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寻陆鸿渐不遇 唐·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什么?“欲去”还“问”,表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刻画这一形象的?
【小题1】①诗人探访友人而没有遇见
②体现了诗人既有些茫然又恋恋不舍的情感。
【小题1】诗中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问尘世的高人逸士形象。
一是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间接衬托陆鸿渐的高雅不俗。二是后两句,由西邻叙述陆的行踪,侧面衬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略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颜杲卿,琅邪临沂人。 杲卿以荫受官,性刚直,有吏干。天宝十四载,摄常山太守。时安禄山为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在其部内。禄山举范阳之兵诣阙,陷东都。杲卿忠诚感发,惧贼遂寇潼关,即危宗社。时从弟真卿为平原太守,初闻禄山逆谋,阴养死士,招怀豪右,为拒贼之计。至是遣使告杲卿,相与起义兵,掎角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杲卿乃与长史袁履谦等,谋开土门以背之。时禄山遣蒋钦凑、高邈率众五千守土门。时钦凑军隶常山郡,属钦凑遣高邈往幽州未还,杲卿遣吏召钦凑至郡计事。钦凑至,舍之于传舍。会饮既醉,令袁履谦与参军冯虔等杀钦凑。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喜事交济也。是夜,稾城尉崔安石报高邈还至蒲城,即令冯虔、翟万德与安石往图之。诘朝,高邈之骑从数人至稾城驿,安石皆杀之。俄而邈至,安石绐之曰:“太守备酒乐于传舍。”邈方据厅下马,冯虔等擒而絷之。是日,贼将何千年自东都来赵郡,又擒之。即日缚二贼将还郡。杲卿遣子安平尉泉明及贾深、张通幽、翟万德,函钦凑之首,械二贼,送于京师。
十五年正月,思明攻常山郡。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城陷,杲卿、履谦为贼所执,送于东都。禄山见杲卿,面责之曰:“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官,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负汝何事而背我耶?”杲卿瞋目而报曰:“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乾元元年五月,诏曰:“颜杲卿,任彼专城,志枭狂虏,艰难之际,忠义在心。临大节而奋发,遂擒元恶,成此茂勋。属胡虏凭陵,流毒方炽,孤城力屈,见陷寇仇,身殁名存,实彰忠烈。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嘉其死节之诚,未备饰终之礼,可赠太子太保。”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阴养死士,招怀豪右 阴:暗地里
B.钦凑至,舍之于传舍 舍:安排住宿
C.喜事交济也 济:成功
D.任彼专城,志枭狂虏 枭:勇猛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常山在其部内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B.杲卿乃与长史袁履谦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太守备酒乐于传舍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负汝何事而背我耶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下列各组句子,全都直接表明颜杲卿忠诚报国的一组是 ( )
①惧贼遂寇潼关,即危宗社②阴养死士,招怀豪右,为拒贼之计③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喜事交济也④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⑤比至气绝,大骂不息⑥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
A.①②⑤ B.③④⑥ C. ①③⑤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颜杲卿代理常山郡太守时是安禄山属下,安禄山发动叛乱后, “忠诚感发”,于堂弟颜真卿等人密谋共同对付安禄山。
B.颜杲卿与属下用计杀死蒋钦凑,并活捉了高邈、何千年两名叛军将领,然后与儿子颜泉明一起将蒋钦凑之首和高、何二贼押送到京城。
C.颜杲卿据城抵御叛军,因寡不敌众且装备用尽被敌人所擒,面对安禄山的诘责他慷慨陈词,最终因触怒安禄山而遭肢解酷刑,为国捐躯。
D.颜杲卿就义后,天子下诏评价他,说他面对关系到存亡安危的大事而奋发,因此成就了丰功。为表彰他守节而死的忠诚,天子追赠他为太子太保。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至是遣使告杲卿,相与起义兵,掎角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
②.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
③.孤城力屈,见陷寇仇,身殁名存,实彰忠烈。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1.共同发动义兵,分兵夹击切断逆贼的退路,来延缓敌人向西进犯的势头。
2.难道(纵然)受到你的推荐而任职,就应该跟从你__吗?
3.孤城奋战力量用尽,被敌寇攻陷,人被杀害而美名长存,确实使忠烈的美德得以显扬。
【小题1】诛灭
【小题1】A项①代词,他的②代词,那、那些 B项①连词,于是、就②副词,才C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对于D项①②都是连词,表转折,却。
【小题1】②是说颜真卿作抵御逆贼的准备,④是客观叙述守城御敌的情况,⑥是诏书中议论性的文字。
【小题1】颜杲卿“与儿子颜泉明一起”不正确,应该是“派他的儿子颜泉明等人。。。押送到京城。
【小题1】1. 与:共同;掎角:分兵夹击;纾:延缓。
2. 署:任职;合:应该;反:__。
3. 屈:用尽;见:被;殁:死,被害;彰:使。。。显扬。
翻译:
颜杲卿是琅琊临沂人,因为祖荫做了官,为人刚直不阿,为官很有才干。天宝十四年,出任常山太守。当时安禄山任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属于安禄山的管辖之内。安禄山率领范阳的大军进攻长安,攻陷了东都洛阳。颜杲卿担心叛军攻克潼关,危害李唐的统治。此时,颜杲卿的弟弟颜真卿担任平原太守,一听说安禄山反叛就秘密的训练死士,招纳豪杰,做了迎敌的准备。到了这个时候,派人联络杲卿,相约起兵平叛,成犄角之势切断叛军的退路,以延缓叛军的攻势。于是杲卿和长史袁履谦等人计划攻打土门反叛安禄山。此时,安禄山派蒋钦凑、高邈率领五千兵士把守土门。钦凑的__隶属于常山郡,高邈前往幽州还没有回来,杲卿派人叫钦凑到郡衙商量事情。钦凑来了,让他在客房住下,把他灌醉后,让袁履谦和参军冯虔等人杀了钦凑。袁履谦带着钦凑的脑袋向杲卿复命,两个人相与落泪,庆祝事情成功。当天晚上,稿城尉崔安石报告说高邈回来了,已经到了蒲城,杲卿于是命令冯虔和安石前往蒲城伺机行动。到了早晨,高邈的几个随从到了稿城的驿站,安石伺机把他们都杀了。不久,高邈到了,安石骗他说:“太守在驿站准备了美酒和歌舞为将军接风。”高邈到了门厅一下马,冯虔等人立即把他擒拿捆绑。当天,叛军将领何千年从东都到赵郡,冯虔把他擒获后,立即押送这两个叛将到了常山郡。杲卿派儿子安平尉泉明等人,用盒子装了钦凑的首级,押解高邈、何千年两个叛将前往京师长安。
天宝十五年正月,史思明攻打常山郡。城中兵少,寡不敌众,守将均疲惫不堪。城池沦陷,杲卿、履谦被叛军抓获,押往东都。安禄山见到了杲卿,当面骂道:“你不过是范阳的小小户曹,是我保举你做了判官,又加封了光禄和太常的职位,于是你才做到了常山的太守,我哪里对不起你,你要背叛我?”杲卿怒目而视,骂道:“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大唐的臣子,恪守忠义之道,虽然受你的保举,难道还要和你一起__吗?况且你只不过是一个放羊的奴隶,用不当手段骗到了皇帝的宠信,才到今天的地步,难道皇帝有什么对不住你的地方你要__吗?”安禄山大怒,命人把杲卿绑在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根柱子上,凌迟处死,杲卿一直大骂叛贼,直至气绝身亡。
乾元元年五月,皇帝下诏说:“颜杲卿为官忠诚正直,骁勇无畏,在艰难的时候,仍然有
一颗忠义爱国之心。对叛军的种种行径感到悲愤,在国家存亡的大义之前英勇无畏,擒拿叛将,成就了赫赫之功。当叛贼气焰高涨之时,奋守孤城直至最后一刻,城陷被俘,依旧凌然不屈,虽被屠戮,但英名长存,是我大唐的忠烈之士。危难的时刻最容易考验仁义之士的勇气,他们为国家而死,风高亮节千古名垂。为表彰颜杲卿为国捐躯的忠义,追封他为太子太保。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事久假不归的,应教育说服本人返回原单位工作;说服 无效,仍坚持离职的,原单位可按自动离职处理。 C: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干部与群众转变观念,积 极参与,切不可胶柱鼓瑟,止步不前。 D: 位于市中心的金源大厦堪称本市的标志性建筑,35层的大楼气宇轩昂,巍 然屹立,被人们称为“金融中心”。
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大气。
答:
内容贴切,给2分;形成排比,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当地人告诉我,倾听沙子呜呜的鸣响最好是在清朗干爽的风天的黄昏较为合适。 B:滇池湖滨生态带修复是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预计投资高达9000万以上。 C:国务院认为,现在我国煤炭开采出现许多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无不是与有关企业盲目追求生产效益有关系。 D:与国外相比,有关灾难预防知识的普及与自救技能的培训在我国是极为缺乏的,民众的防灾意识低、自救能力弱显然与相应的社会教育太少有关。
没有一个人把小草叫大力士,( )。
A:的确但是谁都比不上它的力量 B:它的力量的确但是谁都比不上 C:但是它的力量的确谁都比不上 D:但是它的力量都的确比不上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
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康公①出夏州。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七,自护②兵当前,所俘斩及得马羊,功为多。及归,公又请殿将。至隘,公以为:“归之至隘而争先,必乱;乱而继迁薄我,必败。”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而阵。武康为公令于军曰:“至阵而乱行者,斩!”公亦令曰:“至吾阵而乱行者,吾亦如公令!”至阵,士卒帖③然,以此行而武康公亦为之按辔④。继迁兵相随属,左右皆望公,莫敢近。于是武康公叹曰:“王氏有儿矣!”
明道元年,除福州观察使。军人挟内诏,求为军吏。公争曰:“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且军吏不可使求而得,得则军人必大受其侵。”明肃太后固使与之,公固不奉诏。已而太后亦寤。卒听公。于是天子心贤公,遂以公检校太保、签署枢密院事。公固辞:“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
始,人或以公威名闻天下,而状貌奇伟,疑非人臣之相。御史中丞孔道辅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天子不得已,以公为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赴本镇,赐手诏慰遣。或闻孔道辅死,以告曰:“是尝害公者,今死矣。”公愀然曰:“孔中丞岂害某者乎?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惜乎朝廷无一忠臣。”
嘉佑九年,进封鲁国公。明年二月辛未,公以疾薨。
公忠实乐易,与人不疑,不诘小过,望之毅然有不可犯之色。及就之,温如也。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善治军旅,宽仁爱士卒,士卒乐为之用。与士大夫游,士大夫亦多服其度,以为莫能窥也。
(选自王安石《临川文集》,有删节)
【注】①武康公:王德用之父王超,谥武康。②护:统率。③帖:安定,顺从。④按辔:扣紧马缰缓行。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乱而继迁薄我,必败 薄:轻视
B.除福州观察使 除:授予官职
C.继迁兵相随属 属:连接
D.公愀然曰:孔中丞岂害某者乎 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而阵 拔剑切而啖之
B.武康为公令于军 不求闻达于诸侯
C.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惜乎朝廷无一忠臣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王德用“善治军旅”和“坦荡无私”的一组是( )
A.至阵,士卒帖然 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
B.及归,公又请殿将 与人不疑,不诘小过
C.至阵而乱行者,斩 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
D.左右皆望公,莫敢近 士大夫亦多服其度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年时代的王德用即在父亲麾下统军杀敌,立下诸多战功;他统率军队军纪严明,整肃有序,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因而得到父亲的由衷赞赏。
B.王德用治军用人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他拒绝执行明肃太后为人谋求军职的诏命,最终赢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赞赏,受到天子的重用。
C.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辅的建议,王德用被天子外放为地方官。但是当孔道辅去世时,他反而感伤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襟。
D.王德用为人宽厚忠实,淡泊名利,平和处世,得到广泛爱戴。文章运用生动的叙述描写,多角度地展现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
把下列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晁错》)
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略
【小题1】薄,迫近,引申为进攻。
【小题1】C代之所得俸禄;到。A、连词,都表承接B介词,都译为“在”D助词,都可译为“啊”。
【小题1】B、第一句是说王德用勇挑重担C、第二句是说王德用谦逊的美德D、人们对王德用放的态度;士大夫对王德用的态度。显然不切题。
【小题1】太后并没有赞赏王德用。
【小题1】【译文】王公讳名德用,字符辅,他的祖先是真定今河北真定县人。至道二年(996)年,宋太宗兵分五路派出军队,用以征讨西夏李继迁的叛乱,王德用的父亲王超武康公兵出夏州。在这个时候,王德用以西头供奉官的身份跟随在武康公的身边,年龄才十七岁,王德用自己统率__一马当先,所斩杀和俘虏的敌人以及所缴获的马羊数量众多,是功劳最多的。等到他班师回营时,他请求居后指挥。到了关隘险要处,王德用认为,“回师的军队来到了关隘险要处,大家容易争先走到前面去,这样就一定会混乱;阵形混乱了,如果李继迁迫近我们,我们一定会失败。”于是又请求将所统率的__骑马快速赶到关隘险要处前去布好阵形。武康公替王德用在军队里发布命令说:“到了阵前如果还要乱走的,斩!”王德用也传令说:“到了阵前如果还要乱走的,我也要像武康公说的一样执行!”到了阵前,将士们个个安定顺从。因为这样,就是武康公也替王德用扣紧马缰绳使马缓步前行。李继迁的探马接连前来探望,都是只在左右远远看着王德用,没有那个敢靠近王德用的。于是武康公感叹地说:“王氏后代有顶天立地的儿辈了!”
明道元年(1032年),王德用升迁为福州观察使。有军人带来明肃太后的诏书,要求补充为禁军军吏。王德用争辩道:“军人敢于倚仗诏命来干预军队制度,以后(就)无法再整治。况且军队的官吏是不能让它有人请求就能得到的,如果这样就能得到,那么,军人的内心一定会受到很大的侵害。”明肃太后坚持让王德用给那人军职,王德用坚决地不执行诏书的命令。不久以后,太后也明白过来,终于听从了王德用的建议。于是,皇帝心里认为王德用是一个贤能的人,就把王德用任命为检校太保、签署(一说为签书,即官名,签书院事为和同知院事、枢密副使一样的副长官)枢密院事。王德用坚决辞让:“微臣是个武人,况且缺乏学问,不足以担任枢密要事。”
开初, 有人因为王德用的威名闻名天下,并且又相貌堂堂(相貌类似太祖赵匡胤),怀疑他有不是做人臣子的相貌。御史中丞孔道辅于是认为(既然)人们像这样议论,王德用(就)不(再)适合执掌重要而秘密的大事,跟随在君王身边。皇上不得已,于是改任王德用为宁武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为都督府佐官),王德用赶赴徐州任职时,皇上赏赐亲自手书的诏书遣送安慰。有人听说孔道辅过世了,把这个消息告诉王德用说:“曾经陷害过你的御史中丞孔道辅,今天他已经死了。”王德用凄伤地说:“御史中丞孔道辅难道陷害过我吗?他那是因为忠心事奉皇上的原因,应当这样做的,可惜朝廷又少了一个忠臣。”
嘉佑九年,王德用进封为鲁国公。第二年二月辛未日,王德用因病逝世。
王德用忠诚朴实和乐平易,和人交往不猜忌,不责问人家的小过错,看他的神色坚毅,有不可轻易冒犯的威议。他所得到的俸禄和赏赐,大多都分给亲信同党之人。擅长治理军队,宽厚仁爱爱护士兵,士兵也乐意被他调用。与士大夫交游,士大夫也多是佩服他的度量,认为他没有值得窥伺的地方。
请为下面的新闻报道写一段简评。要求语言简洁,观点鲜明,不超过50字。
3月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会议室,5名大学生淘粪工和城肥二处的负责人签订了聘用合同,正式成为城肥清运队伍中的新成员。他们的工种是淘粪工,大学生淘粪工的合同期限是5年。
据了解,不少求职者表示不愿当淘粪工,但听说淘粪工是事业单位编制、收入有保障时,都表示愿意考虑这一职位。到报名截止时,一共有391人报名,其中还有1名研究生,大学生更是比比皆是。
①大学生做掏粪工,这种学非所用的就业选择,是人才的浪费!大学生应该到社会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②大学生做掏粪工,这种行为所表现出的勇气与精神可嘉,我们不要轻易地否定!
评分标准:概述新闻事件3分,表明观点2分。超字扣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小题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小题1】前三句主要写景,景中含情,含蓄委婉,末句“断人肠”直抒别情。前三句中,作者选取了“春江”“日暮”“征帆”等意象,在读者眼前展现一幅江边送别图,客观景物中
融入了浓浓的离别之情,为下句直抒“断人肠”蓄势,结句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
【小题1】每句2分,共4分。
【小题1】每句2分,共4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