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王 维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维痛悼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闻行在①所。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对曲果然。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后表请舍宅以为寺。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代宗访维文章,弟缙集赋诗等十卷上之,今传于世。
(选自《唐才子传》)
注:①行在:皇帝驻留的地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岁知属辞 属:撰写
B.同诣九公主第 诣:前往,到……去
C.擢右拾遗,迁给事中 迁:降职
D.笃志奉佛 奉:信奉,尊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延于上座曰 维扈从不及,为所擒
A. B
今传于世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 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
C. D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学而时习之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维诗、画、音律等突出才能的一组是 ( )
①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
②“子诗清越者,……同诣九公主第”
③“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
④悉召梨园诸公合乐,维痛悼赋诗曰……
⑤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
⑥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维在参加乡试前,听从岐王建议,让乐工将自己的诗歌作品演奏给九公主听,得到了九公主的肯定与极力推荐。后来他在开元十九年考取了状元,并官居要职。
B.这一则传记在叙述人物一生大要的同时,更着重反映人物突出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作者通过选取典型材料,突出表现了王维诗画俱能,兼通音律,笃信fó jiāo ,温和的个性中蕴含着刚强的性格特点。
C.叛乱平定以后,凡是在叛军中任伪职的,朝廷都定了罪,只有王维因为皇上爱惜其突出的才能,得以幸免。后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晚年笃信fó jiāo ,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他的弟弟王缙将其诗文编纂成集共十卷,献给皇上,并流传于世。
D.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京城,皇帝出逃,王维随从护驾,行程中掉队,落入叛军手中。他拒绝与叛军合作,服药假装不能说话,但仍被安禄山逼迫至两京之一的东都洛阳任原来的职务,并被拘禁于普施寺。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C
解析:
【小题1】升职
【小题2】A均为介词,到;B前一个表被动,后一个是动词,治理;C介词,前一个表把;后一个表凭借;D为连词,前一个表顺接,“就”,后一个表并列,并且
【小题3】②为歧王建议王维将自己的作品演奏给九公主听,以期待到九公主的肯定,④是王维通过吟诗表明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并希望朝廷尽快平定叛乱,恢复太平。
【小题4】皇上没有定王维的罪,并非因为爱惜其才能,而是因为知道了王维在凝碧池吟诗所表露出的心迹 。
译文:王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就能撰写诗文。尤其擅长草书隶书,娴熟音律。岐王非常看重他。王维将要参加科举考试,岐王对他说:“你的诗清秀拔俗,可抄录几篇,配上琵琶新乐,能谱写一支曲子,我们一起到九公主府第。”王维按照岐王的话去做。这一天,几个伶人簇拥王维独奏新谱的曲子,九公主问是什么曲名,王维回答说:“这是《郁轮袍》。”王维于是拿出诗卷。九公主说:“这些都是我经常诵读的(诗作)。我以为是古人之作,竟然是你的佳作啊!”于是请王维到上座说:“京城能得到这个读书人作解元,实在荣幸啊!”九公主因此全力推荐王维。开元十九年王维考取状元,提拔做右拾遗,不久升迁给事中。叛军攻陷长安洛阳,皇帝出逃,王维随从护驾,行程中掉队,被叛军擒获。他服药假装不能说话,但安禄山爱惜他的才华,他仍被逼迫至两京之一的东都洛阳任原来的职务,并被拘禁在普施寺。叛军在凝碧池设宴,全部召见梨园乐工合奏各种器乐。王维痛悼赋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在皇帝驻留的地方传诵。叛乱平定以后,凡是在叛军中任伪职的,朝廷都定了罪,只因皇上知道了王维在凝碧池吟诗所表露出的心迹,他才得以幸免。王维后来又官至尚书右丞。王维的诗被列入妙品上上等,他的画的构思也是这样。至于(王维)山水(画)中的平旷深远的意境、云彩的情势、山石的颜色,都是他卓越的天赋才能达到的,并不是(别人)能学来的。他自己曾作诗道:“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世人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确实如此啊。有一个客人把《按乐图》给王维看,王维说:“这是《霓裳》第三叠最初的节拍。”客人一对照原来的曲子,果真是这样。晚年,王维诚心信奉fó jiāo ,长期吃蔬菜,穿朴素衣服,死了妻子也不再娶,孤独地过了三十年。王维的别墅在蓝田县南面的辋川,亭馆相对。王维曾经描写那里的景物和奇特的风光,每天与丘为、裴迪、崔兴宗等文人学士游历览胜,写诗,弹琴饮酒,自得其乐。后来上表,请求把自己的住宅变为佛寺。临终前,写信辞别亲友,停下笔就坐化了。代宗寻求王维的文章,他的弟弟王缙将他的诗文编纂成集共十卷,献给皇上,他的诗文至今流传于世。
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
,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
的线段,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
和
的线段,则
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W$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阿庆
丰子恺①
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跳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他肩上扛着一支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唯一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一出戏,收几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乐,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竟是学习。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皓月当空,万籁无声。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仩② ——教给他。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乖异,不成腔调。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笔者曰: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乐。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可见音乐感人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
(原载1983年2月9日《文汇报》 略有删减)
【注】①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漫画家、作家。
②上尺工凡六五乙仩② :中国传统记谱方法“工尺谱”的记音符号。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阿庆对生活要求不高,做“柴主人”所得的百分之五的佣金,足够他一人衣食之用。
他没有其他嗜好,把生活的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
B.阿庆有空闲(半天工作),有学习条件(可免费听留声机),有表演舞台(夏夜的河沿),有崇拜者(一青年拜师),这些造就了他非凡的音乐才能。
C.作者先写琵琶不如胡琴动人,钢琴不如小提琴好听,再写阿庆用构造简单的胡琴演奏,效果不亚于小提琴,最后水到渠成,点明阿庆心灵手巧。
D.文章有很多对浙西乡土风情的描写,这些描写,除了交代主人公阿庆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江南水乡风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E.文章语言别有风味,有典雅的文言,如“商贾辐辏的市场”、“值得废然而罢”,也有通俗的口语,如“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
作者用哪几件事来表现阿庆的音乐天赋?请简要分析。
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
点。
【小题】
BD
【小题】
要点:
①阿庆旁听留声机,听几遍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表明他的音乐悟性高于其他听众。
②夏天晚上,阿庆在河沿为众人演奏,大显身手,很受欢迎,体现他的演奏技艺高。
③用一青年学胡琴与阿庆拉胡琴比,突出阿庆心灵手巧,独具音乐天赋。
(如有其它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小题】
探究要点:
①精神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②在物质生活的基本要求之外,人们还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③精神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物质生活所不能代替的。
(需结合阿庆形象探究。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小题】
B项“一青年拜师”“造就了他非凡的音乐才能”错,作者此处写一青年拜师,目的在于对比突出阿庆的心灵手巧。D项,“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江南水乡风光”错,本文重要的目的并不在于展示江南水乡风光,何况文本中“风光”也少有提及。
【小题】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要求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分析,根据文章的写作脉络和材料,弄清作者是如何驾驭材料来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答时,学生可参照B项的内容进行作答,但要注意题目中所提示的“简要分析”。
【小题】
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人物形象,探究作者的观点及其写作意图。作答时,要结合阿庆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需采用分点作答。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传统节日时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记忆而生。
.在标准状况下,如果1.6L氧气含n个氧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 )
A:28n B:14n C: n/28 D:n/14
下列关于磷酸(H3P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H3PO4的质量为98g·mol-1 B:H3PO4的摩尔质量为98g C:9.8g H3PO4含有NA个H3PO4分子 D:NA个H3PO4分子的质量为98g
化学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不可食用 B:腐败苹果,切去腐败部分后可放心食用 C:少年儿童不能盲目吃各种营养补品 D: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拒绝烟草,远离毒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不一定都是羧酸 C: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油脂水解得到的醇是丙三醇
写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___.
2Na+Cu2++2H2O =2Na++Cu(OH)2↓+H2↑
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干冰 ③液态的醋酸 ④铜 ⑤BaSO4固体
⑥蔗糖 ⑦酒精 ⑧熔融的KNO3,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
(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3)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4)以上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1)④⑧;(2)①③⑤⑧;(3)②⑥⑦;(4)①⑤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