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半斤八两”中的“斤”和“两”是古代重量单位,其中一斤合现在的多少两?
A:六两 B:八两 C:十两 D:十六两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古 藤 王剑冰
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k*s#5^u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k*s#5^u身体。又似台风中的k*s#5^u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这该是多少藤的k*s#5^u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k*s#5^u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k*s#5^u物种。
好美的k*s#5^u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k*s#5^u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k*s#5^u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何泰的k*s#5^u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入京的k*s#5^u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之后白日生仙。这之后还有人为吕洞宾与何仙姑罩上了感__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k*s#5^u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k*s#5^u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k*s#5^u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k*s#5^u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k*s#5^u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k*s#5^u六条头发。
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k*s#5^u古藤。
它一定受过无尽的k*s#5^u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k*s#5^u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k*s#5^u声音,把一棵藤的k*s#5^u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k*s#5^u枯树桩。
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k*s#5^u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k*s#5^u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藤,木的k*s#5^u典范、水土的k*s#5^u凝铸、生命的k*s#5^u阐述。像不羁的k*s#5^u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k*s#5^u汁点。
因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书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k*s#5^u意境啊!
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k*s#5^u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k*s#5^u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k*s#5^u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k*s#5^u白胖的k*s#5^u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k*s#5^u嫩芽,是她生命的k*s#5^u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k*s#5^u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k*s#5^u起点与终点。很多的k*s#5^u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k*s#5^u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k*s#5^u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k*s#5^u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k*s#5^u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k*s#5^u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k*s#5^u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k*s#5^u某种满足。
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k*s#5^u岁月,守着它的k*s#5^u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k*s#5^u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选自《人民日报》2008-01-07第16版)
作者说“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我”“吃惊”的k*s#5^u原因是什么?联系全文简要说明。
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从“这棵意象万千的k*s#5^u古藤”“品读”出了哪些内容?
作者为什么要写到何仙姑与吕洞宾的k*s#5^u传说和年老女人生子的k*s#5^u故事?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k*s#5^u思想感情?
【小题1】①作者原以为许多颗藤的相互缠绕依附会有如此繁盛的生面景象,但主人说只是一棵藤。
②这一刻独立的藤没有依托“自己为自己坐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在直立”顽强的生存了上千年。
【小题2】①受过无尽的苦痛,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经历1300年风霜雨雪而直立不倒。
②藤,是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有真气色,历久弥新,枯枝仍孕育新生。
③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藤就以藤的坚强、独立、不屈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小题3】叙述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为古藤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为下文表达作者对古藤的敬慕之情作了铺垫。年老的女人与古藤相互映衬阐述了只要生命一息尚存,就要孕育新生的哲理,突出了古藤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小题4】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结对古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坚强独立,历尽苦难而不屈的生命的敬重之情
【小题4】
解析:
略
如图所示的圆柱形容器内用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气体,已知容器横截面积为S.,活塞重为G.,大气压强为P.0 。若活塞固定,密封气体温度升高1℃,需吸收的热量为Q. 1 ; 若活塞不固定,且可无摩擦滑动,仍使密封气体温度升高1℃,需吸收的热量为Q. 2 。
(1)Q. 1和Q. 2哪个大些?气体在定容下的比热容与在定压下的比热容为什么会不同?
(2)求在活塞可自由滑动时,密封气体温度升高1℃,活塞上升的高度h。
⑴同种气体在定容下的热比容与在定压下的热比容不同
⑵h=[1bbd23edac28a044.gif]
解析:
⑴设密闭气体温度升高1℃,内能的增量为△U,则有
△U=Q1 ①
△U=Q2+W ②
对活塞用动能定理得:
W内+W大气-Gh=0 ③
W大气=-P0Sh ④
W=-W内 ⑤
解②③④⑤得:Q2=△U+(P0S+G)h ⑥
∴Q1 <Q2 ⑦
由此可见,质量相等的同种气体,在定容和定压两种不同情况下,尽管温度变化相同,但吸收的热量不同,所以同种气体在定容下的热比容与在定压下的热比容不同
⑵解①⑥两式得:
h=[1bbd23edac28a044.gif]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本解读,核心是“文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在现代西方文论中,text 作为学术话语,和课文有着不可忽略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并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而且是主体的“同化”,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历,不同素养,不同价值取向的读者的主体不同,因而“同化”(受孕)的结果也是不同的。____________。“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孙悟空。 ①文本的内涵,则只有经过读者心灵的填充、同化,才能投胎受孕成形 ②本来我们不叫“文本”,而叫“课文” ③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决定的 ④课文,是客观存在,其意义是确定的,不以读者的主观意向为转移 ⑤这两个词,在英语里都是text,原来都是正文、本文、原文的意思
A:③②⑤④① B:②⑤①④③ C:②⑤④①③ D:①③②⑤④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中心等新式建筑脱颖而出。 B:饮水机行业在过快的发展中因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鱼目混珠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发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 D:教学语言要做到严谨简洁,既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要繁文缛节,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大的信息。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公司到省人才中心招聘销售部工作人员。应聘者很多,但招聘单位却只留给一个职位。在应聘者抢占座位做准备时,一个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几次主动让座,让别人先面试。到她面试时,公司负责人对她的条件虽较为满意,但认为她过于谦让,不适合到销售部工作。该负责人认为,谦让的确是一种美德,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更需要“锐意进取”的员工。而张媛媛则认为不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是干不好工作的。此事在省城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公司的要求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有人则认为张媛媛的做法是正确的,应继续保持这种美德。
请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略
解析:
略
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有变化的一组是( ) ①可怜光彩生户门 ②雪肤花貌参差是 ③金屋妆成娇侍夜 ④回眸一笑百媚生 ⑤安能行叹复坐愁 ⑥千载谁堪伯仲间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⑤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绿色消费。(不超过30字)
3月10日上午,近千家商贸单位举行了倡导绿色消费的活动。绿色消费不能简单认为就是吃天然食品、穿天然原料服装、用天然材料装饰。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消费。它倡导适度消费,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它是一种新型的消费行为和过程,既崇尚自然、保护生态,又反对攀比和炫耀,尤其是过度消费。
绿色消费是
(4分)一种以适度消费、减少环境污染、崇尚自然(或保护生态)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适度消费”、“减少环境污染”、“崇尚自然或保护生态”、“新型消费行为”四个要点各1分)
解析:
无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据说明代士大夫案上总摆两部书:一部《庄子》,一部《水浒传》,他们认为《水浒传》笔法好,首先表现在它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的高明的写人艺术上。 B:荔枝是亚热带果树。宋徽宗时,从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C:郭沫若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有人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 D:依我之见,少年写作文,就应该多写“有意思”的事。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么深沉?故作高深,一本正经,老气横秋,少了童年的童趣和稚气,倒没有什么可爱之处。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2010年澳网公开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小威廉姆斯奋力抵挡住海宁的凶猛反扑而夺冠,但她获胜也不是余勇可贾,而是使尽了力气,手臂都酸软了。 B:中国古典小说多有续书现象,即如《红楼梦》问世后,续写者络绎不绝,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成就可以与原书媲美,这是不容置疑的。 C:“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散文全面繁荣,许多评论家摒弃述而不作的陋习,纷纷提出有个人见地和研究价值的观点学说。 D:在不久前非洲杯A组的比赛中,尽管东道主安哥拉队在上半场攻势甚猛,但阿尔及利亚队却连续化解了数次险情,最后两队都未能破门,只得以0:0握手言和。