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月8日,互联网上出现一篇题为《2010厦门马拉松,3小时以内作弊分析报告》(以下简称“网帖”)的帖子,指出今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场上,有多人因高考加分、运动员等级晋级等目的,采取作弊手段获得好名次。其中最夸张的是,6个人冲刺却带来11个参赛成绩。

  记者从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竞赛部获悉,的确有人在比赛中舞弊,目前多数作弊者已被查出,并被取消了成绩和名次。在厦门马拉松官方网站上,排名前100名的选手中已有约30人被取消了成绩和名次。

  据组委会竞赛部负责人、厦门市体育局副局长何玺介绍,早在比赛刚刚结束之时,组委会就发现了存在个别违反竞赛规则和规程的行为。有的选手一个人佩戴两块甚至更多计时芯片,蘀人参赛;有的参赛者则费尽心机偷乘交通工具,以获得更好的成绩等

  连日来,组委会一直通过照片、录像等多方进行调查取证,并对前100名中的作弊者作出了严厉的追查。“不排除个别参赛选手、个别运动队受某种利益驱使,在比赛中舞弊。”

(1)请用一句概述上述新闻材料内容

(2)你对厦门马拉松作弊案有何看法?请对此事作点评:要求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的理由(不少于150字)

(1)厦门马拉松作弊只为高考加分

(2)①要净化赛道,拒绝假跑,作为一项极限运动,马拉松的意义在于对于自我的一种挑战,如今厦门马拉松出现作弊现象无疑也玷污了这项神圣的运动。

②高考免试、加分的本意和出发点,是为了让优秀的特殊人才能够进入高校深造,但个别人为了“加分”而想尽办法钻空子,背离了公平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精神。要从根本上杜绝“舞弊事件”,就必须斩断体育赛事捆绑的各种利益链条。“将它与升学、加分、晋级等功利主义划清界限,真正回归体育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本质。

③ 所谓素质教育,应该是针对所有学生的。如果要想挥舞高考这根目前还很灵的“指挥棒”,来让所有的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应该有比给个别人加分更好的办法。另外,为了保障赛事的公平、公正,组织者应加大投入,增设计时、监控设备,由专人进行终点抓拍等,从计时方式、赛道监控、成绩确认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对赛事的监控。


解析:

下列实验中,合理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用100mL 量筒量取5.20mL 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 NaCl固体 D:用100mL 容量瓶配制125mL 0.1mol·L-1盐酸

. 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泥沙 B: 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 用水冲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符合通式Cm(H2O)n的一定是糖 B:糖类组成一定符合通式Cm(H2O)n C:青霉素被誉为与原子弹、雷达齐名的20世纪的三大发明之一 D: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煤油和汽油都属于油类,具有相同的组成 B:油脂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 D:人体内的脂肪并没有保持体温的作用

3.9g镁铝合金恰好完全溶解于120mL4mol/L的盐酸中,再加入60mL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沉淀10.7g,则加入盐酸时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mol) ( )

A:0.17 B:0.18 C:0.20 D:0.21

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云

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3)愿陛下矜悯愚诚,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1)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2)落霞与孤鹜齐飞,响穷彭蠡之滨。(3)听臣微志,死当结草


解析:

22.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A:葡萄糖→六元醇 B:丙醛→1-丙醇 C:正丙醇→正丙醛 D:植物油→硬化油

对于药品的使用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TC表示处方药,R表示非处方药 B:使用青霉素时,直接静脉注射可以不用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C:虽然药物能治病,但大部份药物有毒副作用 D:麻黄碱是止咳平喘的天然药物,故运动员可放心大量使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