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是岁也,大将军(指卫青)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受诏与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

其秋,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单于怒,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天子闻之,于是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骠骑既渡河,与浑邪王众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阴侯。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__法,对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

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子嬗代侯。嬗少,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居六岁,元封元年,嬗卒,谥哀侯。无子,绝,国除。

(节选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欲诏诛浑邪王 诛:指责

B.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 裨:副(将)、偏(将)

C.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 传:传车,古代驿站上专用的车

D.有气敢任 任:担当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 ②乃设九宾礼于廷

B.①斩其欲亡者八千人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①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①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以下五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明霍去病“少而侍中,贵,不省士”的一组是( )

①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②既还,重车余弃粱肉

③对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④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

⑤无子,绝,国除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姐姐的儿子,受到皇帝的赏识,在十八岁时,做了皇帝的侍中。

B.霍去病擅长骑马射箭,两次跟从大将军卫青出征,卫青奉汉武帝之命,拨给他壮勇之兵,任命他为剽姚校尉,他率八百骑兵追击敌军数百里,去夺取战功,杀俘敌人很多。

C.霍去病为人寡言少语,敢做敢为。天子曾想教他兵法,他却说:“打仗只看战略如何 就够了,不必亦步亦趋地学习古人的兵法。”

D.霍去病死后,皇帝很悲痛,为他建立的坟墓,外形就像祁连山。他的儿子霍嬗在很小的时候就死了,因此,他的后代断绝了,他的封国也就被废除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

②子嬗代侯。嬗少,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B

【小题5】①(5分)匈奴单于因为身处西方的浑邪王屡次被骠骑将军率领的汉军打败,损失几万人而大怒。

②(5分)去病的儿子霍嬗接替了景桓侯的爵位。霍嬗年龄小,表字子侯,皇上喜爱他,希望他长大后任命他为将军。


解析:

【小题1】诛:杀

【小题2】A项,均为副词,就。B项,①指示代词,表示远指,那些;②第三人称代词,他。C项,①代词,指人、物、事、时、地等,相当于“……的”,“……的人、东西、事情”;②助词的。D项,①连词,表修饰,不译;②与“已”组合成“而已”,相当于“罢了”。

【小题3】①表现霍去病的理想抱负;③体现霍去病作战的策略;⑤是说霍嬗死去,他没有儿子,因而后代断绝了,封国被废除。

【小题4】是甩开大军几百里,不是追击敌军数百里。

【小题5】“怒”“数”为“汉所破”“亡”“以”每1分,句子不通酌情扣分;“代”“少”“爱”“幸其壮”“将”每1分,句子不通酌情扣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相继走了。我们的痛楚,不仅仅在于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生命已逝,他们的逝去将凝固成一个个不再回顾的背影。“三钱”,,,,,,。 ①用他们所象征的理想主义追求和科学精神 ②将两个世纪的悬望相串 ③这样一些长寿的、辉煌的生命 ④让我们的记忆复活 ⑤温暖和慰藉着今人浮躁的心灵 ⑥纫成了一根飘忽的丝线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⑥④⑤ C:③⑥②④①⑤ D:③⑥④①②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 语

莫 言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羽毛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编造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没人告诉我。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亲爱的马,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啄瞎的?—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悚,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

马说:“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睛……”马沉吟着,这个话题勾起了它无限辛酸的往事。

马说:“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掀了下来。军官用皮鞭抽打我,骂我你这匹瞎马!……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

“原来你是装瞎!”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

“不,我瞎了……”马说着,掉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__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

小说多处描写了马的形象,同时也描写了鸡和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说写马在诉说自己“为什么瞎了眼睛”之前,先讲述琴女春琴等三个故事,其用意是什么?

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后半生“装瞎”。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请依据文本加以探究。

【小题1】(1)本文勾勒了马“巍然”、“粗壮”、“削竹般的耳朵”等外貌特征,又用牛和鸡来衬托,意在突出马出类拔萃的形象以及“我”对马的深厚情感。(2)一匹杰出的战马在遭到不公正对待后自我毁弃的抗争,与平庸的牛、鸡安享平凡的生活形成对照,表达了对遭逢不幸、自我惩罚者的同情与感慨。

【小题2】(1)意在说明世界上一些自残者,是为了各种目的心甘情愿地自残的;(2)为其自叙经历进行铺垫;(3)暗示出“以马喻人”的写作意图。

【小题3】(1)答“值得”的,参考要点:①突出了命运对它的不公,维护了自己的尊严;②这样一种悲剧性的结局对主题(怀才不遇)的表达显得更深沉有力;③即使不在战场上驰骋,也可以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活出自己的尊严,这同样是自身价值的体现。(2)答“不值得”的,参考要点:①它可以继续为军官服务,用出色的表现证明自己没“瞎”;②它可以跑到别的__,继续驰骋疆场;③没必要后半生“装瞎”,它可以睁大眼睛堂堂正正地驾辕出力,体现自身价值。(说明:要有观点,有分析。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有理就可给分。)


解析:

【小题1】略

【小题2】略

【小题3】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②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魏万:诗人李颀的晚辈。②关城:古时指函谷关和潼关。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二句写诗人清晨送魏万启程,“微霜”二字,点明送别是在深秋时节。

B. 第三、四句写游子魏万在途中看到南飞的鸿雁,冷寂的云山,倍感惆怅。

C. “关城树色催寒近”借树色的变化来表现季节的变化,好像寒气是树色催来的。

D. “御苑砧声向晚多”与李白的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所写画面相近。

结合全诗,简述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题1】(3分) B(虚写,诗人设想魏万在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

【小题2】(4分)要点:①不要被长安的繁华热闹__,荒度光阴;②体现诗人对晚辈的关心爱护和劝勉。


解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2)句读之不知, ,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3)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4)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2)惑之不解   小学而大遗

(3)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如果四题全做,只按前3题给分。每道横线1分。每错一字,该横线不给分。]


解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B:霍乱是肠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被病菌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专家提醒广大公众不必恐慌,霍乱可防可治,出现腹泻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www.k@s@5@u.com高 C:8月17日,在韩国首尔以南485公里的高兴郡罗老宇航中心,将于本月19日发射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 D:众多明星的加盟成为《赤壁》吸引观众追捧的卖点,首映4天半,以10147万票房和288万多观影人群,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

“担当”是指接受并负起责任,一位公民要担当保卫国家的责任,一位父亲要担当家庭的责任,一位医生要担当救死扶伤的责任……你怎么理解担当?

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


解析: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蜜渍(zì)红缯(zēng)僭(jiàn)越妊娠(chēn) B:笑靥(yè)喋血(dié)怃然(fǔ)镌刻(juān) C:险衅(xìn)荷蒉(kuì)疱疹(pào)倜傥(tǎng) D:嘶哑(sī)枕藉(jí)栏楯(shǔn)譬如(pì)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代的范晔的《后汉书》与西晋时期陈寿的《三国志》被称为“二十四史”中的“ 前四史”。 B: 在我国现代小说中,祥林嫂、方鸿渐、吴荪甫依次是《祝福》、《围城》、《子夜》中的主人公。 C: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创作了著名的四大悲剧:《奥赛罗》、《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李尔王》。 D: 巴尔扎克是19 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主要作品总称为《人间喜剧》,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等,是世界文学中规模最宏伟的创作之一。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22分)

武帝时,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有文学卒史王先生者,自请与太守俱,“吾有益于君”,君许之。诸府掾曹①白云:“王先生嗜酒,多言少实,恐不可与俱。”太守曰:“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行至宫下,待诏宫府门。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不视其太守。太守入跪拜。王先生谓户郎曰:“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户郎为呼太守。太守来,望见王先生。王先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对曰:“选择贤材,各任之以其能,赏异等,罚不肖。”王先生曰:“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太守曰:“诺。”

召入,至于殿下,有诏问之曰:“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叩头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之所变化也。”武帝大笑,曰:“於乎②!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安所受之?”对曰:“受之文学卒史。”帝曰:“今安在?”对曰:“在宫府门外。”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以北海太守为水衡都尉。

传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掾曹:官府属官的名称,因分曹治事,故称。②於乎:呜呼。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诣:往,到

B.是自誉自伐功伐:征伐

C.王先生徒怀钱沽酒 徒:只,仅仅

D.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拜:任命,授予官职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自请与太守俱       ②夫人之相与

B.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②何辞为

C.①各任之以其能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①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②余之力尚足以入

下列语句分别表现王先生的“说话艺术”和“不羁个性”的一项是()

A.①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

②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

B.①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

②吾有益于君

C.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

②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D.①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

②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召见北海太守,王先生以“我对你有好处”为由随行,太守答应了他。

B.王先生到京城后,每天喝得烂醉,甚至都不去看望一下北海太守。

C.北海太守把自己的治理之功归于汉武帝,汉武帝猜到是别人教他这样说的。

D.王先生教北海太守说谎话,没想到却弄了个官做,可见汉武帝的做事轻率、随意。

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D

【小题5】

(1)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至于”1分,“以”1分,“相”1分,句意1分)

(2)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渔樵”1分,“侣、友”1分,句意1分)

(3)本来知道把生和死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荒谬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1分,“一、齐”1分,句意1分)


解析:

【小题1】(伐:夸耀)(3分)

【小题2】(A 与:和、跟、同,介词/交往,动词 B 为:替、给,介词/语气词

【小题3】(B第①句是皇帝的问话第②句是北海太守转述王先生说的话,也是王先生想跟随太守前去的原因C第①句是王先生想通过户郎找太守并叮嘱他第②句是太守没有违背王先生的想法D第①句是王先生对北海太守准备回答皇帝的问话的评价第②句是皇帝授给王先生官职,并且是王先生说话艺术的结果)(3分)

【小题4】(王先生教北海太守说话的艺术和策略;汉武帝善于发现和任用人才,并非做事轻率、随意。)(3分)

【小题5】略

参考译文:

汉武帝时,征召北海太守到皇帝行宫。有个执掌文书的府吏王先生,自动请求和太守一同前往,说:“我对您有好处。”太守答应了。许多官府属官禀告说:“王先生爱喝酒,爱说闲话,不办实事,恐怕不可以和您一起去。”太守说:“王先生想前去,不可以违背他的意愿。”

走到行宫外,在宫府门等待诏令。王先生只是揣着钱买酒,和卫兵仆射喝酒,每天醉醺醺的,不去看望那个太守。太守进宫拜见皇帝。王先生对守门郎官说:“希望您替我喊我们太守到宫门以内,我要远远地和他说几句话。守门郎官替他去喊太守。太守出来,远远地看见王先生。王先生说:“皇帝如果问你怎么治理北海,使那里没有抢劫、杀人的人,您回答说什么呢?”太守回答说:“选择贤能的人,按照(依照)个人的能力分别任用他们,奖赏才能超群的,惩罚不贤良的。”王先生说:“像这样回答,这是自己称颂自己夸耀功绩,不可以。希望您回答说:不是我的力量,完全是陛下神奇灵异的声威改变的。”太守说:“好!”

太守被皇帝征召进入宫中,走到殿阶的下面,有诏令问他说:“怎么治理北海,使抢劫、杀人的人不出现呢?”太守磕头回答说:“不是我的力量,完全是陛下神奇灵异的声威改变的。”汉武帝大笑,说:“唉啊!哪里得到性情严谨敦厚的人的话来称赞我!从哪里学来的?”太守回答说:“从执掌文书的府吏那里学来的。”汉武帝说:“他现在在哪里?”回答说:“在宫府门外。”汉武帝下诏召见他,授予王先生水衡丞的官职,任用北海太守作水衡都尉。

古书上说:“美好的言辞可以求得尊贵,美好的品行可以超越别人。君子用美好的言语赠送对方,小人用钱财赠送对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