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吞、醉。(2分)吞,表现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写出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两个字表现了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表现了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2)(2分)用典、借代(2分),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2分)


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87年1月,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于巴黎。有人问其中的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你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又答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要求:在整体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审题导引

写好这篇作文,首先必须要弄清材料的性质、背景和命题意图。一般来说,命题者的意图就是要求作者由所给的材料联系到某种社会现实,而这个现实就是作文立意的依据所在。当然,由此及彼可使不同的读者联系到许多个“现实”,这就需要选取让人感受最深的一点。

本材料主要以对话形式叙述了一个事件,要点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回答成功的原因。分析学者的答话,在幼儿园学到了七个方面,其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和“做错了事要道歉”强调的是重在养成好品德;“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是说要养成好习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是说要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由此可使我们领悟到,学者回答问题的实质是:把往往易被人忽视的幼儿园最基础的教育看作是日后成就伟大事业不可缺少的条件。它是最普通最平常且又最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哲理。

因此,较好地引发“触发点”的角度有以下四个:

从基础教育角度看,可以“万丈高楼平地起”为题,阐发成就伟大事业不能忽视基础教育,不能忽视品德养成教育的道理。

从品德与学问的关系的角度看,可以“做学问与做人”为题,阐发两者的辩证关系;也可以“会做人才会做学问”为题。阐发人品对于学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从养成好习惯的角度,以“养成良好习惯,成就伟大事业”为题,阐发成功之道。

从综合角度,可以“成功因素之我见”为题,分析各种因素对成功的影响与制约的道理。这几个角度,适合写的文体为议论文。也可以结合自己成长的故事写记叙文,还可写成抒情散文或哲理散文。

选择议论文,分析阐释道理十分重要。从基础教育重要性的角度,可以分析良好的品德与习惯对成就事业的影响、作用,从而说明学者回答问题的不同寻常之处,进而论述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大道理。从学者的角度,可以挖掘学者成功的原因,探求做人与做学问之间的联系,揭示出要想在事业上出成绩,须在做人方面多修养的道理。或从综合角度,批判天才论、秘诀论,说明只有具备了成功的条件,才有希望获得成功的道理。

审题误区

整体把握材料是保证审题立意正确的基本保证,如果不能整体把握材料,只是断章取义地选取老学者的回答中的一句话立意,则会出现审题偏差,如“学会分享”“不拿他人的东西”“做事要认真仔细”“勇于承认错误”“热爱大自然”等角度都属于偏离题意。虽然观点也是从材料中得出的,但缺乏整体观照意识,必然会导致审题失误。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句)

(1) ,         。袅袅兮秋风,         

(2)泻水置平地,

(3)丞相祠堂何处寻?

(4)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         

(5)昔闻洞庭水,         

(6)人人尽说江南好,         


解析:

作文

美国《幸福》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样一个题目: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做什么?

一位军界要人的回答是去乡间开一个杂货铺;一位女部长的答案是到哥斯达黎加的海滨经营一个小旅馆;一位市长的愿望是改行当摄影记者;一位劳动部长想做一家饮料公司的经理。几位商人的回答最离奇,一位想变成女人,一位想成为一条狗。更有甚者,想退居山野化为植物。其间,也有一般百姓的回答,想做总统的,想做外交官的,想做面包师的,应有尽有。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

对此,我的感觉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依据以上材料,请以“人生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700字。


解析:

阅读下列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这一款项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从2001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拨款1亿元,设立“国家义务教育贫困学生助学金”专款,全部用于西部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中小学生杂费减免和生活费补助,每年约有100万学生得到此项资助。据悉,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步增加义务教育助学金,通过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等方式加大资助力度,力争到2007年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

(2004年5月1日《安徽青年报》)

(4分)中央财政多方而支持农村义务教育。


解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国食品安全整顿活动自全面展开以来,各部门深入系统地分析典型案例和当前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加大了对各类案件的查处力度。 B:仅仅立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无法让农村真正富裕起来,农村要真正富裕,最终离不开城市的帮助,这是中央今年特别重视城乡统筹的重要原因。 C:全球100多个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城市,在世博会举行期间将围绕“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为主题,就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举办“全球论坛”。 D:国际社会多次表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意愿,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仍不断发生,这些损人不利己的短视行为,最终只会延缓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古之圣人,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韩愈《师说》)

(2)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3)沉舟侧畔千帆过, 。 今日听君歌一曲,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其出人也远矣      而耻学于师

(2)先帝不以臣卑鄙    谘臣以当世之事

(3)病树前头万木春    暂凭杯酒长精神


解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 (2)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

(3) 故不积跬步,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6)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

(1)枯松倒挂倚绝壁 (2)孤舟一系故园心 (3) 无以至千里, (4)  一蓑烟雨任平生。

 (5)别有幽愁暗恨生(6)蓝田日暖玉生烟


解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至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luòquè):山多大石。③“市人”是指为求名利而奔波的人们;“野人”此指诗人自己。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两首诗的一二句写景手法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

(2)两首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1)苏诗注意炼字,一个“清”字使诗歌的景物更加生动形象感人。(●“白描”也可得分●虚实结合也可得分)王诗妙在有色,有具体鲜明的色彩描画,(1分)以及动静的和谐结合(1分)。(●“工笔描写”可得分)

(2)苏诗通过雨后夜景和铿然杖行,(1分)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开朗乐观的态度,清静自适、淡泊名利的心境。(1分)王诗通过恬静优美的田园生活描绘,(1分)抒发出诗人心境闲适恬静,享受田园生活的快乐,表现了诗人追求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1分)


解析:

(1)●(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雨后的东坡碧空如洗,月色皎洁,境界澄澈空明。)●(诗人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市人行尽”,实写“野人行”,以虚衬实,衬托出诗人月夜下独自行走于“坡头路”的乐观自适。)注意:“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不给分(因这与下一首王维诗的手法相同)王诗妙在有色,有具体鲜明的色彩描画,(1分)以及动静的和谐结合(1分)。(王诗对景物的色彩和形态进行了描绘。“含”与“带”,使客观景物带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显示了诗人“以景动人”的高超诗艺)●(用工笔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雨后清晨田园充满生机而恬静的桃红柳绿景象)

(2)(苏、王情感分析:不必死扣字眼。苏处答出乐观,王处答出恬静之类即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人“网虫“的人数激增。 B: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C:近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九洲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D: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粘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前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