。(《咏怀古迹》)
⑺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⑻浔阳江头夜送客, 。(《琵琶行》)
⑼ ,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
⑽ ,血色罗裙翻酒污。(《琵琶行》)
⑾ ,黄芦苦竹绕宅生。(《琵琶行》)
⑿座中泣下谁最多? 。(《琵琶行》)
⒀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⒁ ,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
⑴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⑵以手抚膺坐长叹
⑶飞湍瀑流争喧豗
⑷所守或匪亲
⑸塞上风云接地阴
⑹群山万壑赴荆门
⑺万里悲秋常作客
⑻枫叶荻花秋瑟瑟
⑼轻拢慢捻抹复挑
⑽钿头银篦击节碎
⑾住近湓江地低湿
⑿江州司马青衫湿
⒀只是当时已惘然
⒁空闻虎旅传宵柝
略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