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2010年5月15日至20日,岭南中学将举办该校第十届体育艺术节,体艺节组委会将于5月1日以学校的名义给该校校友发一封邀请函,邀请校友们参加本月15日上午8点在校运动场举行的开幕式。以下就是组委会为此拟写的邀请函,但尚缺正文部分,请你将正文补写好。

邀请函

亲爱的校友:

岭南中学

2010年5月1日

参考示例

在这充满激情的五月,美丽的母校将迎来第十届体育艺术节,体艺节开幕式定于本月15日上午8点在校运动场举行,母校师生热诚欢迎您的光临。(邀请缘由、开幕式时间、地点各1分,邀请语2分。)


解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③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拼细作⑥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个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雍也》)

(2)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贺《李凭箜篌引》)

③,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①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②绕树三匝何枝可依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②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③问渠那得清如许


解析:

一名读者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下边是他和营业员的对话:

读者:请问有没有《现代汉语词典》卖?

营业员:卖完了。(1)

读者:本市哪家书店可能有?

营业员:不知道。(2)

读者:贵店什么时候能到货?

营业员:不知道。(3)

营业员的三次回答既简明又如实,但读者不仅感到扫兴,而且心中不是滋味。试为营业员的回答换一种说法,使读者有亲切感和心理满足感,但不能改变原意

(1)改为:

(2)改为:

(3)改为:

(3分)(意思对即可。)

①刚卖完,你早一点来就好了。

②对不起,这我可说不准(或:我来帮你联系一下。)

③眼前还没有消息,书一到我就通知你,好吗?(营业员三个“不知道”,冷冰冰的。所给答案只是举例)


解析: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季老活了近百年,但人不管活了多久,对于时间来说都是短暂的。然而文字的存在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久远,季老虽然仙逝,但他平易近人的文字却留下不朽的印记,他对人世间五味的品评留下永久的回味。 B:吉发搬家公司秉持顾客第一、 服务保证的经营理念,提供搬家、搬迁、 货运、跑腿、快递、空调移机等周到快捷服务,在众多搬家公司中脱颖而出 C:去年一犀利哥迅速走红网络, 他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那帅到无敌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由于这潮流型乞丐帅哥的举止特立独行,亦有网友对其身份表示质疑。 D:千佛洞社区为迎接八一节的到来,成立近十年来的菜市场被拆除,气宇轩昂的社区大楼前辟出了一片绿地。

下面是有关“书”的对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藏书楼上百花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学术藏满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学海阔千里绝无缺志人敢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览室中四季春/中外精华荟一堂/书山高万仞唯有勤奋者能攀、


解析:

一个四棱锥和一个三棱锥恰好可以拼接成一个三棱柱.这个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且底面边长与各侧棱长相等,这个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与各侧棱长也都相等.设四棱锥、三棱锥、三棱柱的高分别为,则(  )

A. B. C. D.

B


解析:

如图,设正三棱锥[f76d995e6b88a59f.gif]的各棱长为[248a1337c297f7b1.gif],

[dcb1063e5a6f4271.gif]则四棱锥[c9b0338924dcdffc.gif]的各棱长也为[248a1337c297f7b1.gif],

         于是[d881688be7ee95b3.gif]

[9b48487af3b4b9e7.gif]

          [89286183eee51a5c.gif]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 题

前些天,我参加了一个人才问题的讨论会。有人私下给毛遂提了条意见:“好表现自己。”

我大吃一惊。这不是冤枉好人吗?仔细一想,毛遂也是表现自己。倘不表现自己,怎么能自荐呢!

原来,毛遂自荐并不避嫌疑。他本来就认为:有才能的人,就象放在布袋里的锥子,一定会冒出尖来。不冒尖,你怎么晓得他有才!千里马之所以能被伯乐发现,还不是因为千里马长啸一声地表现自己吗?

我们赞扬毛遂,说到底,就是赞扬毛遂敢于表现自己。这点,是过去所有赞扬毛遂的文章不曾点穿的。我敢说。

近些年来,自荐之风盛行。这是改革之举。然而,“好表现自己”的帽子,还畅销于市场。要不,怎么会把这顶帽子戴在毛遂头上?

跟“好表现自己”相反,“不表现自己”,从来都是作为一种谦逊的美德加以肯定。众目睽睽之下,谁能说不要这种美德?

于是乎,明明是错误不能顶,明明是好事不能做,明明有意见不能提,明明有主意不能讲。怕啊,怕背“好表现自己”之名啊。

“不能表现自己”的“美德”误了多少事?如果有可能作个统计,误事的总数,平均分配到每个中国人头上,怕是谁都不会有一张笑脸。

“不表现自己”,不是美德。

“表现自己”,是表现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价值。表现自己对人类的贡献。试想,每个 国人都这样去“好表现自己”,毛遂何其多也,我们堪称“毛遂之国”了。

“表现自己”,是要有气魂的。

在某些人眼里,“表现自己”跟“野心”、“风头主义”是同义语,犹如洪水猛兽般的吓人。有志于干一番事业的人,全然不考虑这些。他们像毛遂一样不避嫌疑。他们明智地感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表现自己”,表现的就是做人的那么一点精神。

改革的今天 ,应当受到指责的,倒不是 “好表现自己”,而是那种害怕困难,得过且过,唯唯诺诺,相互推诿,不负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表现自己的人。

不敢表现自己,就不会有民族的朝气,事业的创造,历史的开拓。

“不表现自己”,是表现了自己的落后。

“表现自己”,是表现自己的进取。

“风头主义”、“野心”,跟表现自己无缘。优秀运动员李宁,把在奥运会上“表现自己”夺得的三枚金牌,都送给了他的老师、教练和保健医生,自己只留下银牌。他说:银牌才能说明自己的不足。这是“表现”中的另一种表现:在荣誉面前的表现。

我们能不为表现者的表现喝彩么?(《毛遂不避嫌疑》)

1、在文中,“表现自己”指                   。(40字内)

“不表现自己”是指                   等行为。(30字内)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0字内)

作者分两步进行论证:

(1)                     (30字内)

(2)                       (40字内)   

3、文章结尾处,作者用了一个自然段专谈了“风头主义”“野心”跟“表现自己”无缘。这样写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45字内)

4、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两项是:( )

A.标题“毛遂不避嫌疑”是用以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B.“‘不表现自己’的‘美德’误了多少事?”中“美德”一词加了引号是表示反语。

C.“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中,“不必”一词是“不必要”的意思。引这句话是用来表示有志于事业,敢于表现自己的人,不计成败毁誉的精神。

D.“我们能不为表现者的表现喝彩吗?”这句话中后一“表现”只指本论部分作者对“表现自己”的种种论述。

E.这篇思想评论,作者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又能联系实际,批驳了“好表现自己”的错误观点,为那些在改革洪流中挺身而出的毛遂们鸣锣开道,呐喊助威。

[c7726abe242b62b8.jpg]

种论述。)


解析: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C:“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D: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独坐夕阳里

郭枫

薄暮时分,独坐在学校操场的草地上,在空旷静寂之中,我感觉今天的黄昏极美。

天气新晴,料峭的春寒,抖落在薄暮里,仍有沁人的凉意。夕阳,挂在脱尽了叶子的凤凰树上,许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缘故,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和力,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整个操场,黄橙橙、亮晶晶,像撒上一层金沙似的。天上云霞更美,空气的每一个粒子,都染上了颜色,跳跃着,流动着,分秒之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华丽的金、鲜明的橙、酡醉的红、神秘的紫……从夕阳的中心向四外荡漾开,幻化成一片绚丽的异彩。可是,每一种颜色都带着黄蒙蒙的底子。这种黄,像秋叶一般的冷艳,也像秋叶一般渲染着浓郁的落寞;整个大地,整个天空,都笼罩在这奇瑰的光之网里。

夕阳真美!美得多么令人心悸。

安谧的校园,被暮色浸透。细柳、扁柏、小池、曲径……一切都蒙上凄迷的调子,带着些凉薄的意味。独有一圃大理菊却盛放着,蓊蓊郁郁地开出一片花海。在沉沉的夕阳影里,鲜明极了。那些硕大的花朵,每一朵都像一团火球,逼近去凝视,火球中含蕴着生命的烈焰,让人有灼热的感觉。花朵的颜色缤纷:粉白色的那种固然娇媚,深紫色的那种固然艳丽,不过,有一种橙红色的更让我喜爱。这种花,也不知道每一朵是由多少花瓣组成的,但见一圈一圈的花瓣,密密的排列着;中心是耀眼的赤红,向外层展开去,花瓣渐渐变大,颜色渐渐变淡,最外一层,乃变成明亮的橙黄了。花瓣,毛茸茸的,闪着丝绒般的亮芒;却又透明得像玻璃似的流转着夺目的晶莹。

这一圃大理菊,怎会开得如此茂美呢?也许,这就是春花对生命的讴歌吧!

散步在花径上的女孩是谁呢?十七八岁吧,还正是白色小马般的年龄,春云初展般的面容,却偏爱拢起一绺闲愁,轻锁在眉峰上,她有时低头寻思,有时向天边凝望,是在想什么,还是在期待什么?是要一个多彩的梦,还是要一个灿烂的明天?她的眼睛闪动着光芒,小小的唇紧闭着,倔强而高傲,绛色的夕阳映照着她红润的面庞,夸耀着一个蓬勃的生命。晚风吹拂,飘动着她的头发也飘动着她的衣裳,她轻盈地漫步在花径间,好像踏着无声的旋律在舞蹈!

她是谁?这不必追问,她是青春的形象。

太阳沉得更低了,已敛尽了光芒,红通通地,像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它被淡蓝的暮云烘托着,庄严而祥和地步向沉静的世界。

白昼即将尽了。(a)

大理菊仍热情的燃烧着。(b)

女孩还留连在晚霞中。(c)

独在夕阳里,在朦胧的光影中,我的心灵却被眼前的这三件事物——落日、花朵和青春——启发得清朗了。

你觉察到么?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伟大如太阳,冉冉初升时何等辉煌!日正当中时何其壮烈!可是,当它散尽了热力,失去光芒之后,仍将归于平淡。渺小如花草,当其默默地钻出地面,平凡的样子,虽不能邀得人们的一顾,但在生命力展开的一刻,却灿烂得令人目眩!而后便萎落飘零了。人,谁没拥有过可傲的青春呢?可是谁也不能扭转那自然的大手,终将走上衰老的归宿,然而,我们又何必遗恨?不见那落下去的夕阳,是多么和平静美么?不见那怒放的春花,是多么热烈、疯狂么?我们生活在天地间的人,若能献出自己的热力,如骄阳之壮烈;若能展现自己的热爱,如春花之绚丽;那么,生活过而非白活,热爱过而有真爱,短暂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

独在夕阳里,昼和夜的羽翼同时覆盖着我,我感到昼的光明也感到夜的阴暗,感到时间的短促也感到生命的无限。恍惚间,我已不是我。我,和那些花草,那些树木,那流荡的云,那吹拂的风:是同样的存在。紫色的雾升起了,包笼了所有的形象。一切,渐渐地、模糊,渐渐地、不见。

作者“独坐夕阳里”,看到的三件事物各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文中a、b、c三个短句分别作为三个自然段,有何作用?

文中加线句子说“我的心灵”被“启发得清朗了”,从文章内容看,你认为作者得到了哪些启发和感悟?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全文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写得极富抒__彩。

B.写景抒情主旨鲜明,突出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C.文中流露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

D.以“独坐夕阳”为线索,由物及人,从所见写到所感,思路清晰合理。

E.语言风格清新质朴,流畅自然,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小题1】

[78b72e5043a744c7.jpg]

【小题2】[490948921b3cb002.jpg]

【小题3】

提示:(要点答出即可给分)(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三点得6分)

(1)作者感悟到,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都经历了一个新生初现、充分展示生命力、走向平淡衰亡的过程;太阳、花草、人,无不如此。

(2)作者认识到,如果人在生活中曾像骄阳一样献出过自己的热力,像春花一样展现过自己的热爱,那么,他就可以欣然地、毫无遗恨地面对自己的一生。

(3)作者感到,人的一生是整个自然进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整个宇宙(大自然)同在。

(4)作者感悟到,他完全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晚年,接受晚年的沉静和平淡。

【小题4】C、E


解析:

【小题1】略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