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用一句话对此文内容作出归纳与评论。(不超20字)(5分)
个别教育
老师办公室里,老师在辅导学生。
师:你说,5加6等于几?
生低头不语。
师(急得肝火大发,恨铁不成钢):5加6等于多少都不知道,你还读什么书呀?真不知道就扳起手指来数数看。
生一动不动,任你摆布。
师:你数呀!(再不数,我可要发火了。)
生(小心翼翼地数着,然后支支吾吾地):等于……10……
师(又气又急):等于10?真笨,我从来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学生。
美国电影《师生情》里的那位优秀的白人教师,他在给一个长期受到种族歧视的黑人孩子上课时,耐心地说:孩子,老师相信你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不要紧张,仔细数数老师这只手究竟有几个手指?那孩子缓缓地抬起头,涨红了脸,盯着老师的5手指,数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开口说:“3个。”“太好了,你简直太了不起了!一共就少数两个。”孩子的眼睛一下子放光了!
点评:
不同的教育方式导致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答到不同的方式2分,不同的效果2分,其中的因果关系1分。意思对就可以,但要注意字数要求)
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赤壁之战中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弱胜强?
天时胜:刘备汉室宗亲,操乃汉贼。曹军流行疾病。东南风起。
地利胜:南方多江河,北军不善水战。
人和胜:曹操骄傲,心气浮躁。荆州新降,人心未附,士气低落。孙刘背水一战,决心很大。周瑜、诸葛亮等人计谋精妙,处处占先。
(1)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2)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蜀相》)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_________________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扬州慢》)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6)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7)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__________》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8)词分婉约和豪放。在南宋,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易安和幼安分别指的是李清照和__________。
(9)雨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品有_________和《悲惨世界》。
(10)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是_______和孟浩然。
(3)赢得仓皇北顾。 (4)纵豆蔻词工。
(5)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6)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7)《人间喜剧》 (8)辛弃疾
(9)《巴黎圣母院》 (10)王维
3月3日下午,澳门经济司、财政司和水警稽查队联合行动,公开销毁了在最近两年中缉获并已完成了行政或司法检控程序的盗版光盘约100万张。这是澳门官方首次采取这种行动。
标题: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止确的两项是( )( )(5分)
A.袁术听说刘备接受了曹操的封号,怒而起兵,大举进攻许吕,袁曹两军对垒于官渡。曹操兵强粮足,且内部团结,将士卖命;袁军兵弱粮少,内部矛盾重重,军心涣散,加上他优柔寡断而多疑,多次坐失良机。许攸转而投靠曹操,曹操毅然采用许攸的计策,亲自带兵夜袭乌巢,烧毁了袁军的粮草,袁军全面溃败。 (《三国演义》)
B.宝玉生日,妙玉送来贺帖,帖上署有别号“槛外人”,宝玉不知该如何回帖,便去问黛玉。路遇岫烟,得知她与妙玉有交情,便询问回帖之事。岫烟说妙玉认为汉以来只有“纵是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两句是好诗,所以只要自称“槛内人”便可称了妙玉的心,宝玉听后如醍醐灌顶。 (《红楼梦》)
C.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白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红楼梦》)
D.等她苏醒过来,只见自己已被巡夜的兵卒紧紧围住,人们正把倒在血泊里的卫队长抬走,教士旱已无影无踪了,房间深处临河的那扇窗户敞开着,人们捡到一件斗篷,猜想这斗篷是军官的。她听到周围的人在窃窃私语:“巫婆刺杀了这位军官。”
弗比斯约爱斯梅拉尔达幽会寻欢:克洛德得知消息后乔装打扮跟踪弗比斯,并潜藏在
他们幽会的房间。当看到弗比斯和爱斯梅拉尔达亲热时,克洛德妒火中烧,从房中蹿山,抽出匕首,刺进了弗比斯的胸膛。克洛德逃走后,爱斯梅拉达被逮捕。她屈打成招,被法庭判处绞刑。 (《巴黎圣母院》)
E.对,这个女人就是她。这会儿他看出了她脸上那种独一无二的神秘特点。这种特点
使每张脸都自成一格,与其他人不同。尽管她的脸苍白和丰满得有点异样,她的特点,与
众不同的可爱特点,还是表现在脸上,嘴唇上,表现在略微斜睨的眼睛里,尤其是表现在
她那天真烂漫、笑盈盈的目光中,表现在脸上和全身流露出来的唯命是从的神态上。
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什,两蒙松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他在法庭上认出了玛
丝洛娃。这使他十分震惊。他回想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与交往的经过,认为白己是造成她不
幸的罪人.决定帮助玛丝洛娃。但由于在陪审团讨论时一时疏忽,导致玛丝洛娃被无辜判
罪。 (《复活》)
A E
A项应为袁绍,对曹、袁双方的表述颠倒,E项“西蒙松”应该是“聂赫
留朵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糖尿病是现代社会的高发病,具有“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现在已有向低龄发展的趋势。
B.由于人员、材料等问题,开发商未能兑现当初的承诺。昨天,面对记者采访,有关责任人坦言新住宅没有建好。
C.昨天,中国足协通过其官方网站,广泛地征求社会各界对深化中国足球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D.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他们的英雄壮举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C
(A项成分残缺,“具有”的宾语“特点”缺失。B项语意不明,“没有建好”可指“没有建成”,也可指“质量不过硬”。D项语序不当,“许多”应放在“优秀儿女”之前)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11月10日,中央电视台正式启动了《‘大众汽车杯’感动中国??2008年年度人物》的评选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感动中国”候选人。
B.研究、认识眼睛的种种构造与功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重要的启示:这对我们发展科学技术有重要的意义。
C.报告会结束了,但任长霞“我认为警察就是我的天职,为自己所执著追求的事业而献身”的铿锵话语仍响彻在中原大地上。
D.鲁迅对中国青年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热 风??随感录四十一》)于是写下了这篇题为“死水”的文章。
C
(A书名号应改为引号;B冒号应改为逗号;D去掉第一个后引号内的句号,后引号外加逗号)
(本小题满分12分)
(理) 在直角坐标平面xOy上的一列点若由
轴正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则
为T点列。
(I)判断是否为T点列,并说明理由;
(II)若,判断
的形状(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并予以证明:
(III)若
解析:
解(I)[a5123b28b8239aa0.gif]
[0212bbd4af737b14.gif]
[1264af27d2443954.gif]点列 …………4分
(II)在[c15132111567c636.gif]
[3833e44fa86e7137.gif]
[65926f849f9ab87f.gif]为钝角三角形 …………8分
(III)[97845c1f896b151c.gif]
[921377e9bb05d5fa.gif]
[aa9ba34cd740b64c.gif] …………12分
( 改编题)
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函数
的图象,则
是 ( )
A.- B.2cosx C.2sinx D.-2cosx
D
[bbdc38a0cc0cd6ab.gif]
再向右平移[d45e6d8f693c156e.gif]个单位,得到函数[5746825ad892ba6b.gif]=[3f6bf8a0a8a05961.gif],[88b72ce2affa4193.gif]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2分)
苦闷灵魂的呼声
陈孝全
1922年初春,朱自清为生计所迫,应允了第六师范校长郑鹤春的聘请,从浙江一师只身到台州教书,把妻子和儿女留在杭州。六师学生很朴实,对朱自清慕名已久,热烈欢迎他的到来。但3月间,一师同学来信要求朱自清回去,因为他的家小也还在那里,于是决定回杭州。六师的学生得知消息坚决挽留,盛情难却,他只好答应他们:“暑假后,一定回台州来!”
一师的同学对朱自清的回来感到特别高兴,因为他们正酝酿成立“湖畔诗社”。朱自清对湖畔诗社给予大力的支持,于5月18日写了《读<湖畔>诗集》一文,这是当时对《湖畔》进行全面评价的第一篇文章。正值此时,朱自清的内心世界掀起了一阵汹涌的波涛,这一灵魂震颤绝非偶然,而是久已郁积于胸之苦闷情绪的必然爆发。想当初,五四青年学生们,为改变中国的历史面貌,满怀激情,奔走呼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流一时。他们满以为经此狂飚扫荡,祖国河山必然焕发一新,猗伟之声定将充沛于宙合。谁知狂潮一退,依然荒滩一片。各系军阀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丑剧。面对如此现实;和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朱自清感到惶惶然了,当年为他那么热情歌颂的五四“金粒”种子,在中国土地上并没有开花结果呵!黑夜漫漫,风雨沉沉,光明路径又在何方?他从心中进发出一声呼告:这样莽荡荡的世界之中,到底哪里是他的路呢!
朱自清内心虽是痛苦,却始终没有颓唐,他一直面向人生,苦苦探索,这就如他的挚友叶圣陶说的,“佩弦并非玩世,是认真处世”的人。他也主张刹那主义: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之位置。朱自清对俞平伯诉说了自己的懊恼和怅惘,他说自己“因怅惘而感到空虚,只有转向才可以比较安心”。
因为曾答应台州浙江第六师范学校师生暑假结束后要去,因此在9月间,朱自清带了妻子和两个孩子乘轮船到台州去。一时找不到住处,暂住在新嘉兴旅馆,六师同学听到朱老师来了,欢腾雀跃,连夜赶到旅馆探望。
在台州,朱自清很忙,除了教书备课,还要改六师同学们写的文章;同时,杭州一师的同学还不时寄来稿子要他批改。在工作之余,他才整理思绪,继续创作长诗《毁灭》。风也依然,云也依然。
寂静的环境更适于深思反省,检讨过去,计算未来。是呵,时光虽已流逝,脚步却仍须向前!11月7日,他给俞平伯写了一封信,明确今后的生活态度:丢去玄言,专崇实际,这便是我所企图的生活。这也就是他所说的“转向”。这便是所谓从小处下手。随后,他又给俞平伯去信,进一步解释自己的刹那主义:我的意思只是生活的每一刹那的趣味,使我这一刹那的生活舒服。至于这刹那以前的种种,我是追不回来,可以无用过问;这刹那以后,还未到来,我也不必费心去筹虑。我们“现在”的生活,往往只“惆怅着过去,忧虑着将来”,将功夫都费去了,将眼前应该做的事都丢下了,这真是自寻烦恼!他最后结论是:“我的刹那主义,实在即是平凡主义”。实际上是追求内心感情的节制与适中,安于自我满足,追求安定和谐。这种思想后来曾给他带来无穷烦恼,但他那种不务空想,不甘沦落,执著地“只管一步步走”的务实精神,却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坚实风格。在台州斗室中,他将纷乱的思绪幻化为生动形象,借助想象的羽翅,谱写自己的心曲。
寂静的家庭也有热闹的时候,那便是学生的来访,朱自清教学认真,循循善诱,对人和气,同学都喜欢和他亲近。或在夕阳斜睨的傍晚,或在灯光溶溶的良夜,他们时常来到他的书房,向他请教问题,翻阅堆积在案头的新书报,十分融洽。
正当《毁灭》于1923年3月在《小说月报》发表时刻,朱自清接受了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的聘请,离开亲爱的台州六师同学,到温州去了。
(节选自《朱自清传》之四,有删改)
1.下列对朱自清“刹那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时间的长河里,每一刹那有它相当的位置,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
B.生活中不必思虑过多,只需求取一刹那的舒服和享乐,回顾与前瞻,都是自寻烦恼。
C.“刹那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追求内心感情的节制与适中的平凡主义。
D.“刹那主义”体现出—种“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崇尚实际的务实精神和坚实风格。
2.下列对评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评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按时间顺序评述了朱自清由惶然苦闷而苦苦求索直至确立了“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执著地“只管一步步走”的人生信念的“转向”历程。
B.朱自清写了当时对《湖畔》进行全面评价的第一篇文章《读<湖畔>诗集》一文,给予湖畔诗社大力的支持,也因此引发了他久已郁积于胸之苦闷情绪的必然爆发。
C.评传第7节所勾勒的六师学生向朱自清请教问题的场景,渲染了温馨祥和的研讨气氛,突出了朱自清循循善诱、平易近人的特点。
D.从朱自清的工作情状和他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尽职的胜任的语文教师,他的教学是成功的。
3.文章第3节引用叶圣陶的话说“佩弦并非玩世,是认真处世”的人。请联系全文,说说朱自清是怎样认真处世的。(4分)
4.从全文看,朱自清为什么苦闷?他苦闷的灵魂发出了哪些呼声?(4分)
1. B
2. B
3.①人生信念:虽苦闷却不颓唐,直面现实,不甘沉沦,苦苦探索;坚守“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崇尚实际的平凡主义(刹那主义)。②教书育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平易近人;有责任地支持、指导“湖畔诗社”。③交际为人:真诚守信,呵护家人。
4.第一问:①社会__,时局动荡不安;②看不清现实,找不到前进的方向;③工作不稳,来去不定。(2分,一条1分,答对两条就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①改变旧中国,让祖国面貌焕发一新;②向往光明,寻找人生前进的道路;③坚定从小处、近处着手,切切实实做些眼前的事情的主张。(2分,一条1分,答对两条就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找准原文有关对应语句。A项的对应语句在第3节,其余三项的对应语句在第6节。朱自清针对当时人们“往往只‘惆怅着过去,忧虑着将来’,将功夫都费去了,将眼前应该做的事都丢下了”的不良现象,而主张“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崇尚实际的平凡主义,所以B项中“回顾与前瞻,都是白寻烦恼”理解有误。
2. B项的错误在于强加因果:即“引发了他久已郁积于胸之苦闷情绪的必然爆发”的原因是五四狂飚之后,社会依然“黑夜漫漫,风雨沉沉”等,而不是因为“朱自清写了当时对《湖畔》进行全面评价的第一‘篇文章《读(湖畔>诗集》一文,给予湖畔诗社大力的支持”。A项是对文章表达方法和行文思路的分析。C项是对文章场景描写作用的分析概括。D项是对朱自清职业形象和专业能力的推断概括。
3.本题考查在整体把握评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关键是首先要整体把握评传内容,找出“材料源”,然后归纳整合。例如:①人生信念的“事件材料”源于第3节和第6节等,③交际为人的“事件材料”源于第1节和第3节等。答案整合为三个方面六个小层次,每个小层次给1分,只要每个小层次的意思对,可以不讲顺序,即可得分。
4.无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