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强犹不堪,况吾之弱疾乎”中,“堪”之义为()
A:承受 B:忍受 C:能够 D:经受
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完成1-3题。
[甲 ]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乙]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卖柑者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吾赖是以食吾躯: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②吾子未之思也。
3.[甲 ]段中的捕蛇者和[乙]段中的卖柑者都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充分的理由,请你用自己的话替他们简述之。
1.①使……生存 ②养活
2.① 要是我过去不干这件差事,那早就困苦不堪了②您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啊
3.捕蛇者:缴税比捕蛇更不幸 卖柑者:行骗已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问题,自己已习以为常。
下列选项中不含的通假字的一项( )
A: 道之斯行,绥之斯来 B: 居则曰:‘不吾知也!’ C: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D: 无欲速,无见小利
13.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10分)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 )
(2)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 )
(3)乃能衔哀致诚 致:( )
(4)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戚:( )
(5)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诚:( )
(6)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比:( )
(7)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抑:( )
(8)投诸地而骂曰 诸:( )
(9)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然:( )
(10)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与:( )
(1)推断
(2)全,尽
(3)表达
(4)悲伤
(5)如果
(6)近来
(7)或许
(8)这样
(9)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然:( )
(10)赞同
【解析】
试题分析: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B:呜呼,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译:哎,谁知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还是由于别的病而导致这样的不幸呢? B: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译:一人升天,鸡犬也成仙。真是不假啊!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译: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D: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译:丈夫,是我们敬仰并生活一辈子的人。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能衔哀致诚(表达)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严重) C: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或者) D:又买居之,为愚泉(居住)
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已而,然后) 我何渡为(句末语气助词) 何其衰也(为什么)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应当,一定) 因其固然(依照) 则遂取以来(顺利)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用) 汝殁以六月二日(在) 殆有神护者(几乎) D:抑别有疾而至斯乎(还是,或者) 迨诸父异爨(等到) 岂独竹乎(难道)
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既没有叔伯,又没有兄弟,门庭衰败,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B: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这就是天理不可以推求,而长寿的人无法预知啊。 C: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哎,谁知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还是由于别的病而导致这样的不幸呢? D: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三、文言文阅读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极乎?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9、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句是( )
A.皆不幸早世
B.敛不凭其棺
C.虽万乘之公相
D.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10、下列各句加点词语意思与其现代的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吾与汝俱少年 B.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C.又可冀其成立邪 D.而汝抱无涯之戚
11、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惟兄嫂是依
B.大王来何操
C.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2、下列各句“其”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与其他项的是( )
A.窆不临其穴 B. 汝其知也邪
C.其信然邪 D. 其然乎
Ⅱ主观题(共96分)
13、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3分,共6分)
(1)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2)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
三、9. C
解析 A.世—逝;B.敛—殓;D. 羞—馐。
10.D
解析:“少年”,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几何”,此处是过不了多少日子之意,今天是几何学的意思;“成立”,在此处是成长自立之意,今天是建立或有根据之意;“无涯”一词古今同义。
11.C
解析:A、B、D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C项,省略句。
12.A
A代词你,你的。其他项表选择,是……还是……
13.翻译两小题,每题3分,共6分。
(1)我想,你跟我到东边的汴州、徐州,东边也是异乡客居,不能久住。
(2)你那么纯正贤明本当继承家业的,竟不能蒙受他的恩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