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让国旗、军旗和区旗邀游太空这一举措的始作俑者,是两位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 B:一座座新建的楼房,一排排电视天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 C: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__融。 D:人才交流市场上,那些口才好、成绩好的大学生在自我推销时能够侃侃而谈,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__________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③①⑥②⑤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胜。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怕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迫洛阳 迫:逼迫

B.有牧人御众之才 牧:统治

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引:带领

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 修:美好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恂乃戮之于市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B.恂遣谷崇以状闻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卿今为吾行也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D. 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机智有谋略的一组是 ( )

①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②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③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④询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⑤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⑥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因敌人强大,河内重要,寇恂文武兼备,光武才任命他做河内太守。

B. 寇恂为了国家利益和不激化内部矛盾,才不想和贾复相见。

C. 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

D. 寇恂与贾复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因为光武帝出面调解。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C


解析:

【小题1】“迫”应解释为接近。

【小题2】B项“以”均为介词,可译作“把”。A项前一个“乃”为“竟然”的意思。后一个“乃”为“于是”的意思。C项前一个“为”,是介词,可译作“替”,后一个“为”是动词,可译为“做”。D项前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是加强肯定语气的副词,可译作“一定”。

【小题3】①句表现他执法严正的品格。②⑤句表现他胸襟开阔的美德。

【小题4】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不是因一己之利,而是一种策略,以此来威慑高峻,使其早降。

【文言文参考译文】

    寇恂,字子翼,是上谷昌平人,世代都是当时名声显赫的大姓人家。光武帝向南平定了河内,可是更始皇帝的大司马朱鱿等人重兵据守在洛阳。光武帝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宁河内的人?”邓禹说:“从前汉高祖任命萧何在关中防守,最终成就了帝业。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向北通到上党,向南接近洛阳。寇恂文武兼备,有统帅之才,派遣守河内的人非他莫属。”于是授寇恂河内太守职,掌管大将军事务。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他的部将在颖川杀人,寇恂捉到行凶者将其押在狱中。当时为万事创办待兴之时,军营中犯了法纪,大多情况是对犯法者宽容而不追究,寇他竞然在集市中杀了行凶者。贾复认为这是个让他感到耻辱的事情,回过头路过颖川,对左右人说:“我和寇恂共同做将领,可现在被他所侮辱,大丈夫中哪有心怀怨忿而不马上决断的人呢?如今要见到寇恂,必定亲手用剑杀死他!”寇恂知道了他的意图后,不想和他相见。谷崇说:“我,是个将领,请让我能够带剑陪侍在你身边。一旦有变故,我足以为你挺身而出。”寇恂说:“不要这样。从前相如不畏惧秦王却屈从于廉颇的原因是为了国家啊。小小的赵国,尚且有这种重义之人,我怎能忘记这种大义呢?”于是命令部下准备好供应军队的用具,储备好美酒,执金吾的军队一入界,让他们一个人得到两个人能享有的酒饭的款待。寇恂于是在道中迎候,口说有病而回去了。贾复率兵想追击他,可手下的官吏士卒都醉了,于是就这样走过了他的治界。寇恂派谷崇把情况向上汇报,皇帝于是征召寇恂,寇恂到了以后,发现贾复先在那儿坐着,想起身回避,皇帝说:“天下没有平定,两虎怎能私自相斗?现天我要把你们分开。”于是两人共坐同饮,极尽欢乐。

    高峻据守高平,害怕被杀而坚决死守,大将军耿弇等人围攻他,一年也没攻下来。建武十年,皇帝商议派使臣招降他,就对寇恂说:“你现在替我前去招降。如果高峻不马上投降,你就带领耿弇等五营兵力去攻击他。”寇恂捧着玺书走到第一城时,高峻派军师皇甫文出城拜谒,行推辞礼,表示不屈服。寇恂发怒,将要杀死皇甫文,众将功谏说:“高峻有精兵万人。大多带有强努,连年攻克不下,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寇恂不答应,就杀了他。派他的副手回去告诉高峻说:“军师无礼,已经杀了他了。想投降,赶快降;不想降,就固守。”高峻惶恐不安,当天就开城门投降。众将都来贺喜,趁机问:“请问你杀掉高峻的使者并且使他率城投降,为什么呢中。”寇恂说:“皇甫文,高峻的心腹人呀,是给高峻出谋划策的呀。现在到来,态度推辞不屈从,一定无投降心。成全他那么他就会得计,杀了他高峻便吓破了胆,他就会投降。”众将都说:“我们确实比不上你呀。”

    寇恂学问深品行好,在朝廷名声很响,所得的俸金,多多地施给朋友、故人以及跟从自己的官吏士兵。常说:“我依靠着你们才达到现在这个地步,难道我能独享这些东西吗。”当时的人把他归于仁厚的长者一类人,认为他有宰相的器量。建武十二年去世,谥号是威侯。

在下列文字末尾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句,使之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

A: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寡人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故赏一人,而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子以奸事我者也。”乃烹之。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此刑省奸禁者也。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晋师围穆公之车,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遂克晋,虏惠公以归。此用约而为德者也。

齐桓公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有轻罪者赎以金分,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百姓皆说,乃矫箭为矢,铸金而为刃,以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此入多而无怨者也。

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淮南子??汜论训》)

[注]①少正卯:春秋鲁人,曾聚徒讲学。孔子为鲁司寇,三月而诛少正卯。②邓析:春秋末郑大夫,曾作《竹刑》,办私学,教人诉讼。

下列各句加点词浯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 侮:轻慢

B.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 数:数说,列举

C.子以奸事我者也 事:事情

D.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者,伤人 还:立刻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为政者“善用赏罚”做法的一组是

①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②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

③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

④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

⑤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⑥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

A.①④⑤ B.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④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译:

(2)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

译: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

(1)善于给予的人,使用节俭却可以成为大德;善于取得的人,获取多而别人没有怨言。

(2)因此圣人按照百姓所欢喜的事情,勉励他们做善事;依照百姓所厌恶的禁止奸邪。


解析:

【小题1】“事”,在这里是动词,事奉。

【小题2】①是善赏,②⑥是善罚,③是野人报恩,④是齐桓公称霸,⑤是作者议论。

【小题3】参考译文:

    古代的善于赏赐的人,费财少却可以勉励大众;善于处罚的人,刑法简约而奸人可以禁止;善于给予的人,使用节俭却可以成为大德;善于取得的人,获取多而别人没有怨言。

    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解围之后奖励有功人员五人, 高赫列为首功。左右的人说:“晋阳被围之难中,高赫没有大功,现在却得了头赏,这是为什么?”赵襄子说:“晋阳被围,我们社稷危急,国家危险,群臣没有人不存在骄恣轻慢的心情,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臣的礼节。”因此赏赐一人, 天下尽忠之臣,没有谁不愿意忠于他的国君。这就是赏赐虽少却可以勉励很多为善之人。

    齐威王设置大鼎于厅堂之中,一一列举无盐县令的罪状说:“赞誉你的话一天天传到我的耳朵里,考察你的政绩,田野荒芜,仓库空虚,监狱满满的,你用奸谋来对待我。”于是便把他烹了。齐国从此三十二年间,在道路上没有人拾取丢失的东西。这是刑罚少却可以禁止奸邪的例子。

    秦穆公到外地出游而车子坏了,右边驾车的一匹马跑丢了,被野人捉住。穆公追着一直赶到岐山的南面,野人正在煮马肉吃。穆公说:“吃了马肉,不快点喝些酒的话,有伤身体。我担心伤了你们大家。”让野人全部饮了酒,穆公才离开。过了一年,秦穆公与晋惠公在韩原发生战斗。晋军包围了穆公的车子,晋大夫梁由靡牵着穆公车上的骖马,即将捉住穆公。吃马肉的三百多人,都出死力在车下为穆公拼杀。于是战胜了晋军,又俘虏了晋惠公而归。这是给予俭约而能成为大德的例子。

    齐桓公将要举行征伐,武器不够用。下令有重罪的人,出一副硬甲、一个戟;有轻罪的,按照出金分量多少赎罪;打官司不胜的,出十二支箭。百姓都很高兴。于是修治箭矢,冶炼金属为兵器,用来讨伐不义之国,征伐不义之君,称霸天下。这是获取多而百姓没有怨言的例子。

    因此圣人按照百姓所欢喜的事情,勉励他们做善事;依照百姓所厌恶的禁止奸邪。因此赏赐一人,天下人民赞誉,惩罚一人,天下百姓畏惧。所以最高的赏赐是不虚费钱财,最高的刑罚是不伤害好人。孔子杀了少正卯,鲁国的奸邪就被堵塞了,子产诛邓析,而郑国的奸诈便被禁止了。用近的来使人知道远的,用小的来使人知道大的。  因此圣人持守简约而治理广泛,说的就是这样的事。

After a long journey, my legs _________ under me and I couldn’t walk any farther.

A. gave up B. gave out C. gave in D. gave away

B


解析: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诗经《氓》)

,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4)六十而耳顺, ,不逾矩。 (《论语·为政》)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剑阁峥嵘而崔嵬

(2)夙兴夜寐,悟已往之不谏

(3)又有清流激湍  多情自古伤离别

(4)七十而从心所欲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解析: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

⑴游淮安河下镇,运气出奇的好。一路豪雨,临近镇子时,却住了雨脚。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青砖黛瓦的建筑。古巷弯弯曲曲,旧宅瓦椽不整,老店铺面半朽。随便走进一处宅院,都能在弥漫的湿气中嗅到浓郁的历史气息。雕花窗棂、檐兽、陶缸、红木桌椅和青花瓷器,隐隐透出了往昔的热闹和繁华。

⑵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里铺路的石板。

⑶古镇里的许多铺路石板,久已废弃,被随便丢在巷子深处,或者就摆在窗前屋下。有些石板磨损严重,呈现出柔和的曲线。它们大都是土黄,或者透出点红色,一块一块,像固体的阳光,带着一点温暖,一点黯淡,与镇子的青灰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⑷这些石板皆非本地产。当初盐运兴盛时,大运河、淮河上来往的舟船,去时载盐,返回时捎带石板压舱,卸于河边,富有的盐商便购来铺路。数十年下来,这里的街道上就铺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板。原来,这些石板都曾随船只,压着波浪,伴着涛声,最后落户在这里,成了古镇的“居民”。

⑸这曲折的石板上,走得最多的是盐车。明朝中叶以后,淮盐全部运到河下,经检验抽税后再分运到各地销售。这么一个小镇子,成了全国食盐的重要集散地之一,狭小的巷子里,竟然曾滚动过影响国民经济的商业洪流。

⑹除了盐,还有粮,还有竹木铜铁……自明代起,湖广、浙赣、江南等省漕粮必须经此地停留,等待漕署官员查验成色数量后,方可北上,而回程之船携带的商品也在此集散。永乐年间创办造船厂以后,这里更是成为造船物资的集散地。如今,在河下镇还可以看到打铜巷、钉铁巷、估衣巷、竹巷、绳巷等街巷。

⑺商业的发达,带来了多少尘世浮华。“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时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西湖嘴”即今河下镇)这是明朝邱浚描写古镇盛况的诗句。琵琶刘街、花巷街、菜巷街、西湖嘴街、粉章巷、干鱼巷等众多见于典籍的街巷记载,都是从前的生活画卷留下的印痕。

⑻富庶还养护了这里的深厚文脉。从元朝起,山阳县儒学就建在这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也生活在这里。想象吧,曲折深巷的院子里,曾飘荡过多少朗朗的读书声。而当报喜的骏马跑过,伴着清脆的马蹄声,又有多少人的心也像这石板一样,迸发出烨烨的火星。

⑼这石板上也曾有皇家的辇乘招摇而过。康熙、乾隆两帝数度南巡都经过这里。

⑽这些石板还见证过更久远的历史。这里是古代名将韩信、梁红玉的出生地。韩世忠、梁红玉曾驻兵于此与金兵对峙。金戈铁马的杂沓之声,给这座古镇平添了许多壮怀激烈的铁血内涵。

⑾所有的烟云都过去了,只有这座镇子还留在这里,只有这些老石板还留在这里。坑坑洼洼的石板上,踩来踩去的已经是现代人的脚步。要经多少脚步、车马的磨损,才能造成这些坑洼?岁月是峥嵘的,而这些石板的外表却越来越随和、温婉,棱角都已失去,像磨损了边角的古籍。

⑿我们顺着一条小巷走到尽头,登上几十级台阶,就站到了古运河的大堤上。运河水在静静流淌,虽然多日下雨,河水也不见汹涌之势。一条古老的河,由于见过太多,也许已变得宠辱不惊了吧。回头看镇子,许多屋脊已落在脚下。古镇的地势低于运河,这该是镇子得名的原因吧。

⒀雨又下起来了。我们顺着来路往回走,镇子重新变得空阔。迷蒙的雨雾中,那些饱经风霜的古宅,在江南的氤氲中显出别样的风致。石板也全都湿漉漉的,晃动着明亮的水洼,像是不断闪回的古镇的记忆。物换星移,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只是江南的雨。丝丝的细雨依然洒在亘古千年的石板上,默默地见证着石板曾经承载的荣耀与辉煌。脚下的石板静静地延伸着,连缀成通向新时代的路……

文中描写雨水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第⑾段画线句有何表达效果,请作赏析。

本文标题是“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请概括“从前”在文中的主要内容。

(l)

(2)

(3)

纵观全文,分条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6分)

【小题1】(1)首尾照应(2分)渲染气氛,引发思古幽情(2分)

【小题2】运用比拟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石板外表磨损,古韵犹存的意蕴。

【小题3】(1)小镇的经济繁荣(2)小镇的文脉深厚(3)小镇的历史人物辈出

【小题4】(l)对悠久历史的赞叹(2)对物是人非的惆怅(3)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今社会,“时间即财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中外快餐应运而生。与之相伴相生的还有各种“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代替了原著的阅读,大部分的中外名著缩写本在身;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须熟诵“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彩;了解明清史实,只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你是怎样看待这一文化快餐现象的?

请以“文化快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上述话题有关,都符合要求。②文体不限。你可找其中一种或几种现象发表看法,也可以选取某一生活片断,形象含蓄地表达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③自拟一个有特色的题目。④不少于800字。

曲 艺

“欢迎光临KFC!”照惯例,施明和他的那帮朋友又走进了KFC快餐店,KFC可是他们每周必光顾的场所,正如他们的口头禅:“现代人嘛,要的就是‘快’劲儿。”

不多会儿,桌上已是杯叉罗列,施明先举杯说:“诸位,今天我买单。我们以COCa——COLa代酒,效古人把酒言欢,以叙兄弟之情。李白有诗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嘛。来,我将要进酒(将进酒:乐府诗《将进酒》)了,干一杯!”众人齐声响应:“莫使金樽空对月,须尽欢,‘将进酒’,干一杯!”一时间,桌上风云四起……

出了KFC,一伙人作鸟兽散。施明独自走在路上,余兴未尽。一阵大风吹过,飘下几片黄叶,施明自言自语道:“果真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呀!想刚才,众人齐聚KFC,好不热闹,现在只落得我独自一人,孤单冷清,真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啊!”

一会儿,天下起了如丝细雨,施明“诗兴大发”,随口诵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谁知,那雨越下越大,施明也顾不得吟诗,把书包顶在头上,飞也似的奔去了……

不多会儿,施明终于钻进楼道,看着地上水流纵横,他又禁不住吟道:“这么大的雨,果然是‘黄河之水天上来,东(奔)流到海不复回’呀。”他一边上楼,一边嘴中嘟囔:“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单元楼(深院),还清秋。”施明敲开了门,妈妈一见他落汤鸡的样子,数落道:“怎么,挨淋了?弄成这样。”旋明双手一拱:“母亲容禀,孩儿与友人聚会,到KFC,分别后不巧遇雨。此雨蹊跷得很,初是‘天街小雨’,继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母亲听得糊里糊涂,大叫:“你是不是让雨淋神经病了?快去洗澡换衣服!”施明不敢多言,乖乖洗澡去了。

洗完澡,施明走进厨房,问妈妈:“爸还没回来吗?”母亲答:“是啊,这几天加班,所以……”施明出口便道:“唉,这可真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啦。”话一出口,施明顿觉不妥,还好,母亲没太在意,他便悻悻回房去了。

那一晚,施明在床上辗转反侧,总觉得肚子有些不对劲儿,第二天,他便和母亲去医院检查。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医生在病因栏内写下四个大字:消化不良。

简评:作者侃大山一般,信口道出个为了附庸风雅,望文生义,生吞活剥古诗文,终至闹出笑话的故事,寓“看法”于形象,令人捧腹,令人深思。

舌头

  孙 进

随着近年来“精神快餐”店一家家如雨后春笋般地隆重开业,一向“安居乐业”的舌头终于禁不住__,在“快活林”店“开张大吉”这墨迹未干的横幅下探头探脑一番后,惴惴推开了那扇装潢新潮而又神秘感十足的迎宾大门。

“唷!我咋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这里头啥都有呢——”只见那古今中外文化大菜、小炒无所不有,琳琅满目,“秀色可餐”,直看得舌头“涎涛”几欲一泻千里。“咦?这不是我过去常品味的《拿破仑传》吗?怎么这店还是挂新幌卖陈菜呢?”舌头再定神细瞧菜单,不由得又惊又喜,暗暗称妙:看来这回口福不浅!原来上书:此乃本店拿手看店之绝菜——活剥油炸醋溜拿破仑,其“添油加醋”之绝活堪称空前绝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品尝此快餐后包你爽呼:“此菜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舌头迫不及待地点上此菜,又顺着陈列窗慢慢挪移着,审视着,心动着。突然,又一横幅跃入眼帘:凌迟清蒸梁祝——本店另一镇店宝菜,食之余味可绕舌三月不绝……真有这么绝?不由舌头不信,陈列窗内彩灯闪烁,“样菜”是那样的真切诱人!直看得舌头如醉如痴,垂涎汩汩。舌头强咽半晌,终于按捺不住,决定亲自到厨房催他点的几盘经典快餐。

不见则已,一见惊舌!推开虚掩的房门,气氛竟与餐厅截然不同:四周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阴风飕飕,冷气袭人。只听得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哀号惨叫。舌头不禁头皮发麻,壮着胆儿颤声问:“有人吗?我点的菜呢?”“慌什么!没见老子正忙着么?”一个粗重沙哑的声音吼得舌头找不着北。舌头循声望去,不觉腿脚麻软,身子撑不住似要栽倒。只见蓝幽的灯光下,一排戴着“文化快餐大师”字样的帽子的满脸横肉的人,正将好端端四肢俱全的历史人物剥皮、截肢、挖心、剖肚,其残忍程度直酷似当年南京大屠杀。“唉!大师猛于虎也。为了多捞几张钞票,迎合少数味觉尽丧者的要求,由着他们把历史搞得“油头粉面”,文化名人不是断胳膊少腿,就是被重度毁容,面目全非。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舌头愤愤然地还未想得停当,忽听“扑通”一声,一人跪倒脚边,凄厉地呼天抢地,声泪俱下:“先生,您舌下留人,放我一马吧!Help me!My God(上帝啊!救救我吧!)”还没等舌头回过神来,只见两个围着满是血迹、油污的围裙的“大师”冲了上来,揪住那人就往“脱胎换骨炉”边拖。一声痛不欲生的惨叫后,用火钳拉出来的竟是遍体鳞伤但已能飞檐走壁会诸般变化的拿破仑。在一旁欣赏自己的杰作的“大师”突然狡黠一笑,竟将卿卿我我的梁祝投到了那“淆乱乾坤锅”里加以“润色”清蒸,而后又将二人与拿破仑同置一“宇宙锅”内,让他们进行超时空、跨国界大决斗。三人上蹿下跳,一个用“大海无量”,一个用“吸星大法”,腥风飕飕,油雨阵阵,只听得“轰”地一声巨响,原来三人各使看家本领,奋起神威,震翻了“宇宙锅”,滚开的油水淌了一地,三位正厮杀得难解难分……

舌头再也不忍听那些的“文化快餐大师”们令人直起鸡皮疙瘩的狞笑,也不忍再看那在烟熏火燎中饱尝凌剐的帝王名人的惨象,他不停地划着“十”字,退到门口,转身夺门而逃……

简评:作者借“舌头”(“文化快餐”的品食者)的角度,对当今一些影视节目只追求卖点(诸如电视剧《水浒》中潘金莲的洗澡戏,还有电视剧《大明宫词》等)而任意篡改阉割历史的所谓“文化快餐”现象进行了形象的嘲讽,表明了自己的愤怒和忧虑,给人以思索的空间。 

 戏说“戏说”

   李凡妮

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被搬上了电视剧屏幕,那就是“戏说XX”,通常情况是:“戏说”二字起头,随后冠以一历史人名。于是大街小巷又平添了不少谈资,于是上至80岁的老叟,下至六七岁的黄毛孺子都知道了乾隆皇帝的四下江南、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只不过皇帝下江南总能轰轰烈烈地爱上一场,慈禧的生活里也有了几个江湖汉子。可这又何妨?历史还是历史。爱过以后的皇帝总能在最后一集里回到朝堂之上,接受朝臣的山呼万岁;慈禧也会擦擦眼泪,拾起破碎的心“以国事为重”。“戏说”嘛,历史是背景,就像某碳酸饮料的广告一样,画中的蒙娜丽莎因为看到了这瓶碳酸饮料而露出了迷人的微笑,有谁会去探究此“蒙娜丽莎”是不是彼“蒙娜丽莎”呢?

一出出“戏说”的历史,在腕儿级的导演编剧抑或非腕儿级的导演编剧手中纷纷出炉,甚至还捧了大奖。正当“戏说”剧方兴未艾的时候,某好事的记者写了篇评论,听着那题目倒够吓人的:《向“戏说”掷去》。一句话好像震住了不少人。其实这又是何苦呢?不是告诉你啦,戏说嘛,不是历史,你别硬往历史上套呀!一位皇族的格格,50多岁的人啦,写了篇文章说某红得发紫的电视“戏说”剧中描写的格格生活,纯属假造。可腕儿级的编剧就是有本事呀,她这样解释了,剧中格格形象是娴淑的,男女老少都挺喜欢的。这可是美化了你呀,就算不是历史,你也该到一旁偷笑去啦。后来好像也没了下文,说不准这位格格还真找了个角落“偷笑去啦”呢!

谁说“戏说”电视剧是文化垃圾?我看挺好的,既普及了历史,不也娱乐了大众吗?我倒希望电视“戏说”剧类的“文化快餐”更普及些。

简评:作者运用轻松调侃的语调,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正面肯定了“文化快餐”的积极作用:既普及历史知识,又娱乐大众,读来令人会心解颐


解析:

置身于瞬息万变的快节奏社会中,对各种“快餐”现象耳熟能详,一看材料就可进入一种一吐为快的场景中。围绕“文化快餐”这个话题,很快就可拟定出一批“有特色的题目”,可完全赞成“文化快餐”现象,如拟题为“戏说”;可完全反对这种“文化快餐”现象,如拟题为“舌头的悲哀”、“消化不良的故事”、“变味的‘快餐’不能吃”等;还可辩证地看待这种现象,如拟题为“‘文化快餐’利弊说”、“我看‘文化快餐’”、“文化——快餐?”等等。

就这个话题,可采用的文体也是很宽泛的,既可运用形象思维和想像思维的方式编故事,也可用辩证思维、立体思维、具体——概括思维的方式议论,还可应用分类思维、组合思维等方式写日记、小品文等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__《沁园春·长沙》)  (2)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徐志摩《再别康桥》)  (3)又前为歌曰:“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__《沁园春·长沙》)

(1)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2)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3)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4)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