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来

(2)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

(1)刘表在荆州(1分)从容自在(1分),坐着观看时局变化(1分),自认为可以效仿周文王(1分),(通顺1分,共5分)

(2)来荆州避乱的士子,都是海内的豪杰;刘表不懂得任用他们,所以国家危难而无人辅佐。(每句1分,通顺1分,共5分)


解析:

(乙)阅读下列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本诗前两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尾联中“渐相亲”表露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联系全诗,分析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小题1】①宁静(寂静、安谧)(1分)/凄清(萧索、冷落)(1分)②反衬(衬托、以响衬静)(1分),烘托渲染(1分)

【小题2】①温暖亲切(欣慰、喜悦)(1分)②日暮时分,独自行走在冷寂、萧瑟阴森的山区让人惊惶不安,心生恐惧;月亮初升,又见边境的烽火没有越过秦地,这一地区平安无事,内心得到几分慰藉;经过萧疏荒凉的山区旷野,终于看到山村人家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内心不禁感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每层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量的自备井造成了石家庄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后果,有关部门表示: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尽量关停地下水井,充分利用地表水,环节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

B.目前江清市老城区的车流量达3万辆,超过设计流量近10倍,道路严重超负荷,想改变交通拥堵的现状,需要下一番大功夫不可。

C.玉树救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灾后重建事宜已经同时提上议事日程。记者昨日从青海省政府获悉,玉树灾后重建的目标将是:建设高原生态旅游城市。

D.学习要持之以恒,越是那些考试失利后有一番雄心壮志,信誓旦旦,拼命的学习,越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C


解析:

A项“当务”含有“现在”的意思,重复赘余,“缓解……趋势”搭配不当;B 项句式杂糅,“需要下一份大功夫不可”应该说“需要下一份大工夫”或者“非下一番大功夫不可”;D项成分残缺,在“拼命的学习”后面加上“的人”。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临床实践证明,该药品对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头痛、发热等症状具有奇妙的帮助作用。 B:我国目前鼓励发展环保型小排汽车,要求各地解除对小排量汽车的种种限制措施。 C:台湾当局公布的有关大陆记者赴台采访的规定有很多不合理的方面,在__、登记、申请、采访等诸多环节上都给大陆记者造成很多不便。 D:孔子的“仁学”作为一种以“仁”为本的“律已”的道德要求,作为一条调节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无疑仍具有现实意义。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是( )

A: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不仅我们的城市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B: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松针、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C:连接苏州和南通的“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杜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上,有一群人叫波西米亚人,与其他劳动人民一样,他们勤劳、勇敢,但有一点不同,他们总是热情高涨,把劳动看成是快乐,而不是压迫。一天,一位德国旅行家行走在沙漠上,迎面就碰到这样一队人。另他不解的是,为什么每走一小段路,他们就要放下行李休息一会儿。于是,他上前问原因。回答声不很响亮,却很清楚:“因为我们走得快,而我们的灵魂走得慢,我们要停下来等待灵魂赶上我们,不至于让他落在后头……”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展开联想,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解析:

“上路”有隐喻意义。

灵魂,现代汉语字典的解释中,有四个意义,第2点“心灵,思想”,第3点“人格,良心”,可以成为思考的切入点。

上路,可以指人生之路,也可以具体化,指奋斗之路,追求之路。带着灵魂上路,立论角度可以考虑如下;

(1)关注物质生活的发展,追求成功的目标的同时,应该同时关注心灵生活,精神生活的发展。保有宁静,澄澈 的心灵世界,才能在 追求中不会迷失自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拥有洁净的人生境界,享受生活的点滴精彩。

(2)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尊严,人云亦云,没有正确的理想,没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之路,追求奋斗之路上可能就走不远。

(3)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有人格与良知,道德的底线不能丧失。

(4)工作,追求的过程,是快乐的过程,因为急迫的得到,反而失去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宁静与快乐,不可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杨实译)

请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文卡这一人物形象特点。

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

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

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这一结尾的精妙之处。

【小题1】自私、怠惰、爱面子、良知未泯、不知图报(感恩)。

【小题2】(1)情感变化(关键词):热切盼望,不屑一顾(或漠然视之)

(2)原因:①母亲来信的重复、单调、无趣(表面原因)②文卡对母亲缺乏了解、关爱(深层原因)。

【小题3】(1)侧面交代母亲的生活困境;

(2)引出下文文卡计划工资用度,打算给母亲寄钱的情节;

(3)将母亲生活困难却寄钱给文卡情节与文卡生活宽裕却不愿寄钱接济母亲情节形成鲜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凸显作品主题。

【小题4】(1)情节设置出人意料:前文用不少篇幅铺陈以前母亲来信的“千篇一律”,读者以为此信亦然,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这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小说的可读性;

        (2)内容表达含蓄隽水:故事至此戛然而止,文卡对这三卢比的纸币作何感想,作者并未交代。结尾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发人深省;

    (3)与文卡有余钱却不寄钱给母亲的行为构成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两个人物   不同的性格,使得人物性格的塑造更为鲜明。(以上三点,答上两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

(2007上海物理21).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1)斜面的倾角a;

(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m;

(3)t=0.6s时的瞬时速度v.

(1)a=30°(2)m=0.2,(3)vv1.2a2t=2.3 m/s


解析:

(1)由前三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为a1==5m/s2mg sin ama1,可得:a=30°,

(2)由后二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2m/s2mmgma2,可得:m=0.2,

(3)由2+5t=1.1+2(0.8-t),解得t=0.1s,即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为0.5s,则t=0.6s时物体在水平面上,其速度为vv1.2a2t=2.3 m/s.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