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斑斓 贪脏枉法 好高骛远 孽根祸胎

B.包涵 默然消魂 萍水相逢 棉里藏针

C.遐想 披星戴月 拭目以待 恍然大悟

D.呕歌 义愤填膺 貌和神离 湮没无闻

C


解析:

(A脏→赃;B消→销;D呕→讴,和→合)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形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今我来思, 。(《诗经·采薇》)

(2)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3)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不霁何虹? (杜牧《阿房宫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1)业精于勤荒于嬉     雨雪霏霏

(2)舞幽壑之潜蛟     千里澄江似练

(3)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气吞万里如虎

(4) 复道行空    山高月小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簇拥 蹙额 箭镞 猝不及防 一蹴而就

B.氤氲 殷红 姻缘 绿树成阴 万马齐喑

C.闪烁 朔风 硕大 数见不鲜 横槊赋诗

D.渎职 疑窦 案牍 穷兵黩武 买椟还珠

C


解析:

A项中“镞”读“zú”,其余都读“cù”; B项中“殷红”读“yān”,其余都读“yīn”;C项都读“shuò”;D项中“疑窦”读“dòu”,其余都读“dú”)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石油巨头觊觎市场供应紧张的有利时机,想获得更高的市场出清价格”的说法已经在市场中广为流传。“对于中石化、中石油来说,目前在尽快扩大天然气供应上并不很积极,这实际上是在与市场博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19日) B:编剧的尊严就是拿来蹂躏的,每个人都可以改你的戏,演员就不用说了,(经常不是编剧给演员说戏,而是演员给编剧说戏),还包括发盒饭的场工和女主角的老妈——因为她曾经当过小学语文老师。 C:私家车辆猛增,驾驶员培训粗放,人们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道路设施落伍……等等阻碍着中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D:对眼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王旭明一针见血地指出:北大这所全国瞩目的学校似乎太相信自己了,他甚至大胆地预言今后这项制度一定会引发越来越大的矛盾。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3题。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

  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有极少数的猪和牛,它们的生活另有安排。以猪为例,种猪和母猪除了吃,还有别的事可干。就我所见,它们对这些安排也不大喜欢。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换言之,我们的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但有些母猪却要把猪崽儿吃掉。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其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这两类动物是很特别的,但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但不喜欢又能怎么样?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下谈到的一只猪有些与众不同。我喂猪时,它已经有四五岁了,从名分上说,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 一米 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把它当宠儿来对待,它也是我的宠儿——因为它只对知青好,容许他们走到 三米 之内,要是别的人,它早就跑了。它是公的,原本该劁掉。不过你去试试看,哪怕你把劁猪刀藏在身后,它也能嗅出来,朝你瞪大眼睛,噢噢地吼起来。我总是用细米糠熬的粥喂它,等它吃够了以后,才把糠对到野草里喂别的猪。其他猪看了嫉妒,一起嚷起来。这时候整个猪场一片鬼哭狼嚎,但我和它都不在乎。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有时整天不见踪影。总而言之,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它活得潇洒。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他们说,这猪不正经。领导则痛恨它,这一点以后还要谈到。我对它则不止是喜欢??——我尊敬它,常常不顾自己虚长十几岁这一现实,把它叫做“猪兄”。如前所述,这位猪兄会模仿各种声音。我想它也学过人说话,但没有学会——假如学会了,我们就可以做倾心之谈。但这不能怪它。人和猪的音色差得太远了。   

  后来,猪兄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招来了麻烦。我们那里有座糖厂,中午要鸣一次汽笛,让工人换班。我们队下地干活时,听见这次汽笛响就收工回来。我的猪兄每天上午十点钟总要跳到房上学汽笛,地里的人听见它叫就回来——这可比糖厂鸣笛早了一个半小时。坦白地说,这不能全怪猪兄,它毕竟不是锅炉,叫起来和汽笛还有些区别,但老乡们却硬说听不出来。领导上因此开了一个会,把它定成了破坏春耕的坏分子,要对它采取专政手段——会议的精神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不为它担忧——因为假如专政是指绳索和杀猪刀的话,那是一点门都没有的。以前的领导也不是没试过,一百人也捉不住它。狗也没用:猪兄跑起来像颗鱼雷,能把狗撞出一丈开外。谁知这回是动了真格的,指导员带了二十几个人,手拿五四式手枪;副指导员带了十几人,手持看青的火枪,分两路在猪场外的空地上兜捕它。这就使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做太过惊世骇俗——它毕竟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总之,我在一边看着。猪兄的镇定使我佩服之极: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头都会被打死。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摘自《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16.文中的“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17.(1)本文的第一、二两段似乎与描写这只独立特行的猪并无多大关系,你认为是否可以删去?

(2)文章对于这只猪的结局的设置,你认为合理吗?(5分)  

18.联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历史语境,根据这头“猪”特点,试探究王小波笔下这头“猪”的复杂内涵。(6分)  

【小题1】“我”: ①一个有良知的下乡知识青年;②同情这只猪;③不敢对抗领导;④对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敢作敢为充满了钦佩和激赏;⑤对社会不满,但又敢怒而不敢言。可抽象成:有良知,有同情心,追求自由等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1)虽然本文的第一、二两段似乎与描写这只独立特行的猪并无多大关系,但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笔墨,1分其作用有二:一是为后文描写这只独立特行的猪作铺垫,1分二是把一般的猪,甚而至于古希腊斯巴达时代的人与这只猪作了鲜明的对比。1分(2)这只猪最后终于没有被专政手段毁灭的结局,恰恰反映了作者__现实、获取自由的思想,是合理的。2分不要拘泥于答案,意思对即可

【小题3】文章中的那只猪具有高度的拟人化特点。它具有以下特点:①象山羊一样敏捷;②不安于命运,不向命运低头;③习惯于特立独行;④对知识青年好;⑤善于斗争,敢于斗争;⑥对邪恶的势力有着高度的警惕性;⑦磨难使猪的本性变得对人更加冷漠和不信任。能列举其中3条即得3分

一方面,这头“猪”代表了个性和野性,具有一种反对规范、无视律令的意义;另一方面,这头“猪”的野性和个性是长着獠牙的,只有__的姿态,匮乏__的意义。这呈现了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尴尬处境。3分

本题不要拘泥于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以“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700字。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什么是风景?有人只是客观地认为是一些美丽的景色,更有甚者认为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从来没有看过的地方。一个从来没有看过的景色才能称之为风景,这些人太过于肤浅。你每天经过的那条普普通通的小河难道不是风景?你每天用大部分时间呆着的校园难道不是风景?每个地方都有风景,但熟悉的地方的风景会让你更加地惊讶。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我每天上学时都会经过一片小竹林,那里的竹子青翠欲滴,挺拔苍劲。可能大家觉得不就是一片竹林吗?有什么好看的,就这也能成为风景,真是荒唐啊!我刚开始也是这么想,但是有一天我的主意变了。

  那是春季的一天,在家无所事事,便走出门闲逛,无意间走到了这片竹林,我仰望着天空,鸟儿慢慢地苏醒了,朦胧中夹杂着鸟儿清脆悦耳的叫声。我低着头正沉思着学习的压力,脚下不经意绊到了一个石头,险些摔倒。仔细一看,在大石头的下方有一个屹立着的竹笋,没有半点的弯曲,它挺着腰杆,傲然面对着大石头的挤压。我被这景象所惊呆了:如此的顽强,如此的执著,如此的有信念。突然间有一种顽强的气息扑鼻而来,这气势逼人心喉,让人窒息。这就是坚强的象征!没有比这更好的诠释了。今天,我是真正地感受到了破土而出的威势。我恍然大悟,学习不是如此吗?我们好比大石头下的笋子,而那些困难疑惑就如那块石头,我们要有破土而出的气势好勇气去面对它。

  事过几天后,我又来到了那片竹林,那块石头已经翻在了一旁,那竹笋却更加挺立。

  从那以后,我就对那片竹林产生量浓重了敬重之情。只要在我闲暇时刻,我都会走进竹林,看看那些竹子是否依旧,偶尔也会看到鸟儿在竹林嬉戏,慢慢地我把这里作为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了。现在已经步入了冬天,可是翠竹依旧,还是那样的挺拔,那样的苍劲。

  那里成了我最熟悉的地方,也成了最美丽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风景,熟悉的地方风景却更加优美、雅致。看看学校河边的垂杨柳,看看你的教室一角,同样给你美的感受。因为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走在学校的大道上,跨过一步步台阶,路旁的景色对你而言早已失去了吸引力,只是匆匆一瞥便跳过去了;坐在教室中,翻开书本,摩挲着熟悉的纸张,掠过早已学过的文章,寻找今日的主题;回到家中,快速接过妈妈手中热气腾腾的饭碗,头也不回地回到座位上埋头吃饭……对于这些早已熟悉的事物,若细心观察,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走在石阶上,缓慢地走着。仰起你那一直低着的头,看看周围吧,你会发现:嗯,今天地上的落叶又增多了,仔细嗅一嗅,还有一股微酸的味道。草坪上的草虽值深秋,仍然保持着绿色,今天一看,绿色更加幽深,像一个漩涡似的要把你吸进去。哦!梧桐树那光秃秃的树枝上是什么?是一个贴着树干长起来的小片蘑菇!它是如此的生机勃勃,贴着颜色相近的树干尽情舒展身姿,为能够在深秋存活而窃喜,你不禁也跟着欢欣起来。

  坐在教室里,翻开书本,制止你那快速翻阅的手,回顾前面吧!你会发现:史铁生对待母亲真实恶劣。纵使腿已断,母亲对他几十年的养育之恩就能如此被抹杀吗?母亲死后再来反省,无论对谁都是苦涩的;琼珊因为最后一片叶子而存活下来,你要感慨精神力量的强大,那最后一片叶子赫然已成为她最后的希望。它似一强健的手臂将琼珊从绝望的深渊中救出。

  回到家中,接过母亲手中的饭碗,擦亮你的眼睛,看一看你的母亲吧。你会发现母亲的手早已不复往日的光滑,变得粗糙。为了给你做饭,十根手指已变得通红肿大。她的眼角多出了几条鱼尾纹,此时她正慈爱地注视着你,眼角的鱼尾纹因微笑而加深,却在灯光的映照下为母亲镀上母爱的光辉。

  仰起你的头,放慢你的手,擦亮你的眼睛,用心去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因为: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解析: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则完全符合这种导向:高考作文应写自己的生活,身边的风景!

  “熟悉的地方”这个限制语把学生带回久违的、熟悉的地方和场景,也许是从小到大生活的村子,也可能是日日走过的小河,甚至有点厌恶的校园等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自我心灵世界。

  “风景”的含义应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自然界的风景,如田园风光,校园美景,四时之景等,一个是精神层面的风景,即一种好的风尚,一种精神、品质等等。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兼而有之。

“也有”表明陌生的地方、受到大家关注的、期待的地方如风景名胜固然有“风景”,但你的身边,平常、普通的地方也有风景,只是你可能匆忙,可能不留心,经常忽略,同时也在提醒人们关乎眼前,留意脚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极快,如果不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疫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据中国气象局网站11月1日消息,今晨,东北局地气温下降幅度超过20摄氏度以上,全国普遍降温,大家一定要及时做好预寒准备。

C.10月31日麦当劳宣布它在冰岛的三间餐厅要撤出,其原因是冰岛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进口食品成本太高造成的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A


解析:

  B.“超过20摄氏度以上”重复C. “其原因是冰岛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进口食品成本太高造成的”句式杂糅D. “能否”不能搭配。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近几年,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节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猖獗之时。 B:这位江西姑娘在“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惟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C:北大有关人士称,此举是为了使学生入学后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学生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知识面偏窄的弊端。 D: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以及军界的社会责任等各方面问题的广泛反思与讨论。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部署 枯槁 赝品 合盘托出 绿草如阴

B. 浪废 干燥 昏厥 谈笑风声 刚愎自用

C. 嫉妒 斑驳 忏悔 走投无路 无暇顾及

D. 阻咒 峥嵘 褴褛 神采飞扬 害人听闻

C


解析:

(A 合—和 阴—茵 B 废—费 声—生 D阻—诅 害—骇)

将高科技用于现代战争,是备受军事专家关注的焦点,让雷达无法侦察到的隐形飞机一直受到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物质A 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图,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无机物

B.该物质是一种芳香烃

C.该物质不可能使溴水褪色

D.该物质最多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


解析:

物质A是一种烃的衍生物,分子内含有3mol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但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烃;因1mol碳碳双键消耗1mol H2,该物质最多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