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悠然亭记
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①。表兄淀山公②,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③。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牗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④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隩阻,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⑤?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⑥,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注】①外家:指外祖父家。吴淞江:又名苏州河,在今江苏省南部、上海市西部,流经昆山。②表兄淀山公:周大礼别号淀山,系因淀山湖之地而名。归有光的母亲周桂与周大礼的父亲周书同一祖父。 ③马鞍山:在今江苏昆山境内,又名玉峰。其形如马鞍,故名马鞍山。娄水:即娄江。④雕绘:指刻意修饰文字。
⑤礨(lěi)石:大石。 ⑥草木之缗(mín):草木丛生,芒昧不分之意。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宦游二十馀年 在外游玩
B.而僭为之记 为了
C.今公于此山日亲 一天比一天
D.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命名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独一时之所适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B.①公殆未能以忘于世 ②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C.①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①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②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综合全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悠然亭乃归有光的表史淀山公所建,其名源于陶渊明的诗,既写出了居住环境的悠然闲适,又暗含居住者罢官归来的隐逸超脱。
B.归有光写作此文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年轻时居住在外祖父家,得以感受悠然亭的舒适惬意,再加上表兄淀山公人格魅力的感染,使作者在很多年以后回忆与悠然亭有关的往事仍倍感亲切与温馨。
C.从表面看,文章似乎围绕悠然亭漫意而作,实则是对表兄淀山公无限的思念与由衷的敬佩,在平淡无奇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作者深厚而真挚的情感。
D.从风格上讲,本文和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是一脉相承的,即都是通过家庭琐事的回忆与叙述,表达人世沧桑的感叹,体现了作者作为“唐宋派”领军人物贯有的风格和与当时文风不同的艺术追求。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柳浑传
柳浑,字夷旷。早孤,方十余岁,有巫告曰:“儿相夭且贱,为浮屠道可缓死。”诸父欲从其言,浑曰:“去圣教,为异术,不若速死。”学愈笃,与游者皆有名士。天宝初,擢进士第,调单父尉,累除衢州司马。弃官隐武宁山。召拜监察御史,台僚以仪矩相绳,而浑放旷不乐检束,乃求外职。宰相惜其才,留为左补阙。
大历初,江西魏少游表为判官。州僧有夜饮火其庐者,归罪瘖①奴,军侯受财不诘,狱具,浑与其僚崔祐甫白奴冤,少游趣讯僧,僧首伏,因厚谢二人。路嗣恭代少游,浑迁团练副使。俄为袁州刺史。祐甫辅政,荐为谏议大夫、浙江东西黜陟使。入为尚书右丞。
贞元元年,迁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__烈据淮、蔡,关播用李元平守汝州,浑曰:“是夫炫玉而贾石者也。往必见禽,何贼之攘?”既而果为贼缚。
玉工为帝作带,误毁一銙②,工不敢闻,私市它玉足之。及献,帝识不类,责之,工人伏罪。帝怒其欺,诏京兆府论死,浑曰:“陛下遽杀之则已,若委有司,须详谳乃可。于法,误伤乘舆器服,罪当杖,请论如律。”由是工不死。
韩滉自浙西入朝,帝虚己待之,奏事或日晏,他相取充位,滉遂省中③搒吏④自若。浑虽为滉所引,恶其专,质让曰:“省闼非刑人地,而搒吏至死。公家先相国以狷察⑤,不满岁辄罢。今公奈何蹈前非,颛立威福?岂尊主卑臣义邪?”滉悔悟,稍褫其威。白志贞除浙西观察使,浑奏:“志贞兴小吏,纵嘉其才,不当超要职。臣以死守,不敢奉诏。”会浑移疾出,即日诏付外施行。疾间,因乞骸骨,不许。
门下吏白过官浑愀然曰既委有司而复挠之岂贤者用心邪士或千里辞家以干禄小邑主办岂虑不能是岁拟官无退异者。
(节选自《新唐书·柳浑列传》)
注:①瘖:哑巴。②銙:玉扣 ③省中:宫禁内。④搒吏:鞭打官吏⑤狷察:性格急躁苛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军侯受财不诘,狱具 狱:案件。 B.台僚以仪矩相绳 约束
C.私市它玉足之 市场 D.白志贞除浙西观察使 除:被任命。
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既而果为贼缚 ②玉工为帝作带
③浑放旷不乐检束,乃求外职 ④若委有司,须详谳乃可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说明柳浑“忠直敢言”的一组是( )
①学愈笃,与游者皆有名士 ②浑放旷不乐检束,乃求外职 ③浑与其僚崔祐甫白奴冤 ④今公奈何蹈前非,颛立威福 ⑤臣以死守,不敢奉诏
A.①② B.④⑤ C.②③ D.①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浑早年父亲去世,才十多岁时,有个巫人就说他的面相显示他会早夭而且贫贱,劝他做僧人来延长寿命,他和叔伯们都不愿意。
B.有个僧人因夜晚饮酒大醉而失火烧毁寺院,把罪责推到哑巴奴仆身上,后经柳浑和同僚崔祐甫陈述奴仆冤枉,僧人才伏罪。
C.玉工给皇帝制作玉带而误毁其一扣,只得自己买了其他的玉石补足。后被皇帝发觉,玉工被判处死刑,柳浑请求依法判罪,玉工才得以不死。
D.柳浑虽然是韩滉推荐上来的,但厌恶他的专横,就当面诘问韩滉专擅跋扈。韩滉醒悟,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渐渐削弱了自己威风。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A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方面,对那些罪大恶极、怙恶不悛、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需要判处死刑;另一方面,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范围,并规定死刑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B.一个是潇洒俊逸、具有浪漫情怀的诗仙,一个是忧愤深沉、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诗圣。论才情,两人不分伯仲,但我却更偏爱杜甫那悲天悯人的情怀。
C.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织我们学习党的有关文件,使大家熟悉党的农业政策,做到“胸有成竹”。
D.2009年12月希腊危机开始爆发,距离前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如此之近。希腊危机再次表明,全球以债治债的危机对策是抱薪救火。
C
解析:
无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乱世中的美神(节选) 梁衡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__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3000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作者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美”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试结合全文,分条陈述。
如何理解文章开头画线句子“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的含义?
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分析文章中引用陆游和王维诗句的作用。
答:(1)引用陆游诗句的作用:
(2)引用王维诗句的作用:
文章是写李清照崇高人格的,写祥林嫂、杜十娘、秋瑾这些女性有什么作用?
【小题1】李清照的“美”体现在:①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立场上的坚定;②追求人格的超俗;③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
【小题2】在封建社会,作为女人,她们依附于男人而存在,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正由于这两方面的矛盾,她只能生活在孤独与悲哀之中,这就是李清照的悲剧。
【小题3】引陆游诗句的作用在于借陆游的愤怒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交代了李清照生活的社会背景;引王维的诗句在于赞美李清照如“松间明月”“石上清泉”般的超俗人格。
【小题4】与祥林嫂对比,表现李清照对现实的关注;与杜十娘相比,显出李清照的坚忍执着;与秋瑾对照,表现她们在人格追求上的相知相通。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立,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出峡,先是漂泊湖北,后转徙湖南,大历四年正月由岳州到潭州。写此诗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诗人仍留滞潭州,以舟为家。
(1)本诗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O%下标
(2)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农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本诗与刘禹锡的《乌衣巷》都写到了燕子,燕子的形象在两诗中有什么不同?
(1)颈联以燕子自比,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诗人凄楚,悲怆的漂泊之感。
(2)杜诗中居无定所,天涯飘荡的燕子是诗人自己漂泊处境的真实写照,刘诗中寻常百姓家的燕子是历史的见证,见证了昔日繁华的衰落,世事的沧桑。
解析:
无
假如你是学校广播站“青春热线”栏目的主持人,请你用比喻的手法为“如何与教师沟通”这个话题设计一个简短、轻松、形象的开场白,不超过40个字。
答: ___ _
求学途中,你和老师在心灵的通道上是否撞过车?你是否为此苦恼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搭建师生沟通的“心灵立交桥”。
解析:
无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针对金融危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__在香港表示,是否降息要根据CPI的快速下降来确定,直到明年年中都有降息的可能。
B.据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艳华看来,“高投入、高风险、低利润、回报慢”的特点,决定了民营资本进入航空领域后将面临市场的残酷。
C.10多年来,宝马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提高发动机效率和降低排放的研发,这种战略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已经收到了实效。
D.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保障。
C
解析:
无
因为香烟的危害,我们设定5月21日为“无烟日”,“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的口号起到了良好的警醒作用;为了增强公民的节能意识,我们设定9月22日为“无车日”,并用“恢复行走的自由,体味健康的快乐”的口号来向广大开车人士发出倡议……
你也来拟定一个符合生活实际的“无……日”,再为它拟定一个宣传口号,口号需使用至少一种修辞方法。
无战日。口号:让硝烟随风而逝,让和平永驻人间。
无争吵日。口号:争吵是刀,刺伤彼此;和谐是绳,牵系你我。
解析:
略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等,一般认为,曹雪芹完成了前八十回,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
B.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中“明妃”指的是杨贵妃,因为她得到了唐明皇的宠爱,所以叫“明妃”。
D.杜甫是我国文学史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C
解析:
无
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作文。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有成功心理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抄袭;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要少于800字。
无
解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