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水的净化处理、纸浆的加工等。丙烯酰胺是一种不饱和酰胺,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其结构简式为:

丙烯酰胺可由化合物A(分子式C3H6)经几步反应制得,反应过程如下:

已知:(1)3RCOOH + PCl3
3RCOCl + H3PO3
(2)RCOCl + NH3
RCONH2 + HCl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丙烯酰胺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C.与α—氨基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D.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2)写出D
E.的反应方程式:
(3)G
H(或者说反应③、⑦)的目的是
上述反应过程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4)丙烯酰胺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试写出2种:
①链状,无碳碳叁键;
②同一个碳原子上不能同时连有-NH2和-OH或双键和-NH2(-OH);
③同一个碳原子上不能连有2个双键。
(12分)每空2分
(1)ABD
(2)
[dd2e1c68029aef51.jpg]
或
[3cd9194d9a3ba19f.jpg]
(3)保护碳碳双键,防止被氧化。 (4)①②⑥⑧
(5)[78aad7f24efabb29.gif](答案合理即可)
2010年10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建所60周年庆祝大会暨学术报告会隆重举行,该所是以有机化学研究为中心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在我国“两弹一星”研制、“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等一批攀登科技高峰的重要成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1965年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它是
A:氨基酸 B:蛋白质 C:高级脂肪酸 D:人造纤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人们往往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地方,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明媚的光芒,绽放人生的精彩,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地方的看法。
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略
解析:
略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月10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迎来了降雪,对山东、河南、河北等数月未见一滴雨的旱区来说,毛毛小雪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B:我们协会一定支持绮丽华王地板的诞生和发展,他的雄心壮志我们一定鼎力相助,我相信在座的企业家,都会鼎力相助的。 C:不管你为别人的利益做出了何种牺牲,如果你遇人不淑,请不要发牢骚,不要破口大骂,反而应该羞愧,因为你判断失误。 D:她的一切政令,都是以小皇帝的名义颁布的,谁反对她,就是反对皇帝,就是十恶不赦,罪不容诛。这就叫做“挟天子以令诸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 食 夜
韩 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①,楼阁朦胧细雨中。
注:①《佩文韵府》引《古今艺术图》云:“北方寒食为秋千戏,以习轻趫(qiáo)。后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坐其上推引之。”
(1)这是一首描绘“寒食春夜图”的七绝。诗歌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环境?又是怎样描绘这一环境的?
(2)施补华《岘傭说诗》说:“七绝用意,宜在第三句。”这首诗正是如此。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
(1)这首诗描画的是一个春色浓艳而又意象凄迷的细雨尖风之夜。(2分)主要用烘托的手法。首句给诗篇笼罩一层凄迷的气氛;次句更为诗篇涂抹一层秾艳的色彩;结句把诗人的蜜意温情推向夜雨朦胧的楼阁之中,情意隐约,余味无穷。全诗以第三句为中心,靠上、下句烘托,成为一首在艺术上臻于完美的作品。(3分)(2)通篇写景物,景中见意,篇内有人。字里行间浮现着留连怅惘之情,隐藏着温馨缠绵之事。(2分)第三句是一个点破诗题、透露全诗消息的关键句。时已“夜深”,又在“烟雨中”,不会有人在“为秋千戏”。而诗人为什么对空悬在那里的秋千索有特殊的感情并选定它作为描写的对象呢?看来,诗人曾为“纤手”所握,不禁想起日间打秋千的场面和打秋千的人。 (4分)
解析:
略
下面是选自各报刊和网络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汉字五千年”主题演出走进澳大利亚校园(新华网)
汉字艺术秀亮相世博受欢迎(《人民日报海外版》)
郑州市委市政府设网络新闻发言人 欢迎“拍砖”(人民网)
小学生作文(用网络语言)似“天书”(《邯郸晚报》)
国人进入提笔忘字年代 专家建议保护手写习惯(《广州日报》)
汉字是一种优美的文字,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凝聚着民族的情感。然而,在我们享受当今网络给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网络却给我们汉字的书写与使用带来负面影响。写错别字、书写时犯 “失写症”乃至使用不规范字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务必要保护汉字的手写习惯并规范使用汉字。
解析:
略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 )。 从两首诗后两句的抒情手法看,李诗( ),王诗( )。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基调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1)惜别 借景抒情 直接抒情 (2)李诗放达,王诗感伤。
解析:
略
(江西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 B:极端个人主义者总以为人都是为自己的,在他们心目中,那些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C: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砰”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二下,身体也随之一震。 D: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姐妹的事总是按下葫芦又起瓢,让母亲直到晚年还有操不完的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狂风呼喊着,咆哮着,狞笑着奔袭过来,企图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
一棵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暴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但是,它奋力抗争,不屈不挠。
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条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辗成粉末。小草在狂风中抖动颤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
狂风终于累了,走了。人们发现,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
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认为大树和小草谁值得赞美?”
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略
解析:
写作导航:顽强抗争的大树体现了“刚性”,屈腰伏身的小草体现了“柔性”。在生活中,既要有大树一样的“刚”,又要有小草一样的“柔”,只有刚柔相济,既有所坚持,又有所顺应,才能走好人生之路。如果只一味地赞美大树或小草,不能兼顾二者,也算符合题意。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高探测器的粒子分辩率与下面哪能一项无关?( )
A: A.触发速率 B: B.计算机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C: C.探测器对称安装 D: D.探测器抗辐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