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温、同压下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体分子的直径 B: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 C: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D:气体分子的式量.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 B:0.012kg12C 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下列同学饮食习惯科学的是
A:多吃肉,少吃蔬菜水果 B:合理摄入糖类、油脂等,注意膳食平衡 C:为防止变胖,炒菜时不放油 D:多饮用纯净水,少饮用矿泉水
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都是多糖,所以都具有甜味 B:因为具有相同的分子式(C6H10O5)n,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 C:两者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D:因为二者都是由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在分子间脱 水结合而成,所以二者分子里含有相同数目单糖单元(C6H10O5)n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硝酸亚铁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因不符合复分解反应进行到底的条件,所以它们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B:分液实验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氢氧化钠固体应保存在带有橡胶塞的广口瓶里 D: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OH—+CO2=HCO3— B:将少量Ca(HCO3)2溶液滴加到盐酸中CO32-+2H+=CO2↑+H2O C:将少量H2SO4溶液滴加到Ba(OH)2溶液中2H++SO42-+2OH—+Ba2+=BaSO4↓+2H2O D:将铁粉加入到AgNO3溶液中Fe+Ag+=Ag+Fe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灵魂的镜子 李琬
①入夏的夜晚,空气闷热起来,天空同样沉郁。爱散步的人本来想寻一点闲淡的兴致,可街市的灯火已把天空映得发红,不见星辰。我胸中气闷,只想:就像城市夜晚的星辰一样,如今真正的羞涩已不多见。
②学校要搞话剧表演。那天我们几个在讨论剧本的事。有个情节是少女说出自己爱人的名字,我原本想要让少女羞涩些,结果是这一设想获得了一致的揶揄与批驳。只是一件小事。他们大概是混淆了羞涩与做作。
③但这小事,不能不提醒我认识到一个巨大的现实:在这个被利益和欲望裹挟,在大量信息里高速运行的现代社会里,羞涩没有地位,甚至不再有容身之地。现代社会是反浪漫的,而羞涩正是罗曼司的一个侧脸。人们用冷眼瞥着这张曾经令人感动的面庞。人们不再关心内心曾有的不安与生涩,只是直露着一切。这一切快乐、痛苦、渴求、怨恨,它们的根系都是欲望,并最终汇入欲望的河流里。
④俗世夹杂着几吨烟尘让我看不分明,至少我看不见灵魂的那面镜子。我一次次问道,难道那素白衬衣、扎麻花辫的女子,深埋着头拉着旧手风琴默默做梦的羞涩,一去不返了么?
⑤羞涩是可贵的。我之所以热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是因为这些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听苗歌,歌声轻快飞过山头又在情人的吊脚楼外敛足,盘桓着低回着,诉说内心迟迟未发出的感叹;听维吾尔民歌;那声音的源头是来自大漠的荒凉,唱歌的人用鼓声和歌喉的苍茫、词句与情感的炽热来抵御荒凉,这是对生命与自然的羞涩;听蒙古歌谣,唱着刚出生的小羊,把不肯喂奶的母羊唱得内心柔软了,唱出了晶莹的泪珠;最让我倾心的还是彝族的海菜腔,飘忽不定,尽是善良灵秀的男女内心的吟咏与欢歌,蒙上了沉静素美的纱……没有丢失羞涩的民族,让我心生敬意与倾慕。
⑥羞涩是质朴的,而质朴的品质在我们生活里稀缺。虽然我未曾事农桑,却常常渴望一个温厚纯良庄稼人那样的质朴与羞涩。对于羞涩的人,外部世界里种种功利的繁芜丛杂、根根攀攀令他不安,他只想着,哦,看这庄稼多高多壮实,都是我的双手耕作的,哦,此刻炊烟正在唤我回去,我应当回家。羞涩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
⑦羞涩是灵魂的镜子,面对心爱的人,羞涩的女子低垂下头,此刻内心奔涌如大海而嘴唇缄默;此刻她的羞涩让她清楚地看见自己的热恋、矜持与纯真,她读到自己内心的诗句。是的,羞涩就在你的体内,只对着你的灵魂,照见你灵魂的真相。有了这镜子,人才得以自知,才明了这人间的真情意,才坚定对生活的信念,恪守那易碎的脆弱的纯洁理想。没有羞涩或故作羞涩的人,就没有这面镜子,他看见的只能是自己生命虚无空洞的幻影。
⑧作为灵魂的一面镜子,真正的羞涩绝非扭捏的造作、矫情的粉饰。它应当是一个远古的女子,正艰难地跋涉,在清晨醒来坐在山头,望见了前方的葱郁水草,被刚刚出生、圆满火红的太阳映热了脸颊,有微醉般的羞涩。羞涩是我们生命里的大气象,我祈望着它不再衰败也不会死灭,执拗地坚韧地活在这愈来愈拥挤的世界上。
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分条概述“羞涩”有哪些特质。
“俗世夹杂着几吨烟尘让我看不分明,至少我看不见灵魂的那面镜子。”这句话中的“几吨烟尘”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你如何理解?
作者叙述学校搞话剧表演的一件小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羞涩”是“灵魂的镜子”,这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身处现代社会,你对此有何看法?
【小题1】羞涩是原生态的(纯粹的);羞涩是质朴的;羞涩是真诚的。(3分)
【小题2】“几吨烟尘”指现实中令心灵蒙蔽的种种物欲。(2分)现实社会充溢利益与欲望,蒙蔽了心灵,让人不再纯粹、质朴与真诚。(4分)
【小题3】引出作者对羞涩的理性思考;突出羞涩的重要的社会价值。(4分)
【小题4】对当今的人们忽略灵魂的纯净的遗憾;唤醒人们对自我灵魂的审视与反省;表达了作者对纯粹、质朴和真诚的向往和追求。(一点一分,满分3分)
赞同:现代社会节奏太快,世俗的物欲使灵魂落满了尘埃,需要这面镜子来显现真我,以便保持内心的纯粹质朴和真诚。/不赞同:现代社会是开放的,是个性张扬的;而羞涩与时代的步伐不符,会使自己失去许多发展自我的机会。(6分,观点明确,力求深刻,能自成其理即可)
解析:
【小题1】特质即特点。从文中第6段很快就可以筛选出“羞涩”是质朴的这一特点。此外,“羞涩”还是可贵的。为什么可贵,深入思考一下即可得出答案,因为它是最纯粹的。将上述两段整合一下即可得出答案。
【小题2】问题的中的关键词是“俗世”“几吨烟尘”结合上文“一个巨大的现实:…在…现代社会里(俗巨),羞涩没有地位,甚至不再有容身之地。现代社会(俗世)是反浪漫的,而羞涩正是罗曼司的一个侧脸。…它们的根系都是欲望,并最终汇入欲望的河流里。”稍加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小题3】第3段中“但这小事,不能不提醒我认识到一个巨大的现实”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态度极为强烈,即小事情中蕴含着大道理(小事,巨大)。由提醒一词引出的思考,由句式表明的态度或得出的结论。
【小题4】第一问作者的情感态度表述极为鲜明:“第4段中的…一去不返了么?”第5段的“没有丢失羞涩的民族,让我心生敬意与倾慕。”第6段的“羞涩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第7段的“有了这镜子,人才得以自知,才明了这人间的真情意,才坚定对生活的信念,恪守那易碎的脆弱的纯洁理想。”等等。第二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环氧乙烷(
)、丙酮、丁醛、葡萄糖的混合物,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3% B:27% C:30% D:2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在路上的历史,这个以无数相遇和碰壁的片段构成的语录,铺设成了几千年漫漫的道路。 B:弘扬民族精神十分重要。如果把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比喻为打仗的话,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占领制高点,比喻为人的躯体,这就是人的脊梁。 C:文静秀气的文竹,配上红色的宜兴盆,另加一个雪白的水盆,就显得协调和漂亮,起到装点家居的效果。 D:拉西瓦水电站的建设,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下游已建和待建水电站的发电效益,而且可以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提供质优价廉的电力,具有巨大的综合利用效益与规模经济效益。
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着色剂——胡萝卜素、苯甲酸钠 B:调味剂——柠檬黄、味精 C:防腐剂——氯化钠、二氧化硫 D:营养强化剂——腌制肉类食品中加亚硝酸钠、粮食制品中加赖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