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我爱这土地》的形象的核心,是一名不懈地为土地、河流、风和黎明歌唱,死后连羽毛也献给土地的多情鸟。
B.为什么孔子和孟子之间会有这样一段距离,为什么春秋阶段与战国阶段会有巨大的 差别?
C.鲁迅一直保持着旺盛地创作热情,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
D.荒诞派剧作家提倡“纯粹戏剧性”,认为“艺术家通过直喻把握世界。”
A
解析:
B逗号应改为问号;C句号应放在括号后面;D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B: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 C: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D: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协议。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戳穿 力挽狂澜 暧昧 食不果腹 B:震撼 融汇贯通 喧嚣 响彻云霄 C:深奥 死不瞑目 气慨 雍容华贵 D:凋蔽 哗众取宠 辍学 愤世嫉俗
某校向全校师生广泛征集新校区各楼群的楼名,在学校举行的楼名征集听证会上,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创意命名为“躬行楼”,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如果你就是这位同学,请你写出把实验楼命名为“躬行楼”的两条理由。(4分)
答:①
②
①显示了实验楼的功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②体现了新课程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③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语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任答两条即可)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畏葸(xǐ) 渲(xuàn)染 矫(jiāo)揉造作 B:订(dīng)正 倩(qiàn)影 忐忑(tè)不安 C:沮(jǔ)丧 涎(xián)水 引吭(háng)高歌 D:体恤(xù) 桎梏(gù) 罄(xìng)竹难书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校勘 杂糅 撕打 郑重其事 B.蕴藉 梦魇 杜撰 潜移默化
C.桎梏 坐阵 寥廓 器宇轩昂 D.隐晦 贸然 泥淖 浮想联篇
B
解析:
(A项中“撕打”应为“厮打”,C项中“坐阵”应为“坐镇”,D项中“浮想联篇”应为“浮想联翩”。部分拼音、字形来自教材)
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荟粹 拾人牙慧 整伤 贻人口实
B.敝塞 蛊惑人心 起讫 沽名钓誊
C.诙谐 荡气回肠 诲涩 金瓯无缺
D.珊瑚 杞人忧天 秩序 靡靡之音
C
解析:
“粹”“伤”“敝”“誊”“诲”分别应为“萃”“饬”“闭”“誉”“晦”。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乳制品生产企业对在2008年9月14日以前生产的或未经批次检验三聚氰胺的乳制品,必须全部按照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公告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进行清理检查和批次检验。
B.《北京欢迎你》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以北京普通人家的角度,用热情的音符表达北京奥运即将到来时人们的喜悦和对北京奥运客人的欢迎。
C.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形势,辨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D.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A
解析:
(B“以……的角度”不搭配,应是“从……的角度”;C成分残缺,“回答”缺少相搭配的宾语;D语序不当,“往往”应该在“是”的前面。)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C.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D.《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A
解析:
(B项中的“秦山第二核电厂”前面加 “——”,去掉引号;C项“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间的逗号改为顿号;D项中的冒号去掉。)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比如见风使舵的人,我们称其为变色龙;不明事理的人,我们称其为糊涂虫。下面的各种人如何称呼呢?(4分)
⑴兢兢业业的人 ⑵代人受过的人 ⑶依附别人的人 ⑷恩将仇报的人
⑴ ⑵ ⑶ ⑷
⑴孺子牛 ⑵替罪羊(3)寄生虫 ⑷中山狼
解析:
仿照例句,揭示每类人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