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B: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如果得不到你的欣赏,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少发现。 C:厚道有如参天的大树,替你遮挡暑热炎凉;厚道有如母亲的怀抱,替你抚慰喜怒哀乐。 D: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为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个字)
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这是画在一副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据说,这副“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时一位新会籍人从福建带回来的。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而烧毁,画有美联社人的门板是屋子里唯一没有被烧毁的东西,距今至少有500多年的历史。这幅画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作?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这些题至今还不清楚。
答:
中国的《蒙娜丽沙》(或“木美人”之迷)
解析:
解题思路:为报道拟一条标题,实际上是要求概括出报道内容的核心。这则报道介绍了油画“木美人”及其由来,评述其艺术价值,核心是文末提出的两个问题“至今还不清楚”。
腾讯网投放了一则森马集团有限公司关于休闲服装的宣传广告:“我管不了全球变暖,但至少我好看!”这则广告引起轩然大波,很多网民强烈批评它带来的负面效应,森马方面大呼冤枉,认为广告词是有积极内涵的。请分别用一句话为双方辩护。
(1)森马集团:
(2)网 民:
(1)森马集团: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
(2)网民:缺少公益心,缺乏社会责任感。
解析:
答出一方给3分,答出双方给5分。
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模形 形体 凶恶 气势汹汹
B.渔业 从中渔利 燥热不骄不躁
C.震怒 震耳欲聋 振笔疾书 振作
D.自始至终 致欢迎词 致病 兴致
A
解析:
模型
(2007安徽)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 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
阅读下面一首唐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每小题4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移家即搬家。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说明。
答:
(2)诗歌采用这种修辞方法,在艺术效果、抒发情感方面各起什么作用?
答: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中柳条藤蔓像人一样“系离情”,抒写离人不忍离去之情。黄莺像人一样久住相识,“欲别频啼”,联想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4分)
(2)运用拟人手法,创造童话般的意境。一草一木一鸟都如朋友一般如此深情,物我交融,灵犀相通;表现了自己对旧居热爱、留恋、难舍难分的无限深情。(4分)
解析:
略
请以“ ,你是一部书”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 ③不得抄袭。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略
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1)家父 改成 您父亲或令尊 (2)犬子 改成 儿子
(3)小有名气 改成 很有影响 (4)有幸 改成 应邀
解析:
略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示例:
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你呼唤着理性和良知。
一颗沙砾,是一种苦痛;历经了苦痛,你孕育了圆润与晶莹。
示例:一片嫩绿,是一份自然;成长于自然,你孕育出果实与丰收。一缕清香,是一份成熟;酝酿了成熟,你展示着高洁与恬淡。
解析:
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默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与诸吕至深,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交捕欲治。闻史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 知:结交
B.往税凡五百金 税:赠送
C.大臣多害群阳侯行 害:害怕
D.狱急,不敢见君 狱:案件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 ②以郎事孝文帝
B.①因使人欲见平原君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 ②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D.①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 ②乃先请,为儿所卖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平原君“刻廉刚直”的一项是
①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 ②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③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
④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
⑤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 ⑥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A.③④⑥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③⑥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黥布欲谋反,找朱建商量有关问题,朱建却不畏权贵,不但不为黥布出谋划策,而且还竭力谏止。
B.辟阳侯因罪下狱,从孝惠帝到诸臣皆欲诛之。朱建威胁和利诱孝惠帝的宠臣为辟阳侯说情;吕氏集团覆灭后,朱建又为辟阳侯出谋划策,使之得以苟延残喘。
C.孝文帝时,淮南厉王诛杀了辟阳侯。孝文帝听说辟阳侯的许多计谋出自朱建,便欲逮捕朱建问罪,朱建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自杀。
D.朱建家境贫寒,母亲对他管教甚严,使朱建形成了“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品格,朱建拒交辟阳侯就与母亲有一定关系。
将下面《史记》课文内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廉颇为赵将伐齐,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与蔺相如》)
(2)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晁错》)
(3)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赵氏孤儿》)
(4)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管鲍之交》)
(5)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井陉之战》)
(6)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垓下之战》)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C
【小题5】.(1)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凭借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闻名。
(2)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总是采纳,宠幸他超过了九卿。
(3)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请你们让他活下来,只杀我杵臼可以吧。
(4)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
(5)在这时,韩信张耳假装抛弃旗鼓,逃回河边的阵地。
(6)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呢?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惭愧吗?
解析:
【小题1】害;痛恨。
【小题2】C均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凭借。B①副词,于是,就;②介词,通过,经,由。D①连词,于是,便;②副词,反而,竟然。
【小题3】“刻廉刚直”是“廉洁无私,刚正不阿”的意思。④是说平原君意欲曲线救辟阳侯。⑤是说平原君为了使家人免受祸患宁愿身死。⑥说的不是平原君。
【小题4】C是为了使家人免受祸患而自杀的。
【小题5】(1)句意通顺1分,“取”夺取、攻取1分,“拜”被动1分,“以”依靠、凭借1分。
(2)“间”“辄”“倾’各1分,第二句主语补充1分。
(3)句意通顺1分,“请”“独”各1分,“活”使动用法1分。
(4)句意通顺1分,“而”1分,“穷困”使动用法1分。
(5)“于是”“详”“走”各1分。
(6)“纵”“怜”“王”“独”各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朱建是楚国人。从前当过淮南王黥布的相国。因犯罪离去,后来又跟了黥布,黥布想反叛时问过朱建,朱建劝谏阻止,黥布不听他的,却听梁父侯的,造起反来。汉朝诛灭了黥布,得知朱建曾劝阻过,高祖就赐朱建封号为平原君,迁居长安。
朱建有口才,为人严肃廉洁,刚毅正直,办事不随波逐流,有原则。辟阳侯行为不正,但受吕后宠信,他想和朱建交往,朱建不肯见他。后来朱建母亲去世,陆贾一向和朱建关系好,去拜访他。平原君家境贫寒,没有用来给母亲出殡送葬的钱,正要借钱置办殡丧用品,陆生让平原君只管发丧。陆贾去见辟阳侯,道贺说:“平原君的母亲死了。”辟阳侯不解:“他母亲死了,向我道什么贺?”陆贾说:“前些时你想交结平原君,他守节义不肯见你,是由于母亲的缘故。如今他母亲去世,您若厚礼送葬,他就会与您倾心相交了。”辟阳侯于是送上百金备置送终的衣被。其他列侯贵人因辟阳侯的缘故,前去送礼吊丧的不少,送礼金五百金。
许久之后,有人控告辟阳侯,惠帝大怒,将辟阳侯下狱,要处死他。吕太后心里有愧,不方便讲话。大臣们大多不满辟阳侯的行径。巴不得就此除掉他。辟阳侯处境危急,派人找朱建,要与他见上一面,朱建推辞说:“案子审得正紧,我不敢去见面。”实际上朱建去求了惠帝的宠臣闳籍儒,劝他说:“您为何受皇帝宠信,天下无人不知。现在辟阳侯因受皇太后宠幸而下狱,人们都说是您进了谗言,现在要是辟阳侯被杀了,明天太后生气,也会杀了您。您何不负荆请罪,替辟阳侯向惠帝求个情?惠帝听了您的话放了辟阳侯,太后一定很高兴。这样,两个主子都宠信您了。您将富贵双至啊!”于是闳籍儒担心害怕起来,真的向惠帝讲了情,惠帝果然放了辟阳侯。辟阳侯囚禁中想要见朱建,朱建不来见,辟阳侯以为背离了自己,非常气愤。等到他出狱之后,(明白实情),又非常惊服他。
吕太后崩逝,大臣诛灭了吕氏,辟阳侯同诸吕交情很深,但最终没有受牵连被杀。辟阳侯之所以能够保全,都是得力于陆贾和平原君。
文帝时,淮南厉王杀了辟阳侯,也和辟阳侯党附吕氏有关。孝文帝得知辟阳侯的门客朱建曾替辟阳侯出谋划策,便差人抓朱建治罪。朱建听说捕吏上门,便要自杀,他的儿子和捕吏都说:“事情究竟怎么样还不知道,为什么自杀?”朱建说:“我一死,灾祸到此为止,不会连累你们。”于是自刎而死。文帝听说后,很惋惜地说:“我本来没有杀朱建的意思。”就召朱建的儿子,拜为中大夫。朱建的儿子后来出使匈奴,匈奴单于无礼,他责骂单于,最后死在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