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寒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写出两点即可,4分)

在《寒菊》一诗的“宁可枝头抱香死”这句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为传神?请简述理由。

【小题1】①都是托物言忠的诗,借写花来表现自已的精神追求。②都不直书其物,文中对写

    作对象的称谓,前者写梅不用“梅”字,/彳荐写菊不用“菊”字。③都化用了典故。前者化用王羲之练书法洗笔,洗黑了池水的典故;后者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的典故。  (4分)

【小题2】心得最传神的一个字是“抱”字,它形象传冲地表现厂菊花坚守节操,至死不变的    高贵品质。(4分)(若答其他字,言之有理可酌情给1-2分)


解析:

It’s bad manners to _________others while they are having a conversation.

A. ask B. interrupt C. shout D. doubt

B


解析:

一个欧洲观光团来到非洲一个叫亚米亚尼的原始部落。部落里有位老者,穿着白袍盘着腿安静地在一棵菩提树下做草编。草编非常精致,它吸引了一位法国商人。他想:要是将这些草编运到法国,巴黎的女人戴着这种小圆帽和挎着这种草编的花篮,将是多么时尚多么风情啊!想到这里,商人激动地问:这些草编多少钱一件?

“10比索。”老者微笑着回答道。

天哪!这会让我发大财的,商人欣喜若狂。

“假如我买10万顶草帽和10万个草篮,那你打算每一件优惠多少钱?”

“那样的话,就得要20比索一件。”

“什么?”商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几乎大喊着问:“为什么”?

“为什么?”老者也生气了,“做十万件一模一样的草帽和十万个一模一样的草篮,它会让我乏味死的。”

要求:详细阅读材料,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字数800字以上。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的最好的一句是( ) 在美国,一部佳作未必卖座,而卖座的不一定是上乘之作,

A:但美国影评界却公认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二者兼备。 B:但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被美国影评界公认为卖座的上乘之作。 C: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美国影评界公认二者兼备 D:美国影评界认为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是卖座的佳作。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小题1】秋日风雨中百草的“烂死”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或以百草反衬决明)。把决明的叶与花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借以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

【小题2】

①前四句表现作者对决明一样有高尚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

②“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心,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的同情与哀叹。

③“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见出诗人对自己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忧世情怀。


解析:

【小题1】秋日风雨中百草的“烂死”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或以百草反衬决明)。把决明的叶与花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两种手法各1分“)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借以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

【小题2】

①前四句表现作者对决明一样有高尚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1分)

②“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心,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的同情与哀叹。(1分)③“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见出诗人对自己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忧世情怀。(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鞭笞/整饬 弹劾/隔阂 如丧考妣/蓬荜生辉 B:棱角/菱角 扑朔/追溯 载笑载言/载入史册 C:徜徉/佯装 隽永/镌刻 刚愎自用/无裨于事 D:聒噪/恬静 亢奋/伉俪 五雷轰顶/一哄而散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爱,是永恒的话题。

爱的对象与范围几乎无所不包:爱国家、民族,爱亲人、朋友、邻里、弱者、受难者,爱书籍、游戏、旅游……爱的表现可谓丰富多样:或体贴、温暖、自然,或粗疏、淡然、做作;或持久、及时,或短暂、迟缓;或节制、理性,或盲目、糊涂。爱的滋味也就有酸、甜、苦、辣,让人感喟。

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或对社会人事的观察、思考,以“让爱变得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小题1】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2分)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勾起了羁泊异乡的孤独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2分)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答案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2】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2分)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2分)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2分)(分析4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百舸(gě ) 碧透(bì) 峥嵘(róng ) 挥斥方遒(qiú ) B:颓圮(tuì ) 篱墙(lí ) 彷徨( páng) 默默彳亍(chì chù) C:河畔(bàn) 青荇( xìng) 漫溯(sù ) 星辉斑斓(lán) D:火钵(bō) 纤绳(qiān ) 飘泊(bó ) 忸怩不安(niǔ ní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贝聿铭:创造令人震惊的美

“人生并不长,我的原则是,只做自己认为美丽的事,创造出有震惊的效果的美感”。

美,是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的至上追求。2006年10月6日,他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正式开馆,90岁的他亲昵地称它为“我最亲爱的小女儿”。

他迄今设计了70多件作品,其中文化建筑占到绝大部分,这些作品往往从选址之初就开始引发争议,但最后,贝聿铭总能以建筑之美让批评者收声。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建筑,注释人生。真正想赚钱的业主不会请我,真正有眼光的人并不多。”老人给年轻设计师的忠告是,“评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

与这些光荣纠缠在一起的,是业内外的争议,乃至抨击。在这方面,他是很有资本给年轻人上一课的。

“建筑不是画画,你可以不看,它总是站在那儿,旁人看不顺眼,免不了有批评。所以说,建筑师脸皮要厚一点。”

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是贝聿铭最具影响力,同时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设计。尽管法国政府为他颁发了奖章,但是人们对这件作品的争论迄今未休。

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里不止一次拿贝聿铭的设计“开涮”,比如国际刑警组织的侦探驾车请来符号学家兰登,配合调查卢浮宫凶杀案。车子经过卢浮宫,侦探问:“你喜欢我们的金字塔吗?”

兰登皱了皱眉:“密特朗是个很大胆的人。”

其后,兰登与法希一同探访卢浮宫。兰登出于客气,敷衍了一句,“你们的金字塔真宏伟。”法希则毫不客气地说,那是“巴黎脸上的一块疤”。

贝聿铭应密特朗之邀参与卢浮宫重建时,已经64岁。得知他要在卢浮宫外放上一座玻璃金字塔,法国人气昏了,指责这个建筑已经超出了法国人的心智空间,它是一个庞大的、破坏性十足的装置。

“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对贝聿铭的抨击进而演化成一场运动,贝聿铭回忆说,当时翻译都吓坏了,“几乎没有办法替我翻译我的答辩”。

他们与法国人一起对所有设计方案都进行了论证,结果,“金字塔方案是最简明、最有力的”。

年轻时候做过不少商业建筑的贝聿铭,功成名就之后,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博物馆、音乐厅、名人堂这类文化建筑的设计上。

“我尤其喜欢年轻人来看我的博物馆,人越多我越开心,所以我常常到以前做过的博物馆溜达,看看观众里面年轻人多不多,因为将来是他们的世界。”

苏州博物馆则有大隐隐于市的气度。贝聿铭将馆址选在拙政园、狮子林和忠王府旁边,很多人认为,这座全新的博物馆将破坏原有建筑的和谐,损害古建筑群的完整性。

贝聿铭没理会这些指责,“这是设计生涯中最大的挑战,但是我不会改变我的设计初衷。”从前期筹备到后期建设,他先后8次亲抵苏州,为博物馆制订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通过借景与映衬,使得新旧园景笔断意连,最终赢得了肯定。

年轻时做过不少先锋设计的他,晚年时越来越多地展现出复古和传统的风格,他的解释是,“建筑不是服装,不可以赶时髦。建起来以后,不能说明年不流行了就立刻拆掉”。

但他也不愿意人们说他保守,“我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古典或者现代派,我相当多的作品都是西式建筑,但在设计方面我力争把古典和创新相结合,并且摸索新路改进自己的风格。”

为达到最理想的设计风格,他宣布不参加任何形式的竞标。“建筑师不能对人说:‘请我吧!’自己的实力是最好的说服工具。怎么表现你的实力?那么就要敢于选择,敢于放弃,决定了的事情,就要有信心进行下去。”

从本文看,贝聿铭关于建筑设计的理念主要有哪些?

贝聿铭说“建筑师脸皮要厚一点”,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贝聿铭迄今设计了70多件作品,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和苏州博物馆两件设计来写?

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本文在说明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是贝聿铭最具争议性的设计时,却选用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中人物的评价,这样写符合传记的基本特点吗?

【小题】(共4分)创造有震惊效果的美感;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建筑不可以赶时髦;古典和创新相结合;敢于选择,敢于放弃。

【小题】(共4分)建筑师要正确面对别人对自己作品的争议与抨击。(2分)要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2分)

【小题】(共5分)这两件设计是最有争议的,但最终赢得了肯定。(1分)本文主要表现了贝聿铭创造令人震惊的美。(1分)作者选择这两件设计就是为了突出这一中心。(1分)围绕中心进行选材,体现了传记写作的特点。(2分)

【小题】(共5分)符合。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是小说《达芬奇密码》中的真实场景,作者选用小说中人物的评价,更形象(言之成理即可)

不符合。人物传记的真实性是指叙事实事求是,感情真诚坦率。选用的小说中的人物评价是虚构的。(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小题】(答对四点给满分)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和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C+D级。注意根据原文事件的意义概括归纳。尤其要注意主人公的语言透出的理念。

【小题】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和发掘深层意蕴C+F级.注意联系背景和文章主旨以及主人翁的个性魅力。

【小题】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级.注意扣题分点作答。

【小题】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F级.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