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下面这句话的修辞和格式,造两个字数相同的句子。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仿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1)无舵的航船,颠颠簸簸,没有方向。(2)漫漫的黑夜,昏昏暗暗,没有光明。
解析:
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自由和科学
爱因斯坦
我知道,要对基本价值的判断进行争论,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比如,如果有人赞成把人类从地球上消灭掉作为一个目标,人们就不能从纯理性的立场来驳倒这种观点。但是如果有某些目标和价值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人们就能够合理地来议论达到这些目的手段。现在,让我们来指出两个目标,凡是读到这篇东西的人大概都会完全同意的。
第一,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生产。
第二,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有可能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他们理智上的和艺术上的才能。
其中第一个目标是要求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切科学工作。因为科学工作是一个自然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彼此相互支持着,虽然支持的方式还没有人能预料到。但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可能性——在一切脑力劳动领域里的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我所理解的自由是这样的一种社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和特殊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到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这种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这件事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首先它必须由法律来保障。但单单靠法律还不能保证发表的自由,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表白他的观点而没有不利的后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这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完全达到的,但如果要使科学思想、哲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的进步,那就必须始终不懈地去争取这种自由。
如果要保证第二个目标,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的程度。而没有这第二种外在的自由,发表的自由对他就毫无用处。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
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才有可以得到改进。
( 选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赵中立、许良英编译)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A.促进一切科学工作是达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一个目标的要求。
B.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理智和艺术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发展。
C.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对于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法律的保障和全体人民的宽容精神对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具有重要的意义。
E.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就完全能够达到。
下列对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工作之余还有可能从事个人的活动,属于第二种“外在的自由”。
B.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二个目标的基本前提。
C.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相辅相成,都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D.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合理分工和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
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
【小题1】B E
【小题2】D
【小题3】①主观因素:个人在思想上是否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是否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
②客观因素:社会(包括学校)是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还是鼓励支持“内心的自由”。
【小题4】根据文意,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想”尽可能得到发展?(4分)
【小题4】
⑴满足物质上的需要。
⑵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切科学工作。
⑶人在获得生活必需品的前提下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
⑷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
解析:
【小题1】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锁定答题范围,将选项对应原文信息,合理筛选。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B选项中“就能够”和E选项中“只要……就……”语意绝对化。
【小题2】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以及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与倒数第二段末句“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意思不同。
【小题3】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依据题干要求,锁定答题范围,合理筛选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答题范围在最后一段,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如“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是主观因素,而“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是客观因素。
【小题4】本题考查对原文文意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解答此题,应先依据选项找到信息在原文中所在的地方,合理筛选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本题答案遍布全文,首先根据提干要求,结合文意,找到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提炼。相关的句子有“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的程度”“ 但如果要使科学思想、哲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的进步,那就必须始终不懈地去争取这种自由”“ 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才有可以得到改进”。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___环境恶化的 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的地方,现在 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学习外语呢?
A:遏制 次序 况且 B:遏制 秩序 何况 C:遏止 秩序 何况 D:遏止 次序 况且
I thought her nice and honest _________I met her.
A. first time B. for the first time C. the first time D. by the first time
C
解析:
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严谨、严肃、严格、严密”,钱学森曾在黑板上写下这四个词,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自己一生学术精神的写照,“四严”之中深藏敬畏。 B:本周末,以“成功家教三步法”为主题的公益讲座即将在蓉城和德阳分别举行,讲座邀请到了教育专栏作家王晶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C:我们相信,中美双方只要把握大局,抓住机遇,加强交往与合作,注重沟通与协调,妥善处理重大敏感问题,两国关系就能够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D:中国对于百科全书是舶来品,从倡导编纂中国自己的百科全书到第一版的横空出世,再到第二版的与时俱进,前后历时30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草屋的声音(有改动)
赵伟平
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这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移民迁徙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源于土地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和生命的叠重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其实,海边的田地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然而,最终也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收获最后的田野,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口的防汛喇叭一响,草屋里的男女老少提锹带箕奔赴海边,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想缚住大海疯狂的手脚。有一次,海浪冲破了堤岸,草屋灰黄色的屋顶浮在浊黄的水面上。海水退后,草屋几乎还是完好的,草屋能挡得了寒冷与酷暑,却对水从来都留着通道,这正像无边的大水漫过一丛丛热爱生命的草,它们聪明地匍匐在大地上,水过后,阳光一照,依然能够旺盛地向上长!
⑤草屋留给我记忆的更多的是宁静。我曾住的是一幢两间半的草屋,挡门墙的草栓周围终年种着一圈茗苳草,有点像兰花的叶子,这草终年不枯,似乎也终年点燃着草屋的绿意。草屋的前后有两棵树,屋东北角有一颗高大的梧桐树,梧桐的枝桠粗犷而大气,一到初夏,盆底大的叶子和小号一样紫色的花便一起高高地摇曳;屋西南侧长着一颗枝细叶茂的枣树,我常常会在屋檐下,看飒飒落下的枣花,再看着米粒一样的枣儿怎样长成姑娘般的丰满与红润,然后,又会算计着折一支长长的竹竿渐次敲落那些美味。一前一后的两棵树,庇护着草屋,草屋便更加安宁而有情致了。
⑥冬天的雪对于草屋来说,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隔着砧板大的天窗仰望雪片飘摇而来,先是与稻草摩挲的声音,再是“沙沙”、“沙沙”雪花与雪花挤在一起的声音。最后像神韵一样,雪脚踩得无声无息了。满世界一屋银妆素裹,草屋上的雪层已经盖过了草层,一间间草屋早已成了一个个意味无穷的童话了。融雪的时候,那些剥离草屋的水的精灵似乎很不愿意真的离去,在经过屋檐的刹那间,在空中凝住了,这凝结的雕塑越结越大,越挂越长,几乎每一根稻草顶端都挂起这样的冰凌串儿,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
⑦草屋无言。但我相信,从草屋里出来的人都会有对草屋的种种理解,都能聆听到草屋里发出的种种声音!
结合全文的内容来看,作者“聆听”到哪些“声音”?
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第⑤自然段中写终年不枯的茗苳草,草屋前后的梧桐和枣树,对描写草屋起到什么作用?
本文标题为“草屋的声音”,第⑦自然段中又说“草屋无言”。你怎样从这看似矛盾的话语中理解和评价作者包蕴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小题1】革屋使人产生知足和温煦和生命的叠重之感;草屋主人勤劳坚韧、纯朴憨厚;草屋环境宁静而有情致;草屋风景别样而意味无穷。
【小题2】(1)以季节变换为序,描绘了被征服土地上出现的动人“画景”。(2)有嫩绿深绿、青黄相融到金色,突出了“画景”的色彩变化;语言生动形象而有韵味。
【小题3】通过写茗黄草点燃单草屋的绿意.两棵树庇护着草屋,衬托出草屋的安宁而有情致。
【小题4】“草屋无言”与标题并不矛盾。作者通过对草屋及革屋“声音”的叙写,表达了对革屋生活的美好回忆,对草屋主人的真叨赞美,对草屋及草屋“声音”的深情留恋.终现了作者超脱的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解析:
【小题1】4分。每点1分。
【小题2】4分。每点2分。
【小题3】4分。答出“衬托”手法得:分,点出“安宁而有情致”得2分。
【小题4】6分。“对草屋生活的美好回忆”、“对草屋主人的真切赞美”、“对草屋及草屋‘声音’的深情留恋”3分,“体现了作者超脱的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2分,语青通顺1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禁塑令”)在全国实施。一年多来,塑料袋的生产、使用、销售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白色污染仍在泛滥。 B:小草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以后,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就在校里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C: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北京市民关注的话题。调查显示,北京公众对北京市气象局日常发布的灾害天气预警信号关注度很高,大风、沙尘暴以及高温预警排在关注度前三位。 D:中俄两国就是要借助互办“国家年"这个平台,大张旗鼓地宣传中俄友好,促成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如伏尔加河水源远流长。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许多国家原气大伤,谁能最快地杀出重围,谁就是胜者。 B:万人瞩目的国庆60周年阅兵典礼在装扮一新的__广场震撼登场。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 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世事。 D:一株枯藤,背倚着一段颓墙,在如血的残阳中,自有一种深遂的力量和静谧的美。
揣摩下面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以“田园风光”为话题扩写前两句,不少于50个字。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僮未归,莺啼山客犹眠。
。
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缕缕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罩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
解析:
2009年考纲突出了“鉴赏”能力的考查,做到切入准确,分析到位,表达鲜明得体。因此综合赏析和扩写等多种能力的考查是其中不可回避的热点,诗歌以其含蓄简短,则是首选,本题就是在综合诗歌内容和意境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写,“读”是前提,“赏”是关键,“扩”是目的。首先要读懂这首诗歌的意境,结合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准确“读”诗歌的前两句,然后以“田园风光”为话题扩写,做到语言生动,形象丰满即可。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教师对学生负责当然是好事;但管得太多太细,一旦学生走出校门,反而不能独自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那还是好事吗? B: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牵动了全世界华人的心:无论耄耋之年的老人,抑或刚懂世事的孩子,无不感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C:甲A联赛最后两轮的各场比赛,足协全部延聘外国裁判员,尽管这未尝是一个好办法,但为了杜绝假球,也只能选此下策。 D:兴建平昌到永宁的高速公路是振兴我地区经济的大事,我们不应再迟疑:对于公路预经的自然保护区,完全可以统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