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作文。
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
请就以上材料,围绕“种子”,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或抄袭。
略
解析:
作文立意示例:分析种子的比喻义。
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有什么样的种子就开出什么样的花朵。要种下什么样的种子,才能开出什么样的花朵。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既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为什么有人的种子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人的却不会?我们应该怎样让种子开花,让花开的美丽。
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怎样让种子开花,怎样丰收。如果不丰收,我们怎么办。
名句默写:(任选四题作答,每空1分,共8分)
(1)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2)大弦嘈嘈如急雨, 。 ,大珠小珠落玉盘。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问此语重唧唧。 , 。
(5)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猿猱欲度愁攀援
(2)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解析:
略
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剑阁峥嵘而崔嵬, , 。 (李白《蜀道难》)
(2)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陶渊明《归园田居》)
(3)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4)惊涛拍岸, 。 ,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略
解析:
略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B: 此三者,吾遗恨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与江水乱 B: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C: 齐楚之精英 D: 刺客不行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气”可以指空气、气体,也可以指某些素养或特征,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岳飞抗金,“气吞山河”。俗话说“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口气”,这句俗话中的“气”,仅仅是指空气吗?
请以“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略
解析:
略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刷新”本义是刷洗使焕然一新。古往今来的人们都演绎着“刷新”的故事。你对“刷新”有怎样的体会或见解?请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略
解析:
略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曾这样说过:美丽的心情,缘于一种积极的人生观!正如只有心中有了太阳的人们,眼里的世界才会变得光明;美丽的心情莫不如此!
只是,这看似简短的一句话,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又何其难?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常有八九,要保持一份美丽的心情,恐怕没有一颗坚强的心灵,一个豁达的胸怀,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怕是很难做到的!
请以“美丽的心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略
解析: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舞者之歌
伊莎朵拉·邓肯
小时候,我的母亲相当贫困,她无法为我们请仆人或家庭教师,这种情况便赋予我一种自然发展的生命,使我能表露童稚之情且永保赤子之心。每次看见那些老是有保姆跟家庭教师随待在侧,一举一动都被保护、照顾的孩子们,就觉得他们十分可怜,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的确是肆无忌惮、不受拘束的童年生活激发了我的舞蹈创作灵感,即表现纯粹的、不受任何干扰的自由。
母亲出生于一个爱尔兰tiān zhǔ jiāo 家庭,原来是个虔敬的tiān zhǔ jiāo 徒。她离婚后,就抛弃了tiān zhǔ jiāo 信仰,转为一个十足的无神论者。在我小时候,母亲就向我们揭发了圣诞老人的不存在。有次在学校圣诞晚会上,老师边发蛋糕和糖果边说:“孩子们,你们看!圣诞老公公带什么东西给你们啊!”我站起来很严肃地说:“我不信,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圣诞老公公!一切都是骗人的。”这下可把老师给气坏了。她说:“只有相信圣诞老公公的同学才有糖果!”我说:“那我情愿不要你的糖果!”
我真正的教育是从晚上开始,母亲会为我们弹奏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大音乐家的作品,或大声为我们朗读莎士比亚、雪莱、济慈的诗篇。这些时光总让我们心驰神往。在一次校庆上,6岁的我当众朗读了威廉·莱托的《安东尼致克娄巴特拉》,满座皆惊。
我6岁的时候,有一天母亲回家,发现我聚集了一大帮连走路都还不太稳的邻居小孩儿坐在地板上,而我则站在房间前面教他们做出各种舞蹈的姿势。母亲觉得很奇怪,我告诉她这是我开设的舞蹈学校。她十分高兴,并坐在钢琴前为我们的舞蹈伴奏。学校就这样办了下来且大受欢迎。后来邻近的小女孩也进了我的学校,我10岁的时候,这些舞蹈课已经排得满满的。
我们教舞的名气越传越远。一位曾住在维也纳的女长辈要母亲带我去跟旧金山一位著名的老师学芭蕾舞,但是我一点也不喜欢他的教学。他要我踮起脚尖站着,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答说:“因为这姿态很美。”我认为这种姿态不但丑而且违反自然,在上到第三堂课时我就走了,再也没有回去。他称之为舞蹈的那种僵硬陈腐的体操徒然破坏了我的梦想。我所梦想的是一种与之有天壤之别的舞蹈。我当时还不知道那会是什么样子,只是摸索着向一个看不见的世界前进,直觉告诉我,只要找到了那把钥匙,我就能登堂入室。
受所读书籍的影响,我决定离开旧金山到外地寻求发展。我就去找当时正在旧全山巡回演出的剧团经理,要求在他面前跳舞。考核在一个空荡的黑色大舞台上开始,母亲为我伴奏。我一身白色装束,随着孟德尔颂的《无言歌》翩翩起舞。音乐接近尾声,经理沉默了半晌后转身对母亲说:“这种东西不适合剧场,我看你还是带你的小女儿回家吧!”
在一个炎热的夏季,我们来到了芝加哥,所有的行囊只有一个小皮箱、一些姐姐留下来的珠宝首饰和25块钱。我带着我的白色舞服四处奔走,拜访了一个又一个剧场经理,一次又一次地在他们面前舞蹈,但是他们的回答全是一模一样:“很可爱,不过并不适合剧场。”
几个星期后,我们终于到了身无分文的地步,只好流落街头。失望再次笼罩了我,有一天我试着向神殿大楼屋顶花园的经理求职。他叼着根巨大的雪茄,高高在上地看着我跳舞,瞧着我伴着孟德尔颂《春之歌》的旋律飘过来又舞过去。
“噢,你的确漂亮,”他说,“也很优雅。如果你愿意抛掉现在这种舞蹈方式,改跳另一种更具活力的,我就雇佣你。”
想到母亲在家里饿得快要昏倒,靠着最后一颗西红柿维生的情景,第二天,我带着褶边裙去见屋顶花园经理,经理十分周到地预付了我当周的50块薪水。
我以艺名在这个屋顶花园迅速走红,可是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厌恶至极。因此当这个星期结束,经理要跟我续聘,并承诺让我巡回演出时,我想也没想便拒绝了。我们虽然因此而脱离了饥饿,但我也受够了这种以违反自己理想的舞蹈讨好观众的日子——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么做。
(节选自《舞者之歌》第一、二、三章)
【注】邓肯,曾在舞蹈艺术领域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是现代舞蹈的创始人,被誉为“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
邓肯被誉为“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请根据文本,分点概述邓肯作为一位“伟大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
邓肯在后来的回忆中谈起芝加哥的这段经历时说:“这个夏季是我一生中最痛苦时期之一。”在本文中,你看到她什么痛苦?她又是怎样面对的?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人认为天赋是关键,有人则认为后天的影响更重要。请以邓肯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1】(4分) ①非凡的艺术天赋(有非凡的舞蹈创作天才)
②率真、自然的个性(对自由、本真的追求)
③叛逆的性格(敢于冲击传统的精神)
④对理想不屈不挠的追求(为创造新型舞蹈艺术的理想追求)
⑤坚定不移的信念(极强的自信心)
⑥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兴趣)
(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小题1】(3分)这个夏季,她要为解决饥饿四处奔波,(1分)她所追求的理想(舞蹈形式)遭到了社会偏狭观念的冷遇与抵制。(1分)她宁愿受饥饿的痛苦,也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1分)
【小题3】(5分)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天赋和后天的影响都十分重要。(1分)
邓肯之所以能成为现代舞蹈的创始人,不仅因为她具有非凡的舞蹈天赋——6岁自创舞蹈,开办舞蹈学校,且大受欢迎,(2分)而且环境对她的影响也十分重要——自由、不受拘束的家庭,培养了她追求本真、自由的个性(或“受母亲叛逆性格的影响,使她敢于挑战传统的舞蹈形式”;或“从小受母亲的艺术熏陶”),促使她不断追求,不断创新。(2分)
解析: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淡竹
苏沧桑
(1)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2)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3)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4)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5)甚至动物。三只人工繁殖的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狗奶妈的乳头。
(6)甚至那口奇异的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7)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8)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9)真的是空的吗?
(10)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11)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12)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13)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14)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阴,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
(15)他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16)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17)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9)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20)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22)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23)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24)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25)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选自《散文》2009.12)
(11)段“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文中多次写到淡竹是“植物中的另类”,作者在文中写到它的哪些特点?请你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淡竹”的品格,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
【小题1】16.“那一节节空”, 是指淡竹淡泊(或“笑忘”)功名利禄;(2分) “是永远的盈满”, 是指淡竹的“空里”永远满怀坚持、豁达智慧、感恩、爱和友情。(2分)
【小题2】17. ①外形清瘦且憔悴,与众不同;
②身为济世良材,笑忘功名利禄,与世无争;
③不被世俗所容,但坚守自我,爱憎分明(有节而直,不愿费心机);
④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爱天下(可以很入世,可以很出世);
⑤淡泊功利,身处孤寂,融情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快乐(其表面虚空,实则盈满)。
(答对1项得2分,2项3分,3项得4分,4项得5分)
【小题3】18. ①托物言志(或象征);(1分)
②抒发了作者对物质上清贫而心灵富足(或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的一类人的赞美。(2分)
③人生要像淡竹那样刚强、高洁、淡泊、坦荡,做拥有自由快乐心灵的人。(言之成理即可)(3分)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