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① 但见悲鸟号古木, 。(李白《蜀道难》)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洒》)

③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 。(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①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洒》)

③盘飧市远无兼味, 。(杜甫《客至》)

④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司马迁《屈原列传(节选)》)

⑤君子喻于义, 。(《论语》)

  (1)雄飞雌从绕林间   钟鼓馔玉不足贵        乾坤日夜浮   或轻于鸿毛     见贤思齐焉

(2)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天生我材必有用   樽酒家贫只旧醅  举类迩而见义远   小人喻于利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9世纪时,人们制造玻璃的工艺不过关,玻璃里面常常有气泡。而当时只有德国的一家小厂制出的玻璃没有气泡。别的大工厂耗巨资,搞科研,研究来,研究去,也没有研究出个名堂来。后来,那家小工厂公开了秘密,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多了一道工序:用木棍搅拌几下。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压根儿就不能称做技艺。也正是因为如此,科学工作者们往往不会注意到这种方法,而总是从高深的科技方面去下工夫,结果绞尽脑汁也没有解决问题。

“简单”可以分为多种:生活的简单,头脑的简单,表面的简单,内在的简单等。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有许多看似简单,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有的忽略了也许无关大局,但有的忽略了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请以“简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1、向简单挑战

关键构思

以俄国著名化学家伦德斯为儿子做一道简单的化学题的故事引全文。

借一句苏州俗话和一则伊索寓言形象地阐释道理。

俄国著名化学家伦德斯给他儿子做一道化学题。结果做错了,原因不是它难,却是因为它太简单了。确实,简单往往会使人麻痹大意轻视它,从而导致错误。伦德斯给我们的教训是:不要忽视简单,要善于向简单挑战。

我们苏州有句俗语话,叫做“太湖里不死却死在阴沟里”。说的便是这个意思。外国有个伊索,在他的寓言中有这么个故事:蚊子战胜了雄壮的狮子后,唱着凯歌得意飞回时,却被子小小的蜘蛛网住了。伊索谆谆告诫我们,不要忽视简单(从某种角度讲,“弱小也是一种‘简单’),否则往往会失败。

对于我们学生,这个教训是十分深刻的。我们的考试,难题目有分数,简单题也有分数。如果大的困难的题目都做出来也,小的简单的题目自然不在话下了,可我们有时就是会错,原因就是我们认为“题目太简单”。这难道不正说明我们学生大有必要向简单挑战吗?

不但学生如此,在科学研究上这类现象也屡见不鲜。上一世纪,制玻璃时,造出的玻璃老是有气泡在里边,当时只有德国的一家小工厂制出的玻璃没有气泡。别的大工厂耗巨资,搞科研,研究来研究院去,也没有研究出个名堂来。后来,那家小工厂公开了秘密,他们在生产中仅是用了木棍搅拌了几下。这搅拌几下,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压根儿就不能称做技艺。也正因为如此,科学工作者们往往不会注意到这种方法,而总是从高深的科技方面去下功夫,结果绞尽脑汁也没有解决问题。这再一次向我们昭明:要重视简单,善于向简单挑战!

诚然,无论是我们的学习,还是科学家的研究,都应当向更加复杂、更加困难的方向前进,要在“高精尖”上下功夫;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简单,因为由于简单而导致的错误比起因困难而导致的错误来,前者更值得惋惜。伦德斯要求他的儿子记住他的教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更应从伦德斯的教训中得到启示,向简单挑战,今天,取得学业上的优秀,明天,创造事业上的辉煌!

2、简单与复杂

关键构思

从书法中“一字最难写”的道理说开。

辩证论述简单与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

简单中往往隐藏着复杂。一根木棍子,横着放,便成了“一”。然而在书法家的眼里,这个“一”字奥妙无穷,只此一笔,起、承、转、接的笔法尽在其内;只此一笔,书法家的喜、怒、哀、乐,皆在其中。这个“一 ”或许就连贯整篇书法的气势,体现通篇文章的风格。因此李苦禅由衷感叹:“‘一’字最难写。”简单与复杂,是相辅相成的。中国水墨画常常以山峦、云气、松柏,来点缀图画中间的大片空白,而画家却正是以此容纳无限的空间,让人们想像那无限的风光。简单到了极致,也复杂到了极致。此类现象在中国诗、词、小说中也绝不鲜见。诗词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蕴,武侠小说中“无招胜有招”的境界,都是给予最佳的佐证。简单中往往隐含着令人惊奇的复杂。

简单与复杂,这是一对矛盾。事物正是这对矛盾的统一体。把握住简单与复杂,就把握了事物,从而也就把握住了成功。

简单与复杂,是事物性质的两个方面,当充分认识两者之后,就可以使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从而达到由难而易的目的。一个苹果落到地上,牛顿从这简单的现象中发现了复杂的牛顿定律,成为经典力学的奠基者。瓦特受水壶盖被蒸汽顶起的启发,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这不能不说是充分把握了“简”与“繁”的结果。即使是做一道很寻常的作文题。仔细思考之后,也能提炼出许多个正确的观点来加以阐述。因此,只有立足于一定的高度,从整体上对事物的“简单”与“复杂”进行把握,才能不囿于物,从而获得成功。这也正是李苦禅的书法纵横捭阖 、气象万千的原因所在。

简单的“一”里包含糊着复杂的“万”,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挥洒出一片成功的天地。

3、爱,就这样简单

关键构思

描写“三八”节子女给母亲打电话的情景,表现子女对母亲的爱。

通过细节展现祝福母亲是寥寥的话语背后所包含的深厚感情。

3月8日那天黄昏,我去学校传达室给母亲打电话。

走到门口才发现,一向冷清的传达室里挤满了人,细心的住宿生们正兴奋地争先恐后地向自己的母亲问候。

我的电话卡要输入二十几个号码才能拨通,于是我颇识时务地坐在一旁的条凳上,静静地等候。

幸亏带了本白桦丛书《温馨四季》,可借以打发时间并掩饰自己的急切。我心不在焉地翻着书,“醉翁之意不在酒”地聆听这些定格在一个温馨时刻的祝福——

“喂,爸爸么?叫妈妈接电话好吗?”是一个忘记向爸爸也问好的粗心的男孩子。他的手在微微地抖动——他挺激动呀!一会儿,他涨红了脸,这样断断续续地说:“噢,妈妈……今天是您的节日……节日快乐……”也没再多说点儿,男孩抽出了电话卡。旁边有个女孩子不再矜持地偷偷发笑。我想,嘿,不善表达的男孩子!我在心里暗暗地思考呆会儿自己应该怎样口若悬河出一段落花流水般酣畅淋漓且感情十足的祝福,在必要的地方甚至应该押韵或者搭上English什么的……

可就在我这样想着的时候 ,几个女孩子互相嬉闹着说:“该你了!该你了!记得要温柔上点哦……”手握话筒的女孩不置可否地嗔怪地笑着:“哼,看我的,才比你温柔呢……”一会儿,电话那头有了回间。女孩马上收敛了笑声,停顿片刻之后竟然也是那么一点“欣喜”失措地说道:“噢,妈妈……节日快乐呀……”

旁边的人也都笑,我附和着同时也感悟着。原来,最真挚的祝福无须加以华丽的辞藻修饰——爱,其实就这样简单啊!

终于轮到我了,我忽然激动起来。熟悉的号码一阵飞拨,电话很快接通,那头传来了母亲温柔的声音:“喂……”

“嗨,妈妈……‘三八’节快乐……”

“嗯!哦,谢谢……”

  ……

4、短发

关键构思

以父亲让“我”剪短发的“三把火”作为结构文章的线索。

借头发来写“我”成长的心路历程。

“我已剪短我的发,剪断了牵挂……”在一个令人冲动的夏天,梁咏琪的一曲《短发》散发出火一般的魔力……于是,申城的大街小巷平添了一道由短发女孩儿装点出的亮丽风景,那份洒脱中便有了歌中女主角斩断情丝后的味道……

其实,早在《短发》流行之前,父亲就扬言要当我的形象设计师,他的“第一把火”就是要“烧”了我的披肩长发。这把“火”一下子使我的热血沸腾起来。也许正是因为从小到大一直以长发形象出现,亲朋好友都把我定位成一个温柔娴静、多愁善感的乖乖女。再加上我身材较瘦,体质较弱,于是“纤细娇弱,下眉上心”的“林妹妹”形象便“责无旁贷”地由我胜任了——可悲兮,无奈兮!难道真的没有人发觉,双鱼座的我有着双重性格,骨子里还时不时地透出一股不拘小节、有泪不轻弹的男孩子气吗?与其把我与“林黛玉”画上等号,不如说我像“茜茜公主”还来得贴切些呢。

那时,身处初三毕业班的我“奋不顾身”地“入伍参军”了。每天补课——题海——测验,内容虽不丰富多彩,却俨然成了“军营生活”的三部曲。为此,我根本无暇打理我的长发,只能任由它们“自生自乱”。当我因志愿填写不当,在直升考试中败下阵来时,内心的挫败感与日俱增。那失望、消沉、迷惘的心绪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这时,父亲带来的“第二把火”燃起了我的斗志——他告诉我,若想重新站起来,走出失败的阴影是关键的一步。奇怪的是,我总觉得那阴影是我那“三千烦恼丝”投下的。于是,暗下决心,在中考成功后就去把“累赘”处理掉,不去管这个想法是否合乎逻辑,也不去管我的决定多么令人费解,只因为我有一份恐惧需要排遣,更有一个心结需要解开。

当我自豪地跨入敬业中学的校门后,父亲不失时机地用他的“第三把火”打响了一个“马后炮”——苦口婆心地劝我去光顾久违了的理发店。我这个“乖乖女”当然“恭敬不如从命”了。一缕缕长发悠然飘落,我却没有歌词中“一寸一寸在挣扎”的隐隐痛楚,因为我剪去长发,不为扮靓,不为时髦,只为寻求摆脱心灵束缚的快感。

短发的女孩儿应该更勇敢地面对人生,短发的女孩儿应该更执著地追求理想。我想不管前方的路是荆棘,还是坦途,16岁的我需要的正是以这种心态去面对机遇、挫折和成功。

抬头望望镜中的自己,少了几许淡淡的忧愁,多了一份满满的自信。在这多梦的年龄,我却失去了对好梦般长发的喜爱,对于涉世未深的我而言这无疑是“可悲”的。如今我已无心去探究“可悲”的根源,我想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长发与短发的“情感轮回”中,我们不断地感悟着,不断地成长着……

全新的我一头短发,简洁而明快。但愿未来的我能够发扬“短发精神”——活得简单,却因为“简单”而“精彩”。


解析:

可以写简单与复杂的关系:简单中蕴含着复杂,复杂中也有简单,二者是辩证的。重视复杂,复杂就变成了简单;忽视简单,简单就变成了复杂。所以我们在做事时既要重视复杂,也要重视简单,这样才会成功的。

简单是一种潇洒,是人生中的一种境界。古代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生活可谓简单,“人不堪其忧”,颜回却以之为乐,孔子赞之曰“贤”。当代学术界泰斗季羡林先生衣食简单,也是以之为乐。他们都是洞察人生的智者。

简单是对思维定势的挑战。如娱乐节目中的“脑筋急转弯”的答案往往是非常简单,但人们由于思维的僵化往往想不到。

生活中人们往往追求复杂,如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衣食住行豪华奢侈,形成互相攀比的社会风气,所以我们呼唤简单。

单纯是一种幸福,复杂是一种成熟,但为了适应社会,我们不得不由单纯走向复杂。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簇拥 蹙额 箭镞 猝不及防 一蹴而就 B:氤氲 殷红 姻缘 绿树成阴 万马齐喑 C:闪烁 朔风 硕大 数见不鲜 横槊赋诗 D:渎职 疑窦 案牍 穷兵黩武 买椟还珠

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辨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的成就是 ( )

A: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论的提出 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_____普通话,_____规范汉字。

②制定本法第四章法律责任的指导思想是:对_____本法规定者应该由有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_____了,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它。

A.①推广 推行 ②违犯 ③颁布 B.①推行 推广 ②违反 ③公布

C.①推广 推行 ②违反 ③颁布 D.①推行 推广 ②违犯 ③公布

C


解析:

推广:扩大事物使用的范围;推行:普遍实行。违反:指不符合(法则、规程等);违犯:指违背和触犯(国法等)。颁布:公布,通常指公布法令、条例等;公布:公开发布。)

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B: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画 C:至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D: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赚得行人错喜欢”一句,有的版本作“赚得行人空喜欢”,“错”与“空”哪一个字更恰切?请说明理由。

答: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简要说明。

答:

(1)“空”比“错”恰切。“错”字只表明“喜欢”是一种错误;而“空”字不仅包含了这一层意思,还突出地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空落落一片惘然的失落神态,形象感更强。

  (2)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全诗用下岭比喻人生之路。本以为下岭比上山容易、轻松,而当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又遇到一个山头,发现自己正处在万山围绕的圈子里,才恍然大悟:下岭的过程中同样会有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求知的艰难,却忽略另一种艰难。第四句“放”“拦”两字将山赋予了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人的行为。全诗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满自得,而应不断进取。


解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彗星 白炽灯 莘莘学子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B:艺苑 捅娄子 如雷灌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C:跻身 杀手锏 响遏行云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D:精湛 孵化器 洞若观火 瓜熟缔落,水到渠成

课外文言文阅读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①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②下榻叩头言:“阿奶 ③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④有烟气,闻行车嘒管⑤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①程限:让人遵循的标准、规范。②欻(xū):忽然。③阿奶(nái):母亲。

④勃勃:烟气向上的样子。 ⑤嘒(huì)管:声音轻微的管乐器。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②未尝得题然后为诗

B. ①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 ②少之,长吉气绝

C. ①每旦日出与诸公游 ②上灯,与食

D. ①天苍苍而高也 ②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早了解李贺才华的人是韩愈,杜牧也曾为李贺集写了序并详细描写了李贺的奇异之处.李商隐本文所记,虽然个别情节有些匪夷所思,但李商隐认为这些事迹是李贺的姐姐亲眼所见,所以应当是可信的。

B.李贺每写完一首诗后,就放置到其他地方不再理会;另外他经常独自骑马在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往返,所到之处也经常写一些作品,但他往往随手就把这些作品丢弃了。所以,李贺的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C.李贺气绝时,他平常居住的屋子的窗户里有烟气升腾,还有车马的声音和隐约的管乐的声音.这些让李贺的母亲很惊异,于是不再哭泣并安心做了五斗小米饭。

D.本文围绕一"奇"字展开,先写李贺形貌之奇,再写他作诗方式之奇,接着写他临终之奇,最后就"奇才"的遭遇展开议论,表现出作者对李贺坎坷遭遇的同情和惋惜,不平与愤懑。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译: _____

⑵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

译: _____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1)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 。

(2)(天上)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人物啊,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


解析:

【小题1】D表并列关系。A、“为……所”表示被动;作,写。 B、代词,这件事;语气助词。C、和;给

【小题2】对“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一句理解有误。

【小题3】(1)前句2分,后句1分。

(2)前句2分,后句1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选 择

武献卫

海啸来得毫无征兆。

监狱长海尔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显得惊慌失措,他比谁都清楚马塔尔监狱总共关押了410名囚犯,其中还有85名死囚,而用不了多久整个监狱将被葬身海底。海尔默用颤抖的手抓起电话,他想向上级请示一下,可是电话线路早已被海啸冲毁。此刻马塔尔监狱的狱警们已经把监狱长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死神的恐惧。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转移犯人,如果再拖延的话连我们自己都将丧生,在撤离前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海尔默举起监狱囚室的钥匙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司各特一号囚室,纽曼二号囚室,鲁米斯三号囚室,打开囚室大门让犯人暂时逃生去吧……”海尔默话音刚落,狱警们四散逃离,司各特和纽曼飞奔向囚室去执行监狱长的命令,惟独鲁米斯这个头发花白的老狱警还呆呆地站在监狱长办公室里。监狱长有些愤怒了:“疯了吗?还不走!难道要等海水淹没了你的脑袋才清醒吗?”“可是,可是还有四号囚室的门……”鲁米斯哆嗦着呼喊,声音很快被巨大的海浪冲击声淹没。海尔默变得声嘶力竭:“四号囚室关押的都是死囚,对他们来说死是早晚的事情,难道你想把他们放出去杀人越货吗?”说完,海尔默激动地往门外跑。鲁米斯向前一步紧紧拽住他的衣服,狠狠地盯着他:“现在他们将必死无疑,难道死囚就不是生命吗?”海尔默完全被这位平日里沉默文雅的老头的话震惊了,他无奈地指指自己的办公室:“如果你不怕接受被审判的命运,钥匙就在我抽屉里!”

马塔尔监狱到处是夺路狂奔的犯人,四号囚室的大门已经被海水淹没,愤怒的死囚的吼声让人毛骨悚然。鲁米斯深深吸了一口气潜入水底,“哐当”一声,囚室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死囚们带着生的渴望,呼啸着从老狱警身旁游过。

海啸过后,当初被放走的犯人回来自首了,他们被重新关押在一至三号囚室,可怕的是四号囚室却空空如也。搜捕死囚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鲁米斯带上沉重的镣铐被关押进四号囚室。“没有一个死囚会回来,你就等着接受审判吧!”监狱长海尔默“哐当”一声锁上了囚室的大门。鲁米斯私自放走85名死囚,将在监狱广场执行绞刑的消息,被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劫后余生的小城到处在谈论着鲁米斯的遭遇,人们纷纷为他抱不平,可是谁也阻拦不了死刑的到来。

行刑那天,监狱广场上阴霾密布,刑场下人头攒动,群情振奋。可怜的鲁米斯被套在绞刑架上,苍老的脸盘,花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凄楚。执行绞刑的时间到了,只要一声令下砍断绳索,鲁米斯就将结束他的生命。危急时刻,突然有人走向刑场,一个、两个、三个……“我们是来自首的死囚,请把鲁米斯放下来吧,放下这个高尚的人!”

刑场下的人们开始欢呼起来,海尔默登记死囚号码后,却发现少了两位犯人,如果85名死囚不能悉数自首,等待鲁米斯的将还是死亡,刑场上的死囚和刑场下的人们齐声高喊:“勇敢地站出来吧!为了洗清罪恶!”可是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两位死囚依然没有出现。人们开始绝望,看来可怜的鲁米斯还是要为他的义举付出代价。就在人群躁动不安,局面难以控制的时候,一辆警车呼啸而来。警长证实两名死囚已经在海啸中遇难,他们的尸体刚刚在一处僻静的海滩上找到。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被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83名死囚在牢警的押解下,义无反顾地走向四号囚室。

善良的鲁米斯给了死囚一次选择,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选择就此逃逸的人,打开的是地狱之门,选择回来也许就是打开了天堂之门……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小说写主人公鲁米斯在海啸将夺去监狱85名死囚生命的时刻,选择放走死囚犯,用生命作赌注的冒险行为。

B.小说故事情节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C.行刑前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外貌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临死前的紧__绝望心理。

D.小说运用环境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E.死囚犯在鲁米斯将被绞死的关键时刻一个个走向刑场,出来自首,证明了主人公“善良和信任是相互的”的信念的真理性。

“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被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鲁米斯差点被绞死,他为什么还“目光坚毅”?“ 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什么意思?

小说以“选择”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说描写了鲁米斯和监狱长的“固执”,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的性格得到了充分地凸显。有人说鲁米斯放死刑犯是拿自己的生命冒险,不值得;有人说鲁米斯的做法是对的,值得赞扬;有人说监狱长冷酷无情,没有人性;有人说他依法办事,忠于职守。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小题1】BD

【小题2】第一问:①他坚信在海啸危及生命的关键时刻放走死刑犯的做法是正确的,即使死也不后悔;②他坚信“信任是互相的”,不论什么人,当你把真正的信任给了他,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你。(2分,答对任1点给2分)

第二问:①为一个善良而高尚的人终于被救而高兴;②为主人公人性的义举和不悔的表现而喝彩;③为“85”个死囚回报“信任”的“义举”而感动。(2分,答对任一点2分)

【小题3】①贯穿小说的线索②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③突出主要情节,揭示小说主题(3分,每点给1分)

【小题4】例如:鲁米斯的做法值得赞扬(2分)

1、给死囚生的选择机会。2、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3、死囚最终的归回。其实爱能唤醒爱,信任能唤回信任、良知、责任。社会中不可能没有犯错的人,也不可能把犯错的人赶尽杀绝,“戴罪立功、浪子回头金不换”说的就是给犯错的人一个机会,用爱心去浇注,在这种大爱中,必然能感动世人、促进社会整体的反思、进步、和谐和发展。所以鲁米斯赢得了人们的赞扬,也换回了死囚们的感恩回归。(若能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对社会现实深入展开自己的看法更好。(4分)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