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句子中的虚词“乃”的意义和用法与“良乃入,具告沛公”中相同的一项是( )
A: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舍:
⑵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
⑶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乃:
⑷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
⑴舍:放弃;⑵顾:不过,只是;⑶乃:才;⑷谢:道歉。(错一处扣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言实词。如舍:shè。①<名>客舍;旅馆。《<指南录>后序》:“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②<名>房舍;住房。《送元二使安西》:“客舍青青柳色新。”【又】<名使动>使……住宿;安排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③<动>住宿;居住。《游褒禅山记》:“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④<名>谦称自己的属,用在表示亲属关系的名词前。如“舍亲”、“舍弟”等。⑤<量>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成语有“退避三舍”。Shě。①<动>舍弃;放弃。《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②<动>放开;释放。《齐桓晋文之事》:“舍之,吾不忍其觳觫。”③<动>施舍;布施。《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将近一半家私舍入尼姑庵中。”【舍人】官名,秦汉以来到明代宫中都设舍人,职权大小不一。门客。宋元以来俗称显贵人家子弟,同“公子”、“少爷”等。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比以前同类题难度要大,一般都是选择题型,而本题要求直接写出意义。学生没有可以参考的词语的意义了。但是本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常见文言实词。复习策略是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一是要记住典型例句,二是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回归课本很有必要性,即运用课内所学文言词语知识来解决课外的问题。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夜缒而出,见秦伯 ②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B: 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 ①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②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寿毕,请以剑舞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以小舟涉鲸波出 B:以老于户牖之下 不能容于远近 C:客何为者 君为我呼入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蜀之鄙有二僧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秦伯说,与郑人盟 失其所与,不知 D:子犯请击之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下列“乃”字按意义和用法分类哪一项正确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②家祭无忘告乃翁③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⑤三年,乃流王于彘⑥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①④/②③/⑤/⑥
下列对省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拜献(之于)大王足下 B:竖子不足与(之)谋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谢) D:沛公安在(军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夜缒而出,见秦伯 ②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B: 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 ①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②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寿毕,请以剑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