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今年以来,一方面是大量待业人员寻工无着,另一方面是沿海地区许多企业招聘不到足够的人员,“就业难”与“用工荒”折射出我国产业转型时期的“就业之殇”。 B:朋友送给我们一条名贵的蝴蝶犬,女儿欢呼鹊跃,先生却嫌它吵,而我则因为它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而非常苦恼。 C:又是地震,又是灾难,近期全球地震频烦,无数人在倾刻之间失去生命,灾难带来的断壁残垣以及残疾、孤儿现象让人心痛。 D:在全国各大城市房价飙涨的背景下,房价越来越成为中低收入人群无法逾跃的屏障,拥有自己的房子也越来越成为难以企及的梦想。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共6分)
【小题1】梅花。(1分)开放时间——未到春天;形态特点——有雪具有的白色,有雪没有的香味。(1分)
【小题1】用“竹篱茅舍”“玉堂琼榭”不同环境(1分)进行对比(1分)。赞美梅花不论遭遇冷落还是身处富贵都一样高洁的品质。(2分)
解析:
略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南禅寺中的彩塑,塑造精巧,手法纯熟。其形体、衣饰都与敦煌唐代彩像如出一辙。 B:影星章子怡在演艺道路上本来顺风顺水,风光无限,但是否极泰来,因身陷"捐款门",她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 C:今年清明节,许多墓园增加了提供水桶和抹布的服务内容,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措施,却让扫墓者感到格外温馨。 D:不久前刘翔在博客中提出在伦敦奥运会上的目标是跑进前三名。一些网友认为刘翔应该专心训练,而不是急着唱高调。
《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风仪亭”中,“王司徒”指 ① ,“董太师”指 ② 。“连环计”是王司徒以府中歌伎 ③ 为诱饵,离间董太师与 ④父子关系的一条美人计。
答:
(4分,每空1分)①王允 ②董卓 ③貂蝉 ④吕布
解析:
略
读漫画《因小失大》,完成
(1)漫画给我们政府的启迪是 ( )
①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②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④顺应时代潮流,为企业经营制制定正确的具体策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名言与上题漫画启示的哲理相近的是( )
A.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B.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小题1】漫画给我们主要的启示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小题2】考虑全局,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没得到的总比已有的好,拥有了又怀念失去的。
解析:
略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省教育厅在给孙旗屯村建造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功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 B:我忘掉了那么多眩目一时的流星,但我却永远铭记这位平凡的、引导自己步入文学殿堂的老师。 C: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D: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秋 赋
从维熙
①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相依是匆匆的。惟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
②果实成熟了,在枝杈间露出了迷人的色泽;但是那美丽的瞬间十分短暂,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别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A]无论是醉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历春夏季节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的时刻,它们便到了与母体生离死别的日子。
③树若有知,是感伤的。果实如若有情,也是恋栈的。
④但是自然界的别离——无论是游云告别天空,还是果实坠离母树,在感伤的别离中,还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记得儿时听过的童谣中,对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就有如下的描述:“长生不死狗尾草,草籽随风满天飘;可爱鲜红大蜜桃,为它送情把核抛。”草籽被风吹到四面八方,桃核被人们抛向新的地域,它们在秋天虽然死了形体与灵肉,但到来年春时,那桃核又从大地上萌发出树苗,各种草木历经枯黄以后,再一次轮回生长,萌芽、拔节、开花,果实便在来年秋日,又一次眩目于枝头,因而那落叶与落果抒写的秋韵,是一首“长相思,永不离”的恋歌。
⑤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感情的天秤是倾斜的。母亲从分娩后代那天起,便盼望着儿女们快快长大,期望着男儿成为挺拔伟岸的山,女儿成为碧波粼粼娟秀的河;岂不知儿女们长大一天,她们就接近了秋日一天,待儿女们像燕子出巢,飞向天南地北的时日,秋色也就染白了她们的发鬓。
⑥我走在街上,每每见到白发染鬓的老人,我总是联想起果实坠地的老树,想起那飞絮已去的芦苇。她们空了枝头,死了当年曾有过的美丽,像是天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云霞, ,但是不同于云霞和落叶的是,大自然永远不知疲惫地周而复始,而人类自身,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天宇的尽头。
⑦那儿是寂寞的冬季,是白雪覆盖着的荒原,如同是一张无限大的冰床,[B]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之后,丛立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再生一次或几次的美丽轮回,而是生者为悼念死者而树起的墓碑。这就是人类自身一首永恒的秋赋,如果也把它谱成一首歌,那该叫做“长相思,永别离”。我不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不是写在秋天,但其中的每个音符旋律,都充满了秋色的悲凉。
⑧惟其人生如流萤般的短促,人类才更加珍惜生命自身。中国文化格言中,有许多是警示人们热爱生命的。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曹孟德当年在江涛滚滚的赤壁横槊赋诗时,吟唱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同是这个曹孟德,也写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诗章。这些格言和诗章,都是激励人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以不负来去匆匆的人生。
⑨时至秋时,眺望窗外,在秋雨迷离中遥见枝头绿色凋零;对镜自视时又见发鬓添霜,便有感而发,涂鸦此《秋赋》短章,用以自勉自励。
纵观全文,作者用哪两句话概括比较了自然之秋与人类之秋的不同?(每点限用6字)
第②段中,为什么说“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请联系上下文回答。
请在第⑥段的横线上写一个句子,要求语义连贯,语句通顺。
[A][B]两个划线句中,请结合语境分析“醉”和“咀嚼”两个词的表达效果。
下面那个句子与第⑧段所抒发的情感最为接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C.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 长歌行》)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小题1】长相思,永不离;(2)长相思,永别离(4分)
【小题2】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历春夏季节的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时刻,却要与母体生离死别。(4分)
【小题3】示例:像是枯树在田野四处飘零的落叶(4分)
【小题4】示例:“醉”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高粱生命璀璨到极致时的迷人情态;“咀嚼”一词形象地表现出人到老年时对青春的欢乐的回忆与留恋。(6分)
【小题5】C(4分)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